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cotect软件分析不同材质墙体的保温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聂艳妮 徐迅 +3 位作者 刘倩 余波 段俐伶 王宗浩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4期85-89,112,共6页
随着新型墙体材料的不断更新,急需对不同墙体材料建筑物整体的能耗情况进行探究,利用Ecotect Anlysis软件,建立民用住宅建筑模型,对比几种常见墙体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透光混凝土的保温性能最优,其次分别是加气混凝土空... 随着新型墙体材料的不断更新,急需对不同墙体材料建筑物整体的能耗情况进行探究,利用Ecotect Anlysis软件,建立民用住宅建筑模型,对比几种常见墙体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结果表明,树脂透光混凝土的保温性能最优,其次分别是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孔硫氧镁混凝土、实心黏土砖,为住宅建筑的节能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TECT 能耗模拟 建筑节能 墙体材料 保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现状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12
2
作者 崔军 徐迅 +5 位作者 游潘丽 纪梦琦 聂艳妮 王宗浩 喻锐 龙浩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3年第2期94-97,共4页
分析了我国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砂石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天然砂石资源被限制开采等;探讨了现阶段建筑用砂石存在的问题,如价格波动大、供求不平衡、机制砂石质量良莠不齐等;提出了缓解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和解决现存问题的方... 分析了我国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砂石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天然砂石资源被限制开采等;探讨了现阶段建筑用砂石存在的问题,如价格波动大、供求不平衡、机制砂石质量良莠不齐等;提出了缓解建筑用砂石资源短缺和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可为我国建筑用砂石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砂石资源 机制砂石 建筑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伤寒沙门菌主要血清型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力彰 卢珊 +4 位作者 赵素莲 肖燕 聂艳妮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非伤寒沙门菌主要致病血清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情况、耐药特征及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我国2006—2011年219株包含阿贡纳、韦太夫雷登、山... 目的了解我国临床非伤寒沙门菌主要致病血清型菌株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情况、耐药特征及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我国2006—2011年219株包含阿贡纳、韦太夫雷登、山夫登堡3种主要沙门菌血清型临床分离株对14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依据CLSI 2012版敏感判定标准,判定这些沙门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及耐药情况。结果所有菌株对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均为10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及氨苄西林、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97%~99%,对链霉素的敏感率为93.61%,对萘啶酸的敏感率为91.32%,对磺胺甲恶唑的敏感率最低,为85.39%。受试菌株中对3种及3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菌株8株(耐药率为3.65%),其中阿贡纳沙门菌6株。发现同时对氨苄西林、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甲恶唑及四环素(ACSSuT)耐药菌株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1株,均为阿贡纳沙门菌。3种沙门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程度明显不同:阿贡纳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最高,达35.09%,山夫登堡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为14%,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对磺胺甲恶唑则全部敏感。结论 3种临床常见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及多重耐药现象,但总体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若临床发生此3种血清型沙门菌急性感染时,可以考虑使用除磺胺甲恶唑外的药物进行前期经验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最小抑菌浓度 抗生素敏感性 耐药谱
原文传递
脉冲场凝胶电泳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应用于中国鼠伤寒沙门菌分型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京云 聂艳妮 +4 位作者 陈春霞 刁保卫 娄静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4期264-270,共7页
目的比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两种国际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型方法用于我国鼠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的能力,并初步确定适用于我国鼠伤寒沙门菌MLVA分型中的VNTR位点。方法根据国际Pu lseNet公布的沙门菌PFGE分型方案、MLVA分... 目的比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两种国际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型方法用于我国鼠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的能力,并初步确定适用于我国鼠伤寒沙门菌MLVA分型中的VNTR位点。方法根据国际Pu lseNet公布的沙门菌PFGE分型方案、MLVA分型方案(包含7个VNTR位点,简称MLVA_PN)及欧洲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公布的鼠伤寒沙门菌MLVA分型方案(包含5个VNTR位点,简称MLVA_EU),对来自我国5个省(直辖市)的175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评价这三种分型方法对我国分离的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型能力。结果 175株鼠伤寒沙门菌经XbaⅠ酶切,PFGE后,获得56种带型,其分辨能力(D值)为0.8823。对其中的主优势带型JPXX01.CN0001菌株55株进一步用第二种内切酶BlnⅠ酶切后,获得6种带型。用MLVA_EU分型,获得96种型别,D值为0.9758。应用MLVA_PN分析,获得98种型别,D值为0.9763。两种MLVA分型方法对菌株的分辨能力几乎相同,且分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为鼠伤寒沙门菌暴发患者和食物来源的菌株进行PFGE双酶切及MLVA分型,三种分型方法获得一致性结果,均显示这些菌株具有明显的聚集性。结论两种MLVA分型方法的分辨能力均高于PFGE,在确认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暴发事件时,采用需时较短,操作更方便的5个VNTR位点的MLVA分型方法可满足菌株聚集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全血中伤寒沙门菌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樊粉霞 王淑京 +4 位作者 娄静 陈建才 聂艳妮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建立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方法特异检测伤寒沙门菌。方法针对伤寒沙门菌fliC-d基因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该靶基因的RT-LAMP方法,利用48个血清型的纯培养伤寒和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常见非沙门... 目的建立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RT-LAMP)方法特异检测伤寒沙门菌。方法针对伤寒沙门菌fliC-d基因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该靶基因的RT-LAMP方法,利用48个血清型的纯培养伤寒和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常见非沙门致腹泻病原菌以及发热为主要症状的8种常见病原菌RNA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同时对伤寒沙门菌全血模拟标本进行敏感性检测,并与rRT-PCR方法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等温65℃条件下,30~60 min内可完成RT-LAMP检测反应,利用该方法检测44株伤寒沙门菌均阳性,除4种少见的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扩增阳性外,其余30种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致腹泻的其他5种肠道致病菌以及发热为主要症状的8种常见非沙门菌也均扩增阴性。在对纯菌总RNA检测中,RT-LAMP的最低检测限为0.5 pg/反应,即97个拷贝/反应。在以全血模拟样品提取核酸为模板的检测中,敏感性达1 cfu/ml,比rRT-PCR检测低限高100倍。结论建立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RT-LAMP检测血液中伤寒沙门菌的方法,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及不明原因发热症状的病原初步鉴别提供了简便的手段,可用于对伤寒的早期诊断、预防控制及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伤寒
原文传递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应用于中国肠炎沙门菌分型能力的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刁保卫 聂艳妮 +3 位作者 李杰 娄静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12期1021-1026,共6页
目的比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型方法用于我国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的能力,建立我国肠炎沙门菌MLVA分型标准操作方法及数据库。方法根据国际PulseNet公布的肠炎沙门菌PFGE和MLVA分型方案,对来自我国6个省... 目的比较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分型方法用于我国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的能力,建立我国肠炎沙门菌MLVA分型标准操作方法及数据库。方法根据国际PulseNet公布的肠炎沙门菌PFGE和MLVA分型方案,对来自我国6个省(直辖市)的289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评价这两种分型方法对我国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型能力。结果 289株肠炎沙门菌经XbaⅠ酶切,PFGE后获得55种带型,其分辨能力(D值)为0.8433。PFGE优势带型为JEGX01.CN0003及JEGX01.CN0001,带型频率分别为35.6%、25.6%,但二者仅表现两个条带的差异,其余型别均低于5%。采用MLVA分析,获得63种型别,分为2个群,D值为0.8608,说明MLVA分辨能力高于单酶切PFGE,但分型能力仍然有限。MLVA主要型别ST1包含了97株菌株,占37.5%,分布于各省及各年份。若联合PFGE及MLVA分型,则产生104种型别,D值为0.9058。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为肠炎沙门菌暴发病例菌株进行PFGE双酶切及MLVA分型,结果均显示这些菌株具有明显的聚集性,但不能与同期散发菌株完全区分开。结论 MLVA与PFGE分型方法的分辨能力在肠炎沙门菌中较低,在确认肠炎沙门菌引起的暴发事件时,需紧密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双酶切PFGE或MLVA进行分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分子分型
原文传递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液中伤寒沙门菌 被引量:2
7
作者 樊粉霞 娄静 +3 位作者 陈建才 聂艳妮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 CAS 2012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方法检测伤寒沙门菌。方法针对伤寒沙门菌STY163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RT-PCR)方法检测伤寒沙门菌。方法针对伤寒沙门菌STY163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检测该靶基因的rRT-PCR方法,利用51个血清型的纯培养伤寒和非伤寒沙门菌菌株、常见非沙门致腹泻病原菌以及发热为主要症状的8种常见病原菌核糖核酸(RNA)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同时对伤寒沙门菌全血模拟标本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利用该方法检测48株伤寒沙门菌均阳性,其余33种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致腹泻的其他5种肠道致病菌以及发热为主要症状的8种常见非沙门菌也均扩增阴性。在对纯菌总RNA检测中,rRT-PCR的最低检测限为1 pg/反应,即194个拷贝/反应。以全血模拟样品提取核酸为模板的检测中,敏感性达1×102cfu/ml。结论建立了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rRT-PCR检测血液中伤寒沙门菌的方法,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及不明原因发热症状的病原初步鉴别提供了简便的手段,可用于对伤寒的早期诊断、预防控制及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原文传递
酶促重组酶扩增-侧流层析快速检测沙门菌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聂艳妮 闫梅英 宋衍燕 《预防医学》 2023年第12期1102-110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酶促重组酶扩增(ERA)和侧流层析技术(LF)相结合的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为沙门菌现场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沙门菌属高度保守的鞭毛基因fimY设计特异性ERA引物,采用毛细管电泳筛选合适的引物,再设计探针,对扩增温度和时... 目的建立一种酶促重组酶扩增(ERA)和侧流层析技术(LF)相结合的沙门菌快速检测方法,为沙门菌现场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沙门菌属高度保守的鞭毛基因fimY设计特异性ERA引物,采用毛细管电泳筛选合适的引物,再设计探针,对扩增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建立ERA-LF检测体系对菌株DNA进行扩增,采用侧向流试纸条检测产物。采用鼠伤寒沙门菌标准菌株检验方法的灵敏度,采用10种其他肠道感染标准菌株检验特异度,采用实际分离到的沙门菌验证对实际样本检测能力。结果经过毛细管电泳筛选获得沙门菌特异性引物,在扩增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最低检测浓度为5 copies/μL。本方法对沙门菌核酸扩增结果为阳性,10株其他肠道感染菌核酸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特异度较好。对100株(包含10种血清型)沙门菌进行检测,结果均显示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RA-LF方法可用于沙门菌的现场即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促重组酶扩增 侧流层析 沙门菌 即时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