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南地区湄港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1
作者 聂金诚 李巍 +5 位作者 吴金昊 李泉 陈松林 江杨银 黄伟杰 陈鸣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6期658-664,共7页
湄港锑矿是鄂南大幕山和方山矿田以外新发现的小型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查明湄港锑矿地质特征,阐述其找矿意义。该矿床位于通山复向斜南翼,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新滩组二段与三段层间破碎带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中,矿石矿物... 湄港锑矿是鄂南大幕山和方山矿田以外新发现的小型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查明湄港锑矿地质特征,阐述其找矿意义。该矿床位于通山复向斜南翼,矿体呈透镜状、脉状赋存于新滩组二段与三段层间破碎带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中,矿石矿物为辉锑矿,Sb平均品位为0.51%~1.32%,伴随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为中低温热液型锑矿。湄港锑矿作为鄂南新地区、新层位中发现的锑矿,拓展了鄂南锑矿找矿空间,建议加强通山复向斜及外围地区的锑矿勘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港锑矿 新滩组层间破碎带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低温热液型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2
作者 李泉 李治刚 +1 位作者 高飞 聂金诚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3期91-93,共3页
热液型锑矿是一种重要的锑矿资源类型,其成矿规律研究对资源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低温热液型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揭示了中低温热液型锑矿的成矿特征和形成机制,并通过地质勘探数据确定了不同地质背景下的... 热液型锑矿是一种重要的锑矿资源类型,其成矿规律研究对资源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对中低温热液型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揭示了中低温热液型锑矿的成矿特征和形成机制,并通过地质勘探数据确定了不同地质背景下的找矿方向。在揭示中低温热液型锑矿的形成机制和富集规律的基础上,本论文利用地质勘探数据为中低温热液型锑矿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指导。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中低温热液型锑矿的勘探效果,为资源潜力评估和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热液型锑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单双层初期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皓 聂金诚 +2 位作者 潘万语 谢金池 宫志群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11期89-92,195,共5页
为了研究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适宜支护方案,文章以华丽高速公路东马场1号隧道为例,基于FLAC 3D软件开展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单双层初期支护两种支护方案下的洞周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双层初期支护能有效地降低... 为了研究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适宜支护方案,文章以华丽高速公路东马场1号隧道为例,基于FLAC 3D软件开展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单双层初期支护两种支护方案下的洞周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双层初期支护能有效地降低隧道洞周围岩位移,其中隧道变形较大的拱顶部位沉降量减小了13.67%;双层初期支护的施作让第一层初期支护更好地发挥了承载作用;双层初期支护大幅度减轻了二次衬砌的受力,有效地保障了高地应力偏压软岩大变形隧道的施工与长期运营的安全性;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宜采用双层初期支护的支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软岩大变形 双层初支 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洞型及双层初期支护支护时机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谢金池 寇昊 +3 位作者 何川 聂金诚 杨文波 肖龙鸽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78-1588,共11页
为优化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以及控制围岩变形,开展隧道洞型与双层初期支护支护时机研究。首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单、双层初期支护的支护效果及围岩变形规律;然后,采用FLAC3D软件对比分析马蹄形(高跨比0.80... 为优化高地应力软岩隧道支护结构受力以及控制围岩变形,开展隧道洞型与双层初期支护支护时机研究。首先,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单、双层初期支护的支护效果及围岩变形规律;然后,采用FLAC3D软件对比分析马蹄形(高跨比0.80)、类圆形(高跨比0.90)、圆形(高跨比1.00)3种洞型下以及第1层初期支护变形达300、350、400 mm时施作第2层初期支护时隧道的受力与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高地应力Ⅲ级大变形围岩2车道隧道,采用双层初期支护较单层初期支护虽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但在施工过程中仍出现了拱肩破坏、仰拱开裂等现象;(2)适当增大隧道高跨比可有效降低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受力,高跨比为1.00时效果最好;(3)适当增大第1层初期支护的预留变形量,推迟第2层初期支护的支护时间,支护应力大幅降低,因此,建议第1层初期支护变形达400 mm时施作第2层初期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软岩大变形隧道 洞型 隧道高跨比 双层初期支护 支护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南方山地区钴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巍 杨斌 +3 位作者 黄伟杰 吴金昊 聂金诚 李泉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近年在方山金锑矿田发现了多个钴矿点。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总结方山地区钴矿化特征,分析钴矿化成因并提出下步找矿方向。区内钴矿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串珠状赋存于方山背斜两翼陡山沱组的层间破碎带中,与金、锑、铅锌等矿化密切共生,... 近年在方山金锑矿田发现了多个钴矿点。在野外调查基础上,总结方山地区钴矿化特征,分析钴矿化成因并提出下步找矿方向。区内钴矿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串珠状赋存于方山背斜两翼陡山沱组的层间破碎带中,与金、锑、铅锌等矿化密切共生,以含黄铁矿—石英细脉的碎裂白云岩、角砾岩含矿最好,其成因为中低温热液型。目前该区已圈定氧化钴矿体7个、硫化钴矿体1个,以陡山沱组底部层间破碎带AP 1中矿化较稳定。结合区内构造规模、垂向分带性和多期热液蚀变特征来看,方山背斜两翼深部具有较大的钴矿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山金锑矿田 钴矿 层间破碎带 中低温热液矿床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程海活动断裂带隧址区的地应力特征分析
6
作者 司晓丽 雷军 +3 位作者 谢金池 贾锋 赵书涛 聂金诚 《四川建筑》 2023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地应力对隧道围岩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隧道修建之前应对隧址区进行地应力场反演,分析地应力特征,从而指导科学施工、设计及灾害预防。文章以东马场1号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水压致裂法基本查明了跨程海活动断裂带... 地应力对隧道围岩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隧道修建之前应对隧址区进行地应力场反演,分析地应力特征,从而指导科学施工、设计及灾害预防。文章以东马场1号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水压致裂法基本查明了跨程海活动断裂带隧址区的地应力分布特征,为日后穿越活动断裂带隧道工程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相关结论有:程海断裂带区域大体上处于以NNE~NEE近水平的主压应力为主的现代构造应力场,其主应力关系为S H>S V>S h,NE75°左右可能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隧址区最大水平主应力量值水平:12 MPa为埋深240 m左右时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16 MPa为埋深约600 m时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 现场监测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掘进工法下软岩中深埋小净距隧道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锋 杜永强 +3 位作者 杨文波 聂金诚 寇昊 肖龙鸽 《工业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28,共8页
为探究软岩中深埋条件下小净距隧道左、右隧道掘进的相互扰动影响,依托华丽高速东马场1号隧道工程,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及数值模拟,对软岩中深埋小净距隧道左、右隧道采用不同掘进工法和掌子面间距掘进时隧道的变形规律展开研究。... 为探究软岩中深埋条件下小净距隧道左、右隧道掘进的相互扰动影响,依托华丽高速东马场1号隧道工程,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及数值模拟,对软岩中深埋小净距隧道左、右隧道采用不同掘进工法和掌子面间距掘进时隧道的变形规律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掘进时,左、右隧道存在相互扰动现象,先行隧道水平收敛变形明显大于后行隧道;掘进工法对隧道变形影响较大,双隧道均采用三台阶掘进,相较采用两台阶掘进的变形量最大减小13%;先行隧道采用三台阶掘进,后行隧道采用两台阶掘进的变形量相较双隧道均采用两台阶掘进最大减小12%,与双隧道均采用三台阶掘进的变形结果相近;左、右隧道掌子面间距对拱顶沉降影响较小,而对隧道水平收敛变形影响较大,随着掌子面间距的增大,变形稳定时间延长,水平位移逐渐减小,且在间距达到50 m后变形减小趋势变缓。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工期、建设成本及隧道变形控制效果,建议软岩中深埋小净距隧道采用先行隧道三台阶掘进、后行隧道采用两台阶掘进的施工方案,将掌子面间距控制在50 m以上,以减小两隧道的相互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变形规律 数值模拟 小净距 深埋隧道 软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