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1 位作者 卢圣奎 郭二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37-38,4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应用高压氧及临床常规治疗的疗效,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吸纯氧40分钟,共2次,中间吸空气10分钟,每日1次,连续12次为一疗程。结...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应用高压氧及临床常规治疗的疗效,高压氧治疗压力0.2Mpa,吸纯氧40分钟,共2次,中间吸空气10分钟,每日1次,连续12次为一疗程。结果:本组总有效率88.3%。年龄越小,治疗开始时间越早,疗程越长,效果越好。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植物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胼胝体前部胶质瘤30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1 位作者 卢圣奎 郭二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3例。... 目的: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预后。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无1例死亡,4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3例术后癫痫小发作,2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右上肢无力,21例术后恢复良好。22例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生存期18个月。结论: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对于大部分病例,全切或次全切除肿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完全可能的。经胼胝体前部人路是治疗该区肿瘤的一个安全可行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胶质瘤 显微手术 胼胝体前部胶质瘤 显微手术治疗 显微手术切除 术后恢复 手术全切除 次全切除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3 位作者 刘力强 郭二坤 卢圣奎 张广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35例临床资料。35例分别经额下、翼点、额下-翼点联合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肿瘤。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24例,Ⅲ... 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35例临床资料。35例分别经额下、翼点、额下-翼点联合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肿瘤。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24例,Ⅲ级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能够显著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结节脑膜瘤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3 位作者 刘力强 郭二坤 卢圣奎 张广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PCNSL的临床、影像学...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较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文探讨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9例PCNSL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结果:本组共29例(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8~72岁,病程15天~5个月)。本病以中老年人多见,发病急,病程短,病情进展快。CT扫描多表现为等密度肿块,MRI显示T1加权像多呈低信号,T2加权像多呈高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病灶多呈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常发生于幕上,可单发或多发,极少发生出血、钙化或囊变;对放疗、化疗敏感。结论:PCNSL是一组异质性肿瘤,侵袭性强,预后差,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加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听神经瘤40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耿少梅 姚志刚 晓枫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总结复发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听神经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在显微镜下经颞-枕下小脑幕入路或枕下入路对复发性听神经瘤进行手术切除共40例。结果:全愈31例,好转8例,死亡1例。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技术的... 目的:总结复发性听神经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听神经瘤术后复发的原因,在显微镜下经颞-枕下小脑幕入路或枕下入路对复发性听神经瘤进行手术切除共40例。结果:全愈31例,好转8例,死亡1例。结论:合适的手术入路,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听神经瘤 治疗 显微外科技术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32例报告
6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卢圣奎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784-785,共2页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3 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切除 2 5例、次全切除 7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5年 2月~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3 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结节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切除 2 5例、次全切除 7例 ,无手术死亡。结论 显微手术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诊断 治疗 手术入路 鞍结节脑膜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系统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7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1 位作者 姚志刚 左书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可行性和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 38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 ,就其疗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术后无 1例死亡 ,8例... 目的 :探讨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可行性和其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 2月~ 2 0 0 0年 12月应用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的 38例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 ,就其疗效进行随访研究。结果 :术后无 1例死亡 ,8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 ,2例术后癫痫小发作 ,2 8例术后恢复良好 ,头颅 CT或 MRI检查无肿瘤残存征象。 30例获得随访 ,76 %的病例 3年内未见复发。结论 :边缘系统低级别胶质瘤起源于异生皮层和中间皮层 ,通过显微手术广泛性切除肿瘤而不致损伤重要功能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脑胶质瘤 诊断 手术治疗 边缘系统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临床、MRI与病理特征
8
作者 耿少梅 孙国柱 +1 位作者 姚志刚 左书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临床特征 脑膜瘤 MRI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9
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姚志刚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3年2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MRI是正确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依据。...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5年1月~2003年2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三叉神经鞘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1例、次全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MRI是正确选择手术入路的重要依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鞘瘤 临床特点 治疗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斜区表皮样囊肿52例报告
10
作者 耿少梅 耿少英 郭二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岩斜区表皮样囊肿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EphA2-ephrinA1、CD105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力强 方艳伟 +3 位作者 瓮杰慧 邱文娜 耿少梅 焦保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2-587,共6页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2及配体ephrinA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D105抗体...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2及配体ephrinA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脑星形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5例手术切除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及15例正常脑组织中EphA2、ephrinA1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D105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EphA2(51/55)、CD105-MVD(34.26±12.61)在星形细胞瘤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着星形细胞瘤病理级别越高,EphA2及CD105-MVD蛋白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ephrinA1则具有相反的趋势,随星形细胞瘤级别越低ephrinA1表达越高。EphA2表达与CD105-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5),ephrinA1表达与CD105-MVD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5),EphA2的表达与ephrinA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912,P<0.05)。EphA2、CD105-MVD和ephrinA1均是重要的星形细胞瘤预后相关风险因子。EphA2、CD105-MVD阳性ephrinA1阴性的星形细胞瘤患者较三者均阳性或三者均阴性或EphA2、CD105-MVD阴性ephrinA1阳性的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结论 EphA2及CD105-MVD在星形细胞瘤中特异性高表达、ephrinA1特异性低表达与星形细胞瘤不良预后密切相关,EphA2和ephrinA1有望成为脑星形细胞瘤诊断和特异性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2(EphA2)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相关配体A1(ephrinA1) CD105 微血管密度 生存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ephrinA1与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及靶向治疗潜能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艳伟 邱文娜 +1 位作者 耿少梅 焦保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0-753,共4页
0引言 酪氨酸蛋白激酶(RTK)受体Eph家族成员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目前热点研究之一。多项研究证实E-phA2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脑胶质瘤、胃肠、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
关键词 恶性肿瘤 EphA2-ephrinA1 肿瘤发生 致癌作用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力强 方艳伟 +2 位作者 焦保华 耿少梅 宋剑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4期3701-3702,共2页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40例予度洛西汀、劳拉西泮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3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40例予度洛西汀、劳拉西泮治疗。2组均连续服用3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NIHSS评分均逐渐减低,治疗6周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氟哌噻吨 美利曲辛 抑郁症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A2及其配体EphrinA1在恶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艳伟 刘力强 +3 位作者 邱文娜 瓮杰慧 耿少梅 焦保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2及其配体EphrinAl在恶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胶质瘤组织及8例JY-常脑组织中EphA2、EphrinAl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D105抗体标记微血管... 目的: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2及其配体EphrinAl在恶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胶质瘤组织及8例JY-常脑组织中EphA2、EphrinAl的表达情况,并采用CD105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icmvesseldensity,MVD)。探讨EphA2、EphrinAl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微血管生成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结果:EphA2、MVD在胶质瘤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二者差异显著(P〈0.01)。而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EphA2及MVD蛋白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升高,高级别脑胶质瘤(Ⅲ~Ⅳ)中EphA2及MVD强阳性表达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phrinAl则具有相反的趋势,在大多数恶性脑胶质瘤中呈低水平表达,在低级别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呈较高水平表达,且胶质瘤级别越低EphrinAl表达越高。EphA2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1),EphrinAl表达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1),EphA2的表达与EphrinAl呈显著负相关(r=-0.912,P〈0.01)。结论:EphA2在恶性脑胶质瘤中特异性高表达、EphrinA1特异性低表达与胶质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EphA2过表达和EphrinA1的缺陷表达可能协同促进胶质瘤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胶质瘤的发病及恶性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EPHA2 EPHRINA1 CD105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11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帅 卢圣奎 +2 位作者 宋剑 耿少梅 焦保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对于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积极实施探查夹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5例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策略及技巧。其中72例给予探查手术治疗,43例给予输... 目的探讨对于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积极实施探查夹闭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的策略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5例破裂前循环动脉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策略及技巧。其中72例给予探查手术治疗,43例给予输液及栓塞治疗。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级评定并比较。结果手术治疗组发现后交通动脉瘤32个,脉络膜前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18个,其中位于M1段4个,M2分叉部13个,M3段1个;前交通动脉瘤16个。动脉瘤直径〈5 mm 35例,5-15 mm26例,15-25 mm 9例,〉25 mm 2例,均予以完全夹闭,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去除骨瓣减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评定:死亡14例(GOS 1分),差21例(GOS 2-3分),良好37例(GOS 4-5分)。非手术治疗组择期行CTA检查证实为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其中颈内动脉瘤18例,大脑中动脉瘤16例,前交通动脉瘤9例,39例给予栓塞治疗。治疗结果评定:死亡25例(GOS 1分),差16例(GOS 2-3分),良好2例(GOS 4-5分)。两组死亡率及良好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通过积极的探查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高,预后明显改善。而科学正确的手术策略、精巧细致的分离暴露方法则对于探查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前循环动脉瘤 破裂 探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Fas、survivin表达的相关性及预后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姚志刚 焦保华 +2 位作者 耿少梅 左书浩 解慧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Fas、survivin表达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Fas、survivin和PCNA ,实验数据用SPSS 10 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 Fas阳性组的AI较Fas阴性组显著增...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Fas、survivin表达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Fas、survivin和PCNA ,实验数据用SPSS 10 0软件包进行统计。结果 Fas阳性组的AI较Fas阴性组显著增高 (P =0 0 0 1)。Fas的加权计分和AI之间呈明显线性相关 (r=0 65 8,P <0 0 0 1)。Survivin阳性组的AI较survivin阴性组显著减小 (P<0 0 1)。Survivin表达的加权计分和AI之间呈明显负线性相关 (r=-0 3 77,P <0 0 0 1)。低AI( <0 96)组与高AI(≥ 0 96)组的术后 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死亡组与存活组的AI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2 4) ,而两组的AI/PI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病理、Fas、survivin、AI、AI/PI和手术与预后相关 (P <0 0 5 )。结论 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的网络式调控。AI的高低与其相关基因Fas、survivin的表达有关。AI可作提示预后的指标 ,对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肿瘤级别较低、Fas阳性、survivin阴性、AI<0 96%、AI/PI较大、手术全切除的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细胞凋亡 FAS SURVIVIN 基因表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乔桂荣 杨吉鹏 +3 位作者 孙晓枫 邱翔 杨亮 耿少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35-738,共4页
目的 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多器官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本文探讨VHL综合征的临床特点、CT及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VHL综合征患者... 目的 von Hippel-Lindau(VHL)综合征是一组罕见的多器官受累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本文探讨VHL综合征的临床特点、CT及MRI特征,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VHL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CT及MRI表现,随访治疗后的结局。结果 5例VHL综合征患者中,小脑血管网织细胞瘤4例,其中1例合并脑干多发血管网织细胞瘤,颈髓多发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典型MRI表现为多发囊实性混杂信号,强化MRI呈实质部明显强化。肾透明细胞癌3例,典型CT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肿块,强化CT可见肿块呈欠均匀强化。双侧附睾囊腺瘤1例,超声示双侧附睾囊实性肿物,实质部分回声不均匀且血流丰富。出院后随访至2015年1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例,死亡2例,均死于肾癌。结论 VHL综合征患者预后较差,肾癌为主要死亡原因。早期应对高度怀疑或已诊断为VHL综合征的患者行VHL基因检测分析并仔细询问其家族史,早期治疗、长期随访及定期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n Hippel-Lindau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制备脑胶质瘤疫苗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春晖 焦保华 +4 位作者 张庆九 耿少梅 白保忠 郭二坤 卢圣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的肿瘤疫苗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树突状细胞,冻融法制备胶质瘤抗原,以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而制备胶质瘤疫苗。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分别将胶质瘤疫苗、树突状细胞、生理盐水注入正常大鼠体内,到达预定时间取出大鼠脾脏,MTT法检测大鼠淋巴细胞活性。结果 1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3次输入胶质瘤疫苗的正常大鼠;比较输入培养8d的树突状细胞和输入生理盐水的大鼠,其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应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胶质瘤疫苗可明显激活体内抗肿瘤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动脉瘤夹角度调整的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帅 卢圣奎 +2 位作者 宋剑 耿少梅 焦保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89-391,共3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突然、易反复出血、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我国年发病率约为2/10万人。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典及重要方式,可以通过清除颅内积血、夹闭动脉瘤颈而达到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减轻神经... 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发病突然、易反复出血、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我国年发病率约为2/10万人。手术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典及重要方式,可以通过清除颅内积血、夹闭动脉瘤颈而达到预防动脉瘤再次破裂、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效果。若夹闭动脉瘤的瘤夹不能完全夹闭瘤颈,动脉瘤有复发的风险。故要求夹闭动脉瘤尽量将瘤颈夹闭完全,使动脉瘤夹叶片与瘤颈呈直角关系。但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时术者需在手术中反复调整动脉瘤夹,利用持夹器上可旋转的卡槽,使得动脉瘤夹角度的调整变得简单易行(图1)。反复将动脉瘤夹放置动脉瘤上观察、比量,若夹闭动脉瘤后感觉不满意,可将动脉瘤夹取出调整角度再重新夹闭。但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在动脉瘤夹置入瘤颈后,于术区原位调整动脉瘤夹角度,才能达到理想的夹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疗效 动脉瘤夹角度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Fas、Survivin表达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焦保华 姚志刚 +1 位作者 耿少梅 白保忠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及Fas、Survivin在凋亡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 (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mediated deoxyuridine 5’ triphosphate Xnickendlabeling,...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中细胞凋亡及Fas、Survivin在凋亡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 (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mediated deoxyuridine 5’ triphosphate Xnickend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treptavidin biotinperoxidasecomplex ,SABC)法检测Fas、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 结果 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 (P <0 .0 0 1)。AI/PI则随着胶质瘤级别增高而减小 (P <0 .0 0 1)。Fas阳性组的AI较Fas阴性组显著增高 (P <0 .0 1)。Survivin阳性组的AI较Survivin阴性组显著减低 (P <0 .0 5 )。低AI(<0 .94 )组与高AI(>0 .94 )组的术后 1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死亡组与存活组的AI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34) ,而两组的AI/PI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病理、Fas、Survivin、AI、AI/PI和手术与预后相关 (P <0 .0 1)。结论 AI可作提示预后的指标 ,对脑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及肿瘤分级有指导意义。肿瘤级别较低、Fas阳性、Survivin阴性、AI<0 .94 %、AI/PI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细胞凋亡 凋亡相关基因 FAS SURVIVIN 基因表达 肿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