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皇岛港采获外国蠓种及一新种的记述(双翅目:蠓科) 被引量:16
1
作者 聂维忠 李俊成 +1 位作者 李德昕 虞以新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36-242,共7页
本文报道在渤海湾秦皇岛港锚地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船舶上检获外国蠓种 ,其中有狂怒库蠓Culicoidesfurens (Poey)、马克库蠓CulicoidesmarksiLeeetReye ,细齿蠛蠓LasioheleatenuidentisYuetWirth和丰硕细蠓Leptoconops... 本文报道在渤海湾秦皇岛港锚地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船舶上检获外国蠓种 ,其中有狂怒库蠓Culicoidesfurens (Poey)、马克库蠓CulicoidesmarksiLeeetReye ,细齿蠛蠓LasioheleatenuidentisYuetWirth和丰硕细蠓LeptoconopsgrandisCarter等国外蠓种 ,以及海神蠛蠓新种LasioheleacymodoceaYu ,LietNiesp .nov .,这是我国在入境国际航船上发现蠓类的首次报道。由此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种 库蠓 蠛蠓 细蠓 入侵物种 双翅目 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入性蚊类在入境船舶上的分布 被引量:10
2
作者 聂维忠 刘恩东 +4 位作者 李德昕 汪仁杰 于长利 李俊成 王静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掌握输入性蚊类在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的分布情况,为海港口岸开展输入性蚊媒现场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存在输入性蚊类的场所进行调查登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4-10月共调... 目的掌握输入性蚊类在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的分布情况,为海港口岸开展输入性蚊媒现场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存在输入性蚊类的场所进行调查登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4-10月共调查168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输入性蚊类阳性率为64.28%(108/168)。输入性蚊类主要栖息于船舶生活区外特定场所,以后甲板、货舱、生活区周围等阴凉避风墙壁表面1m以下高度部位为主要栖息场所。结论输入性蚊类在入境船舶上有明显栖息分布特点,与蚊类适宜生长的微小气候有关,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媒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检疫锚地 输入性蚊类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港在入境外轮上采获输入性活蠓及贝蠓一新种的报道(双翅目:蠓科) 被引量:11
3
作者 聂维忠 李俊成 +1 位作者 李德昕 虞以新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20 0 3年6~9月间,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6 8艘驶抵秦皇岛港锚地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进行检疫时,从2 7艘船舶上采获5 0只正在爬行的输入性活蠓,经分类鉴定,共有8属,其中阿蠓、毛蠓、蠛蠓、裸蠓尚未定种,已定名蠓种有5种库蠓,1种铗蠓... 20 0 3年6~9月间,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6 8艘驶抵秦皇岛港锚地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进行检疫时,从2 7艘船舶上采获5 0只正在爬行的输入性活蠓,经分类鉴定,共有8属,其中阿蠓、毛蠓、蠛蠓、裸蠓尚未定种,已定名蠓种有5种库蠓,1种铗蠓,由印度尼西亚杜迈驶来的船上采获2种贝蠓,其中1种新种,定名为水母贝蠓新种BezziamedusaYu ,LietNie ,sp .nov .。这些携带活蠓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分别来自韩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巴西等地,航程短者3~5日,较近航程15日左右,远者需2 0日以上。因此,无论定名或未定名的蠓类,都充分说明这些小型双翅目昆虫,可在船舱内随船远航数日,以至2 0余日后安然达到异国他乡。对此应引起我们对医学媒介昆虫自国外随船携带输入的警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港 船舶检疫 入境检疫 贝蠓 新种 双翅目 蠓科 输入性活蠓 医学媒介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入境船舶上采获蠓科一新种斑腹阿蠓(双翅目:蠓科) 被引量:8
4
作者 聂维忠 李俊成 +3 位作者 李德昕 刘恩东 王海军 虞以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476,共2页
目的了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蠓类的情况。方法在锚地入境国际航行船舶的生活区内采集蠓类,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结果2007年1月24日在自澳大利亚经印度至秦皇岛的一艘入境船舶上采获35只输入性蠓类,经鉴定隶属于5个属,其中发现... 目的了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蠓类的情况。方法在锚地入境国际航行船舶的生活区内采集蠓类,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结果2007年1月24日在自澳大利亚经印度至秦皇岛的一艘入境船舶上采获35只输入性蠓类,经鉴定隶属于5个属,其中发现阿蠓属一新种,斑腹阿蠓(Alluaudomyia maculiabdominis sp.nov.)。结论再次证明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可携带多种输入性蠓类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蠓类 输入性 新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蚊类的监测初报 被引量:13
5
作者 聂维忠 李俊成 李德昕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
目的 了解掌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蚊类的情况 ,为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检疫锚地采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蚊类 ,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7艘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中携带蚊类的阳性船舶 82艘 ,船... 目的 了解掌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蚊类的情况 ,为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检疫锚地采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蚊类 ,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 7艘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中携带蚊类的阳性船舶 82艘 ,船舶阳性率为 76.64 % ;已鉴定确认的蚊种达 13种 ,凶小库蚊、三带喙库蚊和背点伊蚊为优势种。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出蚊类由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自国外输入的事实和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蚊类 凶小库蚊 三带喙库蚊 背点伊蚊 优势种 检疫锚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船舶携带输入性蚊类与微小气候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聂维忠 刘恩东 +5 位作者 李德昕 汪仁杰 于长利 李俊成 王静 张顺合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了解输入性蚊类与入境船舶上栖息场所微小气候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存在输入性蚊类的场所进行调查登记,对微小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进行测定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4-10... 目的了解输入性蚊类与入境船舶上栖息场所微小气候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存在输入性蚊类的场所进行调查登记,对微小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进行测定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4-10月共调查168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输入性蚊类阳性率为64.28%(108/168)。输入性蚊类自5月初气温高于15℃时开始出现,至10月中旬气温低于15℃时基本消失。其密度与栖息场所的温度、湿度呈正相关关系,风速大于3m/s时蚊虫基本不再飞翔。结论输入性蚊类在入境船舶上与栖息场所的微小气候因素特别是温、湿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检疫锚地 输入性蚊类 微小气候因素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采获输入性阿蠓及一新种的记述(双翅目:蠓科) 被引量:7
7
作者 聂维忠 李俊成 +3 位作者 李德昕 虞以新 汪仁杰 刘恩东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2003年3月和12月,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分别在由菲律宾和印度驶抵中国秦皇岛港锚地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采获输入性阿蠓,经分类鉴定共有3种,分别是棘刺阿蠓Alluaudomyia spinosipesTokunaga、拟斑茎阿蠓Alluaudomyia psedomac... 2003年3月和12月,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分别在由菲律宾和印度驶抵中国秦皇岛港锚地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采获输入性阿蠓,经分类鉴定共有3种,分别是棘刺阿蠓Alluaudomyia spinosipesTokunaga、拟斑茎阿蠓Alluaudomyia psedomaculipennis(Carter,Ingram and Macfie)和新种船舶阿蠓Alluaudomyia fregataYu,Li andNie sp.nov.。对船舶阿蠓新种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认为上述蠓类应是由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而来的输入性蠓种。模式标本均收藏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 阿蠓 新种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尼西亚的蚋属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蚋科)(英文) 被引量:5
8
作者 聂维忠 陈爱君 +2 位作者 李俊成 安继尧 李德昕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58-160,共3页
2004年12月~2005年4月间,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4艘驶抵秦皇岛港检疫锚地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入境检疫时,在船舶室内外的灯罩内采获7只蚋成虫,放入指管内,并写好标签,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经鉴定共为5种蚋,Simuliu... 2004年12月~2005年4月间,秦皇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在对4艘驶抵秦皇岛港检疫锚地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实施入境检疫时,在船舶室内外的灯罩内采获7只蚋成虫,放入指管内,并写好标签,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经鉴定共为5种蚋,Simulium(Nevermannia)aureohirtumBrunetti,1911(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Simulium(Gomphostilbia)batoenseEdwards,1934(来自印度尼西亚),Simulium(Simulium)arakawaeMotsumura,1915(来自韩国),Simulium(Montisimulium)chowiTakaoka,1979(来自中国台湾),Simulium(Gomphostilbia)sumatraensesp.nov.(采自“建设33”轮,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的Dumai港)。发现的新种(仅一雌虫)为蚋属绳蚋亚属baisasaegroup组(仅3种蚋,均产自菲律宾)的蚋种,以产地命名为苏门答腊绳蚋Simulium(Gomphostilbia)sumatraensesp.nov.。仅对雌虫形态进行了描述并与其近缘种比较作分类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蚋科 蚋属 新种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检疫锚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须蠓新种Palpomyia exotica sp.nov.的描述(双翅目:蠓科) 被引量:8
9
作者 聂维忠 虞以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NOV 外来 蠓科 SP 双翅目 新几内亚 秦皇岛港 特征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艘入境船舶截获输入性活蠓及一新种雪绒花短蠓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维忠 薄景信 +1 位作者 刘恩东 虞以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6期618-619,共2页
目的介绍一艘入境国际船舶携带输入性蠓类的情况。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停泊的入境船舶生活区内采集输入性活蠓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2014年4月28日在一艘入境船舶上采获7只输入性活蠓。经分类研究,分别隶属于蠓科的库蠓属、毛蠓属和... 目的介绍一艘入境国际船舶携带输入性蠓类的情况。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停泊的入境船舶生活区内采集输入性活蠓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2014年4月28日在一艘入境船舶上采获7只输入性活蠓。经分类研究,分别隶属于蠓科的库蠓属、毛蠓属和短蠓属蠓种,其中雌雄2只短蠓鉴定为新种,命名为雪绒花短蠓。这是我国首次报道在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采获活的输入性短蠓。结论入境船舶输入性活性蠓的发现,提示我们应高度重视国外蠓类等外来生物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活蠓 新种 入侵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6年秦皇岛港入境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情况的监测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聂维忠 李德昕 +3 位作者 汪仁杰 刘恩东 于长利 李俊成 《口岸卫生控制》 2007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掌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情况。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包括鼠类、蚊类、蝇类、蠓类、蚋类和蜚蠊等进行采集并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结果2000 ̄2006年共调查200... 目的了解掌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情况。方法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包括鼠类、蚊类、蝇类、蠓类、蚋类和蜚蠊等进行采集并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结果2000 ̄2006年共调查2000余艘次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已鉴定确认的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95种,其中鼠类2种,蚊类22种,蝇类51种,吸血蠓类12种,蚋类5种,蜚蠊3种,发现新种5个,中国新记录7个。结论调查证明了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的情况相当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港 入境船舶 检疫锚地 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06年环渤海湾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名录 被引量:7
12
作者 聂维忠 李德昕 +6 位作者 汪仁杰 刘恩东 李俊成 谢庚发 邵柏 李长升 黄克迈 《口岸卫生控制》 2007年第5期1-4,共4页
在环渤海湾港口各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环渤海湾外来传染病媒介生物联防协作组的直接领导下, 通过各局一线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项目《环渤海湾传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研究》( 计划编号: 2... 在环渤海湾港口各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环渤海湾外来传染病媒介生物联防协作组的直接领导下, 通过各局一线检验检疫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项目《环渤海湾传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研究》( 计划编号: 2005IK080)科研课题任务现在得以顺利完成。此次研究环渤海湾各港口在入境国际航行船舶上发现并捕获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包括鼠型动物、蚊类、蝇类、蠓类、蚋类和蜚蠊等6类104种数十万只, 其中大部分为重要传病媒介种, 并发现海神蠛蠓和苏门答腊绳蚋等5个新种, 狂怒库蠓等7个中国新记录, 为中国在此方面的首次发现。表明环渤海湾各港口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具有种类繁多, 阳性率高、数量巨大、危害严重的特点, 今后应予高度关注。此期设立的"环渤海湾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控"专栏共收到环渤海湾各局课题参与人员和专家亲自撰写的论文8篇。这些论文格式规范、内容翔实, 科学系统地展现了中国环渤海湾港口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联防联控的成果, 代表了环渤海湾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和防控科学水平, 对今后开展类似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指导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现予刊登, 目的在于抛砖引玉, 期与广大同仁和读者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医学媒介生物 输入性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媒介生物监测 名录 科学指导 论文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输入性外籍伤寒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聂维忠 李俊成 +4 位作者 李德昕 汪仁杰 王海军 于长利 刘恩东 《口岸卫生控制》 2008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1例国外输入性伤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例来自印度的输入性外籍发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总结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特点。结果通过认真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该患者被确诊为输入... 目的分析1例国外输入性伤寒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例来自印度的输入性外籍发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总结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其特点。结果通过认真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该患者被确诊为输入性不典型伤寒,临床治愈出院,期间未发生疫情扩散。结论对来自国外的输入性发热病例应采取严格的隔离防控措施,逐一排查病因,尽早确诊,规范治疗,有效防止疫情自境外传入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病例 伤寒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蚋科一新记录(双翅目:蚋科)(英文)
14
作者 聂维忠 李俊成 +3 位作者 李德昕 王海军 安继尧 虞以新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62-262,共1页
2005年6月16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采到蚋科中国新记录种Simulium (Simulium) flavidum Rubtsov,1947。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昆虫标本馆。
关键词 蚋科 蚋属 新记录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籍一艘进口动物船上采获输入性蚋属未定种活蚋(双翅目:蚋科)(英文)
15
作者 聂维忠 聂晨辉 +2 位作者 赵彬 刘恩东 安继尧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1-194,共4页
2014年5月2日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停泊的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波特兰大港的运载进口奶牛的入境船舶新加坡籍"吉布雷快车"(M.V.GELBRAY EXPRESS)轮上采获一只活的输入性蚋类雌虫。经鉴定,根据该蚋虫标本的中胸侧膜、中... 2014年5月2日在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停泊的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波特兰大港的运载进口奶牛的入境船舶新加坡籍"吉布雷快车"(M.V.GELBRAY EXPRESS)轮上采获一只活的输入性蚋类雌虫。经鉴定,根据该蚋虫标本的中胸侧膜、中胸下侧片及翅径脉基部具毛和爪基齿等形态结构,符合蚋属Morops亚属的特征。因仅采获一只蚋类雌虫,且无蛹的标本,因此,未定种名,暂命名为蚋属Morops亚属未定种。现将该蚋类雌虫的形态学特征予以描述,以供研究参考。标本保存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医学昆虫标本馆。蚋属Morops亚属的蚋类最早发现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分布于大洋洲和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等地。而该轮始发港澳大利亚的波特兰大港即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所装载的奶牛也来自附近区域。我们应高度重视入境船舶特别是运载动物的入境船舶携带输入性蚋类等病媒生物入侵的危害,确保国门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人性 双翅目 蚋科 蚋属 Morops亚属 未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鼠类本底调查初报
16
作者 聂维忠 宁瑞瑜 +2 位作者 任磊 刘恩东 陈雍雅 《医学动物防制》 2006年第6期451-452,共2页
通过对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在正式对外开放前的鼠类本底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为正式验收做准备。方法:采用夹日法进行调查,对捕获的鼠类进行计数和鉴定,并计算鼠密度。结果:共布鼠夹300夹,其中有效夹150夹,捕获鼠10只,平均... 通过对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在正式对外开放前的鼠类本底情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为正式验收做准备。方法:采用夹日法进行调查,对捕获的鼠类进行计数和鉴定,并计算鼠密度。结果:共布鼠夹300夹,其中有效夹150夹,捕获鼠10只,平均鼠密度6.67%,均为褐家鼠。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曹妃甸港区鼠患者程度较严重,应采取必要的防鼠灭鼠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妃匐港区 鼠类本底调查 鼠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韩国际客运班轮航线卫生检疫监督结果分析
17
作者 聂维忠 李德昕 +5 位作者 汪仁杰 于长利 张文波 常征 高波 郑向辉 《口岸卫生控制》 2006年第6期21-22,共2页
目的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中韩客运班轮航线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方法对秦皇岛至仁川中韩国际客运班轮航线通航一年来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措施。结果在入出境卫生... 目的总结经验,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中韩客运班轮航线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方法对秦皇岛至仁川中韩国际客运班轮航线通航一年来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措施。结果在入出境卫生检疫监督、旅客携带物品检疫查验和旅检现场设施等方面均发现和存在较多的问题及不足,特别是船舶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和国际带工携带违禁物品等方面更加突出,表明中韩航线存在疫情疫病传入等巨大潜在风险。结论建议制定统一完善的中韩客运班轮航线出入境卫生检疫监督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开展人员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工作质量,达到有效防止疫情疫病和其他危害因素传入传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客运班轮航线 出入境卫生检疫 卫生监督 工作标准 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山化工码头医学媒介生物初步调查报告
18
作者 聂维忠 李德昕 常征 《口岸卫生控制》 2007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的对秦皇岛市秦山化工码头有关医学媒介生物进行初步调查,为正式对外开放做准备。方法鼠密度采用Elton夹日法;蝇密度采用诱蝇笼诱捕法,种群组成结合网捕法;蚊密度采用人帐诱捕法;蜚蠊采用药激法;室内游离蚤采用粘蚤纸法,鼠体寄生蚤采... 目的对秦皇岛市秦山化工码头有关医学媒介生物进行初步调查,为正式对外开放做准备。方法鼠密度采用Elton夹日法;蝇密度采用诱蝇笼诱捕法,种群组成结合网捕法;蚊密度采用人帐诱捕法;蜚蠊采用药激法;室内游离蚤采用粘蚤纸法,鼠体寄生蚤采用梳篦法;蜱类采用布旗法。结果鼠夹日法平均密度为6.90%,共2种,褐家鼠为优势鼠种(41只,占69.50%);蝇类平均密度19.53只/笼,成蝇4种;蚊类平均密度为48只/人工·小时。成蚊2种;蜚蠊、蚤类、蜱类均未检出;鼠密度超标近6倍,蚊、蝇密度有所超标,后经监督指导处理后再次监测达到标准。结论为保证顺利通过开放验收,对预开放的国境口岸提前进行医学媒介生物调查和控制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开放国境口岸 医学媒介生物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皇岛港来自西尼罗热疫区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媒情况监测报告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爱君 聂维忠 +5 位作者 李俊成 李德昕 汪仁杰 于长利 刘恩东 柴斗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掌握来自西尼罗热疫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媒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检疫锚地对来自西尼罗热疫区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蚊媒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并对结... 目的掌握来自西尼罗热疫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媒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检疫锚地对来自西尼罗热疫区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的输入性蚊媒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共调查13艘次来自西尼罗热疫区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类船舶阳性率平均为84.62%(11/13),已鉴定确认的蚊种达6种,分属蚊科的库蚊属、伊蚊属。凶小库蚊、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等可传播西尼罗热的媒介蚊种为优势种。结论调查证明来自西尼罗热疫区的入境国际航行船舶携带输入性蚊媒的情况相当严重,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热疫区 入境国际航行船舶 输入性蚊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俊成 李德昕 +5 位作者 聂维忠 汪仁杰 刘恩东 杨晨光 常征 王海军 《检验检疫学刊》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的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体系的必要性,降低虫媒传染病传入风险。[方法]通过总结我国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需要,研究建立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 [目的]探讨建立科学的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体系的必要性,降低虫媒传染病传入风险。[方法]通过总结我国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口岸卫生检疫工作需要,研究建立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体系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模式。[结果]建立口岸局—直属局—国家质检总局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三级专家风险评估体系模式和国家质检总局—直属局—口岸局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三级防控处置体系模式,可分别为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讨论]建立上述三级防控体系,并保障其有效运行,对提高我国口岸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防控工作科学水平,保障口岸卫生安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境口岸 输入性医学媒介生物 防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