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维吾尔语说唱文学《弥勒会见记》 被引量:13
1
作者 耿世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是近年出土的用古代维吾尔语写成的重要佛教文献之一。关于本书的文体是剧本抑或是唱本或一般佛经故事,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争论的问题。本文发表了作者新的观点。
关键词 回鹘文 剧本 说唱文学 古代 维吾尔语 佛教 《弥勒会见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哈密本残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耿世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138,共7页
上一世纪初新疆塔里木盆地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早已引起世界突厥学、维吾尔学语文学家们的注意,特别是其中题名叫《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长篇故事作品,其形象、生动的语言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1959年在我国新疆哈密天山深处一所佛教寺... 上一世纪初新疆塔里木盆地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早已引起世界突厥学、维吾尔学语文学家们的注意,特别是其中题名叫《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长篇故事作品,其形象、生动的语言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1959年在我国新疆哈密天山深处一所佛教寺院遗址中一牧羊人发现了一批属于10—11世纪回鹘文写本残卷,其中约20叶(40面)属于"花环"残卷。残卷为在师父和弟子之间围绕"十种业道"展开的具有教诲意义的各种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十业道 新疆 哈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 被引量:3
3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1-32,共2页
一、敦煌回鹘语(古代维吾尔语)文献总论 回鹘一名为我国史籍上对现代新疆维吾尔族和甘肃裕固族先人的称呼(或更正确地说是汉文中的写法)。公元七到八世纪时,回鹘人游牧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一带。公元744年回鹘... 一、敦煌回鹘语(古代维吾尔语)文献总论 回鹘一名为我国史籍上对现代新疆维吾尔族和甘肃裕固族先人的称呼(或更正确地说是汉文中的写法)。公元七到八世纪时,回鹘人游牧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流域一带。公元744年回鹘取代突厥,在漠北建立了回鹘汗国(公元744—840年)。九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爆发内乱。在黠戛斯人(今河尔克孜族的祖先)的攻击下灭亡。回鹘各部四处逃散,一支到了今甘肃河西走廊,建立了甘州回鹘王国,领有瓜、沙、肃、甘等地。后来由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伊斯兰化,又有许多所谓黄头回鹘不愿接受伊斯兰教而东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汗国 文献介绍 黠戛斯 蒙古人民共和国 鄂尔浑河 突厥人 元七 色楞格河 维吾尔语 新疆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共同语、匈奴语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共5页
本文论述了阿尔泰共同语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各国学者对此理论的最新看法。匈奴语也是世界阿尔泰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德国学者普里察克教授等人提出的最新观点。
关键词 阿尔泰共同语 匈奴 匈奴语 匈人 匈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柏林科学院吐鲁番学研究中心介绍 被引量:3
5
作者 耿世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2-118,共7页
我第一次访问柏林是在1982年春,当时我参加德国洪堡基金会(A.Humboldt-Stiftung)组织的旅游团,在西柏林停留时专门用了一天时间去了东柏林,并访问了当时属于民主德国科学院古代史和考古学研究所(菩提树下大街8号)的吐鲁番文献研究组。
关键词 德国 柏林科学院吐鲁番学研究中心 科研机构 机构简介 吐鲁番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 被引量:2
6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4-35,共2页
三、回鹘文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回鹘文书名作《altun nglüg yaruqyaltrqlqopda ktrülmi nom iligi tiγ nom bitig》。为俄国突厥学家马洛夫(S、E、Malov)于1910年在甘肃酒泉文殊沟所得,共397叶(794面),现存苏联科学院东... 三、回鹘文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回鹘文书名作《altun nglüg yaruqyaltrqlqopda ktrülmi nom iligi tiγ nom bitig》。为俄国突厥学家马洛夫(S、E、Malov)于1910年在甘肃酒泉文殊沟所得,共397叶(794面),现存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支所,另外两叶(四面)为瑞典考古学家别尔格曼(Berg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光明最胜王经 文献介绍 东方学研究所 突厥学 苏联科学院 回鹘文 甘肃酒泉 文殊沟 波罗密多 陀罗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大白莲社经》残卷(另二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耿世民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用回鹘字写在背面的左侧)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二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我认为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用回鹘字写在背面的左侧)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二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我认为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用回鹘小字写有abitaki几卷几叶的字样。Abitaki应为汉文"阿弥陀经"的回鹘文拼音。经过与汉文《阿弥陀经》(由著名龟兹人鸠摩罗什于四世纪译成汉文)对照后,证明此书与《阿弥陀经》无关。另外,《阿经》仅有一卷,而此书则有四卷之多。所以它不是《阿经》的译本,而是内容属于阿弥陀佛崇拜的另一著作。Abitaki一名此处仅用做书名代号。1983年我访问敦煌时,曾在敦煌艺术研究所看到一小片回鹘文残片,左方除用回鹘文写有小字abitaki外,旁边尚用红墨写有五个汉字"大白莲社经"。所以我认为此书应为《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大白莲社经 阿弥陀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大白莲社经》一叶残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耿世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7-19,共3页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一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用回...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一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用回鹘小字写有abitaki几卷几叶的字样。Abitaki应为汉文"阿弥陀经"的回鹘文拼音。经过与汉文《阿弥陀经》对照后,证明此书与《阿弥陀经》无关。而敦煌藏有回鹘文残片,左方除用回鹘文写有小字abitaki外,旁边尚用红墨写有五个汉字"大白莲社经",所以此书应为《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大白莲社经 阿弥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回鹘文在金帐汗国和中亚的传播》 被引量:2
9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回鹘文在金帐汗国和中亚的传播》 匈牙利 Istvan Vasary 元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十业道譬喻故事花环》残卷研究(3)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世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此书残卷于1959年在新疆哈密天山深处一所佛教寺院遗址中被一牧羊人发现。写本现存新疆乌鲁木齐博物馆。根据上世纪初被德、俄考古队拿到德国、俄国的同书其他本子,学者们知道了此书内容的大致框架,即为在师父和弟子之间围绕‘十种业道... 此书残卷于1959年在新疆哈密天山深处一所佛教寺院遗址中被一牧羊人发现。写本现存新疆乌鲁木齐博物馆。根据上世纪初被德、俄考古队拿到德国、俄国的同书其他本子,学者们知道了此书内容的大致框架,即为在师父和弟子之间围绕‘十种业道’展开的具有教诲意义的各种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十业道 新疆 哈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古代维吾尔族翻译家胜光法师 被引量:8
11
作者 耿世民 《民族翻译》 2011年第1期27-33,共7页
胜光法师②是生活在公元10—11世纪的维吾尔族伟大翻译家,现存他翻译的回鹘文(古代维吾尔文)《玄奘传》和《金光明经》等著作对于研究古代突厥语、维吾尔语以及民族语文汉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胜光法师 《玄奘传》 《金光明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五)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14,共3页
廿二、古代突厥文军事文书现存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8212—77(旧编号ch.00183),用古代突厥文写在一张大小为15×9 1/4英时的纸的背面上半部,共12行正面为藏文《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字体显得笨拙,不熟练。
关键词 密多心经 文献介绍 大英图书馆 突厥学 波罗 半部 达鲁花赤 突厥语 伯希和 高昌王世勋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三)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3-45,共3页
七、回鹘文《俱舍论颂注》残卷 现存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058212(108),为册子形式,共38叶,其中叶34a(34b为空白)为此残卷,字体为回鹘文草体,文中夹写汉字,残卷内容为对世亲著玄奘译《阿昆达磨俱舍论本颂》第四业品之注释。文字与唐... 七、回鹘文《俱舍论颂注》残卷 现存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058212(108),为册子形式,共38叶,其中叶34a(34b为空白)为此残卷,字体为回鹘文草体,文中夹写汉字,残卷内容为对世亲著玄奘译《阿昆达磨俱舍论本颂》第四业品之注释。文字与唐代元晖《俱舍论颂疏》卷十三中有关部分最接近。图版首次发表在斯坦因氏serindia,Ⅱ,p、925。1980年为日本百济康义研究刊布在《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二十八第二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俱舍论 百济康义 达磨 大英图书馆 教学研究 世亲 首次发表 文献介绍 元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二)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9,共2页
五、回鹘文秘宗文献《吉祥轮律仪》残卷 现存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or.8212(109),为书册形式,无封皮,共63叶(126面),1430行,无叶码,纸质粗厚,呈黄褐色,保存良好,无残叶。写本宽5 1/4英寸,高5 3/4英寸。字体为回鹘文半楷书体,清晰可读。其... 五、回鹘文秘宗文献《吉祥轮律仪》残卷 现存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or.8212(109),为书册形式,无封皮,共63叶(126面),1430行,无叶码,纸质粗厚,呈黄褐色,保存良好,无残叶。写本宽5 1/4英寸,高5 3/4英寸。字体为回鹘文半楷书体,清晰可读。其中页1a—58b为一种字体,59a—63b为另一种字体。书中三处用汉字书写“善哉善哉”(46b)“了也”(55b),“善哉了也娑土了也”(58b)。此外,在页5b写有汉字“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书写 回鹘文 大英图书馆 秘宗 文献介绍 无叶 毗奈耶 残叶 大方便佛报恩经 法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金光明经》研究——介绍拉施曼(S.-Ch.Raschmann)博士的新著《回鹘文〈金光明经〉编目》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世民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0-32,共3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兴起过一股新疆塔里木盆地考古热。其间从1902到1907年和从1913到1914年,德国先后派出以格伦威得尔(A.Gruenwedel)和勒寇克(LeCoq)为首的四次考查队到新疆。前二三次主要是在吐鲁番工作,第四次则在库车。在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曾兴起过一股新疆塔里木盆地考古热。其间从1902到1907年和从1913到1914年,德国先后派出以格伦威得尔(A.Gruenwedel)和勒寇克(LeCoq)为首的四次考查队到新疆。前二三次主要是在吐鲁番工作,第四次则在库车。在前三次考查期间,他们几乎考查发掘了吐鲁番地区的所有重要的遗址,包括高昌故城遗址及胜金口(Sengim)、木头沟(Murtuq)、柏孜克里克(Bezeklik)、土峪沟(Toyuq)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光明经》 回鹘文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吐鲁番地区 编目 博士 塔里木盆地 克里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回鹘史研究的简短回顾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世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回鹘历史 西方国家 民族史 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学大师葛玛丽教授逝世十周年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世民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8-119,共2页
今年是德国维吾尔学大师葛玛丽(Annemarie von Gabain 1901.7.4-1993.1.15)教授逝世十周年,特撰写此文以资纪念.
关键词 维吾尔学 葛玛丽 德国 《回鹘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大白莲社经》一叶残卷研究(4) 被引量:2
18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二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我认为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二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我认为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用回鹘小字写有abitaki几卷几叶的字样。此外,旁边还用红墨写有五个汉字"大白莲社经"。所以我认为此书应为《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大白莲社经 阿弥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焉耆语(甲种吐火罗语)概要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世民 《语言与翻译》 2012年第2期31-39,共9页
古代焉耆语为汉唐时期我国新疆焉耆、吐鲁番地区使用的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献残卷发现、释读以来,经过各国学者的努力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种语言的发现和... 古代焉耆语为汉唐时期我国新疆焉耆、吐鲁番地区使用的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献残卷发现、释读以来,经过各国学者的努力研究,已取得很大的成绩。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种语言的发现和研究及其语音、语法结构,为我国学人提供基本的参考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焉耆语 甲种吐火罗语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域佛教及胡语佛教文献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世民 《中国佛学》 2012年第2期40-53,共14页
本文主要介绍佛教传入西域(和田、焉耆、龟兹地区)和现存用古代焉耆、龟兹语、和田塞语、粟特语等胡语写成的佛教文献。
关键词 西域 焉耆 龟兹 和田 粟特 佛教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