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患儿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左超 陈智 +4 位作者 肖云彬 杨舟 王祥 王野峰 向金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 目的探讨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治疗伴发主动脉窦脱垂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94例伴发主动脉窦脱垂VSD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60例,女34例,年龄为(4.7±3.1)岁;主动脉窦轻中度脱垂83例,VSD为(4.12±0.97)mm,重度脱垂11例,VSD为(4.95±0.51)mm;VSD类型为膜周部54例,嵴内以上40例。分析VSD大小、主动脉窦脱垂程度与ADO-Ⅱ选择的关系,以及术后中期主动脉瓣反流、残余漏变化,明确ADO-Ⅱ对此类患儿的适用性。结果术后中期最终存留主动脉瓣轻度反流6例,多发于使用4-4 mm、5-4 mm型ADO-Ⅱ封堵器;残余漏10例,主要发生于使用5-4 mm、6-4 mm型封堵器。结论ADO-Ⅱ封堵器在置入形态良好状况下,适用于VSD<6 mm伴主动脉窦脱垂患儿。术后有一定的残余漏和主动脉脉瓣反流发生,但能满足介入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窦脱垂 Amplatzer动脉导管封堵器-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调控白细胞介素-6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勋 左婉云 +5 位作者 肖政辉 肖云彬 陈智 曾云红 李文凤 黄婷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IL)-6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逆转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组(MCT-PAH组)、肺动脉高压紫草素干预组(MCT-PAH+S... 目的:探讨紫草素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IL)-6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逆转肺动脉高压(PAH)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管重构的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组(MCT-PAH组)、肺动脉高压紫草素干预组(MCT-PAH+SH组),每组8只。造模28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右室肥厚指数,HE染色鉴定肺动脉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IL-6、IL-21、CD163等分子的表达及定位。结果:与CON组相比,MCT-PAH组大鼠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PAAT)缩短,心脏右室内径(RVID)增宽,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减低,右室肥厚指数增加,右室收缩压(RVSP)升高,肺动脉血管壁明显增厚,且以中膜肥厚显著。与MCT-PAH组相比,MCT-PAH+SH组大鼠PAAT延长,RVID略减少,TAPSE增加,右室肥厚指数改善,RVSP降低且肺血管肥厚程度改善。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CT-PAH组大鼠肺小动脉中IL-6的表达水平较CON组升高,MCT-PAH+SH组较MCT-PAH组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T-PAH组大鼠肺组织IL-6、IL-21表达水平较CON组增加,MCT-PAH+SH组较MCTPAH组下降。MCT-PAH组大鼠肺血管壁CD163表达水平较CON组明显升高,MCT-PAH+SH组较MCT-PAH组显著减低。结论:紫草素干预改善PAH大鼠右心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及其下游分子IL-21、CD163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紫草素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RYR2基因变异相关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诊治及随访分析
3
作者 王野峰 曾闵 +2 位作者 肖云彬 王祥 陈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7-862,共6页
目的 探讨RYR2基因变异相关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PVT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收治CPVT患儿6例,男4例、女2例,首... 目的 探讨RYR2基因变异相关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PVT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经过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收治CPVT患儿6例,男4例、女2例,首发症状出现时平均年龄(3.5±0.5)岁。从首发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1.5(0.1~5.9)年。晕厥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运动及情绪是主要诱因。6例患儿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均为RYR2基因新发错义突变。在动态心电图中,小年龄患儿中房性心律失常及窦房结功能不全多见。4例患儿完成运动平板试验,2例患儿诱发双向室性期前收缩,2例诱发双向室性期前收缩及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基础治疗为口服普萘洛尔或美托洛尔,如仍有心律失常发生,辅助以氟卡尼或普罗帕酮口服;2例予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平均随访时间(24.3±3.7)个月,所有患儿均存活,随访期间3例患儿偶有晕厥,1例间断心悸,2例无不适。结论 儿童RYR2基因变异相关CPVT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小年龄患儿中房性心律失常合并窦房结功能不全多见,药物治疗结合心脏起搏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YR2基因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软脂酰基壳聚糖叶酸靶向微泡的体内外特性和靶向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肖云彬 李美瑜 +4 位作者 宾建国 廖旺军 刘伊丽 蒋刚彪 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应用N-软脂酰基壳聚糖制备叶酸靶向微泡,评价其基本特征、体外靶向性及体内超声显影效果。方法以高速剪切法制备叶酸靶向微泡和对照微泡,观察叶酸靶向微泡的大小、形态和叶酸分子在微泡的分布及对昆明鼠肾脏的超声显影效果和体外靶... 目的应用N-软脂酰基壳聚糖制备叶酸靶向微泡,评价其基本特征、体外靶向性及体内超声显影效果。方法以高速剪切法制备叶酸靶向微泡和对照微泡,观察叶酸靶向微泡的大小、形态和叶酸分子在微泡的分布及对昆明鼠肾脏的超声显影效果和体外靶向效果,并与对照微泡比较。结果叶酸靶向微泡呈空心球形结构,形态规则,分散均匀,平均粒径(1.32±0.20)μm,浓度(1.93±0.01)×109/ml;鼠肾对比显影明显增强,1min、7min视频强度分别为(30.35±5.01)GU、(17.41±3.15)GU,可视性对比增强持续时间(10.00±3.00)min;与叶酸受体高表达细胞结合数明显大于叶酸受体低表达细胞组和对照微泡组(P<0.01)。结论 N-软脂酰基壳聚糖构建的叶酸靶向微泡可与叶酸受体有效结合,可用其作为分子探针,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进行超声分子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叶酸 造影剂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体重婴儿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肖云彬 黄希勇 +2 位作者 陈智 王祥 王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低体重婴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30例体重低于8 kg的PDA婴儿。术后24 h查血常规、尿常规,并于术后24 h、1、3和6个月行...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低体重婴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30例体重低于8 kg的PDA婴儿。术后24 h查血常规、尿常规,并于术后24 h、1、3和6个月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正位片、心电图检查。结果 1例患儿术后24 h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残余分流,1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消失,其余29例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残余分流;未出现介入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无一例死亡。结论应用国产PDA封堵器介入治疗体重低于8 kg的PDA婴儿的近、中期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低体重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小儿介入封堵术后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肖云彬 黄希勇 +3 位作者 陈智 王野峰 王祥 王勋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20例经右心导管检查术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介入封堵术后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0.3 mg/kg,每天3次。术后30 d复查心脏彩超,测量三尖瓣... 目的: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后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20例经右心导管检查术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介入封堵术后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0.3 mg/kg,每天3次。术后30 d复查心脏彩超,测量三尖瓣返流速度,计算肺动脉收缩压及肺动脉压/体动脉压,测量左心室及右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房内径、右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径缩短率,同时测量指端动脉血氧饱和度、体动脉收缩压。结果:用药30 d后,与用药前相比外周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0.97±0.02 vs 0.90±0.07,P<0.01),体动脉血压升高[(96.40±7.88)mm Hg vs(83.80±7.09)mmHg](P<0.01),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降低[(30.10±3.05)mm Hg vs(79.25±8.05)mm Hg](P<0.01),肺动脉收缩压/体动脉压下降明显(0.32±0.06 vs 0.72±0.08,P<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7.85±9.48 vs 32.05±4.63,P<0.01),左心房内径(35.60±4.08 vs 21.75±3.46,P<0.01)和右心室舒张末内径(25.10±5.40 vs 19.25±3.79,P<0.01)均有缩短,右心房内径改变不明显(18.25±1.88 vs 18.15±1.98,P>0.05);左室射血分数降低(76.65±7.89 vs 67.70±6.96,P<0.01),左心室短径缩短率增加(33.70±4.01 vs 37.45±4.72,P<0.05)。20例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降低小儿介入心脏手术后严重肺动脉高压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西地那非 先天性 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JNK1/2表达及增殖活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肖云彬 秦旭平 +2 位作者 覃丽 廖端芳 黄红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通过影响高血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间质成分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理机制。方法: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MTT法测氯沙坦和AngⅡ对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量效关系,Western Blotting测AngⅡ刺激成纤维细胞心肌J... 目的:研究氯沙坦通过影响高血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间质成分抑制心室重构的药理机制。方法: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MTT法测氯沙坦和AngⅡ对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量效关系,Western Blotting测AngⅡ刺激成纤维细胞心肌JNK1/2、磷酸化JNK1/2表达的时效关系。根据实验所得AngⅡ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作用的EC50值、氯沙坦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活性作用的IC50值和AngⅡ刺激JNK1/2表达的最佳时间,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无血清DMEM组、AngⅡ100 nmol/L组、AngⅡ100 nmol/L+losartan 100 nmol/L组、losartan 100 nmol/L组,药物干预后分别收集各组蛋白质、培养上清液,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MMP-2、JNK1/2、磷酸化JNK1/2蛋白表达,ELISA检测分泌至培养上清液中MMP-2的量。结果:AngⅡ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作用的EC50为53 nmol/L,氯沙坦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作用的EC50为56.3 nmol/L。JNK1/2蛋白表达在AngⅡ刺激2 min达高峰,随后表达逐渐降低。AngⅡ增加JNK1/2表达,氯沙坦降低AngⅡ刺激导致的JNK1/2表达。AngⅡ组MMP-2蛋白表达较无血清DMEM组明显增高,氯沙坦降低AngⅡ刺激增高的MMP-2表达。AngⅡ组MMP-2分泌较无血清DMEM组增高,氯沙坦减少AngⅡ刺激所致MMP-2分泌增高。结论:氯沙坦防治高血压引起的心室重构,可能与其对抗AngⅡ刺激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MMP-2合成、分泌有关,信号通路涉及JN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基质金属蛋白酶-2 JNK1/2 心肌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在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肖云彬 陈智 +2 位作者 黄希勇 王祥 杨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53-856,共4页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在小儿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采用PDA封堵器进行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儿,年龄(4.1±3.8)...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器在小儿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采用PDA封堵器进行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本组8例患儿,年龄(4.1±3.8)岁,右冠状动脉起源5例,左冠状动脉起源3例,分流入右心房、右心室各4例。所有患儿均成功进行封堵治疗,术后随访(2.2±1.2)年,无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心肌缺血表现。结论 PDA封堵器应用于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治疗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高血压大鼠心肌MMP-2、Ⅲ型胶原和JNK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肖云彬 黄红林 +1 位作者 秦旭平 刘代华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51-555,共5页
目的 研究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2 ,MMP 2 )和JNK1/ 2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氯沙坦干预后 3者的变化 ,探讨氯沙坦逆转心室重构的药理机制。方法 采用SD大鼠建立两肾一夹型 (Goldblatt)高血... 目的 研究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2 ,MMP 2 )和JNK1/ 2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氯沙坦干预后 3者的变化 ,探讨氯沙坦逆转心室重构的药理机制。方法 采用SD大鼠建立两肾一夹型 (Goldblatt)高血压模型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和氯沙坦治疗组。采用鼠尾动脉测压法记录每周血压变化 ,实验末切取心脏 ,并计算心脏与体重比值。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脏组织中的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 2和JNK1/ 2表达。结果 左肾动脉结扎术后大鼠收缩压升高 ,心脏体重比值增加 ,心肌间质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 2、心肌细胞JNK1/ 2表达增多。氯沙坦治疗能显著降低大鼠收缩压 ,降低心脏体重比值 ,并且使心肌间质Ⅲ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 2、心肌细胞JNK1/ 2表达减少。结论 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重构心肌中MMP 2、Ⅲ型胶原、JNK1/ 2表达升高。氯沙坦能有效逆转心肌肥厚或心室重构 ,这一效应与其降低心肌中高表达的MMP 2 ,Ⅲ型胶原、JN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胶原 JNK 氯沙坦 大鼠 高血压 高表达 MMP-2 心肌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云彬 曾云红 +6 位作者 肖政辉 李文凤 陈智 杨舟 向金星 左超 王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P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AH-CP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5例患儿,男2例、女3例,初诊年龄0.08~4.4岁.主要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肝脾大、肝功能异常、...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P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PAH-CP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5例患儿,男2例、女3例,初诊年龄0.08~4.4岁.主要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肝脾大、肝功能异常、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合并心内畸形.腹部超声示肝内外门体静脉分流.腹部增强CT和心导管造影可显示肝内外血管的走形和发育.结论PAH-CPS可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超声检查可提供诊断线索,腹部增强CT扫描、心导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 肺动脉高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云彬 曾云红 +3 位作者 王野峰 杨舟 左超 陈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2-935,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例诊断为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3例、女2例,初诊年龄7个月~13岁。其中4例为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1例为单侧肺动脉缺...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例诊断为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3例、女2例,初诊年龄7个月~13岁。其中4例为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1例为单侧肺动脉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咯血、肺动脉高压。X线平片示患侧肺纹理稀疏,健侧肺血增多,纵隔向健侧移位。超声心动图示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及合并的心内畸形。胸部CT和心导管造影可良好显示肺血管的走形和发育。结论儿童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咯血、肺动脉高压。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可提供早期诊断线索。胸部增强CT扫描、心导管造影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单侧肺动脉发育不良 先天性单侧肺动脉缺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法林致肺栓塞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云彬 罗继名 张永东 《中南药学》 CAS 2007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华法林 肺栓塞 下肢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云彬 黄希勇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动脉增生、重构为特征并导致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出现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疾病。经过多年研究,人类在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率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绝...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动脉增生、重构为特征并导致肺循环阻力进行性增高、右心室后负荷增加、最终出现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疾病。经过多年研究,人类在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方面已取得长足进展,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率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绝大多数肺动脉高压患者长期预后欠佳,治疗药物的研发仍为临床亟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治疗药物 右心功能衰竭 肺循环阻力 心室后负荷 长期预后 进行性 治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及其转换产物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云彬 黄红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5期382-384,共3页
新近发现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同类酶,命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此酶在结构、功能等方面与ACE有所 不同,其转换产物血管紧张素-(1-9)和血管紧张素-(1-7)在功能上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转换产物AngⅡ部分相拮抗。本文就此酶 及... 新近发现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同类酶,命名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此酶在结构、功能等方面与ACE有所 不同,其转换产物血管紧张素-(1-9)和血管紧张素-(1-7)在功能上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转换产物AngⅡ部分相拮抗。本文就此酶 及其产物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心血管系统 ACE2 AngⅡ 产物 拮抗 作用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百合碱肺动脉高压大鼠SIRT3和Warburg效应关键酶的变化
15
作者 肖云彬 彭虹艳 +5 位作者 阳芳 刘倩君 李文凤 曾云红 王野峰 陈智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研究野百合碱(MCT)肺动脉高压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和Warburg效应关键酶的表达变化。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CT组,每组8只,MCT组大鼠腹腔注射MCT1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常规饲养28 d,超声检测肺动脉... 目的:研究野百合碱(MCT)肺动脉高压大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和Warburg效应关键酶的表达变化。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CT组,每组8只,MCT组大鼠腹腔注射MCT1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常规饲养28 d,超声检测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右心功能相关指标,右心导管测定右心室收缩压,称重并计算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的比值,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肺动脉重构,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IRT3和Warburg效应关键酶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组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缩短[(22.33±1.53)ms对(33.67±5.51)ms,P<0.05],右心室内径增大[(3.33±0.22)mm对(2.29±0.21)mm,P<0.05],右心室收缩压明显升高[(30.90±4.28)mmHg对(7.83±0.67)mmHg,P<0.05],三尖瓣收缩期位移缩短[(2.01±0.09)mm对(2.59±0.19)mm,P<0.05],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的比值增加(0.63±0.10对0.29±0.02,P<0.05)。苏木素伊红染色显示MCT组大鼠肺动脉中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378.47±129.97)μm对(105.16±61.17)μm,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CT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葡萄糖转运体1(Glut1,1.61±0.96对1.13±0.65,P<0.05)、葡萄糖转运体4(Glut4,0.98±0.63对0.69±0.47,P<0.05)、乳酸脱氢酶(LDH,1.14±0.12对0.66±0.12,P<0.05)、单羧酸转运蛋白4(MCT4,1.01±0.23对0.62±0.11,P<0.0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丙酮酸脱氢酶(PDH,0.77±0.30对0.92±0.36,P<0.05)和SIRT3(0.91±0.11对1.44±0.11,P<0.0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CT组大鼠肺小动脉中Glut1 (0.24±0.07对0.20±0.04,P<0.05)、Glut4(0.26±0.02对0.23±0.02,P<0.05)、LDH (0.50±0.07对0.24±0.06,P<0.05)、MCT4(0.22±0.02对0.16±0.02,P<0.0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DH(0.13±0.01对0.22±0.01,P<0.05)和SIRT3(0.13±0.01对0.21±0.02,P<0.0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MCT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存在肺动脉重构,重构肺动脉中存在Warburg效应增强及SIRT3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Warburg效应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评价携Sialyl Lewis^x和抗ICAM-1单抗双配体超声微泡的靶向黏附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美瑜 肖云彬 +6 位作者 宾建国 吴爵非 杨莉 胡广全 刘莹 黄瑞珠 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构建携Sialyl Lewisx和抗ICAM-1单抗双配体和同型对照单配体靶向超声微泡,体外对比评价其靶向黏附性能。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Sialyl Lewisx与抗ICAM-1单抗双配体(MB-D)、携Sialyl Lewisx(MB-S)和携抗ICA... 目的构建携Sialyl Lewisx和抗ICAM-1单抗双配体和同型对照单配体靶向超声微泡,体外对比评价其靶向黏附性能。方法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Sialyl Lewisx与抗ICAM-1单抗双配体(MB-D)、携Sialyl Lewisx(MB-S)和携抗ICAM-1单抗(MB-I)三种靶向超声微泡,以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其配体结合率,并利用平行板流动腔分别在0.5、2.0和4.0dyn/cm2三种剪切应力下的不同时间点观察微泡的结合及解离情况。结果 MB-D、MB-S和MB-I的配体结合率均达85%以上,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三种剪切应力下,MB-D和MB-S集中于前3~5min高效结合,在5min后两者的结合率均呈平台状态,而MB-I全程结合率(1~6min)均呈低水平状态;MB-D的平均结合率和全程结合数目均明显高于MB-S和MB-I(P<0.05),而半数解离剪切应力则按MB-I、MB-D和MB-S顺序依次递减(P<0.05)。结论相同条件下,MB-S表现为早期快速、不稳定的黏附,MB-I为缓慢、牢固的结合,而MB-D呈早期高效、相对牢固的结合。MB-D有可能用于高流速的动脉超声分子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造影剂 平行板流动腔 SIALYL Lewis^x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介入治疗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野峰 胡原 +3 位作者 杨舟 肖云彬 左超 陈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在心脏介入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的非致密心肌...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在心脏介入治疗前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的非致密心肌/致密心肌(N/C)比值及心功能参数的变化;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患儿25例,男9例、女16例,中位年龄为1岁(0.14~8岁);动脉导管未闭22例、房间隔缺损2例、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术后1、6、12个月之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Z值和N/C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术后12月时为最低;其中6例患儿在随访过程中心肌致密化不全基本消失。但各时间点之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患儿N/C比值、LVEDD-Z值与LVEF值均无相关性(P>0.05)。术后随访中位时间19个月(12~27个月),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如满足介入治疗指征,应积极介入治疗以减少左向右分流,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左室心肌发育及心室逆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肌致密化不全 介入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封堵器介入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舟 肖云彬 +3 位作者 王野峰 左超 杨美玉 陈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878-883,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应用不同类型封堵器介入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defect,pmVSD)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的发生率,探讨CAVB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 目的通过比较应用不同类型封堵器介入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defect,pmVSD)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CAVB)的发生率,探讨CAVB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行介入封堵治疗的pmVSD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评估、术中造影、术后随访、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等),对接受不同封堵器类型治疗后发生CAVB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本研究共封堵pmVSD500例,发生CAVB11例,发生率2.2%;其中对称型VSD封堵器CAVB发生率为1.1%(4/359),偏心型VSD封堵器CAVB发生率为4.2%(5/93),小腰大边型VSD封堵器CAVB发生率为5.4%(2/48)。偏心型和小腰大边型VSD封堵器致CAVB发生率高于对称型VSD封堵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心型VSD封堵器与小腰大边型VSD封堵器致CAVB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发生CAVB的11例患儿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7例无效,3d后转外科取出封堵器,其中应用对称型封堵器的3例,偏心型封堵器的1例,小腰大边型封堵器的3例,均在1周内恢复窦性心律,均未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 结论偏心型和小腰大边型VSD封堵器封堵pmVSD后CAVB发生率高于等边对称型VSD封堵器,选择偏心型和小腰大边型VSD封堵器封堵pmVSD需严格把握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室间隔缺损 心脏传导阻滞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症肺炎急诊介入封堵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希勇 肖云彬 +2 位作者 陈智 王祥 王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患儿急诊介入封堵手术资料,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患儿12例,因反复发生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均急诊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感染和强心等治疗,术后... 目的分析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患儿急诊介入封堵手术资料,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患儿12例,因反复发生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均急诊行介入封堵治疗,术后继续给予抗感染和强心等治疗,术后24 h查血常规、尿常规,并于术后24 h和1、3、6个月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胸部X线正位片、心电图检查。结果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短期随访未出现介入治疗主要并发症。结论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炎急诊介入封堵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好,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围术期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重症肺炎 急诊介入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川崎病高凝状态对患儿血管炎症及冠脉损害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祥 陈智 +3 位作者 肖云彬 杨舟 向金星 王野峰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用于辅助治疗川崎病高凝状态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川崎病高凝状态住院患儿共102例,按是否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用于辅助治疗川崎病高凝状态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川崎病高凝状态住院患儿共102例,按是否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在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前后监测患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血沉(ESR)、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出院后随访6个月,心脏彩超观察冠脉损害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管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LT、HCT、hs-CRP、ESR、FIB、D-二聚体均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PLT、hs-CRP、ESR、FIB、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出血倾向情况,观察组冠脉损害发生率16.36%,低于对照组的34.04%(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作为川崎病高凝状态患儿的辅助治疗,在降低血小板、抗炎、改善高凝状态、减少冠脉损害方面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川崎病 高凝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