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杖苷抑制ox-LDL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并下调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肖铭甲 陈卫红 +3 位作者 吴炜 郭文 赵克森 赵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80-1284,共5页
目的:研究虎杖苷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氧化反应和调节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功效。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虎杖苷组,分别经腹腔给予1.5%生理盐水、1.5%虎杖苷溶液,连续3d,第4d停止注射,第5d处死老鼠,取腹腔... 目的:研究虎杖苷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氧化反应和调节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功效。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虎杖苷组,分别经腹腔给予1.5%生理盐水、1.5%虎杖苷溶液,连续3d,第4d停止注射,第5d处死老鼠,取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将培养的巨噬细胞给予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观察腹腔巨噬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以及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调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虎杖苷组巨噬细胞的SOD活性明显提高,巨噬细胞的LPO蓄积也明显降低;并且虎杖苷组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水平也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虎杖苷组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同样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虎杖苷可有效抑制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应激情况下的呼吸爆发,下调其清道夫受体CD36的表达,提示虎杖苷可能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动脉粥样硬化 CD36 巨噬细胞 呼吸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籽提取物抗氧化及下调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肖铭甲 陈卫红 +1 位作者 郭景新 赵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芥菜籽提取物抗氧化、调节CD36的表达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芥菜籽组,分别经腹腔给予1.5%的生理盐水、1.5%芥菜籽提取物溶液,连续3天,第4天停止注射,第5天经眼眶取血并处死老鼠,取腹腔... 目的探讨芥菜籽提取物抗氧化、调节CD36的表达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芥菜籽组,分别经腹腔给予1.5%的生理盐水、1.5%芥菜籽提取物溶液,连续3天,第4天停止注射,第5天经眼眶取血并处死老鼠,取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将培养的巨噬细胞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观察腹腔巨噬细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水平以及中性脂肪蓄积情况,并观察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7.5%芥菜籽组进行饲养,25周后处死,分离并观察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结果芥菜籽提取物明显增加机体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呼吸爆发;降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脂质过氧化物升高及CD36的表达水平,减少细胞中性脂肪蓄积泡沫细胞形成;降低高脂引起的脂质斑块面积。结论芥菜籽提取物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巨噬细胞的抗氧化性,减少脂质的摄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籽提取物 动脉粥样硬化 CD36 呼吸爆发 脂质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籽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及下调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的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肖铭甲 陈卫红 +3 位作者 吴炜 郭文 赵克森 赵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39,共1页
目的研究白芥菜籽提取物抗氧化和调节CD36表达的功效。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芥菜籽组,分别经腹腔给予1.5%生理盐水、1.5%芥菜籽提取物溶液,连续三天,第四天停止注射,第五天经眼眶取血并处死老鼠,取腹腔巨噬细胞培养。... 目的研究白芥菜籽提取物抗氧化和调节CD36表达的功效。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芥菜籽组,分别经腹腔给予1.5%生理盐水、1.5%芥菜籽提取物溶液,连续三天,第四天停止注射,第五天经眼眶取血并处死老鼠,取腹腔巨噬细胞培养。将培养的巨噬细胞给予ox-LDL刺激,观察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呼吸爆发及脂氢过氧化物(LPO)含量,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水平以及中性脂肪蓄积情况,并观察血浆SOD活性和LPO含量。结果芥菜籽提取物可以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呼吸爆发,降低LPO蓄积,下调CD36的表达,进而减少细胞中性脂肪蓄积,同时芥菜籽提取物还有提高血浆SOD和降低血浆LPO的全身抗氧化作用。结论芥菜籽提取物可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特别是巨噬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脂质的摄取,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籽 动脉粥样硬化 CD36 呼吸爆发 脂氢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JCC第八版Ⅲ期不同亚组分型的胆囊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基于SEER数据库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海燕 戴敏 肖铭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研究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Ⅲ期胆囊癌(GBC)亚组分型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收集3485名AJCC第8版Ⅲ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并进行对比。绘制并比较ⅢA和ⅢB,T3N0M0(ⅢA)、T1~2N1M0(ⅢB)和T3N1M0(ⅢB)的... 目的研究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Ⅲ期胆囊癌(GBC)亚组分型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方法收集3485名AJCC第8版Ⅲ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并进行对比。绘制并比较ⅢA和ⅢB,T3N0M0(ⅢA)、T1~2N1M0(ⅢB)和T3N1M0(ⅢB)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特征、治疗方案、Ⅲ期亚组分型与预后间的关系。结果ⅢB期胆囊癌患者1年生存率(49.70%)高于ⅢA期(36.41%);T1~2N1M0(ⅢB)期胆囊癌患者1年生存率(65.52%)高于T3N0M0(ⅢA)期(36.41%)和T3N1M0(ⅢB)期(37.05%)。Cox多因素分析,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放疗、化疗、AJCC第8版TNM具体亚组分型和T分期是影响Ⅲ期GBC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结论ⅢB期GBC总体生存预后优于ⅢA期;Ⅲ期GBC死亡风险:T1~2N1M0(ⅢB)<T3N0M0(ⅢA)<T3N1M0(ⅢB);实施胆囊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6枚)、放疗、化疗有利于Ⅲ期GBC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AJCC分期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SEER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序贯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栓塞在临界肝切除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袁磊 罗贤武 +7 位作者 易滨 黄耀 肖铭甲 沈洋 高庆祥 储开建 吴小兵 姜小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49-654,共6页
目的探讨序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在提高临界肝切除肝癌手术根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3月至2016年11月仅能行临界肝切除的肝癌患者29例,通过术前TACE联合PVE处理,使其能按计划完成二期根治... 目的探讨序贯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在提高临界肝切除肝癌手术根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9年3月至2016年11月仅能行临界肝切除的肝癌患者29例,通过术前TACE联合PVE处理,使其能按计划完成二期根治性肝切除术。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发症、各肝叶体积变化、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及预后。结果29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TACE联合PVE治疗。19例患者完成二期手术,手术切除率为65.5%。TACE联合PVE治疗后,手术患者切除侧肝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而残余肝体积(RLV)则明显增大。治疗前后预计RLV分别为(395.4±58.7)cm^3和(599.2±75.2)cm^3(P〈0.05)。手术方式为根治性半肝切除或肝三叶切除,均获有效手术切缘。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35.5%、17.6%。结论对于仅能行临界肝切除的肝癌患者,通过术前TACE联合PVE治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缩小切除侧肝体积,增加RLV,从而使其能够接受二期根治性规则性肝切除手术,并改善术后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残余肝体积 二期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一步法与内镜联合腹腔镜两步法治疗80岁以上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6
作者 段建文 袁磊 +5 位作者 孙运鹏 孙达 徐大鹏 肖铭甲 沈红波 卢家俊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比较常见的腹腔镜一步法(即胆总管探查+胆囊切除,LCBDE+LC)与内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两步法(ERCP+LC)手术治疗老年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别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 目的:比较常见的腹腔镜一步法(即胆总管探查+胆囊切除,LCBDE+LC)与内镜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两步法(ERCP+LC)手术治疗老年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别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年龄大于80岁的4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54例,女性238例,年龄(83.9±3.0)岁。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一步法组(LCBDE+LC,n=186)和内镜腔镜两步法组(ERCP+LC,n=306),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石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两步法组相比,一步法组患者既往行胃大部切除术比例更高[21.5%(40/186)比4.2%(13/306)],多发结石更多见[77.4%(144/186)比49.3%(151/306)],结石最大径更大[13.7(6.4,18.6)mm比10.9(5.7,16.1)mm],住院费用更低[(2.37±0.31)万元比(3.26±0.44)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步法组与两步法组的结石残余率[2.7%(5/186)比1.3%(4/306)]、结石复发率[2.2%(4/186)比5.2%(16/306)]、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3.2%(6/186)比1.3%(4/306)]和总住院时间[(10.7±6.2)d比(11.3±5.4)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步法(LCBDE+LC)对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是安全且经济有效的,尤其对于既往行胃大部切除术、结石多发且体积较大、不能配合行内镜治疗的老年患者,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病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