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定量参数联合DWI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翟战胜 李正 +3 位作者 任继鹏 周凤梅 杨庆辉 李静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10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且行新辅助化疗(4-6疗程),在化疗前后接... 目的分析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经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且行新辅助化疗(4-6疗程),在化疗前后接受DCE-MRI与DWI检查,依据化疗后穿刺活检结果(是否再次浸润)差异分为化疗缓解组(n=52)与无效组(n=38),比较2组化疗前后DCE-MRI定量参数与DWI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化疗后,2组Kep、Ve、Ktrans均较化疗前产生明显变化(P<0.05),缓解组变化程度较无效组更显著(P<0.05);2组ADCmin与ADCmean均较化疗前明显增大(P<0.05),缓解组增大程度较无效组更显著(P<0.05);DCE-MRI联合DWI检查准确性91.11%(82/90)、特异度94.74%(36/38)、灵敏度88.46%(46/52),Kappa值0.82。结论DCE-MRI定量参数联合DWI能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灶浸润与转移情况,从而准确判定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建筑功能规范化的几点具体拟议 被引量:3
2
作者 翟战胜 张沛心 《中国博物馆》 2002年第3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博物馆建筑 筹建 不均衡 规范化 发展水平 具体 考察 建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墓壁画馆的建设构想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战胜 张沛心 《中国博物馆》 2000年第4期42-45,共4页
关键词 唐墓壁画馆 博物馆建设 壁画 陈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寿墓壁画寺观图试析
4
作者 翟战胜 《文博》 2011年第3期84-87,共4页
李寿墓壁画中的寺观图是目前已发现唐墓壁画题材中仅有的一例,本文旨在进一步观察画面内容和布局、通过对影响壁画题材的几个因素的分析探讨绘制寺观图的由来,认为李寿墓寺观图的出现与其本人的经历、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并以此作为... 李寿墓壁画中的寺观图是目前已发现唐墓壁画题材中仅有的一例,本文旨在进一步观察画面内容和布局、通过对影响壁画题材的几个因素的分析探讨绘制寺观图的由来,认为李寿墓寺观图的出现与其本人的经历、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并以此作为探索解读唐墓壁画题材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画 李寿墓 寺观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懿德太子墓壁画墨书题记初考
5
作者 翟战胜 《文博》 2013年第3期34-38,共5页
懿德太子墓壁画题记是目前已经公布资料中仅见的唐墓壁画题记,但目前尚未有专门研究,本文拟在前人著述基础上对题记涉及人名进一步考证和梳理,并尝试对题记内容和书写情况进行分析和复原,进而推测题记作者的身份,深入发掘该题记的史料... 懿德太子墓壁画题记是目前已经公布资料中仅见的唐墓壁画题记,但目前尚未有专门研究,本文拟在前人著述基础上对题记涉及人名进一步考证和梳理,并尝试对题记内容和书写情况进行分析和复原,进而推测题记作者的身份,深入发掘该题记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懿德太子墓壁画 题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U肋加劲板初始几何缺陷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秋 翟战胜 +1 位作者 王捷 陈友杰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9,共6页
为较为准确地计入初始几何缺陷的形态和大小,通过塞尺试验得到的U肋加劲板初始几何缺陷的实测值,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U肋加劲板初始几何缺陷形态与大小的简化等效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整体几何缺陷按正弦半波形式来进行简化... 为较为准确地计入初始几何缺陷的形态和大小,通过塞尺试验得到的U肋加劲板初始几何缺陷的实测值,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U肋加劲板初始几何缺陷形态与大小的简化等效模拟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整体几何缺陷按正弦半波形式来进行简化处理是比较安全的,局部几何缺陷按模型特征值屈曲的第一阶屈曲模态简化处理是比较安全的,采用简化几何缺陷形式与实测几何缺陷的应力和变形曲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U肋加劲板 数值模拟方法 初始几何缺陷 第一阶屈曲模态
原文传递
开口肋加劲板屈曲模态与临界屈曲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秋 翟战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5,共8页
为更好掌握开口肋加劲板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弹性稳定分析方法,对无纵向和横向加劲肋的四边简支板、纵向加劲肋等间距布置的四边简支加劲板、纵向和横向加劲肋等间距布置的加劲板进行屈曲模态和临界屈曲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四边简... 为更好掌握开口肋加劲板的设计计算方法,采用弹性稳定分析方法,对无纵向和横向加劲肋的四边简支板、纵向加劲肋等间距布置的四边简支加劲板、纵向和横向加劲肋等间距布置的加劲板进行屈曲模态和临界屈曲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四边简支板或四边简支加劲板,临界屈曲应力与板宽、板长和板厚均有关,减小板宽和板长以及增大板厚可提高临界屈曲应力;随着加劲肋刚度比的变化,四边简支加劲板一般表现出3种屈曲模态,模态1为加劲肋与被加劲板共同发生整体屈曲,模态2为在加劲肋处形成波节,加劲肋与被加劲板发生屈曲,模态3为加劲肋为刚性加劲肋,不会发生失稳,只有被加劲板发生局部失稳;临界屈曲应力随加劲肋刚度比的增大而增大,模态1增大幅度最大,模态2次之,模态3逐步趋于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肋加劲板 弹性稳定 屈曲模态 临界屈曲应力 加劲肋 临界刚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附睾睾丸结核 被引量:4
8
作者 闫瑞芳 李学坤 +2 位作者 张改云 翟战胜 韩东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观察附睾睾丸结核平扫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特征。方法对比观察15例附睾睾丸结核(病变组)与1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20只正常睾丸)的MRI表现。结果病变组2例单侧附睾结核,11例单侧附睾并睾丸结核,1例双侧附睾结... 目的观察附睾睾丸结核平扫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特征。方法对比观察15例附睾睾丸结核(病变组)与10例其他疾病患者(对照组,20只正常睾丸)的MRI表现。结果病变组2例单侧附睾结核,11例单侧附睾并睾丸结核,1例双侧附睾结核累及双侧输精管、精囊腺、前列腺,1例双侧附睾并睾丸结核累及前列腺;附睾及睾丸病变T1WI均呈等、低混杂信号,内见斑片状高信号,T2WI呈等、高、稍低混杂信号,DWI呈稍高信号或环形高信号,ADC值降低,DCE呈不均匀强化,随时间延长环形强化特征更明显。DCE还可显示输精管壁增厚、强化,前列腺内斑片状无强化及精囊腺多发环形强化。结论MRI能准确评估附睾睾丸结核累及盆腔范围,DWI及DCE-MRI对附睾睾丸结核具有很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睾丸 结核 男性生殖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 3D-FIESTA-c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节前神经成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闫海龙 闫瑞芳 +4 位作者 任继鹏 岳巍 翟战胜 夏林峰 韩东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MR3D-FIESTA-C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节前神经成像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志愿者和10例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患者行3D-FIESTA、3D-FIESTA-C平扫和3D-FIESTA-C增强序列扫描。评价3种方法对臂丛节前神经根根束数目的显示... 目的:探讨MR3D-FIESTA-C序列增强扫描在臂丛节前神经成像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志愿者和10例臂丛神经节前损伤的患者行3D-FIESTA、3D-FIESTA-C平扫和3D-FIESTA-C增强序列扫描。评价3种方法对臂丛节前神经根根束数目的显示情况、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CNR)以及图像伪影,观察臂丛神经节前部分及其损伤在3D-FIES-TA-C序列增强扫描中的MR表现。结果:3D-FIESTA、3D-FIESTA-C平扫、3D-FIESTA-C增强对双侧臂丛神经节前部分(C5~C8、T1)神经前后根根束数目的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3D-FIESTA-c平扫、3D-FIESTA-C增强对双侧臂丛神经节前部分(C5~C8、T1)神经前后根根柬数目的显示均高于3D-FIESTA。而3D-FIESTA-C平扫与3D-FIESTA-c增强对双侧臂丛神经节前部分(C5~C8、T1)神经前后根根束显示数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序列CNR分别为39.44±6.65、39.91±6.52、25.92±6.95。三者的CNR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D-FIESTA、3D-FIESTA-c平扫的CNR均高于3D-FIESTA-C增强。3D-FIESTA与3D-FIESTA-C平扫的CN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FIESTA-c增强序列增加了背景组织中肌肉的信号强度,不利于观察臂丛神经节前部分及其损伤。结论:3D-FIESTA-c增强与3D-FIESTA-c平扫尽管在显示神经根根束数目上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其增加了背景组织中肌肉的信号强度,笔者认为宜在增强前行3D-FIESTA-c序列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孟楠 翟战胜 +3 位作者 殷慧佳 金兴兴 刘文玲 韩东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3-716,共4页
目的:探讨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34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良、恶性肿瘤组的单指数模型参数、双指数模型参数及拉伸指数模型... 目的:探讨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34例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良、恶性肿瘤组的单指数模型参数、双指数模型参数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值,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各参数值的差异,分析同组间各参数值的相关性,同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良性肿瘤的ADC_(stand)、ADC_(slow)、DDC及α值均高于恶性肿瘤,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70、0.723、0.769及0.741,诊断阈值分别为1.215×10^(-3) mm^2/s、1.050×10^(-3) mm^2/s、1.230×10^(-3) mm^2/s和0.783;良、恶性肿瘤组的ADC_(stand)与ADC_(slow)、DDC值均呈正相关(P<0.05),且ADCslow值低于ADCstand值(P<0.05)。结论:单指数、双指数及拉伸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应用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卵巢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部IDEAL-IQ及DWI成像对女性贫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楠 岳巍 +3 位作者 翟战胜 殷慧佳 段金辉 韩东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9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骨盆诸骨ADC值及FF值与女性贫血程度的关系,评价磁共振IDEAL-IQ及DWI序列诊断女性贫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女性贫血患者和40例女性正常志愿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骨盆诸骨(耻骨、髂骨、骶骨和坐骨)的ADC值及FF值,比较... 目的探讨骨盆诸骨ADC值及FF值与女性贫血程度的关系,评价磁共振IDEAL-IQ及DWI序列诊断女性贫血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女性贫血患者和40例女性正常志愿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骨盆诸骨(耻骨、髂骨、骶骨和坐骨)的ADC值及FF值,比较组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的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同年龄段正常组的ADC值和FF值均高于贫血组,中年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78、0.764,诊断阈值分别为0.646×10^(-3)mm^2/s、67.10%,老年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19、0.897,诊断阈值分别为0.578×10^(-3)mm^2/s、59.80%;轻度贫血组的ADC值和FF值均高于中、重度贫血组(P<0.05),中、重度贫血组间各参数值没有统计学差异;骨盆不同解剖部位间各参数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磁共振IDEALIQ及DWI成像能够从骨髓成分变化的角度间接反映女性是否贫血,并可初步判定贫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定量 扩散加权成像 贫血 骨盆诸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肋加劲板初始几何缺陷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秋 翟战胜 郭智勇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3,共7页
U肋加劲板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初始几何缺陷,根据对结构受力时破坏形态影响的不同,初始几何缺陷可以分为整体和局部两种缺陷。通过塞尺试验对U肋加劲板的初始几何缺陷进行测量,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理想板平面... U肋加劲板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初始几何缺陷,根据对结构受力时破坏形态影响的不同,初始几何缺陷可以分为整体和局部两种缺陷。通过塞尺试验对U肋加劲板的初始几何缺陷进行测量,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理想板平面,然后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得到钢桥面板整体几何缺陷和局部几何缺陷的幅值。研究表明:在整体和局部几何缺陷的分布中,试件大部分接近沿纵向或横向的正弦曲线的半波或整波的形式分布,建议整体和局部几何缺陷的幅值分别取构件长的1/750和板宽的1/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肋加劲板 初始几何缺陷 试验测试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和IDEAL-IQ技术预测子宫内膜癌p53基因突变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凤梅 任继鹏 +3 位作者 翟战胜 段金辉 刘旺毅 李学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p53野生型EC患者的IVIM-DWI和IDEAL-IQ成像资料。比较两组间ADC_(slow)、ADC_(fast)、f、FF和R_(2)^(*)值的差异。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Logistic回归分析和DeLong检验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构建多参数联合模型和比较AUC的差异。结果:p53基因突变组的ADC_(slow)和f值均显著小于野生组[(0.66±0.26) vs.(1.11±0.45),P<0.001;1.78 (1.49,2.15) vs. 2.29 (1.51,3.35),P=0.048],R_(2)^(*)值显著大于野生组[(23.98±12.46) vs.(15.10±3.69),P=0.001];两组间ADC_(fast)和F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0.184)。ADC_(slow)、f和R_(2)^(*)值预测突变型EC的AUC分别为0.817、0.675和0.718;三者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84,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94.44%。DeLong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与单项参数(ADC_(slow)、f、R_(2)^(*))比较,AU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59,P=0.008;Z=3.876,P<0.001;Z=3.318,P=0.001)。结论:IVIM-DWI和IDEAL-IQ成像的定量参数可用于评估EC患者的p53基因突变情况,且两种技术多参数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技术 P53基因突变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IDEAL-IQ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预测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状态
14
作者 周凤梅 任继鹏 +3 位作者 翟战胜 段金辉 刘旺毅 殷慧佳 《肿瘤影像学》 2023年第6期542-548,共7页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the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fication sequence,IDEAL-IQ)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 目的:探索磁共振成像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the least 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fication sequence,IDEAL-IQ)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细胞增殖状态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4例Ki-67增殖指数低(≤50%)和19例Ki-67增殖指数高(>50%)的EC患者的资料,分别测量病灶IDEAL-IQ成像的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R_(2)^(*)弛豫率(R_(2)^(*))值和IVIM成像的慢速表观弥散系数(slow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slow)、快速表观弥散系数(fast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fast)和灌注分数(perfusion fraction,f)并进行对比。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被用于确定各参数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和DeLong检验分别被用于多参数联合诊断和不同AUC间的差异分析。Spearman相关被用于评估各参数值与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Ki-67增殖指数高的组ADC-slow、ADC-fast和R_(2)^(*)值均显著低于Ki-67增殖指数低的组(P分别为<0.001、0.004、<0.001)。ADC-slow、ADC-fast、R_(2)^(*)以及三者联合鉴别Ki-67增殖指数高、低组EC的AUC分别为0.860、0.748、0.862和0.978。DeLong分析显示,ADC-slow+ADC-fast+R_(2)^(*)与ADC-slow、ADC-fast及R_(2)^(*)之间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2.109、3.134、2.227;P分别为0.035、0.002、0.023)。ADC-slow和R_(2)^(*)值均与Ki-67增殖指数呈中度负相关(r分别为-0.547、-0.711,P<0.001),ADC-fast与Ki-67增殖指数呈轻度负相关(r分别为-0.324,P=0.034)。结论:ADC-slow、ADC-fast和R_(2)^(*)均有助于评估EC患者的细胞增殖状态,且三者联合能够对Ki-67增殖指数高、低组EC进行更有效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Ki-67增殖指数 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 体素不相干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对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5
作者 殷慧佳 韩东明 +3 位作者 翟战胜 张健 周凤梅 任继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8-941,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PCa患者与47例BPH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APT参数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 目的探讨磁共振氨基质子转移(APT)成像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PCa患者与47例BPH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资料,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APT参数非对称性磁化转移率(MTRasym)。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TRasym值的阈值及诊断效能;比较两组患者病变的Ki-67标记指数,分析PCa组患者MTRasym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PCa组患者MTRasym值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76,诊断阈值为3.61%,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85.1%。PCa组患者Ki-67表达水平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Ca组MTRasym值与Ki-67呈正相关(r=0.591,P<0.05)。结论APT成像能够对PCa与BPH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且与Ki-67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可间接评估病变的增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氨基质子转移成像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6
作者 金兴兴 岳巍 +3 位作者 韩东明 闫瑞芳 孟楠 翟战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1例经超声检出的卵巢肿块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病变区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和DCE-MRI。分析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三种检查方... 目的:探讨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1例经超声检出的卵巢肿块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病变区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和DCE-MRI。分析卵巢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果:51例患者共检出57个病灶。常规MRI、薄层高分辨MRI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96%(49/57)和96.49%(5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MRI和薄层高分辨MRI分别结合DCE-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98%(53/57)和100%(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结合薄层高分辨MRI与常规结合DCE-MRI检查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薄层小视野高分辨MRI结合DCEMRI可以明显提高卵巢肿瘤的定性诊断准确性,但薄层高分辨MRI尚不能取代DCE-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薄层小视野扫描 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岳征 刘文玲 +6 位作者 任继鹏 翟战胜 张健 刘旺毅 周凤梅 韩东明 闫瑞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5期780-783,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脾脏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观察60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0例,B级20例,C级2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脾脏多b值DWI检查。分别测量脾脏单指数标准扩散系数(... 目的初步探讨脾脏体素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观察60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0例,B级20例,C级20例),所有受试者均行脾脏多b值DWI检查。分别测量脾脏单指数标准扩散系数(ADC-stand)、双指数慢速扩散系数(ADC-slow)、快速扩散系数(ADC-fast)和扩散分数(f)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分布扩散系数(DDC)和拉伸因子(α),比较脾脏在肝硬化不同Child-Pugh分级间各参数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值诊断阈值及效能。结果脾脏ADC-fast值在A、B、C级分别为9.021±0.171、7.781±0.131、6.665±0.152,组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选择合适的诊断阈值,可使上述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达到65.0%及以上。脾脏ADC-stand值、ADC-slow值、f值、DDC值、α值三组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脏IVIM-DWI中的ADC-fast值有助于临床进行肝硬化程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压U肋加劲板局部稳定受力性能数值模拟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秋 杨明 +1 位作者 翟战胜 王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40,共9页
为了掌握受压U肋加劲板的局部稳定受力性能,考虑残余应力与初始几何缺陷,建立U肋加劲板局部稳定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考虑不同宽厚比的试验验证该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将U肋加劲板及其腹板简化为四边简支板,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 为了掌握受压U肋加劲板的局部稳定受力性能,考虑残余应力与初始几何缺陷,建立U肋加劲板局部稳定试验试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考虑不同宽厚比的试验验证该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将U肋加劲板及其腹板简化为四边简支板,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验证四边简支板简化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得到的破坏模态和应力-位移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所计入的残余应力和几何缺陷大小是合理的;采用简化的四边简支板模型和试验试件模型计算的应力-位移曲线从开始到峰值吻合较好,在下降段四边简支板模型下降斜率有所增大;在分析受压U肋加劲板受力性能时,可以选用等效四边简支板简化模型分析其局部稳定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肋加劲板 数值模拟 破坏模式 应力-位移曲线 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钢U肋加劲板受压整体稳定承载力数值模拟与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秋 张骏超 +1 位作者 林楚 翟战胜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54,共10页
建立受压混合钢U肋加劲板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整体稳定分析,通过在梁单元模型中施加等效应力模拟U肋和被加劲板的不同强度,以5种不同强度组合的U肋加劲板试验试件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位移曲线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采用经试验验证... 建立受压混合钢U肋加劲板梁单元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整体稳定分析,通过在梁单元模型中施加等效应力模拟U肋和被加劲板的不同强度,以5种不同强度组合的U肋加劲板试验试件的破坏模式和荷载-位移曲线对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采用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变化U肋高度、U肋与被加劲板强度与厚度、构件长度,得到混合钢U肋加劲板整体稳定系数,并与各国规范的柱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压力荷载作用下,由于非等强钢U肋加劲板中钢材强度较低部分较早达到屈服,这将使得构件整体偏心受压,从而导致构件整体稳定系数均小于1;等强钢M345-U345柱子曲线位于JTG D64-2015中的a,b类柱子曲线之间,并随着相对长细比的增大逐渐向b类柱子曲线靠近;非等强钢柱子曲线在相对长细比较小时均低于等强钢M345-U345柱子曲线,而在相对长细比较大时的走势基本一致,其中M345-U420和M420-U345两条柱子曲线与JTG D64-2015中的b类柱子曲线接近;M345-U390和M390-U345两种柱子曲线随着相对长细比的增大逐步与等强钢M345-U345柱子曲线重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钢U肋加劲板 整体稳定 数值模拟 试验验证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肋加劲板受压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秋 张骏超 +1 位作者 翟战胜 聂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共7页
为了探究U肋加劲的板件在压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与破坏机理,建立了受压混合钢U肋加劲板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边界条件、初始几何缺陷和焊接残余应力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试件两端的转动约束条件会改变试件的破坏模式和... 为了探究U肋加劲的板件在压力作用下的受力性能与破坏机理,建立了受压混合钢U肋加劲板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边界条件、初始几何缺陷和焊接残余应力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试件两端的转动约束条件会改变试件的破坏模式和受压稳定承载力;加载偏心方向对试件稳定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当加载偏心弯矩效应与试件弯曲方向一致时,试件承载力随加载偏心的增大而减小,反之,试件承载力随加载偏心的增大而增大;在有限元模型中试件两端约束设置为自由转动,整体几何缺陷幅值取构件长度的1/1 000,局部几何缺陷幅值取子板宽的1/200,加载偏心矩取截面高度的0. 02倍,采用残余应力简化分布形式得到的承载力计算结果与混合钢U肋加劲板试验结果符合较好。该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混合钢U肋加劲板的受力性能和抗压稳定承载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钢U肋加劲板 数值模拟 边界条件 初始几何缺陷 加载偏心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