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假单胞菌灭活疫苗对草鱼的免疫保护效应 被引量:16
1
作者 耿晓修 丁诗华 +1 位作者 孙翰昌 谢继刚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从患病草鱼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制备甲醛灭活全菌苗、高温灭活全菌苗、可溶性蛋白及外膜蛋白疫苗。经腹腔注射草鱼后,研究这些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疫苗均诱... 从患病草鱼分离出荧光假单胞菌,制备甲醛灭活全菌苗、高温灭活全菌苗、可溶性蛋白及外膜蛋白疫苗。经腹腔注射草鱼后,研究这些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免疫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液,用试管凝集法测定血清抗体滴度。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疫苗均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抗体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组、外膜蛋白组、甲醛灭活全菌苗组及高温灭活全菌苗组;而抗体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甲醛灭活全菌苗组、高温灭活全菌苗组、可溶性蛋白组及外膜蛋白组。细菌攻毒实验显示,4种疫苗免疫后均产生明显的保护效应。其中,高温灭活全菌苗相对保护率最高,达到75%,甲醛灭活全菌苗、外膜蛋白以及可溶性蛋白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0%,70%和65%,说明这些疫苗均可用于预防草鱼赤皮病。此外,实验亦显示血清抗体水平与疫苗保护效应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荧光假单胞菌 血清抗体应答 保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价铬对草鱼肝脏SOD和GSH-Px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耿晓修 丁诗华 +2 位作者 孙翰昌 廖品福 张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3-336,共4页
采用灌喂法,研究不同剂量六价铬在48 h内对草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较低剂量的六价铬处理时,草鱼肝脏SOD和GSH-Px的活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暂的诱导效应;当六价铬剂量较高时,... 采用灌喂法,研究不同剂量六价铬在48 h内对草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用较低剂量的六价铬处理时,草鱼肝脏SOD和GSH-Px的活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暂的诱导效应;当六价铬剂量较高时,SOD和GSH-Px的活力并未出现明显的诱导现象,2种酶的活力均随六价铬剂量的增加而下降。由此可见,2种酶的活力变化与六价铬剂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这2种酶对六价铬的敏感性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SOD对六价铬较敏感,更易受六价铬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 草鱼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产疫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3
作者 耿晓修 《河北渔业》 2005年第6期1-2,5,共3页
综述了我国水产养殖在免疫防病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在免疫方面的各种新技术以及水产疫苗的展望。
关键词 水产养殖 疫苗 免疫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丁诗华 孙翰昌 +3 位作者 陈大庆 黄丽英 耿晓修 张亚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以草鱼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10天暴露实验,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抗氧化酶的影响。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DS对草鱼的96hLC50为5·2mg/L。亚致死浓度SDS暴露可导致草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 以草鱼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10天暴露实验,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抗氧化酶的影响。急性毒性实验表明,SDS对草鱼的96hLC50为5·2mg/L。亚致死浓度SDS暴露可导致草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发生变化。在所有受检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在暴露初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但随着SDS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酶活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示SDS暴露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实验还显示两种抗氧化酶在草鱼各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肝脏SOD和红细胞GSH-Px活性较高,易于检测,且对SDS胁迫敏感。这些结果表明,SDS暴露对草鱼具有一定毒性,对抗氧化酶活性亦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十二烷基硫酸钠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各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鲢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5
5
作者 唐毅 张芬 +3 位作者 孙翰昌 耿晓修 涂增 万永继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76,共4页
从患病白鲢鳃、肝胰脏分离到2株细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完全一致.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荚膜,粗短杆状,大小约(0.3~0.4)×(0.5~0.8)μm,单个存在或2个相连;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枸橼酸盐、尿素... 从患病白鲢鳃、肝胰脏分离到2株细菌,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反应完全一致.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具荚膜,粗短杆状,大小约(0.3~0.4)×(0.5~0.8)μm,单个存在或2个相连;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乳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枸橼酸盐、尿素显阳性;对鸟氨酸、蛋白胨水、卫茅醇、苯丙氨酸、H2S均为阴性;V-P试验强阳性,细菌学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经胸鳍基注射回归感染试验均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鲢 肺炎克雷伯氏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中华倒刺鲃抗氧化功能的毒理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孙翰昌 丁诗华 +4 位作者 陈大庆 黄丽英 唐毅 耿晓修 张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了评估重金属污染物对鱼类的毒理效应,利用暴露饲养法研究了短期Cu2+暴露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毒性及其SOD、GSH-Px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2+对中华倒刺鲃幼鱼具有高毒性;低浓度(0.01mg·L-1)Cu2+暴露能诱发SOD、GSH... 为了评估重金属污染物对鱼类的毒理效应,利用暴露饲养法研究了短期Cu2+暴露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毒性及其SOD、GSH-Px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2+对中华倒刺鲃幼鱼具有高毒性;低浓度(0.01mg·L-1)Cu2+暴露能诱发SOD、GSH-Px活性升高,但Cu2+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可导致酶活性降低;Cu2+浓度越高,SOD、GSH-Px活性变化越急剧,出现活性抑制的时间就越提前。这些结果表明,Cu2+对中华倒刺鲃抗氧化酶有毒理效应,可通过监测污染水体中鱼类的SOD或GSH-Px活性变化来评估水生生态系统的Cu2+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中华倒刺鱼巴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口服疫苗对草鱼的免疫保护效应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翰昌 耿晓修 +3 位作者 张芬 黄利 柴菁 丁诗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制备含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微粒疫苗,口服免疫草鱼,测定实验鱼血清抗体及其对活菌攻击的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用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微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或用全菌疫苗、佐剂疫苗进行注射免疫均可诱导草...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丙烯酸树脂制备含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微粒疫苗,口服免疫草鱼,测定实验鱼血清抗体及其对活菌攻击的保护率.实验结果显示,用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微粒疫苗进行口服免疫或用全菌疫苗、佐剂疫苗进行注射免疫均可诱导草鱼的血清抗体应答,对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攻击的草鱼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52.4%、66.7%及71.4%,对照组仅有16.0%的存活率.可见,口服微粒疫苗对草鱼有显著免疫保护效应,可作为预防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的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 微粒疫苗 抗体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SDS对草鱼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孙翰昌 黄丽英 +2 位作者 丁诗华 罗江兰 耿晓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1期406-408,共3页
为了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设计了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对草鱼进行暴露实验并测定其体内各组织SOD活性。急性毒性测试表明,SDS对草鱼的48h、96hLC50分别为11.8mg/L和5.2mg/L。低浓度的SDS(小于0.... 为了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效应,设计了不同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对草鱼进行暴露实验并测定其体内各组织SOD活性。急性毒性测试表明,SDS对草鱼的48h、96hLC50分别为11.8mg/L和5.2mg/L。低浓度的SDS(小于0.2mg/L)暴露对草鱼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极显著诱导作用,但随着SDS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草鱼各组织SOD活性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示SDS暴露所引起的酶活性变化与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结果显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草鱼抗氧化酶有毒性效应,SOD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生物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草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刺激性渔药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2
9
作者 孙翰昌 耿晓修 张芬 《南方水产》 2006年第6期59-62,共4页
采用静态及半静态方法,研究了强氯精、高锰酸钾、甲醛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静态和半静态96 h LC_(50))显示,这3种刺激性渔药中强氯精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毒性最强(1.50、1.13 mg·L^(-1)),其次是高锰酸钾(1.76、... 采用静态及半静态方法,研究了强氯精、高锰酸钾、甲醛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静态和半静态96 h LC_(50))显示,这3种刺激性渔药中强氯精对中华倒刺鲃幼鱼的毒性最强(1.50、1.13 mg·L^(-1)),其次是高锰酸钾(1.76、1.24 mg·L^(-1)),最小的是甲醛(39.91、36.72 mg·L^(-1));它们在静态和半静态条件下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53、0.34,0.55、0.39,7.13、6.77 mg·L^(-1)。结果表明:含氯类(强氯精)、氧化剂类(高锰酸钾)、醛类(甲醛)对中华倒刺鲃幼鱼均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毒性较小,依然可以作为渔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强氯精 高锰酸钾 甲醛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对中华倒刺鲃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翰昌 丁诗华 +2 位作者 代梅 黄丽英 耿晓修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9-712,共4页
Cu2+是养殖水体的常见污染物,为了评估Cu2+对鱼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将中华倒刺鲃暴露于含0.01~0.32 mg/L Cu2+的水体中饲养8 d,测定肌肉、血浆及肝脏中SOD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Cu2+(0.01 mg/L)对肌肉、血浆及肝脏的... Cu2+是养殖水体的常见污染物,为了评估Cu2+对鱼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将中华倒刺鲃暴露于含0.01~0.32 mg/L Cu2+的水体中饲养8 d,测定肌肉、血浆及肝脏中SOD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低浓度Cu2+(0.01 mg/L)对肌肉、血浆及肝脏的SOD有诱导作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当浓度较高(0.04 mg/L以上)时,SOD活性均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Cu2+浓度越高,SOD活性上升越急剧,出现活性抑制的时间就越提前。此外,SOD在3种组织中的分布亦存在明显差异,肝脏的SOD活性最大。这些结果表明,肝脏SOD活性更宜作为Cu2+污染的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妃 超氧化物歧化酶 CU^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大海珍品之首——鲍鱼 被引量:12
11
作者 高元彧 耿晓修 +1 位作者 郑永华 朱成科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34,52,共3页
鲍鱼是世界公认的美味佳肴和珍贵食品,我国主要经济鲍鱼的种类有皱纹盘鲍、杂色鲍、羊鲍、耳鲍、平鲍和多边鲍。综述了鲍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繁殖与培育、常见疾病及防治等。应结合海区特点,改进养殖方式和提高养殖技术,实施鲍与... 鲍鱼是世界公认的美味佳肴和珍贵食品,我国主要经济鲍鱼的种类有皱纹盘鲍、杂色鲍、羊鲍、耳鲍、平鲍和多边鲍。综述了鲍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繁殖与培育、常见疾病及防治等。应结合海区特点,改进养殖方式和提高养殖技术,实施鲍与海带、裙带菜、紫菜的套养和与海胆的混养,减少筏式养鲍的代谢物对养殖海区的水质和底质的污染;严格选种;做好病害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 生活习性 繁殖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残测定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书芬 梁存军 +1 位作者 耿晓修 黎晓敏 《畜禽业》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通过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原理,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如流动相、固定相、载体、柱温、柱长及柱内径和透射光波长等等;同时也综述了国内外在中、西药成分检测和机体内、外药物残留测定中诸因素的优化筛选;... 通过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原理,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如流动相、固定相、载体、柱温、柱长及柱内径和透射光波长等等;同时也综述了国内外在中、西药成分检测和机体内、外药物残留测定中诸因素的优化筛选;最后笔者结合目前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HPLC在与其它先进技术联用中的应用展望及应克服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理 影响因素 应用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