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VAS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调配管理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星辰 付文焕 +3 位作者 老东辉 赵婧 张建中 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PIVAS学组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调配管理标准,为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PIVAS学组发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共... 目的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调配管理标准,为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上海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PIVAS学组发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共同牵头,组织多个医疗机构的PIVAS专家成立编写组,就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在PIVAS调配管理中的基本要求、调配过程等重点内容进行研讨,由牵头单位专家对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反馈、修订,最终召开定稿会形成《PIVAS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调配管理专家共识》。结果与结论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PIVAS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的信息化管理、操作流程、经费管理以及文档管理等要点。本共识建立了规范的PIVAS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调配管理模式,通过规范临床试验药品管理操作流程,准确记录、保存药品相关信息,使PIVAS接收临床试验药品的管理能达到规范化、精细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临床试验用静脉输液类药品 调配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泰片对人肝及Beagle犬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老东辉 严东明 马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76-881,共6页
目的评价济泰片对人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潜在的抑制作用及对Beagle犬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潜在的诱导作用。方法在人肝微粒体中加入济泰片1.5~150 mg·L-1,CYP3A4抑制剂酮康唑及CYP2D6抑制剂奎尼丁,再加入美沙酮进行共孵育30 min。用... 目的评价济泰片对人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潜在的抑制作用及对Beagle犬肝中美沙酮代谢活性潜在的诱导作用。方法在人肝微粒体中加入济泰片1.5~150 mg·L-1,CYP3A4抑制剂酮康唑及CYP2D6抑制剂奎尼丁,再加入美沙酮进行共孵育30 min。用美沙酮的代谢产物2-亚乙基-1,5-二甲基-3,3-二苯基吡咯烷(EDDP)的生成速率反映美沙酮的代谢活性,评价济泰片对美沙酮的抑制作用。Beagle犬ig给予济泰片0.1875,0.625和1.875 g·kg-1,每天1次,共36周后制备犬肝微粒体,在制备的犬肝微粒体中加入美沙酮进行共孵育30 min,检测济泰片组美沙酮的代谢产物EDDP的生成速率。结果阳性抑制剂酮康唑、奎尼丁能显著抑制人肝微粒体中的美沙酮代谢,而济泰片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济泰片1.875 g·kg-1组Beagle犬肝微粒体中美沙酮去甲基化反应的反应速率、代谢能力及单位体质量代谢能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86±0.17 vs(0.49±0.10)cps.min-1.mg-1蛋白,228±62 vs(115±13)cps.min-1.mg-1蛋白,10.6±0.8 vs(24.4±5.6)cps.min-1.mg-1蛋白.g-1(P<0.05)。结论济泰片对人肝中美沙酮的代谢不会产生抑制作用。济泰片对Beagle犬肝中美沙酮代谢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泰片 美沙酮 药物相互作用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口罩性能和人群感染风险的防疫口罩选择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韩毅 冯轶杉 +4 位作者 老东辉 张保寅 钱文璟 叶晓芬 邹炎洁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6期47-52,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等级人群防疫口罩的合理选择,以避免过度防护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以及使用不适宜口罩造成感染风险和意外伤害。方法 调研市面上常见类型口罩的材质、结构和技术要求,评估各类人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感染风... 目的 探讨不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等级人群防疫口罩的合理选择,以避免过度防护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以及使用不适宜口罩造成感染风险和意外伤害。方法 调研市面上常见类型口罩的材质、结构和技术要求,评估各类人群在不同环境下的感染风险。结果 统计了常见类型的口罩性能,并对按防疫工作性质和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等级对口罩的选择提出了参考标准。结论 选择合适的防疫口罩,要了解不同口罩的类别及执行标准,根据人群不同的感染风险等级和使用区域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罩 疫情防控 人群 风险等级 选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 被引量:53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 梅丹 +2 位作者 赵彬 老东辉 商永光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20-331,共12页
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肠外营养混合液处方组成和配制方法差别较大。为改善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认知、减少不当配制、降低患者相关风险,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组织专家,按目前中国当前实际情况及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结果... 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肠外营养混合液处方组成和配制方法差别较大。为改善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认知、减少不当配制、降低患者相关风险,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药学协作组组织专家,按目前中国当前实际情况及国际上发表的研究结果及循证医学证据,结合配制方面有关专家的经验,形成《规范肠外营养液配制》专家共识,为国内肠外营养液配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液 全营养混合液 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宗留留 老东辉 +4 位作者 沈艺 杨蕴智 张建中 李晓宇 吕迁洲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886-1889,I0004,共5页
目的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提供控制限度制订方法和合适的限度值。方法使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调配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参数模型、阈值法及公差... 目的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提供控制限度制订方法和合适的限度值。方法使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调配环境微生物监测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参数模型、阈值法及公差限制法等统计分析方法分别构建控制限度。通过应用效果的覆盖率误差及警报频率,评价限度制订的合理性以确定最佳方法。结果除参数模型外,阈值法与公差限制法成功构建了PIVAS调配环境微生物动态监测的控制限度。阈值法:A级操作台沉降菌警戒限为0.67、纠偏限为<1;A级操作台浮游菌警戒限为0.5、纠偏限为<1;C级调配间沉降菌警戒限为2.75、纠偏限为3.51;C级调配间浮游菌警戒限为5.18、纠偏限为6.29;在应用中警报13次(频率为5.47%),覆盖率误差为1.88%。公差限制法:A级操作台沉降菌警戒限为<0.95、纠偏限为<0.99;A级操作台浮游菌警戒限为<0.95、纠偏限为<0.99;C级调配间沉降菌警戒限为47.5、纠偏限为49.5;C级调配间浮游菌警戒限为95、纠偏限为99;在应用中警报1次(频率为0.47%),覆盖率误差为2.58%。结论阈值法确定的控制限度可行性较强、灵敏度高,可作为PIVAS调配环境动态微生物控制限度的制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 投药 静脉内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微生物监测 动态监测 控制限 纠偏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法的静脉用药调配工作量波动分析及预测
6
作者 宗留留 杨蕴智 +2 位作者 老东辉 李晓宇 吕迁洲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9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长期医嘱工作量的波动特征,构建以日为单位频次的工作量波动预测模型,为PIVAS工作模式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PIVAS2020年7月至2...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长期医嘱工作量的波动特征,构建以日为单位频次的工作量波动预测模型,为PIVAS工作模式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院区PIVAS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长期医嘱日工作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工作量波动特征并构建预测模型,通过拟合参数及预测结果验证模型精度。结果PIVAS长期医嘱日工作量数据波动具有周期性、短期缓慢上升和不规则变动等特征;采用温特斯乘法模型拟合序列,Ljung-Box统计量的显著性值(P值)为0.060(P>0.05),R2=0.777,拟合值与实际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4.45%,表明模型拟合精度高;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平均相对偏差为3.81%,说明模型预测有效。结论时间序列分析法可用于PIVAS长期医嘱工作量的分析预测,但因医嘱工作量存在周期性、不规则变动等波动规律,故需根据工作量波动特征及预测结果调整工作模式,以保障PIVAS高效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工作量 时间序列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全球配制无菌制剂研究热点分析
7
作者 宗留留 杨蕴智 +2 位作者 老东辉 李晓宇 吕迁洲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为研究人员了解无菌制剂配制领域研究热点提供参考。方法:基于PubMed数据库,搜集2002-2021年关于“配制无菌制剂”的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61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VOS... 目的:为研究人员了解无菌制剂配制领域研究热点提供参考。方法:基于PubMed数据库,搜集2002-2021年关于“配制无菌制剂”的文献,通过VOSviewer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61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分析形成了较多细分聚类,大致分为药物稳定性、药学服务、感染控制、消毒、质量控制五个主题。结论:出版物的增长趋势表明无菌制剂配制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热点表现在感染风险分析、质量管理探索及药学服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制无菌制剂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晔 老东辉 +2 位作者 裘齐宁 张建中 吕迁洲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置流程中药品损耗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对2012年度上半年我院PIVAS的药品损耗按照配置流程进行分类,对相关流程的损耗原因进行整理分析,并制定可行的对策;2012年度下半年实施干预措施和对策,通过比...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配置流程中药品损耗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对2012年度上半年我院PIVAS的药品损耗按照配置流程进行分类,对相关流程的损耗原因进行整理分析,并制定可行的对策;2012年度下半年实施干预措施和对策,通过比较干预对策前后6个月的各个环节的药物损耗种类数来评价干预的成效,应用SPSS 19进行检验。结果对损耗原因实施针对性措施和对策干预后,其中7个配置环节(出厂药品存在破损、空包等,拆除包装时操作不当,调配操作原因造成药物的破损,药物冲配错误,冲配操作不当漏液,原包装漏液和其他)的药品损耗例数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配置环节(冲配中输液变色浑浊和药物上架、摆放、搬运)的药品损耗例数没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针对每个配置环节的损耗原因,制定可行的策略,改进工作流程,可以有效的减少药物损耗。针对其中2个配置环节(冲配中输液变色浑浊和药物上架、摆放、搬运),原有的措施对减少药物损耗无明显改善,故仍需继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损耗 药品管理 药师
原文传递
一瓶药液的奇妙“旅行”
9
作者 老东辉 《健康之家》 2023年第22期63-64,共2页
在医院,有许多一线科室并不直接参与治疗,而是间接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静配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医院的静配中心,相信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它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医院占据着怎样的地位?静配中心是“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简称... 在医院,有许多一线科室并不直接参与治疗,而是间接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静配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医院的静配中心,相信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它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医院占据着怎样的地位?静配中心是“医院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的简称,里面有一群药学精英,会根据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审核完毕后,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对静脉用药进行加药、混合和调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配中心 无菌操作 静脉用药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 护理人员 一线科室 技术人员 适宜性
原文传递
门诊化疗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安全模式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叶叶 张建中 +2 位作者 李晓宇 吕迁洲 老东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构建门诊化疗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安全模式及评价其实施效果,为肿瘤患者提供高标准的静脉用药调配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方法结合门诊化疗工作现状,通过信息系统支持设计、人员统筹安排和工作流程设计等举措,构建... 目的构建门诊化疗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安全模式及评价其实施效果,为肿瘤患者提供高标准的静脉用药调配服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患者就诊体验。方法结合门诊化疗工作现状,通过信息系统支持设计、人员统筹安排和工作流程设计等举措,构建合理、完善的门诊化疗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安全模式。从不合理医嘱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3个方面对门诊化疗集中调配安全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门诊化疗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安全模式涵盖了门诊化疗建设、运营、质控和管理多个环节,可满足门诊化疗治疗需求。该模式运行后,门诊化疗不合理医嘱比例明显降低(P<0.05)。患者在就诊流程、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方面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P<0.05)。护士在职业防护和工作流程方面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P<0.05)。结论门诊化疗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安全模式将门诊化疗患者的用药全过程纳入药事质控管理体系,可全面提高患者静脉用药质量和医院服务效率,为同行开展门诊化疗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化疗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 药事质控管理
原文传递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输液标签遴选标准的建立与评价
11
作者 赵婧 宗留留 +4 位作者 杨蕴智 张建中 李晓宇 吕迁洲 老东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标签遴选标准,为输液标签准入遴选及后续性能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建立PIVAS输液标签准入标准决策树,设计输液标签性能参数,对符合准入标准的输液标签进行性能评价和表面微生物监测,最终遴选出适... 目的探索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输液标签遴选标准,为输液标签准入遴选及后续性能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建立PIVAS输液标签准入标准决策树,设计输液标签性能参数,对符合准入标准的输液标签进行性能评价和表面微生物监测,最终遴选出适合PIVAS的输液标签。结果对符合PIVAS工作准入标准的输液标签进行性能评价和表面微生物监测,2个厂家的输液标签的性能评价和微生物监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遴选标准能够协助快速遴选出合适的输液标签。结论该研究构建的PIVAS输液标签遴选标准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可以为PIVAS建立其他相关遴选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输液标签 遴选标准
原文传递
某院医嘱系统内抗肿瘤药物相容载体输液智能判断功能的设计与运行 被引量:2
12
作者 老东辉 杨春 +1 位作者 鲁国璋 张建中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设计1种医嘱系统内抗肿瘤药物载体输液进行智能判断匹配的功能,保障抗肿瘤物药溶媒选择正确,确保药物在输液中的相容性,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方法在临床决策系统中加入1种功能,在抗肿瘤药物输液医嘱输入时,自动判断输液选择的正确性,... 目的设计1种医嘱系统内抗肿瘤药物载体输液进行智能判断匹配的功能,保障抗肿瘤物药溶媒选择正确,确保药物在输液中的相容性,保证临床使用安全。方法在临床决策系统中加入1种功能,在抗肿瘤药物输液医嘱输入时,自动判断输液选择的正确性,并对不合理医嘱提供实时报警。结果抗肿瘤药物医嘱系统能正确判断载体输液是否正确,并实时提供反馈。智能匹配判断功能使用前后抗肿瘤药物载体输液选择错误率分别为3.86%和0%(P=0.0001),抗肿瘤药物载体相关错误率分别为31.02%和19.54%(P=0.0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该载体输液智能匹配功能杜绝了医嘱中输液选择错误,确保了加药输液稳定,使患者抗肿瘤药用药安全获得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师 抗肿瘤药 计算机化医生医嘱输入系统
原文传递
全营养混合液医嘱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老东辉 蒋奕 +1 位作者 杨春 张建中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337-342,355,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计算机化医师医嘱输入系统(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和系统内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CDS)的功能设计,保障TNA医嘱的正确开具。方法... 目的建立一种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计算机化医师医嘱输入系统(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和系统内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CDS)的功能设计,保障TNA医嘱的正确开具。方法通过梳理TNA、医嘱开具的工作流程,改进并设计新工作流程。建立TNA医嘱专属的CPOE界面,并在界面中建立一种临床决策支持方式,在TNA医嘱各组分输入同时,通过CDS的运算与反馈,判断是否同时满足患者的临床营养需要与药学工艺要求,并在界面直接通知开具医嘱的临床医师。CDS通过确保TNA医嘱的适宜性,及时保证肠外营养的临床使用安全。通过判断医嘱选择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医嘱提供实时报警反馈,完成前置审方功能,并对临床医师的开具肠外营养的医嘱行为兼具教育功能。结果通过CDS后台可选择药品目录的建立,杜绝了TNA医嘱中加入治疗性药物的不合理医嘱。肠外营养CPOE辅助支持系统后台运算能正确判断载体输液是否合理,并能在CPOE界面对临床医师进行实时反馈。结论该CPOE辅助支持系统的建立杜绝了TNA医嘱中成分比例不合理、加入其他治疗性药物等,确保TNA医嘱保证患者每日所需能量,成分配比合理,相容性与稳定性良好,使患者肠外营养的用药安全获得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师 全营养混合液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原文传递
人工配制全营养混合液的线性质量控制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建中 老东辉 +4 位作者 姚帮新 蒋奕 杨春 吴国豪 吕迁洲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15-320,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质量控制模式,保障全营养混合液(TNA)人工配制的稳定性与相容性良好,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方法建立肠外营养医嘱开立系统,为医师开立TN A医嘱提供方便的同时,规范营养药物的使用;药师对TN A医嘱的进行稳定性与相容性审核,按... 目的建立一种质量控制模式,保障全营养混合液(TNA)人工配制的稳定性与相容性良好,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方法建立肠外营养医嘱开立系统,为医师开立TN A医嘱提供方便的同时,规范营养药物的使用;药师对TN A医嘱的进行稳定性与相容性审核,按照无菌配制四要素规范化配制,同时,建立了TNA的初步质量控制标准,让TNA人工配制达到线性(全过程)质量控制结果。结果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2003年启用以来,人工配制的TNA的质量达标。结论TNA人工配制线性化管理实践结果,TNA质量获得了良好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营养混合液 药师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原文传递
上海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结构在2012-2020年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婧 老东辉 张建中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584-590,共7页
目的分析2012-2020年间上海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结构变化,为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实施干预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三级医院9年中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并计算各类药物的使用量(以用药频度DDD... 目的分析2012-2020年间上海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结构变化,为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实施干预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上海市三级医院9年中抗菌药物使用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并计算各类药物的使用量(以用药频度DDDs表示)及其在总使用量中的占比,对一些重点的、变化大的抗菌药物种类进行二次数据分析。结果上海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类以及四环素类结构占比增大,第2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占比减小,其中莫西沙星、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头孢呋辛和青霉素在该种类的占比变化较大。经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结构变化与耐药数据、院内感染发生率、医师临床用药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近年来上海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特殊使用级药物占比呈增加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干预与管理,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耐药 医院内感染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肝移植受者的药物相关问题
16
作者 石晓萍 老东辉 +3 位作者 王菁 吕迁洲 李晓宇 许青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3年第2期104-111,共8页
目的:识别ICU肝移植受者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确定药师干预的潜在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ICU药师在药学监护和咨询中确定的DRPs、干预措施和接受情况。两名药师使用欧洲医药保健网分... 目的:识别ICU肝移植受者的药物相关问题(DRPs),确定药师干预的潜在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脏外科ICU药师在药学监护和咨询中确定的DRPs、干预措施和接受情况。两名药师使用欧洲医药保健网分类系统V9.1对DRPs进行分类,根据解决DRPs对肝移植受者治疗的潜在影响,以六分制标准独立评审药师的干预措施。使用Gephi 0.9.2软件分析DRPs与原因的网络关系。结果:药师在药学监护期间共检测到97个DRPs,最常见类型为"(可能)发生药物不良事件"(51.5%),DRPs的原因类型中"药物选择"占比最高(61.9%)。药师对药学监护中确定的DRPs共提出220项干预措施,医师层面122项,"提供干预措施给医师"占比最高;药物层面98项,"停用药物"占比最高。绝大多数干预措施被评估为"非常重要"(10.3%)、"重要"(64.0%)和"有些重要"(24.7%)。经过药师干预,88.7%(86/97)的DRPs得到解决。根据药学咨询的内容,药师共确定114个DRPs,64.0%与抗感染药物有关,最常见类型为"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39.5%),DRPs的原因类型中"药物选择"占比最高(40.4%)。针对药学咨询中确定的DRPs,药师提出的干预措施除医师层面(n=202)和药物层面(n=83)外,还有其他介入或行为(n=10)。除17个DRPs的干预措施因无目标患者无法直接评估外,其余97个DRPs的干预措施中,具有"非常重要"、"重要"和"有些重要"潜在影响的比例分别为19.6%、52.6%和26.8%。经过药师干预,97.4%(111/114)的DRPs得到全部或部分解决。比较在药学监护和药学咨询中确定的DRPs原因,发现医师和药师均较为关注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在内的药物组合问题,医师遇到"肾或肝功能不全时药物剂量调整"、需要"额外的药物信息"或"无法获得药物"时,更倾向于寻求药师帮助。DRPs与原因的网络关系分析显示,药学监护中原因最多样化的DRPs为"(可能)发生药物不良事件"和"治疗效果不佳",分别有10个和8个原因;药学咨询中原因最多样化的DRPs为"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有7个原因。结论:药师能够识别并解决ICU肝移植受者的DRPs,针对性药学干预对肝移植受者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在肝移植团队中,医师和药师知识体系的互补,有利于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问题 肝移植 重症监护 药学监护 咨询
原文传递
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价值
17
作者 孙莹 杨蕴智 +1 位作者 老东辉 李晓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17-020,共4页
探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纳入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病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样本随机划分为两组,研究中,对照组40名患者接受替硝唑治疗,观察组40名患者则接... 探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纳入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间病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样本随机划分为两组,研究中,对照组40名患者接受替硝唑治疗,观察组40名患者则接受盐酸左氧氟沙星加替硝唑治疗,对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因子变化,炎性包块及盆腔积液的变化进行对比,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表现出更高的治疗效果,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清免疫因子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改善情况更为显著,数据对比结果极具差异性(P<0.05)。在治疗前,炎性包块和盆腔积液对比数据差异无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总体情况更加优秀,数据对比结果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数据高于对照组,显示了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 表明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可优于单一替硝唑。此外,联合治疗可积极影响患者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改善炎性包块和盆腔积液状态,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硝唑 盐酸左氧氟沙星 联合治疗 慢性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