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A52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参数及性能 被引量:18
1
作者 翟熙伟 陈芙蓉 +1 位作者 毕良艳 张传臣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76,116-117,共4页
对20 mm厚7A52铝合金板材采用试件法进行电子束焊接,确定了焊接参数并对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加速电压60 kV,电子束流120 mA,聚焦电流763mA,焊接速度800 mm/min,可得到良好的焊缝表面.电子束流增大焊缝深宽比显著增加,聚焦电... 对20 mm厚7A52铝合金板材采用试件法进行电子束焊接,确定了焊接参数并对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加速电压60 kV,电子束流120 mA,聚焦电流763mA,焊接速度800 mm/min,可得到良好的焊缝表面.电子束流增大焊缝深宽比显著增加,聚焦电流微小的数值变化可引起焊缝形状突变.接头焊缝区晶粒细小均匀,抗拉强度为母材的87%,焊缝维氏硬度最低值为母材的61%,焊缝冲击韧度为母材的95.4%,表明了电子束接头的性能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铝合金 电子束焊接 焊接参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大压边力对带槛拉深克服内皱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翟熙伟 李明锋 王志恒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年第1期137-139,共3页
通过对增大压边力的带槛拉深与压边力等于上浮力的带槛拉深进行理论分析,给出各自的应力分布规律,求解了二者间的应力差值,分析了增大压边力对克服内皱效果的影响趋势,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应力分布 内皱 压边力 拉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统计方法的筒形件拉深缺陷分析与对策
3
作者 翟熙伟 王鹏程 许建刚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基于灰色统计方法综合计算处理了多位冲压领域专家的意见,根据计算结果对筒形件拉深缺陷的解决方法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得出了一个制品缺陷与主要解决方法的对应顺序表,从而为筒形件拉深加工中克服缺陷的产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灰色统计 拉深 筒形件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52铝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0
4
作者 毕良艳 陈芙蓉 翟熙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153,共3页
采用ЭПУ-К型中压电子束焊机对7A52铝合金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焊缝组织均匀致密、晶粒细小,由α(Al)+T(Mg3Zn3Al2)相组成,与母材的组成相相同;焊缝中Mg、Zn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损,其... 采用ЭПУ-К型中压电子束焊机对7A52铝合金进行焊接,并对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焊缝组织均匀致密、晶粒细小,由α(Al)+T(Mg3Zn3Al2)相组成,与母材的组成相相同;焊缝中Mg、Zn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烧损,其中Zn元素的烧损情况较Mg元素严重,焊缝中心Mg、Zn元素烧损情况较焊缝边缘严重;焊缝中心硬度最低;焊接接头平均拉伸断裂强度为431.7MPa,平均冲击韧度为27.67J/cm2,为母材冲击韧度的8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铝合金 电子束焊 焊接接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膜对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腐蚀不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郝利新 贾瑞灵 +2 位作者 张慧霞 翟熙伟 陈芙蓉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50,I0008,共7页
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核区由于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比较细小,组织呈现"洋葱环"分布,热力影响区的组织沿塑性流动方向分布,热影响区晶粒尺寸发生了明显的长大.接头组织不均匀导致不同区域的腐蚀行为不同.结果表明,没有... 7A5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焊核区由于发生动态再结晶,晶粒比较细小,组织呈现"洋葱环"分布,热力影响区的组织沿塑性流动方向分布,热影响区晶粒尺寸发生了明显的长大.接头组织不均匀导致不同区域的腐蚀行为不同.结果表明,没有微弧氧化膜时,母材的致钝电流远小于焊核区及热(力)影响区,更容易钝化;当微弧氧化膜的厚度为50μm,母材的致钝电流小于焊核区及热(力)影响区,较薄的微弧氧化膜对接头腐蚀不均匀性的改善作用不明显;当微弧氧化膜的厚度为70μm时,接头不同区域钝化特征接近,微弧氧化膜有助于减小接头组织不均匀对接头不同区域的腐蚀不均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腐蚀 微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212焊条堆焊修复不同材质矿用截齿的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项阳 翟熙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采用D212焊条对失效废弃的不同材质的矿用截齿进行堆焊修复,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和磨损试验,对不同基材的堆焊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明不同基材对堆焊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基材上的堆焊层组织主要为马氏体,但是... 采用D212焊条对失效废弃的不同材质的矿用截齿进行堆焊修复,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硬度测试和磨损试验,对不同基材的堆焊层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探明不同基材对堆焊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基材上的堆焊层组织主要为马氏体,但是焊条成分在基体熔化后被稀释,马氏体形态受基体成分的影响,因此也导致了堆焊层之间存在性能上的差异。此外,用D212焊条对截齿进行堆焊修复以后,截齿的硬度明显提高,耐磨性大幅度增加,同时堆焊层与基材呈现冶金结合,堆焊层不容易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齿 堆焊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荷对5383铝合金焊接接头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
7
作者 翟熙伟 刘士一 +2 位作者 王丽 贾瑞灵 张慧霞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522,共8页
本文开展了5383铝合金及其焊接接头分别施加不同载荷(50%R_(el)、80%R_(el)、100%R_(el),R_(el)为其屈服强度)在天然海水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采用四点弯曲加载装置进行恒载荷应力腐蚀实验,同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5383铝... 本文开展了5383铝合金及其焊接接头分别施加不同载荷(50%R_(el)、80%R_(el)、100%R_(el),R_(el)为其屈服强度)在天然海水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采用四点弯曲加载装置进行恒载荷应力腐蚀实验,同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5383铝合金母材有明显的钝化现象,而焊接接头几乎不存在钝化区间。载荷低于屈服强度时,焊接接头的电荷转移电阻(R_(ct))比未加载荷降低一个数量级,载荷等于屈服强度时,R_(ct)降低两个数量级。这是因为当载荷增加至屈服强度时,不仅内部的微观结构和应力状态会发生变化,表面钝化膜也难于形成,失去钝化膜对焊接接头的保护作用,腐蚀逐渐向基体内部发展,导致5383铝合金焊接接头的腐蚀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行为 铝合金 焊接接头 钝化膜
原文传递
Cl^-浓度对镁-铝合金β相模型合金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贾瑞灵 翟熙伟 严川伟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4-478,共5页
对镁-铝合金β相模型合金在不同浓度的Cl^-溶液环境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增加,β相的自腐蚀电位依次降低.但β相与α相之间的电位差没有随Cl^-浓度的增加递增.β相在不同浓度的Cl^-溶液中均能发生钝化,随... 对镁-铝合金β相模型合金在不同浓度的Cl^-溶液环境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增加,β相的自腐蚀电位依次降低.但β相与α相之间的电位差没有随Cl^-浓度的增加递增.β相在不同浓度的Cl^-溶液中均能发生钝化,随Cl^-浓度的增加点蚀击破电位降低,相应表面膜中含Mg的腐蚀产物种类也增多.在不同浓度Cl^-溶液环境中,β相模型合金的腐蚀电化学结果可以揭示β相的微电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铝合金 Β相 Cl-浓度 电化学腐蚀
原文传递
原位阻抗谱研究β相对镁-铝合金初期大气腐蚀行为的作用
9
作者 贾瑞灵 翟熙伟 +1 位作者 严川伟 王福会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5-253,共9页
采用原位电化学阻抗(EIS)技术研究了薄液膜条件下β相对镁铝合金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NaCl诱发的镁合金初期大气腐蚀,β相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早期的10 h内,β相体积分数较多的镁合金对应阻抗谱的电荷转移电阻比较大,表明其腐... 采用原位电化学阻抗(EIS)技术研究了薄液膜条件下β相对镁铝合金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NaCl诱发的镁合金初期大气腐蚀,β相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早期的10 h内,β相体积分数较多的镁合金对应阻抗谱的电荷转移电阻比较大,表明其腐蚀速率较慢,这是由于镁合金中β相相对耐蚀。但在高浓度Cl^-作用下,随暴露时间的延长,一旦突破合金表面β相的阻碍后电荷转移电阻明显下降,腐蚀速率加快。β相体积分数较少的镁合金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腐蚀产物膜的保护性明显优于β相体积分数较多的镁合金,这有助于减缓β相体积分数较少的镁合金基体在暴露后期的腐蚀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失效与保护 镁-铝合金 Β相 大气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原文传递
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接头的不均匀性对其表面微弧氧化膜腐蚀防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郝利新 贾瑞灵 +3 位作者 张慧霞 张伟 赵婷 翟熙伟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5,共7页
以装甲用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接接头易于腐蚀,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为背景,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极化曲线为表征手段,研究了焊缝组织和成分的不均匀性对表面微弧氧化膜腐蚀防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为树枝状的铸... 以装甲用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接接头易于腐蚀,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为背景,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极化曲线为表征手段,研究了焊缝组织和成分的不均匀性对表面微弧氧化膜腐蚀防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区为树枝状的铸态组织;熔合区靠近焊缝一侧为细小的等轴晶组织,紧邻热影响区一侧为柱状晶;热影响区的组织部分发生了再结晶;母材为典型的轧制态纤维组织。微弧氧化膜在焊缝表面生长速率慢,Mg参与形成焊缝表面的氧化膜,使得氧化膜的钝化性减弱,致密性和均一性变差,其腐蚀防护作用不及母材和热影响区表面氧化膜的。短期浸泡时,焊缝区、热影响区及母材表面微弧氧化膜的腐蚀防护作用差别较小;长期浸泡后,焊缝表面微弧氧化膜的腐蚀防护作用明显不及母材和热影响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双丝MIG焊 腐蚀 微弧氧化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