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能量恢复的电解铝负荷一次调频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聂世豪 黄润 +3 位作者 陈磊 闵勇 游广增 吴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7-45,共9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使得传统调频资源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需求。电解铝作为典型的高载能负荷,其大容量、易调节的负荷特性使其具备极大的调节潜力。文中针对电解铝自身的控制特性,提出一种参数随频率变化的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控...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使得传统调频资源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调频需求。电解铝作为典型的高载能负荷,其大容量、易调节的负荷特性使其具备极大的调节潜力。文中针对电解铝自身的控制特性,提出一种参数随频率变化的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控制饱和电抗器使电解铝参与一次调频。该策略使得电解铝响应速度较快的同时保持了平稳的出力曲线,并加快了频率的恢复。为保证多次电解铝调频对生产效率、产量的影响较少,文中建立了电解铝参与调频对工艺流程影响的量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电解铝参与调频后的能量恢复策略。在保证频率恢复不受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尽快使得电解铝回到初始工作状态。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控制策略以及恢复策略的有效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 高载能负荷 一次调频 自适应控制 能量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侵入式负荷分解的空调集群AGC调频备用容量评估方法
2
作者 聂世豪 陈磊 +5 位作者 郝玲 徐飞 闵勇 窦真兰 张春雁 孙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2-1902,共11页
用户侧海量空调负荷资源具有参与系统频率控制的巨大潜能,可将海量分散的单体空调聚合为空调集群参与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但单体空调的运行状态具有随机性.为准确评估集群的调频备用容量,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 用户侧海量空调负荷资源具有参与系统频率控制的巨大潜能,可将海量分散的单体空调聚合为空调集群参与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调节,但单体空调的运行状态具有随机性.为准确评估集群的调频备用容量,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来评估空调集群的AGC调频备用容量.该方法构建了序列到序列模型,以非侵入的形式来预测单体空调调频备用容量;考虑到空调参与AGC可能会影响用户舒适度,评估了单体空调参与AGC调频的可用性,并构建判定单体空调是否纳入空调集群调频备用的选择机制.该方法将台区子站内可参与AGC的单体空调聚合得到台区子站的空调集群调频备用,将所有台区子站的空调集群调频备用聚合得到全体空调集群调频备用.模拟在不同程度系统频率跌落情况下,空调集群与火电机组协同进行AGC调频,仿真结果证实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发电控制调频 空调集群 负荷预测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切型温控负荷一次调频策略及电网侧聚合建模 被引量:9
3
作者 聂世豪 李桐 +4 位作者 陈磊 徐飞 张静忠 王运 闵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1,共11页
温控负荷是一种总体容量巨大的可调资源,参与需求侧响应可有效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一次调频资源短缺的问题。温控负荷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同时投切型负荷还具有不可反复改变工作状态的特征。该文针对以上特征提出一种投切型... 温控负荷是一种总体容量巨大的可调资源,参与需求侧响应可有效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一次调频资源短缺的问题。温控负荷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同时投切型负荷还具有不可反复改变工作状态的特征。该文针对以上特征提出一种投切型温控负荷参与一次调频的分散式控制策略。该策略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电网一次调频能力,不仅频率可以平滑恢复,负荷的调用时间与机会也尽量相同。针对电网一次调频分析的需求,提出对应的调频聚合模型,准确描述海量投切型温控负荷整体响应特性的同时减少了电网计算负担。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以及聚合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响应 温控负荷 聚合模型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负荷参与一次调频潜力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聂世豪 陈磊 +4 位作者 闵勇 张江丰 尹峰 吴继平 崔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94-4004,共11页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导致新型电力系统中传统调频资源稀缺,亟需挖掘新的调频资源,大型工业负荷因其大容量、易调节的优势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工业负荷参与一次调频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总结了负荷可调潜力的方法,并对不同工业负荷可调潜力...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导致新型电力系统中传统调频资源稀缺,亟需挖掘新的调频资源,大型工业负荷因其大容量、易调节的优势而备受关注。该文对工业负荷参与一次调频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总结了负荷可调潜力的方法,并对不同工业负荷可调潜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结合电网要求对工业负荷提出了选择指标。其次对工业负荷参与调频模型进行了总结,针对一次调频的惯量与下垂控制对调频资源的要求,给出了不同负荷对应的调频服务。该文以我国西北某省为例,从负荷侧与电网侧两方面总结了工业负荷参与一次调频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侧 工业负荷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在肿瘤中对EGFR及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聂世豪 刘浩 卢瑗瑗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64-568,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EGFR的异常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长链非编码RN...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EGFR的异常激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能够通过发挥蛋白质支架、调控剪接、滚环翻译等功能,直接参与调控EGFR转录和翻译过程,或作为miRNA海绵影响其他RNA间接调控EGFR信号通路。因此,进一步探索调控EGFR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关键非编码RNA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具有巨大研究前景。本综述主要归纳了肿瘤异常激活的EGFR及相关信号通路中lncRNA和circRNA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制定新型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编码RNA lncRNA cir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调查及模拟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禹洋 聂世豪 +2 位作者 蔡国强 孙政 宗全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阻控效果,对大沽河流域两岸典型植被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并利用VFSMOD模型初步探讨了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根据实地调查,获得了大沽河8个典型位置的缓冲带参数。结果表明:大沽河流域植被缓冲... 为了定量分析和评价植被缓冲带对地表径流的阻控效果,对大沽河流域两岸典型植被进行了现场调查及取样,并利用VFSMOD模型初步探讨了植被缓冲带的作用。根据实地调查,获得了大沽河8个典型位置的缓冲带参数。结果表明:大沽河流域植被缓冲带主要由杨树、松树等高大乔木,罗布麻、碱蓬等灌木植物和结缕草、野艾蒿等草本植物组成;这些植被对地表覆盖度较高,可有效地拦截泥沙、增加地表粗糙度,对地表径流具有良好的阻控效果。利用VFSMOD模型对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和后路家村4个缓冲带的地表径流阻控效果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4处植被缓冲带分别可以拦截0.8,0.7,0.7,0.4 mm/min以下降雨强度产生的地表径流;在植被缓冲带宽度和源区宽度同时变化的情况下,4处植被缓冲带宽度分别达到8,20,1,5 m时,对泥沙拦截率达到0.95以上。因此,大沽河两岸现存植被缓冲带可以对泥沙起到较好的阻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缓冲带 大沽河 VFSMOD模型 地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FSMOD模型的植被缓冲带泥沙拦截效果模拟分析
7
作者 张禹洋 孙政 +3 位作者 蔡国强 聂世豪 张良 宗全利 《人民珠江》 2022年第1期56-63,共8页
以山东省大沽河流域北岔河村段、仁兆镇拦河闸段、程家小里村段、后路家村段4处典型植被缓冲带为例,利用VFSMOD模型进行拦截泥沙效果模拟。通过VFSMOD模型,观察植被缓冲带宽度、长度、坡度、植被间距、植被糙率等参数对泥沙拦截效果的... 以山东省大沽河流域北岔河村段、仁兆镇拦河闸段、程家小里村段、后路家村段4处典型植被缓冲带为例,利用VFSMOD模型进行拦截泥沙效果模拟。通过VFSMOD模型,观察植被缓冲带宽度、长度、坡度、植被间距、植被糙率等参数对泥沙拦截效果的敏感性,并比较4处典型位置泥沙拦截率对5个参数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泥沙拦截率与缓冲带宽度呈正相关,且带宽达到5 m之前拦截率受带宽的影响较明显;泥沙拦截率与缓冲带长度呈正相关,北岔河村、仁兆镇拦河闸、程家小里村3处缓冲带长度达到20 m后对拦沙率影响降低,后路家村处缓冲带长度对拦沙率的影响较为稳定;泥沙拦截率与植被间距呈负相关,且植被间距达到10 cm之前拦沙率受植被间距的影响较明显;泥沙拦沙率与坡度呈负相关,且坡度达到0.05之后,拦沙率基本不再受其影响;泥沙拦截率与植被糙率呈负相关,且其对拦沙率的影响较低。研究为大沽河水土流失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及理论数据,并为国内相似河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SMOD模型 植被缓冲带 拦截泥沙 大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