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储藏期低温胁迫的转录组分析和关键基因挖掘
1
作者 肖世卓 张毅 +3 位作者 戴习彬 周志林 孙健 曹清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3-1174,共12页
甘薯在储藏过程中受到低温冷害会大大降低甘薯的商品价值,因此研究甘薯耐低温储藏的分子机制,减少低温在甘薯储藏过程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较耐低温储藏、不耐低温储藏以及表现居中的3个甘薯品种商薯19(S19)、烟薯25(Y25... 甘薯在储藏过程中受到低温冷害会大大降低甘薯的商品价值,因此研究甘薯耐低温储藏的分子机制,减少低温在甘薯储藏过程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较耐低温储藏、不耐低温储藏以及表现居中的3个甘薯品种商薯19(S19)、烟薯25(Y25)和苏薯16(S16),分别在9℃和6℃储藏35 d。提取上述处理的薯块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比较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S19在低温储藏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较少,而Y25则相反,S16居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和GO分析发现,甘薯块根在低温胁迫下蛋白酶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最终,通过比较不同品种不同温度下的转录组数据,得到响应储藏期低温胁迫的候选基因Ibat.Brg.02F_G010830,该基因注释为冷胁迫响应类受体蛋白激酶。qRT-PCR验证该基因的表达与转录组数据相一致。进一步分析了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和同源基因的进化关系,并分析了该基因在不同品种中的变异。本研究将为甘薯低温储藏响应机制解析以及耐低温储藏品种的选育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储藏 低温胁迫 转录组 类受体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与滩涂盐土环境下甘薯块根产量及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洁 赵凌霄 +5 位作者 张安 周志林 戴习彬 肖世卓 曹清河 赵冬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3,共10页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具有高产稳产特性及较好的耐逆能力。为了探究甘薯盐碱地推广的适宜性,本研究对比分析113份甘薯材料在潮土与盐土两种土壤环境下的块根产量,并对其中10份材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含盐量...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具有高产稳产特性及较好的耐逆能力。为了探究甘薯盐碱地推广的适宜性,本研究对比分析113份甘薯材料在潮土与盐土两种土壤环境下的块根产量,并对其中10份材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含盐量4.4‰的盐土中,约30%的参试材料没有产量,有产量材料的产量平均值相对潮土环境减少79.98%。与潮土相比,除个别材料外(XY153和XY205),盐土中甘薯块根干物率、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具体表现为:盐土中薯块干物率、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减少3.86、6.15、1.73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增加4.38个百分点;盐土中多数材料薯块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平均值相对减少22.34%;除栗子香外,其余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在盐土中均降低,所有材料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降低1.89个百分点。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普薯32淀粉为C型晶体型,其余材料为CA型晶体,两种土壤环境中的淀粉晶体型无明显差异。此外,筛选到高耐盐品系XY33、XY44,耐盐系数分别为0.69和0.61,可作为耐盐种质利用。本研究结果为甘薯在滩涂盐土中的种植推广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盐土 块根 产量 营养成分 淀粉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Del标记分析305份中国甘薯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唐芬 赵路宽 +7 位作者 苏一钧 肖世卓 袁蕊 翁宗宽 戴习彬 周志林 陈艳丽 曹清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85,共10页
对甘薯育成品种进行亲缘关系评价,是了解其遗传背景并有效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23对InDel引物对305份中国甘薯登记品种进行基因型分析,共扩增出56个条带,其中53个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94.6%。多态信息量(P... 对甘薯育成品种进行亲缘关系评价,是了解其遗传背景并有效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本课题组前期开发的23对InDel引物对305份中国甘薯登记品种进行基因型分析,共扩增出56个条带,其中53个条带具有多态性,多态率达94.6%。多态信息量(PIC)、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的平均值分别为0.4098、0.4451、0.6003、0.4460。群体结构分析表明,群体数在K=2时ΔK达到最大值,K=4时有个小高峰;北方薯区和长江流域薯区在2个组群内均匀分布,南方薯区大部分(72.97%)汇聚在组群2。主坐标分析(PCoA)中南方薯区有部分汇聚,整体没有划分出明显的簇群。聚类结果将群体划分为4个主要类群,北方薯区和长江流域薯区的品种在类群Ⅰ、Ⅱ、Ⅲ和Ⅳ中均匀分布,南方薯区主要(77.03%)集中于类群IV,这一聚类结果与群体结构研究、主坐标分析基本一致。通过系谱分析筛选出登记品种的13个主要亲本材料,各育种单位存在重复利用亲本进行正反交培育的情况。本研究将分子标记结果与系谱信息相结合,初步表明中国甘薯登记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背景狭窄,为甘薯的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登记品种 INDEL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僵硬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世卓 郑秋 +3 位作者 李宇 曾亚兰 王立志 杨洪彬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12期1073-1076,1084,共5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膝关节僵硬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4月19例(23膝)行TKA治疗的膝关节僵硬患者,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48~79岁,平均(63.63±7.75)岁。4例患者双侧... 目的分析并比较膝关节僵硬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4月19例(23膝)行TKA治疗的膝关节僵硬患者,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48~79岁,平均(63.63±7.75)岁。4例患者双侧均为僵硬膝,在随访时间内分2次行双膝TKA治疗,间隔时间6~12个月。观察并比较各膝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2年的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the 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及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结果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分两次随访全部膝关节术后半年、术后2年的AKS及ROM。关节活动范围:术前10°~47°,平均(31.17±9.63)°;术后半年55°~115°,平均(93.04±14.83)°;术后2年35°~110°,平均(85.00±19.83)°;患者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至术后2年关节活动范围均有所减小(P<0.05)。AKS评分:术前12.00~69.00分,平均(33.17±12.32)分;术后半年53.00~99.00分,平均(74.44±12.72)分;术后2年52.00~96.00分,平均(70.57±13.24)分;术后AK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术后2年AK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TKA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僵硬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硬膝 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粒质量和粒形QTL定位及粒长位点qGL3.2的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游佳 谷晗 +10 位作者 朱泽 肖世卓 王致远 刘子文 胡曼曼 刘世家 陈亮明 刘喜 田云录 江玲 刘玲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12-621,共10页
[目的]通过水稻粒质量和粒形相关基因的QTL分析,挖掘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中优异基因,为高产水稻资源的鉴定与品种改良提供研究基础和创新材料。[方法]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 [目的]通过水稻粒质量和粒形相关基因的QTL分析,挖掘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Griff.)中优异基因,为高产水稻资源的鉴定与品种改良提供研究基础和创新材料。[方法]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普通野生稻为供体亲本构建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研究材料,考察2015、2016和2017年水稻种子千粒质量、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性状,利用QTLIciMapping4.1软件对控制籽粒大小的QTL进行定位分析。并利用‘9311’与小粒家系Q8衍生的次级F2群体验证第3染色体1个效应明显的QTL(qGL3.2)。[结果]3年共定位到16个QTL,分布于第2、3、6、8和11染色体上,解释遗传变异的4.52%~13.08%。‘9311’与Q8家系衍生的次级F2群体验证了标记Indel3-17和RM3646之间qGL3.2位点的真实性,其对千粒质量、粒宽和长宽比的贡献率分别为33.18%、8.76%和59.92%;对粒长的效应尤为明显,LOD值高达39.2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贡献率达61.43%。精细定位和测序分析表明qGL3.2在基因Os03g0407400编码区发生1个C-A的替换,导致蛋白翻译提前终止。对130份种质资源等位变异类型和籽粒长度的分析表明C-A等位变异与粒长高度相关。[结论]qGL3.2位点Os03g0407400基因C-A突变对水稻粒质量和粒形有重要影响,这为该基因的进一步育种利用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QTL 千粒质量 粒长 粒宽 长宽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甘薯产量稳定性及试验点鉴别力综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戴习彬 王远 +7 位作者 周志林 肖世卓 赵凌霄 王洁 王珧 李青莲 朱国鹏 曹清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9,共8页
为了科学评价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参试甘薯品种(品系)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及试验点的鉴别力、代表性,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2019年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10个甘薯品种(品系)在2年9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 为了科学评价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参试甘薯品种(品系)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及试验点的鉴别力、代表性,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2019年国家菜用甘薯联合鉴定试验中10个甘薯品种(品系)在2年9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筛选适合大面积推广的丰产、稳产甘薯品种(品系)及鉴别力、代表性较好的试验点。结果表明,菜用甘薯茎尖产量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方面均极显著,其中环境效应占比最大,其次是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基因型效应占比最小。湘菜薯3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均较高,最接近理想品种(品系),适合大面积推广种植;黔菜薯2号、薯绿2号、EC15、海大7798、福菜薯25的丰产性较好,但稳定性一般,适合在特定区域推广,湖南长沙地区最适的甘薯品种(品系)为薯绿2号,其次是海大7798、福菜薯25;湖北武汉、重庆、海南琼海、福建福州和广东广州地区的最适甘薯品种(品系)为黔菜薯2号,其次为EC15。海南琼海、福建福州是菜用甘薯茎尖产量鉴别力、代表性均较强的试验点,更适合作为菜用甘薯的鉴定试验点。研究首次在菜用甘薯产量分析中同时使用AMMI和GGE 2种分析模型,展示了2种方法的应用效果,明确了适合大面积推广和在特定区域种植的甘薯品种(品系),确定了最佳鉴定试验点,为菜用甘薯新品种(品系)的合理推广和进行科学区域试验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稳定性 鉴别力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被引量:2
7
作者 戴习彬 周志林 +6 位作者 李荣德 邱永祥 杨新笋 肖世卓 孙书军 王远 曹清河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92-96,共5页
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 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次之;薯绿1号丰产性最好,鄂薯10号次之;鄂薯10号稳定性最高,薯绿1号次之;福州最适宜种植福菜薯18,武汉最适宜种植薯绿1号,徐州最适宜种植福薯7-6。武汉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菜用甘薯丰产性、适应性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方法,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GGE双标图 丰产性 稳定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R1523/苏御糯F_(2:3)群体定位水稻抗灰飞虱QTL
8
作者 仲杰 温培正 +7 位作者 孙志广 肖世卓 胡金龙 张乐 江玲 程遐年 刘裕强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96-1602,共7页
灰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直接取食危害水稻,还是水稻主要病毒病的传播介体,严重制约水稻生产。籼稻品种MR1523对灰飞虱表现较强的排趋性。为发掘抗灰飞虱新基因,本研究利用MR1523与感虫粳稻品种苏御糯构建了一个包含20... 灰飞虱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直接取食危害水稻,还是水稻主要病毒病的传播介体,严重制约水稻生产。籼稻品种MR1523对灰飞虱表现较强的排趋性。为发掘抗灰飞虱新基因,本研究利用MR1523与感虫粳稻品种苏御糯构建了一个包含200个家系的F2:3分离群体,进行灰飞虱抗性鉴定。并利用120对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的多态性SSR标记,构建了全基因组连锁图谱,进行抗灰飞虱QTL定位。结果分别在水稻第2、第5和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Qsbph2、Qsbph5a、Qsbph5b和Qsbph6 4个抗灰飞虱QTLs,分别位于分子标记RM526–RM3763、RM17804–RM13、RM574–RM169和RM190–RM510之间,LOD值分别为2.14、3.13、3.23和2.35,贡献率分别为12.0%、14.7%、17.4%和14.1%,各QTL的抗性等位基因效应均来自抗虫亲本MR1523。该结果为后续抗灰飞虱基因的精细定位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灰飞虱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灰飞虱 抗性 数量性状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与膝单髁置换治疗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宇 王立志 +3 位作者 郑秋 肖世卓 李忠 杨洪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75-79,共5页
目的选取同时满足高位胫骨截骨(HTO)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比较采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与OxfordⅢ单髁置换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 目的选取同时满足高位胫骨截骨(HTO)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比较采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与OxfordⅢ单髁置换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与关节外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40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行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治疗患者18例(HTO组),患者均采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行膝单髁置换结合关节镜治疗患者22例(膝关节单髁置换组),患者均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VAS、KOOS、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KOOS、IKDC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高(P<0.05),VAS评分较术前低(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胫股角较术前低(P<0.05)。结论对于同时满足HTO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适应证的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两种手术都是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均无明显差异,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骨关节炎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秋 肖世卓 +2 位作者 李宇 王立志 杨洪彬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7期620-623,共4页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运动损伤,占肩关节损伤的9%~10%[1],部分人群因无明显症状未就医,故发病率略低于实际发病率。急性肩锁关节脱位主要是直接暴力作用于肩部的外侧,导致肩锁韧带的损伤,随着外力强度的增加,喙锁韧带也...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运动损伤,占肩关节损伤的9%~10%[1],部分人群因无明显症状未就医,故发病率略低于实际发病率。急性肩锁关节脱位主要是直接暴力作用于肩部的外侧,导致肩锁韧带的损伤,随着外力强度的增加,喙锁韧带也会出现损伤甚至断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发病率 肩关节损伤 肩关节运动 喙锁韧带 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韧带 直接暴力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RS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宇 张豪 +3 位作者 王立志 郑秋 肖世卓 杨洪彬 《实用骨科杂志》 2019年第6期509-513,共5页
目的比较韧带先进加强系统(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目的比较韧带先进加强系统(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行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LARS人工韧带组25例(人工韧带组),自体腘绳肌腱组35例(自体肌腱组)。术前与术后随访采用Lysholm、Tegner、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前抽屉试验(ADT试验)、Lachman试验评价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结果术后随访24~54个月,平均36个月。两组组内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Lysholm、Tegner、IKDC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前两组间Lysholm、Tegner、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末次随访人工韧带组与自体肌腱组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ADT试验及Lachman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人工韧带组术后重返运动时间(19.52±2.33)周,明显早于自体肌腱组(29.54±2.3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关节镜下LARS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中期疗效相当,均可恢复膝关节功能与稳定性,但使用LARS韧带重建的患者能够早期重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LARS韧带 自体腘绳肌腱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合并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宇 张豪 +3 位作者 王立志 郑秋 肖世卓 杨洪彬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合并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14例肩关节PVNS合并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50岁;其中男8例,女6例;左5例,右9例,均为单侧;...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合并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14例肩关节PVNS合并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50岁;其中男8例,女6例;左5例,右9例,均为单侧;病程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肩关节探查、全关节滑膜切除、肩峰下间隙减压、肩袖修复术,术中取出病变滑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ASE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79,P<0.05);UCLA肩关节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8.314,P<0.05);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2,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微创治疗肩关节PVNS合并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滑膜切除彻底、能修复损伤肩袖的优点,且术后功能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Endobutton固定与Rigidfix固定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秋 张豪 +2 位作者 肖世卓 李宇 杨洪彬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65-370,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分别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Rigidfix横穿钉固定股骨端肌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分别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Rigidfix横穿钉固定股骨端肌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自体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或Rigidfix横穿钉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38例(E组),采用Rigidfix横穿钉固定40例(R组)。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通过三维CT重建计算手术后股骨隧道宽度变化,进行前抽屉试验(ADT试验)、Lachman试验评估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结果 E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13~33个月),R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3个月(13~34个月)。末次随访时,E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1.4±2.01)分,R组为(90.45±1.88)分,与术前[分别为(40.21±2.90)分、(41.35±2.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E组股骨端隧道内口增宽(0.80±0.16)cm,隧道中点增宽(0.70±0.19)cm,R组股骨端隧道内口增宽(0.75±0.21)cm,隧道中点增宽(0.65±0.15)cm,两组间股骨端隧道内口及隧道中点增加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ADT试验Ⅰ度松弛8例,Ⅱ度松弛1例;Lachman试验Ⅰ度松弛6例,Ⅱ度松弛1例。R组ADT试验Ⅰ度松弛10例;Lachman试验Ⅰ度松弛5例,Ⅱ度松弛1例。两组ADT试验及Lachman试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股骨端Endobutton固定与Rigidfix固定均可取得满意固定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均能获得良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Endobutton固定 Rigidfix固定 隧道增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秋 谢波 +3 位作者 张豪 肖世卓 李宇 杨洪彬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23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5~59岁,平均(42.10±10.63)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均为单侧患病;病程2~132个...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23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5~59岁,平均(42.10±10.63)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均为单侧患病;病程2~132个月,平均(34.00±26.8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肘关节腔探查、游离体取出,术中取出病变滑膜组织送病理学检查。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Mayo肘关节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状态。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70个月,平均(30.50±13.59)个月,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未发现复发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5.22±1.20)分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1.13±0.87)分,MEP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49.35±7.1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0.87±5.36)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关节镜下治疗滑膜软骨瘤病,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手术方式直观、安全,术后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滑膜软骨瘤病 肘关节 游离体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亚兰 肖世卓 +2 位作者 郑秋 汪武祥 杨洪彬 《西部医学》 2021年第8期1180-1183,1188,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例关节镜下松解臀肌挛缩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刘玉杰臀肌挛缩分型:条索型6例,扇型3例,混合型2例和阔筋膜张肌挛缩型1例;均在关节镜下射频...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例关节镜下松解臀肌挛缩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刘玉杰臀肌挛缩分型:条索型6例,扇型3例,混合型2例和阔筋膜张肌挛缩型1例;均在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挛缩带,直至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弹响消失。通过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髋关节运动评分(HOS-sport)及髋关节日常生活评分(HOS-ADL)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有2例出现局部血肿,经局部加压包扎后2~3 d血肿吸收;无切口感染以及坐骨神经损伤;平均随访(17±4.97)个月;末次随访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HOS-sport评分、HOS-AD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臀肌挛缩,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疗效可靠的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臀肌挛缩 微创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多抗菜观两用甘薯新品种‘徐菜观薯1号’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习彬 周志林 +7 位作者 赵冬兰 张安 袁蕊 赵凌霄 肖世卓 唐君 陆国权 曹清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1-72,共2页
‘徐菜观薯1号’是以美国引进的观赏型甘薯品种‘黄金叶’为母本,以徐州的‘徐紫秧10号’为父本,通过杂交定向选育的茎尖菜用兼观赏甘薯新品种。株形半直立,茎端无茸毛,深缺刻,顶叶浅紫,叶绿,叶背紫。茎尖平均产量为41.76 t·hm^(-2... ‘徐菜观薯1号’是以美国引进的观赏型甘薯品种‘黄金叶’为母本,以徐州的‘徐紫秧10号’为父本,通过杂交定向选育的茎尖菜用兼观赏甘薯新品种。株形半直立,茎端无茸毛,深缺刻,顶叶浅紫,叶绿,叶背紫。茎尖平均产量为41.76 t·hm^(-2)。中抗黑斑病、蔓割病、疮痂病。适合作为茎尖菜用和观赏甘薯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春、夏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菜用 观赏 优质 多抗 品种
原文传递
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宇 张豪 +3 位作者 肖世卓 郑秋 曾亚兰 杨洪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8-1024,共7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一期重建ACL及PCL治疗的23例患者临床...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LARS人工韧带与自体腘绳肌腱一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一期重建ACL及PCL治疗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11例(人工韧带组),自体腘绳肌腱重建12例(自体肌腱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侧别、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恢复日常活动及术前运动水平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以及膝关节稳定性评定结果。结果人工韧带组手术时间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术前运动水平时间,均较自体肌腱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自体肌腱组1例术后出现腓总神经损伤表现、1例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54个月,平均36.4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Lysholm、IKD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阴性;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或自体腘绳肌腱一期重建ACL及PCL的疗效相似,均恢复了膝关节功能与稳定性,但采用前者重建的患者能够更早恢复日常活动及重返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LARS人工韧带 自体腘绳肌腱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关节功能重建
原文传递
二期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
18
作者 李宇 张豪 +3 位作者 王立志 郑秋 肖世卓 杨洪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总结二期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8年1月,收治17例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伴肱骨头坏死或骨不连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63.8岁。初次内固定术后19~66个月确诊发生... 目的总结二期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2014年6月—2018年1月,收治17例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伴肱骨头坏死或骨不连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63.8岁。初次内固定术后19~66个月确诊发生感染,平均34.8个月。关节腔液体微生物培养14例阳性、3例阴性。术前Constant评分为(36.41±8.65)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为(31.06±7.43)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29±0.99)分。肩关节前屈(45.88±12.46)°,外展(42.18±12.31)°,外旋(16.76±4.92)°,内旋达臀部9例、腰骶关节3例、L35例。一期扩创、内固定物取出及植入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待感染消失后行二期反式肩关节置换。两期手术间隔时间为3.0~6.5个月,平均4.2个月。结果两期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感染复发、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32个月,平均22.0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109.00±23.66)°、外展(98.53±16.92)°、外旋(41.41±6.82)°,内旋达腰骶关节5例、L38例、T124例,Constant评分为(64.88±8.70)分,ASES评分为(65.18±8.10)分,VAS评分为(2.94±1.25)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X线片复查示均无假体松动。结论二期反式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伴肱骨头坏死或骨不连,能有效控制感染复发,改善肩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反式肩关节置换 肱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