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高钠煤积灰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聂立 白文刚 +3 位作者 冉燊铭 周棋 张秀昌 车得福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在3 MW煤粉炉试验台上研究了烟气温度和积灰试验管段外壁温度对不同煤种(2种新疆高钠煤和1种非高钠煤)燃烧时受热面积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和外壁温度对积灰试验管段的积灰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烟气中各种形式的... 在3 MW煤粉炉试验台上研究了烟气温度和积灰试验管段外壁温度对不同煤种(2种新疆高钠煤和1种非高钠煤)燃烧时受热面积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和外壁温度对积灰试验管段的积灰特性具有重要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与烟气中各种形式的钠化合物的熔点紧密相关;当烟气温度为520℃时(低于烟气中钠化合物的最低熔点),积灰试验管段的传热系数比Rh几乎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约等于1;当烟气温度高于650℃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积灰试验管段的Rh均逐渐减小,且烟气温度越高,Rh减小得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钠煤 燃烧 积灰特性 高温黏结性积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园林绿化标准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聂立 左田 《中国标准化》 2016年第17期215-215,220,共2页
本文对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达到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
关键词 市政园林 绿化施工 反季节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晓炜 聂立 《办公室业务》 2018年第24期26-26,37,共2页
党组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领导权和主动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切实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有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组织建设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服务中程序挖掘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聂立 钟珞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67-1770,共4页
针对Web服务存在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等问题,引入领域本体和用户兴趣,设计并实现了程序挖掘系统框架。利用本体特征描述构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知识库的构件检索方法和关联构件检索算法,开发了构件检索系统,并以E-Commerce领域内构件资源为... 针对Web服务存在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等问题,引入领域本体和用户兴趣,设计并实现了程序挖掘系统框架。利用本体特征描述构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知识库的构件检索方法和关联构件检索算法,开发了构件检索系统,并以E-Commerce领域内构件资源为实例,与关键词和刻面检索机制相比较,验证了该检索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大规模构件库具有较好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服务 程序挖掘 领域本体 本体特征领域模型 用户兴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大学生求职策略
5
作者 杨广君 李颖 +2 位作者 赵玉仑 王建国 聂立 《商情》 2010年第18期124-124,共1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的规模迅速扩大,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成为众多高校和大学毕业生们难以回避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训练和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对促进其成功就业,十分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 求职技巧 自身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人”培养的应用型院校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杜晓炜 聂立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99-102,共4页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然而,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内容陈旧、考核片面以及保障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提出,实现"职业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能够拓展应用型高等...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然而,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内容陈旧、考核片面以及保障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文章提出,实现"职业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能够拓展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内涵,以"职业人"为指向完善实践教学工作,提升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为此,应用型院校应当以"职业人"培养为旨归,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考核,加强实践教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人” 应用型高等教育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程乐鸣 许霖杰 +7 位作者 夏云飞 王勤辉 骆仲泱 倪明江 岑可法 聂立 周棋 苏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5520-5532,共13页
四川白马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研发在设计过程中,面临不少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双布风板大炉膛密相区颗粒混合问题、床料平衡与控制问题,高炉膛中气固浓度分布,二次风穿透问题... 四川白马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研发在设计过程中,面临不少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双布风板大炉膛密相区颗粒混合问题、床料平衡与控制问题,高炉膛中气固浓度分布,二次风穿透问题,悬吊受热面表面颗粒流动问题,六分离器循环回路物料平衡问题,炉膛水冷壁、中隔墙和悬吊受热面的热流分布规律,超临界水动力特性,回料系统受阻对炉膛运行的影响和水冷壁的防磨等。这些问题均是600 MW超临界CFB锅炉设计和运行中至关重要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该文主要介绍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展的大量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及其主要结果。实炉的运行结果验证了研究结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 600 MW 白马电厂 锅炉关键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气固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超 程乐鸣 +5 位作者 周星龙 郑成航 王勤辉 骆仲泱 周棋 聂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7,共7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某600 MW超临界裤衩腿六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的气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采用双流体模型,分析炉膛颗粒浓度轴向分布,颗粒浓度与轴向速度的径向分布以及六分离器气固流率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颗粒浓度的轴... 利用Fluent软件对某600 MW超临界裤衩腿六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的气固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采用双流体模型,分析炉膛颗粒浓度轴向分布,颗粒浓度与轴向速度的径向分布以及六分离器气固流率的不均匀性。结果表明:颗粒浓度的轴向分布呈稀密两相区分布;裤衩腿区内墙有较浓颗粒回流;稀相区颗粒呈双环核分布,中隔墙及前后墙回流明显;中隔墙边壁及间隙区颗粒浓度高于侧墙边壁浓度;悬吊屏屏间隔区域颗粒浓度比悬吊屏外侧区域颗粒浓度低;六分离器中中间位置固相颗粒质量流率高于两边位置,两边位置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MW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 锅炉 气固流动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和中隔墙传热特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周星龙 程乐鸣 +5 位作者 夏云飞 王勤辉 岑可法 谢建文 周棋 聂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采用结合颗粒动力学的双流体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气固三维流场,将水冷壁、中隔墙表面气固三维流场结果与循环流化床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相结合,得到水冷壁、中隔墙传热系数三维分布和热流密度。结果表明,... 采用结合颗粒动力学的双流体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计算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气固三维流场,将水冷壁、中隔墙表面气固三维流场结果与循环流化床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相结合,得到水冷壁、中隔墙传热系数三维分布和热流密度。结果表明,炉膛的气固流动呈双环核结构分布,在水冷壁及中隔墙表面均存在贴壁下降颗粒团;炉内受热面传热系数受其表面的气固流场参数影响大,尤其是颗粒浓度;水冷壁、中隔墙传热系数轴向分布相似,沿床高增加,颗粒团壁面覆盖率减小,对流传热系数减小,辐射传热系数增大,总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逐渐减小;炉膛四角以及水冷壁和中隔墙的夹角处存在相对较高的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水冷壁 中隔墙 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隔墙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水动力特性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燕 李文凯 +3 位作者 吴玉新 杨海瑞 聂立 霍锁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5,共5页
对带隔墙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进行水动力特性及方案选型研究。基于二分法对炉膛水冷壁进行水动力特性计算,得到了采用光管水冷壁加节流圈结构时各负荷下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及壁温参数。在100%锅炉最大连续工况时,水冷壁... 对带隔墙的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进行水动力特性及方案选型研究。基于二分法对炉膛水冷壁进行水动力特性计算,得到了采用光管水冷壁加节流圈结构时各负荷下水冷壁出口工质温度及壁温参数。在100%锅炉最大连续工况时,水冷壁工质质量流率低于1000kg/(m2?s)时可以保证出口温度在422℃以下,热偏差位于允许范围内。在75%与50%汽轮机验收工况负荷时水冷壁均未发生传热恶化现象。通过与内螺纹管布置方案计算结果比较,认为采用内螺纹管改善了壁温特性,但对热偏差的改善并没有明显效果。因此对于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光管水冷壁加节流圈结构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锅炉 循环流化床 水冷壁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左田 聂立 《环球市场》 2016年第25期220-220,共1页
本文简单概述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特点及意义,重点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市政园林 绿化工程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燃烧碱金属析出气、固相分布特性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炎泉 程乐鸣 +4 位作者 季杰强 张维国 王勤辉 周棋 聂立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20,共7页
采用萃取法测量了准东煤中不同赋存形式碱金属(Na、K)的含量,Na以水溶性为主,占59%,K主要以不可溶的硅铝酸盐存在,占总量的53%。进行准东煤燃烧实验,燃烧温度为400-950℃,研究了高碱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在气、固两相中的分布。结果表... 采用萃取法测量了准东煤中不同赋存形式碱金属(Na、K)的含量,Na以水溶性为主,占59%,K主要以不可溶的硅铝酸盐存在,占总量的53%。进行准东煤燃烧实验,燃烧温度为400-950℃,研究了高碱准东煤燃烧过程中碱金属在气、固两相中的分布。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煤粉成灰率降低,Na从煤中不断析出进入气相;而K在400℃时,气相中的含量低于固相,温度高于500℃,气相中的含量超过固相并基本保持不变;碱金属在固相中出现富集现象,灰中碱金属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气相中的Na主要来源于水溶性,析出的K除了可溶性外,还有部分来自不可溶的硅铝酸盐;根据国标灰的XRD分析,煤中碱金属在燃烧过程中会与SiO_2和Al_2O_3反应生成钠长石和霞石等低熔点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碱金属 析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水冷壁传热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燕 李文凯 +3 位作者 吴玉新 杨海瑞 聂立 霍锁善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对带隔墙的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水冷壁传热及热流密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构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模型,得到了锅炉最大连续工况、75%及50%汽轮机热耗验收工况下炉膛局部物料浓度、热流密度及传热系数的分布情况。结果表... 对带隔墙的60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水冷壁传热及热流密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基于构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热模型,得到了锅炉最大连续工况、75%及50%汽轮机热耗验收工况下炉膛局部物料浓度、热流密度及传热系数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炉膛局部物料浓度、热流密度及传热系数沿高度的增加均逐渐降低,并在一定高度上逐渐均匀,随着负荷的降低,趋于均匀的高度有所下降。侧墙与隔墙局部物料浓度等参数沿周向的分布呈现角部高、中心低的分布趋势。由于隔墙的存在,前墙与侧墙的热流密度分布不同。整体上,炉膛出口处热流密度偏差最大;随负荷降低,传热系数周向偏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 热流密度
原文传递
双支腿循环流化床炉膛翻床条件与防止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星龙 程乐鸣 +4 位作者 岑可法 谢建文 黄军 周棋 聂立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90,共6页
在双支腿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进行了床料平衡试验,得到不同流化参数下风量和床压的动态曲线,基于并行流道阻力特性分析,提出双支腿炉膛翻床条件的预测方法,并模拟了控制逻辑对翻床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流化风量大于临界翻床风量时... 在双支腿循环流化床冷态试验台上进行了床料平衡试验,得到不同流化参数下风量和床压的动态曲线,基于并行流道阻力特性分析,提出双支腿炉膛翻床条件的预测方法,并模拟了控制逻辑对翻床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流化风量大于临界翻床风量时,双支腿炉膛处于自平衡区,两侧炉膛的流化风量和床压的瞬时偏差能够相互纠正,两侧床料处于动态平衡;当流化风量小于临界翻床风量时,将发生翻床现象;临界翻床风量随着静止床料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采用调整风门开度的方法解决翻床问题存在局限性,床料平衡的首要策略是使双支腿系统处于自平衡状态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支腿 循环流化床 床料翻床 自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与神府烟煤掺烧结渣特性中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聂立 张佳凯 +2 位作者 胡世豪 岑可法 周昊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在一台50 kW中试下行炉中,利用自主开发的在线检测系统研究了神府烟煤分别与不同比例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掺烧的结渣特性.结果表明:水稻与小麦秸秆的掺烧均会促进结渣.随着水稻秸秆掺烧比例的增加,最终稳定的灰渣厚度先增大后减小,稳定... 在一台50 kW中试下行炉中,利用自主开发的在线检测系统研究了神府烟煤分别与不同比例水稻秸秆、小麦秸秆掺烧的结渣特性.结果表明:水稻与小麦秸秆的掺烧均会促进结渣.随着水稻秸秆掺烧比例的增加,最终稳定的灰渣厚度先增大后减小,稳定相对热流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小麦秸秆对结渣倾向的恶化程度与其掺烧比例呈正相关.灰渣初始层对换热面的传热有显著影响.随着掺混比例的增加,灰渣初始层中K、S元素增加,灰的熔融相比例增加,加剧了结渣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在线监测 结渣 碱酸比 熔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外置换热器壁温偏差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立 蔡润夏 +7 位作者 鲁佳易 程伟 张文杰 巩李明 薛大勇 张缦 杨海瑞 吕俊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8-585,共8页
为了解决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中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复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分布,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相同尺寸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计算中.通过对边壁区域3... 为了解决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中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复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分布,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相同尺寸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计算中.通过对边壁区域3片管屏工质节流,从工质侧解决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偏差问题,使受热面计算壁温偏差控制在30℃以内,实现受热面管材安全运行.通过冷态试验,发现颗粒侧传热系数沿外置换热器宽度方向呈现马鞍形的双峰分布,传热系数最大值出现在距离边壁约0.2倍宽度范围内,通过调整边壁区域气体速度可以提高该区域的传热系数,为运行过程减缓局部偏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 锅炉 外置换热器 壁温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 被引量:30
17
作者 聂立 王鹏 +2 位作者 彭雷 霍锁善 姚本荣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1-706,共6页
介绍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概况、设计的主要问题及国外主要炉型,详细阐述了东方型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技术特点、结构和系统布置.表明国内的锅炉制造厂商完全有能力向用户提供先进的大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产品.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超临界 循环流化床锅炉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循环流化床环形炉膛中气固流动特性的CPFD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邱桂芝 叶佳敏 +4 位作者 王海刚 王小芳 王法军 孙运凯 聂立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环形炉膛理论上可有效解决大型循环流化床中二次风穿透不足的问题,其内外环壁面的设计也为更多的受热面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是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型炉膛结构.本文使用CPFD数值模拟方法,对循环流化床环形炉膛冷态实验台内气固流动特性进... 环形炉膛理论上可有效解决大型循环流化床中二次风穿透不足的问题,其内外环壁面的设计也为更多的受热面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是一个具有明显优势的新型炉膛结构.本文使用CPFD数值模拟方法,对循环流化床环形炉膛冷态实验台内气固流动特性进行研究.模拟得到的炉内轴向压力分布和返料流率均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炉内气固流动特性以及炉膛出口气固流动不均匀性,研究结果为环形炉膛的设计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循环流化床 环形炉膛 气固流动 CP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秸秆与神府烟煤掺烧结渣特性的在线监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佳凯 聂立 +2 位作者 岑可法 蒋啸 周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55-1963,共9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在线监测系统,在50 kW的下行炉探究2种生物质秸秆与神府烟煤掺烧的结渣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秸秆的掺烧,灰渣的稳定厚度增加,稳定热流减小.当掺烧玉米秸秆质量分数为0%、6.7%、15%、22%时,相应的灰渣稳定厚度为1.37、... 利用自主开发的在线监测系统,在50 kW的下行炉探究2种生物质秸秆与神府烟煤掺烧的结渣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秸秆的掺烧,灰渣的稳定厚度增加,稳定热流减小.当掺烧玉米秸秆质量分数为0%、6.7%、15%、22%时,相应的灰渣稳定厚度为1.37、2.51、5.21、5.38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为0.44、0.42、0.37、0.35.当掺烧花生秸秆质量分数为6.7%、15%、22%时,相应的灰渣稳定厚度为3.37、3.89、5.33 mm,稳定相对热流密度为0.39、0.36、0.30.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进行化学平衡计算发现,随着秸秆掺烧比例的增加,灰中熔融相的质量分数增加.用4种结渣指数对生物质掺烧结渣进行预判,碱酸比的预测最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沉积 在线监测 热流密度 生物质 结渣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数值模型 被引量:16
20
作者 许霖杰 程乐鸣 +4 位作者 季杰强 王勤辉 聂立 宋畅 骆仲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8-355,共8页
建立和发展了一个适用于大型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综合数值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预测锅炉的燃烧、传热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还同时考虑水冷壁管内外传热及水动力耦合过程。模型的流场基于欧拉两相流模型和EMMS曳力模型;燃烧采用考虑... 建立和发展了一个适用于大型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综合数值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预测锅炉的燃烧、传热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还同时考虑水冷壁管内外传热及水动力耦合过程。模型的流场基于欧拉两相流模型和EMMS曳力模型;燃烧采用考虑了水分蒸发、挥发分析出、焦炭燃烧、气相反应以及燃烧污染产物等过程的组分反应模型,其中包括脱硫反应和氮氧化物生成反应;壁面传热基于颗粒团更新传热模型和离散坐标辐射模型,考虑水冷壁内工质超临界状态下的热工水动力过程,在燃烧模型中对炉内、外进行耦合计算。提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模型成功应用于炉膛容积为1300m3的350MW(e)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得到炉膛气固流场、温度、热流、包括硫、氮化合物的燃烧产物三维分布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超/超临界 燃烧模拟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