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4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民航消息系统自定义规则的动态消息过滤方法
1
作者
肖梦龙
邵明磊
李嵩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9期27-30,共4页
在常规民航消息广播订阅模式的使用过程中,并非所有发送方发送的消息都需要每个订阅方处理。对于无需处理的消息,往往会占用消费方资源,对消费方处理错误报文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发送方发出对于广播下某个业务的定制化报文,其他业务...
在常规民航消息广播订阅模式的使用过程中,并非所有发送方发送的消息都需要每个订阅方处理。对于无需处理的消息,往往会占用消费方资源,对消费方处理错误报文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发送方发出对于广播下某个业务的定制化报文,其他业务需要做兼容过滤,才能保证无关报文不会影响自身业务正常运行。而这会加重开发的复杂程度。基于民航消息系统自定义规则的动态消息过滤方法通过动态获取并解析业务配置的自定义规则,根据规则进行消息过滤,极大降低了消费方的开发成本及设计复杂度,提高了整个集群服务的可用性,提升了整体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息过滤
过滤规则
消息广播订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贾莹
苏荣誉
+3 位作者
华觉明
铃木稔
黄允兰
肖梦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2期31-40,共10页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出,这个过程涉及到合金的矿化产生不 稳定的中间腐蚀产物向析出自然铜的稳定态转变,这种转化由原子在矿物质中的反应扩散完成。这 个过程相当漫长,非实验室条件所能摸拟。从矿物转化析出机理考虑,纯铜晶粒中的“李晶”结构可 解释为自然铜的双晶形态,与合金本身,加工工艺以及腐蚀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古代青铜器
纯铜晶粒
合金矿化
自然铜
反应扩散
双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国王陵区初探
被引量:
20
3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4期95-99,55,共6页
史载江南吴国是商代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荆蛮,与地方土著民族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勾吴”国家.40年来的江南地区考古学材料,完全证实文献记载的可靠性.而大量地下出土文物又标志着江南的宁镇一带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和吴国最初立国处...
史载江南吴国是商代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荆蛮,与地方土著民族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勾吴”国家.40年来的江南地区考古学材料,完全证实文献记载的可靠性.而大量地下出土文物又标志着江南的宁镇一带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和吴国最初立国处,近年考古界不少同志发表文章,对此作过专门论证,此不赘述.1954年,在丹徙大港烟墩山发现宜侯矢墓,对《宜侯矢簋》铭文中“宜”的地望,我国已故杰出考古学家郭沫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吴王
王陵
青龙山
江苏丹徒
吴文化
墓主
磨子
谏壁
仲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
被引量:
13
4
作者
肖梦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6-28,15,共14页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肖梦龙吴、越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两颗明珠,具有着多方面的特点。以“吴戈越剑”为代表的青铜兵器铸造,就是其突出一项。吴、越青铜兵器的质精物美,在当时就已驰名列国。但是,对于吴、越兵器的研究,目前仍...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肖梦龙吴、越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两颗明珠,具有着多方面的特点。以“吴戈越剑”为代表的青铜兵器铸造,就是其突出一项。吴、越青铜兵器的质精物美,在当时就已驰名列国。但是,对于吴、越兵器的研究,目前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课题,这主要因为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兵器
文物
东南文化
土墩墓
考古
青铜文化
出土资料
西周早期
江苏丹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
被引量:
19
5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1988年第5期54-77,共24页
近年来,在江苏镇江地区各县都陆续零星发现不少青铜器并为我馆所征集,有的经过调查明确其具体出土地点或有伴随出土物,而多数拣选於当地废品收购站。这些青铜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为关注江南青铜器研究的同志所重视,作为原始资料它们尚...
近年来,在江苏镇江地区各县都陆续零星发现不少青铜器并为我馆所征集,有的经过调查明确其具体出土地点或有伴随出土物,而多数拣选於当地废品收购站。这些青铜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为关注江南青铜器研究的同志所重视,作为原始资料它们尚未正式发表过,这里统一分类加以介绍,供同志们进行研究。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器
博物馆
江南
镇江
收购站
地方色彩
原始资料
废品
江苏镇江
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
被引量:
17
6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1986年第1期96-108,共13页
江南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现今所掌握的资合整理,着重对江南吴国青铜器的分期与各期特征,作一些探讨。 一、吴地青铜器的发现及分布规律 吴国青铜器以往被著录并识别的仅有少数几件带铭铜兵器剑、...
江南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现今所掌握的资合整理,着重对江南吴国青铜器的分期与各期特征,作一些探讨。 一、吴地青铜器的发现及分布规律 吴国青铜器以往被著录并识别的仅有少数几件带铭铜兵器剑、戈,现在所见几乎全为(?)陆续出土,这其中有许多是经过发掘清理伴同陶,瓷器等遗物出土的铜器群,在对其考订和对吴国青铜器发展序列分期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己发表的资料择要分 (一) 遗址方面 1.自五十年代以来,在发掘或试掘过的一些湖熟文化遗址文化层中,如南京北阴阳营三层)锁金村、安怀村、窨子山和江宁点将台、句容城头山、丹徒断山墩、镇江马迹山等,发(?)刀、俐斧、铜镞、铜锥、铜鱼钩以及铜鼎耳、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出土青铜器
江南
兵器
文物
丹徒
原铜
破山
程桥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石斧石锛的安柄与使用——从溧阳沙河出土的带木柄石斧和石锛谈起
被引量:
27
7
作者
肖梦龙
《农业考古》
198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石斧和石锛的安柄方法与使用问题,存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主要因为石器的木质把柄极易腐烂,一般很难保存下来,由此缺乏这方面的实物资料所造成的。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在江苏溧阳县沙河公社洋渚大队一处良渚文化遗址中...
长期以来,人们对石斧和石锛的安柄方法与使用问题,存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主要因为石器的木质把柄极易腐烂,一般很难保存下来,由此缺乏这方面的实物资料所造成的。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在江苏溧阳县沙河公社洋渚大队一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二件带木柄的石斧和一件带木柄的石锛,这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重要劳动生产工具石斧和石锛的安柄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为此,特将这二件带木柄石斧和一件带木柄石锛作以介绍,并由此谈谈我们对石斧、石锛的装柄和使用方面问题的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斧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始社会
文化遗址
出土
生产工具
实物资料
沙河
刃口
南京博物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丹徒大港烟墩山二号墓的发掘与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肖梦龙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58-60,共3页
镇江市以东丹徒及谏壁至大港沿江一带是起伏的丘陵地带。自1954年大港烟墩山宜侯灵墓出土后,这一地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已故考古学家郭沫若和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都考定矢簋铭记“宜”的地望即今丹徒一带。唐兰还认为宜侯矢也就是...
镇江市以东丹徒及谏壁至大港沿江一带是起伏的丘陵地带。自1954年大港烟墩山宜侯灵墓出土后,这一地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已故考古学家郭沫若和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都考定矢簋铭记“宜”的地望即今丹徒一带。唐兰还认为宜侯矢也就是文献记载中吴太伯之四世孙周章。此论打破了传统说法,为江南吴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揭开了新篇章。通过近年来对大港母子墩、磨盘墩、背山顶、青龙山及谏壁粮山、王家山等周代铜器大墓的发掘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墩墓
江南地区
发掘
西周早期
丹徒
大港
出土
青铜器
吴国
新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湖熟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
4
9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165-173,共9页
一、“湖熟文化”的源流“湖熟文化”的来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湖熟文化”是一种地方性土著文化,它起源于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现今所得资料,“湖熟义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文化...
一、“湖熟文化”的源流“湖熟文化”的来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湖熟文化”是一种地方性土著文化,它起源于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现今所得资料,“湖熟义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之上,如北阴阳营、太岗寺、江宁咎庙.点将台.句容城头山丹徒高资团山以及丹阳王家山等.这类遗址一般都分作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上层分别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熟文化
几何印纹陶
土墩墓
遗址
吴文化
考古
吴国
周文化
东南文化
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越“断发文身”习俗探索
被引量:
4
10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1988年第Z1期83-88,91,共7页
丹徒大港背山顶春秋时期吴王余昧墓中出土一件鸠杖,青铜杖首上立一鸠,枝镦的末端有一裸身跪坐的人像,其胸、背、臀部和腿部皆刻划花纹(见本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类似的铜杖镦也出现于谏壁青龙山春秋大墓中.背山顶墓中...
丹徒大港背山顶春秋时期吴王余昧墓中出土一件鸠杖,青铜杖首上立一鸠,枝镦的末端有一裸身跪坐的人像,其胸、背、臀部和腿部皆刻划花纹(见本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类似的铜杖镦也出现于谏壁青龙山春秋大墓中.背山顶墓中一件青铜悬鼓的环座上还铸有四个跪坐的人像,额前短发,身上也满刻花纹.这些对研究古吴、越人的“断发文身”习俗有极大意义.历来文献记戴,吴、越地区的土著居民流行“断发文身”的风俗.《论衡·四讳篇》云:“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夏禹时期吴地称为“裸国”,《风俗通义》曰:“裸国,今吴郡也,被发文身,裸以为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发文身”
习俗
《风俗通义》
被发文身
春秋大墓
春秋时期
土著居民
青铜
丹徒
鸠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丹阳葛城遗址勘探试掘简报
被引量:
3
11
作者
肖梦龙
杨宝成
司红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40,F0002,I0001,F0003,共19页
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中出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
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中出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丹阳
葛城遗址
陶器分析
垛泥城墙
早期吴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镇江金山寺文宗阁藏《四库全书》始末
被引量:
2
12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7年第4期124-125,共2页
镇江金山寺文宗阁藏《四库全书》始末肖梦龙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头份告竣,连同在抄的三份,庋藏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这四阁,世称为“内廷四阁”,亦称“北...
镇江金山寺文宗阁藏《四库全书》始末肖梦龙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头份告竣,连同在抄的三份,庋藏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这四阁,世称为“内廷四阁”,亦称“北四阁”。乾隆皇帝念及江浙一带,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
镇江之战
《古今图书集成》
金山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乾隆帝
《四库全书总目》
藏书楼
扬州
乾隆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国青铜器的发展、特色、成就
被引量:
2
13
作者
肖梦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06-110,120,共6页
江南吴国铸造的青铜器,既受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又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方个性。其发展序列可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演化阶段。早期因为吴国的建立,促使江南地区青铜冶铸业得到飞跃发展,铜器类型包括中原型、访中原型和地方...
江南吴国铸造的青铜器,既受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又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方个性。其发展序列可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演化阶段。早期因为吴国的建立,促使江南地区青铜冶铸业得到飞跃发展,铜器类型包括中原型、访中原型和地方型并存。中期吴国工匠成熟地创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器物形式,展示出鲜明的地方风彩。晚期吴国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跃居列国前茅,有她独到之处,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取得卓越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青铜器
发展序列
地方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历史上三次移民对镇江发展的巨大推动
被引量:
2
14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2001年第3期69-75,共7页
历史上的三次移民使得外来的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及文化观念涌入镇江, 有力的促进了当时相对落后的镇江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移民
镇江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淹城吴都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淹城吴都考肖梦龙在苏南中部的太、隔湖间,常州市南十八里的武进县湖塘乡,有一座古代城址淹城。该城的建筑形制特异,布局巧妙,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这座城池据东汉以来的有关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为西周初年由...
淹城吴都考肖梦龙在苏南中部的太、隔湖间,常州市南十八里的武进县湖塘乡,有一座古代城址淹城。该城的建筑形制特异,布局巧妙,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这座城池据东汉以来的有关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为西周初年由山东曲阜一带南迁而来的奄君国都。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城
吴文化
土墩墓
吴国
《越绝书》
宁镇地区
吴都
出土青铜器
吴大城
陶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下游史前玉器概论
被引量:
1
16
作者
肖梦龙
《南方文物》
2005年第1期35-53,共19页
关键词
陶文
玉器
新石器时代
史前
古代文明
发祥地
祖先
智慧
中国古代文化
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吴文化冶铸(上篇)——吴国青铜器铸造与地方特色
被引量:
1
17
作者
肖梦龙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4-52,共9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青铜冶铸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青铜礼乐文明,而江南吴国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吴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青铜冶铸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青铜礼乐文明,而江南吴国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吴地青铜器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中原型铜器;其二为江南与中原融合型铜器;其三是江南地方特色的青铜器。这些吴地风格的青铜器脱离了中原的范式,充满江南人的匠心与巧思,灵动而清秀,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与中原青铜器如春兰秋菊,交相辉映,彪炳千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青铜器铸造
分期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越宝剑甲天下——苏州东吴博物馆藏铜剑鉴赏
被引量:
1
18
作者
肖梦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2年第5期10-15,共6页
中国青铜剑称谓“宝剑”,起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据《考工记·叙》曰:“吴粤(越)之剑,迂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庄子·刻意篇》云:“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战国策·...
中国青铜剑称谓“宝剑”,起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据《考工记·叙》曰:“吴粤(越)之剑,迂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庄子·刻意篇》云:“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战国策·策三》赵奢赞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剑
宝剑
吴越
鉴赏
馆藏
东吴
苏州
春秋战国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
3
19
作者
肖梦龙
《南方文物》
1996年第2期67-74,共8页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肖梦龙ThearchaeologistsofJiangsuandAnhuiprovincediscoveralotofancientculturalrelicsinJianghuairegi...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肖梦龙ThearchaeologistsofJiangsuandAnhuiprovincediscoveralotofancientculturalrelicsinJianghuairegion.Withresearchw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湖熟文化
宁镇地区
北阴阳营
古文化
岳石文化
文化因素
薛家岗遗址
青铜器
薛家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吴楚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
2
20
作者
肖梦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4-89,共6页
吴、楚是长江中下地区的两个强大诸侯国家。两国间的连年争霸战争,为吴、楚人才与文化交流开拓了渠道。吴国任用楚人伍子胥为相,攻破郢都,大败楚国。楚国学习吴越先进铸剑技术,在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吴国仿造楚式青铜青器,吸纳楚民土...
吴、楚是长江中下地区的两个强大诸侯国家。两国间的连年争霸战争,为吴、楚人才与文化交流开拓了渠道。吴国任用楚人伍子胥为相,攻破郢都,大败楚国。楚国学习吴越先进铸剑技术,在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吴国仿造楚式青铜青器,吸纳楚民土坑墓葬俗;楚人则效法吴之坟丘,吴、楚文化得到进一步交融。楚灭吴越统一长江下游后,成为"东楚"富饶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国
楚国
文化融合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民航消息系统自定义规则的动态消息过滤方法
1
作者
肖梦龙
邵明磊
李嵩
机构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信息系统工程》
2024年第9期27-30,共4页
文摘
在常规民航消息广播订阅模式的使用过程中,并非所有发送方发送的消息都需要每个订阅方处理。对于无需处理的消息,往往会占用消费方资源,对消费方处理错误报文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发送方发出对于广播下某个业务的定制化报文,其他业务需要做兼容过滤,才能保证无关报文不会影响自身业务正常运行。而这会加重开发的复杂程度。基于民航消息系统自定义规则的动态消息过滤方法通过动态获取并解析业务配置的自定义规则,根据规则进行消息过滤,极大降低了消费方的开发成本及设计复杂度,提高了整个集群服务的可用性,提升了整体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
消息过滤
过滤规则
消息广播订阅模式
分类号
V3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贾莹
苏荣誉
华觉明
铃木稔
黄允兰
肖梦龙
机构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日本帝京大学文化财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镇江市博物馆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年第2期31-40,共10页
文摘
本文以吴国青铜兵器的金相检测为基础,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样品中出现的纯铜晶粒进行检 测分析,从矿物转化及自然铜形成机理解释了纯铜晶粒的形成,讨论了可能形成纯铜晶粒的条件。 结果认为纯铜晶粒的析出并非是筒单的电解分解与电解析出,这个过程涉及到合金的矿化产生不 稳定的中间腐蚀产物向析出自然铜的稳定态转变,这种转化由原子在矿物质中的反应扩散完成。这 个过程相当漫长,非实验室条件所能摸拟。从矿物转化析出机理考虑,纯铜晶粒中的“李晶”结构可 解释为自然铜的双晶形态,与合金本身,加工工艺以及腐蚀产生的微小体积变化无关。
关键词
腐蚀古代青铜器
纯铜晶粒
合金矿化
自然铜
反应扩散
双晶结构
Keywords
Corroded ancient bronzes
Free copper grain
Alloy mineralization Natural copper React diffuse
twin structure.
分类号
G26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国王陵区初探
被引量:
20
3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镇江市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4期95-99,55,共6页
文摘
史载江南吴国是商代末年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奔荆蛮,与地方土著民族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勾吴”国家.40年来的江南地区考古学材料,完全证实文献记载的可靠性.而大量地下出土文物又标志着江南的宁镇一带为吴文化的发源地和吴国最初立国处,近年考古界不少同志发表文章,对此作过专门论证,此不赘述.1954年,在丹徙大港烟墩山发现宜侯矢墓,对《宜侯矢簋》铭文中“宜”的地望,我国已故杰出考古学家郭沫若。
关键词
吴国
吴王
王陵
青龙山
江苏丹徒
吴文化
墓主
磨子
谏壁
仲雍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
被引量:
13
4
作者
肖梦龙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6-28,15,共14页
文摘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肖梦龙吴、越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两颗明珠,具有着多方面的特点。以“吴戈越剑”为代表的青铜兵器铸造,就是其突出一项。吴、越青铜兵器的质精物美,在当时就已驰名列国。但是,对于吴、越兵器的研究,目前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课题,这主要因为各...
关键词
商周青铜器
兵器
文物
东南文化
土墩墓
考古
青铜文化
出土资料
西周早期
江苏丹徒
分类号
K875.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
被引量:
19
5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东南文化》
1988年第5期54-77,共24页
文摘
近年来,在江苏镇江地区各县都陆续零星发现不少青铜器并为我馆所征集,有的经过调查明确其具体出土地点或有伴随出土物,而多数拣选於当地废品收购站。这些青铜器具有浓厚地方色彩,为关注江南青铜器研究的同志所重视,作为原始资料它们尚未正式发表过,这里统一分类加以介绍,供同志们进行研究。 一。
关键词
青铜器
博物馆
江南
镇江
收购站
地方色彩
原始资料
废品
江苏镇江
文物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
被引量:
17
6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镇江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1986年第1期96-108,共13页
文摘
江南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是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现今所掌握的资合整理,着重对江南吴国青铜器的分期与各期特征,作一些探讨。 一、吴地青铜器的发现及分布规律 吴国青铜器以往被著录并识别的仅有少数几件带铭铜兵器剑、戈,现在所见几乎全为(?)陆续出土,这其中有许多是经过发掘清理伴同陶,瓷器等遗物出土的铜器群,在对其考订和对吴国青铜器发展序列分期的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己发表的资料择要分 (一) 遗址方面 1.自五十年代以来,在发掘或试掘过的一些湖熟文化遗址文化层中,如南京北阴阳营三层)锁金村、安怀村、窨子山和江宁点将台、句容城头山、丹徒断山墩、镇江马迹山等,发(?)刀、俐斧、铜镞、铜锥、铜鱼钩以及铜鼎耳、足等。
关键词
吴国
出土青铜器
江南
兵器
文物
丹徒
原铜
破山
程桥
考古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石斧石锛的安柄与使用——从溧阳沙河出土的带木柄石斧和石锛谈起
被引量:
27
7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江苏省镇江博物馆
出处
《农业考古》
198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文摘
长期以来,人们对石斧和石锛的安柄方法与使用问题,存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主要因为石器的木质把柄极易腐烂,一般很难保存下来,由此缺乏这方面的实物资料所造成的。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在江苏溧阳县沙河公社洋渚大队一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二件带木柄的石斧和一件带木柄的石锛,这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重要劳动生产工具石斧和石锛的安柄方法,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证据。为此,特将这二件带木柄石斧和一件带木柄石锛作以介绍,并由此谈谈我们对石斧、石锛的装柄和使用方面问题的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同志们。
关键词
石斧
新石器时代遗址
原始社会
文化遗址
出土
生产工具
实物资料
沙河
刃口
南京博物院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丹徒大港烟墩山二号墓的发掘与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肖梦龙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1期58-60,共3页
文摘
镇江市以东丹徒及谏壁至大港沿江一带是起伏的丘陵地带。自1954年大港烟墩山宜侯灵墓出土后,这一地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已故考古学家郭沫若和古文字学家唐兰先生,都考定矢簋铭记“宜”的地望即今丹徒一带。唐兰还认为宜侯矢也就是文献记载中吴太伯之四世孙周章。此论打破了传统说法,为江南吴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揭开了新篇章。通过近年来对大港母子墩、磨盘墩、背山顶、青龙山及谏壁粮山、王家山等周代铜器大墓的发掘证实。
关键词
土墩墓
江南地区
发掘
西周早期
丹徒
大港
出土
青铜器
吴国
新篇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湖熟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被引量:
4
9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镇江市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165-173,共9页
文摘
一、“湖熟文化”的源流“湖熟文化”的来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探索.(一)“湖熟文化”是一种地方性土著文化,它起源于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据现今所得资料,“湖熟义化”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之上,如北阴阳营、太岗寺、江宁咎庙.点将台.句容城头山丹徒高资团山以及丹阳王家山等.这类遗址一般都分作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上层分别为“
关键词
湖熟文化
几何印纹陶
土墩墓
遗址
吴文化
考古
吴国
周文化
东南文化
文物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越“断发文身”习俗探索
被引量:
4
10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镇江市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1988年第Z1期83-88,91,共7页
文摘
丹徒大港背山顶春秋时期吴王余昧墓中出土一件鸠杖,青铜杖首上立一鸠,枝镦的末端有一裸身跪坐的人像,其胸、背、臀部和腿部皆刻划花纹(见本期《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发掘报告》).类似的铜杖镦也出现于谏壁青龙山春秋大墓中.背山顶墓中一件青铜悬鼓的环座上还铸有四个跪坐的人像,额前短发,身上也满刻花纹.这些对研究古吴、越人的“断发文身”习俗有极大意义.历来文献记戴,吴、越地区的土著居民流行“断发文身”的风俗.《论衡·四讳篇》云:“吴越之俗,断发文身”.夏禹时期吴地称为“裸国”,《风俗通义》曰:“裸国,今吴郡也,被发文身,裸以为饰”.
关键词
“断发文身”
习俗
《风俗通义》
被发文身
春秋大墓
春秋时期
土著居民
青铜
丹徒
鸠杖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9 [历史地理—民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丹阳葛城遗址勘探试掘简报
被引量:
3
11
作者
肖梦龙
杨宝成
司红伟
机构
镇江博物馆考古队
出处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40,F0002,I0001,F0003,共19页
文摘
江苏丹阳葛城吴文化遗址,经勘探试掘,确认其为一座吴国城址。城址内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沟,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遗址中出土有较丰富的陶器、石器、青铜器等吴文化遗物。通过对出土陶器分析,可将该文化遗存分为三期:早期为西周中晚期,中期为春秋前期,晚期为春秋后期,三者之间连续无缺环。经与江、浙、皖地区同类吴文化遗存对比,可推知丹阳葛城古城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延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状况较为完好的吴国城址。
关键词
江苏丹阳
葛城遗址
陶器分析
垛泥城墙
早期吴城
Keywords
Danyan of Jiangsu
Archaeological Site of Gecbeng
Potteries analysis
mound wall
ancient City of Wu State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镇江金山寺文宗阁藏《四库全书》始末
被引量:
2
12
作者
肖梦龙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7年第4期124-125,共2页
文摘
镇江金山寺文宗阁藏《四库全书》始末肖梦龙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库全书》头份告竣,连同在抄的三份,庋藏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这四阁,世称为“内廷四阁”,亦称“北四阁”。乾隆皇帝念及江浙一带,人文...
关键词
《四库全书》
镇江之战
《古今图书集成》
金山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乾隆帝
《四库全书总目》
藏书楼
扬州
乾隆皇帝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国青铜器的发展、特色、成就
被引量:
2
13
作者
肖梦龙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1期106-110,120,共6页
文摘
江南吴国铸造的青铜器,既受中原商周文化的深刻影响,而又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地方个性。其发展序列可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演化阶段。早期因为吴国的建立,促使江南地区青铜冶铸业得到飞跃发展,铜器类型包括中原型、访中原型和地方型并存。中期吴国工匠成熟地创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器物形式,展示出鲜明的地方风彩。晚期吴国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跃居列国前茅,有她独到之处,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取得卓越成就。
关键词
吴国
青铜器
发展序列
地方特色
分类号
K876.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历史上三次移民对镇江发展的巨大推动
被引量:
2
14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镇江博物馆
出处
《东南文化》
2001年第3期69-75,共7页
文摘
历史上的三次移民使得外来的先进生产力、科学技术及文化观念涌入镇江, 有力的促进了当时相对落后的镇江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移民
镇江
发展
Keywords
immigration Zhenjiang development
分类号
K2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淹城吴都考
被引量:
1
15
作者
肖梦龙
出处
《东南文化》
CSSCI
199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文摘
淹城吴都考肖梦龙在苏南中部的太、隔湖间,常州市南十八里的武进县湖塘乡,有一座古代城址淹城。该城的建筑形制特异,布局巧妙,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这座城池据东汉以来的有关文献记载和口碑传说,为西周初年由山东曲阜一带南迁而来的奄君国都。笔...
关键词
淹城
吴文化
土墩墓
吴国
《越绝书》
宁镇地区
吴都
出土青铜器
吴大城
陶瓷器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下游史前玉器概论
被引量:
1
16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江苏镇江博物馆
出处
《南方文物》
2005年第1期35-53,共19页
关键词
陶文
玉器
新石器时代
史前
古代文明
发祥地
祖先
智慧
中国古代文化
创造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文化冶铸(上篇)——吴国青铜器铸造与地方特色
被引量:
1
17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镇江博物馆
出处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4-52,共9页
文摘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青铜冶铸技术的文明古国之一。青铜器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对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夏商周三代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青铜礼乐文明,而江南吴国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吴地青铜器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为中原型铜器;其二为江南与中原融合型铜器;其三是江南地方特色的青铜器。这些吴地风格的青铜器脱离了中原的范式,充满江南人的匠心与巧思,灵动而清秀,在中国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与中原青铜器如春兰秋菊,交相辉映,彪炳千秋。
关键词
吴国
青铜器铸造
分期
特色
Keywords
the Wu Kingdom
bronze founding
stages
features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越宝剑甲天下——苏州东吴博物馆藏铜剑鉴赏
被引量:
1
18
作者
肖梦龙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2年第5期10-15,共6页
文摘
中国青铜剑称谓“宝剑”,起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据《考工记·叙》曰:“吴粤(越)之剑,迂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庄子·刻意篇》云:“夫有干(吴)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战国策·策三》赵奢赞颂:
关键词
青铜剑
宝剑
吴越
鉴赏
馆藏
东吴
苏州
春秋战国时期
分类号
K875.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
3
19
作者
肖梦龙
出处
《南方文物》
1996年第2期67-74,共8页
文摘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肖梦龙ThearchaeologistsofJiangsuandAnhuiprovincediscoveralotofancientculturalrelicsinJianghuairegion.Withresearchwo...
关键词
江淮地区
湖熟文化
宁镇地区
北阴阳营
古文化
岳石文化
文化因素
薛家岗遗址
青铜器
薛家岗文化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吴楚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
2
20
作者
肖梦龙
机构
镇江博物馆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4-89,共6页
文摘
吴、楚是长江中下地区的两个强大诸侯国家。两国间的连年争霸战争,为吴、楚人才与文化交流开拓了渠道。吴国任用楚人伍子胥为相,攻破郢都,大败楚国。楚国学习吴越先进铸剑技术,在战争中发挥巨大威力。吴国仿造楚式青铜青器,吸纳楚民土坑墓葬俗;楚人则效法吴之坟丘,吴、楚文化得到进一步交融。楚灭吴越统一长江下游后,成为"东楚"富饶地区。
关键词
吴国
楚国
文化融合
文化交流
分类号
K231.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民航消息系统自定义规则的动态消息过滤方法
肖梦龙
邵明磊
李嵩
《信息系统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贾莹
苏荣誉
华觉明
铃木稔
黄允兰
肖梦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国王陵区初探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0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吴越青铜兵器
肖梦龙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镇江博物馆藏商周青铜器——兼谈江南吴器的地方特色
肖梦龙
《东南文化》
198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试论江南吴国青铜器
肖梦龙
《东南文化》
1986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石斧石锛的安柄与使用——从溧阳沙河出土的带木柄石斧和石锛谈起
肖梦龙
《农业考古》
198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江苏丹徒大港烟墩山二号墓的发掘与研究
肖梦龙
《江苏社会科学》
198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对“湖熟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吴、越“断发文身”习俗探索
肖梦龙
《东南文化》
198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江苏丹阳葛城遗址勘探试掘简报
肖梦龙
杨宝成
司红伟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镇江金山寺文宗阁藏《四库全书》始末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吴国青铜器的发展、特色、成就
肖梦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试论历史上三次移民对镇江发展的巨大推动
肖梦龙
《东南文化》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淹城吴都考
肖梦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长江下游史前玉器概论
肖梦龙
《南方文物》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吴文化冶铸(上篇)——吴国青铜器铸造与地方特色
肖梦龙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吴越宝剑甲天下——苏州东吴博物馆藏铜剑鉴赏
肖梦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江淮地区与江南古文化的交融
肖梦龙
《南方文物》
199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论吴楚文化的交融
肖梦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