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科技期刊收取论文费用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1
作者 俞征鹿 潘尧 +2 位作者 盖双双 翟丽华 焦一丹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4年第6期48-55,共8页
科技期刊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期刊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市场的驱动,科技期刊通过合理收费来覆盖成本是期刊发展的通... 科技期刊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期刊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市场的驱动,科技期刊通过合理收费来覆盖成本是期刊发展的通用做法。以国内外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对论文收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84.4%的国外科技期刊收取论文相关费用,国内英文科技期刊收取费用的比例为63.2%;商业出版机构在科技期刊出版中占主导地位,所收取的论文相关费用较高,政府和学协会等出版机构收取的费用较低;多数非英语及多语种科技期刊免收论文费用。基于此提出建议:适当收取论文费用,有助于科技期刊可持续化发展;国家应出台政策引导和规范科技期刊收费;收费应做到规范、透明且公平;为适应数字化的快速发展,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可通过为用户提供多类型的服务来拓展多样性的收费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论文费用 文章处理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渠系统氮、磷输出特征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翟丽华 刘鸿亮 +1 位作者 席北斗 徐红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9,共5页
通过对水稻种植期内农业源头沟渠中氮、磷的输出进行长期测定,研究了沟渠系统氮、磷的输出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沟渠系统输出的ρ(总氮)最大值为4.00 mg/L,氮输出的主要形态为氨氮和硝氮,ρ(氨氮)和ρ(硝氮)... 通过对水稻种植期内农业源头沟渠中氮、磷的输出进行长期测定,研究了沟渠系统氮、磷的输出特征及其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沟渠系统输出的ρ(总氮)最大值为4.00 mg/L,氮输出的主要形态为氨氮和硝氮,ρ(氨氮)和ρ(硝氮)的最大值分别为3.00和1.83 mg/L;磷输出的主要形态为可溶性磷酸盐,ρ(总磷)和ρ(可溶性磷酸盐)的最大值达1.00 mg/L.灌溉一段时间后,氮、磷的输出呈单调递减变化;降雨后,由于流失方式的变化,氮的输出逐渐增加,2-3 d后才有所降低,而可溶性磷酸盐无大的流失.沟渠系统中不同断面对氮、磷的截留转化作用相似.其中,ρ(总磷)单调递减;ρ(总氮)和ρ(氨氮)在灌溉后随时间逐渐降低,降雨后其随时间虽有所增加,但最终趋势是降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头沟渠系统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某农场土壤和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翟丽华 刘鸿亮 +1 位作者 徐红灯 席北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770-1773,共4页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农田土壤及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实验表明,水相氨氮浓度为5—100mg/L时,风干农田土壤、风干沟渠沉积物及新鲜沟渠沉积物3种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农田土壤...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农田土壤及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实验表明,水相氨氮浓度为5—100mg/L时,风干农田土壤、风干沟渠沉积物及新鲜沟渠沉积物3种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并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农田土壤与沟渠沉积物的氨氮背景含量分别为12mg·kg^-1和92mg·kg^-1,并且农田土壤对氨氮的吸附系数为8.21,而风干沟渠沉积物与新鲜沟渠沉积物吸附系数分别为5.42与6.84,因此,土壤的吸附能力要大于沟渠沉积物,后两者的吸附能力相近.对3种吸附剂吸附机制的讨论表明,吸附特性与界面性质相关,实验氨氮浓度范围内吸附作用主要为离子交换.相同实验条件下,当初始氨氮浓度较大时,随温度升高,3种吸附剂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减小,对氨氮的吸附为弱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沉积物 氨氮 吸附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源头沟渠沉积物氮磷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翟丽华 刘鸿亮 +1 位作者 席北斗 徐红灯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59-1363,共5页
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杭嘉湖流域某源头沟渠中沉积物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特征,以揭示氮、磷迁移转化机制。结果表明,沉积物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是一个复合动力学过程,包括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主要吸附过程发... 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杭嘉湖流域某源头沟渠中沉积物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特征,以揭示氮、磷迁移转化机制。结果表明,沉积物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是一个复合动力学过程,包括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主要吸附过程发生在0~5h之内,吸速率在0~1h较大,氨氮最大吸附速率为160mg·kg-1·h-1,磷酸盐最大吸附速率为300mg·kg-1·h-1。实验浓度范围内(氨氮0~50mg·L-1,磷酸盐0~20mg·L-1)沟渠沉积物对氨氮和磷酸盐的吸附等温线均呈良好线性变化。沉积物中固定态氨氮含量为9.81mg·kg-1,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平衡质量浓度为0.046mg·L-1,与同流域内湖泊河流相比均较低。说明氮、磷在农田沟渠中的迁移转化较快,与河流湖泊相比,氮、磷并未大量累积在沉积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沉积物 氨氮 磷酸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热管高频焊接焊渣自动清理装置研究
5
作者 黄乃玉 翟丽华 +2 位作者 石涵钰 蓝泰 莫耀弟 《装备制造技术》 2025年第1期116-119,137,共5页
针对铝制散热管高频直缝焊接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焊渣清理难题,包括焊渣清理不净、易损伤散热管表面质量及清理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创新设计了一套新型散热管高频焊接焊渣自动清理和防护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滚轮限位传送机构、焊渣自动... 针对铝制散热管高频直缝焊接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焊渣清理难题,包括焊渣清理不净、易损伤散热管表面质量及清理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创新设计了一套新型散热管高频焊接焊渣自动清理和防护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滚轮限位传送机构、焊渣自动清理机构以及工件支撑组件等组成。通过气缸驱动实现刮刀位置和方向的精确调整,可以适应不同焊接条件下的焊渣清理需求。装置设置了两组焊渣自动清理机构,实现粗修、精修焊渣两道工序,能有效提升清理效率和质量。同时,工件支撑组件在焊渣自动清除过程中能有效防护铝散热器,防止因清理作业而导致散热管损伤。通过生产实践验证,该套设备能实现自动化连续清除焊渣,焊渣清除效果好,生产效率提高了约20%。此外,通过该装置处理后的散热管,散热管焊缝质量不良品率由原来的5%~10%降低至2%以内,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该研究成果不仅为铝制散热管的高效、高质量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我国铝制散热管高频焊接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和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制散热管 高频焊接 焊渣 自动清理 防护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高危患者胃内pH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翟丽华 王启仪 +4 位作者 沙卫红 布小玲 岑荣英 李子俊 刘婉薇 《新医学》 2015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PUB)高危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方法 19例经胃镜确诊为PUB的患者(Forrest分级Ib-Ⅱb)分为2组,分别予静脉使用大剂量泮托拉唑(首剂80 mg静脉注射,然后以8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和常规剂量...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PUB)高危患者胃内pH值的影响。方法 19例经胃镜确诊为PUB的患者(Forrest分级Ib-Ⅱb)分为2组,分别予静脉使用大剂量泮托拉唑(首剂80 mg静脉注射,然后以8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和常规剂量泮托拉唑(首剂40 mg静脉注射,然后以4 m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注射)治疗,并对其进行24 h动态胃酸监测。其中,大剂量组8例,常规剂量组11例。观察2组患者24 h胃内pH达到6.0的时间,并比较其pH>6.0占总监测时间百分比。结果 2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溃疡类型、内镜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患者胃内p H达到6.0时间为(30.50±4.84)min,常规剂量组为(57.09±13.56)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剂量组患者胃内p H>6.0所占时间百分比为95.42%(44.36%),常规剂量组为42.15%(4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大剂量和常规剂量静脉使用泮托拉唑均能使PUB高危患者胃内p H值达到6.0以上,但大剂量组起效更快且持续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血 泮托拉唑 胃内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7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翟丽华 杨纯玉 +2 位作者 蒋科威 徐笑洋 卢杭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9-722,725,共5页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现状及达标率,探讨治疗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357例住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各类常用降压药物使用频率分别为:钙离子拮抗药(CCB)64.15%,血管紧张...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现状及达标率,探讨治疗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357例住院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各类常用降压药物使用频率分别为:钙离子拮抗药(CCB)64.1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32.77%,利尿药26.33%,β受体阻断药(BB)25.7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23.81%,α受体阻断药4.20%。单剂药物治疗方案占42.86%,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占57.14%,其中不含利尿药的联合药物治疗组合占40.62%,含利尿药的联合药物治疗组合占16.53%。收缩压达标率为67.79%。舒张压≤70 mmHg发生率为26.89%,其中8例发生心肌缺血事件。结论:合理的降压药物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能够提高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努力达标的同时,应避免过度降低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动态血压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翟丽华 王沙燕 +3 位作者 卢峻 张阮章 杨纯玉 徐辉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9期714-715,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 10 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组 )的ACE基因多态性 ,根据PCR检测结果 ,分为DD基因型 (n =2 4)、II基因型 (n =40 )及ID基因型...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 10 6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组 )的ACE基因多态性 ,根据PCR检测结果 ,分为DD基因型 (n =2 4)、II基因型 (n =40 )及ID基因型 (n =42 )三个亚组 ,分别进行偶测血压 (CBP)及动态血压 (ABP)检测 ,观察三种基因型之间的血压差异 ,另设同期体检的 5 1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CBP参数在三个亚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ABP参数中 ,DD型亚组的 2 4h平均收缩压和平均动脉压较II型亚组显著增高 ,P <0 .0 5。结论 ACE基因的插入 缺失多态性对老年高血压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老年人 动态血压 ACE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液轮机换热管的换热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翟丽华 朱志彬 +5 位作者 董美英 吴爽 王华明 林清宇 胡卫朋 林榕端 《装备制造技术》 2004年第1期13-15,共3页
介绍了微型液轮机的结构及其自动除垢防垢并强化传热的原理。采用自行设计的套管式传热实验装置及流程,进行了内置液轮机换热管的换热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管内置液轮机时的总传热系数比无液轮机时要大,说明内置液轮机... 介绍了微型液轮机的结构及其自动除垢防垢并强化传热的原理。采用自行设计的套管式传热实验装置及流程,进行了内置液轮机换热管的换热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换热管内置液轮机时的总传热系数比无液轮机时要大,说明内置液轮机可提高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管 微型液轮机 换热性能 强化传热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论文的基金标注规范化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丽华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3年第3期6-11,共6页
近年来,科技期刊论文中基金标注的规范化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采用深度调查的方式,与部分高端研究人员共同研究探讨了科技论文中的基金标注问题,并从标注条件、标注位置、标注内容、规范化监督主体等四个方面对基金项目... 近年来,科技期刊论文中基金标注的规范化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采用深度调查的方式,与部分高端研究人员共同研究探讨了科技论文中的基金标注问题,并从标注条件、标注位置、标注内容、规范化监督主体等四个方面对基金项目的规范化标注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基金标注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竞争背景下中美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合作分析
11
作者 翟丽华 潘云涛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3年第3期62-70,共9页
将中美科研合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CI论文数据探讨了战略竞争背景下中美合作的特征,重点分析2016—2021年中美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合作的变化趋势、学科分布与变化特点,以及国际合作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从跨国研究人员的数量及研究领域角度... 将中美科研合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SCI论文数据探讨了战略竞争背景下中美合作的特征,重点分析2016—2021年中美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合作的变化趋势、学科分布与变化特点,以及国际合作的影响作用;同时也从跨国研究人员的数量及研究领域角度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2020年之前,中美一度保持合作增强的趋势,并且在各自的国际合作网络中均占据首要位置,中美合作对于中国的影响作用较大。随着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中美科研关联性出现下降的趋势,科研合作对于中美两国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减弱,但在个别领域,如临床医学、地学领域的科研合作保持小幅增长。而中美两国跨国科研人员数量的大幅下降成为中美合作关联性降低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以上结果,从模式机制创新与交流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对中美科技合作的未来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合作 国际合作 战略竞争 跨国科研人员 科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研究概况及规范化问题探讨
12
作者 翟丽华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3年第3期22-25,共4页
文章对科技期刊论文摘要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精确性、完整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并从摘要内容、摘要结构与形式、摘要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从客观性和主观性两个方面提出了规范化摘要的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期刊 论文摘要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于会彬 席北斗 +4 位作者 郭旭晶 翟丽华 何连生 许其功 刘鸿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9-414,共6页
以浙江嘉兴双桥农场为研究对象,分析降水对农田沟渠中氮、磷流失的影响,揭示氮、磷在降水径流中流失的一般规律.在单晚稻生长期间,同步监测了施肥后的2次降水量和沟渠径流量,并对2次降水径流的全过程进行污染物含量的测定,对农田排水沟... 以浙江嘉兴双桥农场为研究对象,分析降水对农田沟渠中氮、磷流失的影响,揭示氮、磷在降水径流中流失的一般规律.在单晚稻生长期间,同步监测了施肥后的2次降水量和沟渠径流量,并对2次降水径流的全过程进行污染物含量的测定,对农田排水沟渠径流量与污染物含量随2次降水变化过程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污染物含量变化呈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且污染物含量峰值比流量峰值提前2~3 h;在降水初期,污染物含量随径流量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流量的继续增大,含量呈下降趋势.施肥后4 d内降水的农田沟渠中氮、磷随径流的流失量比4 d后大.影响氮、磷流失的因素主要有降水量、降水时间间隔、径流量、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土壤前期含水量以及沟渠中的沉积物等.氮流失的主要形态为氨氮和硝氮;磷流失的主要形态为磷酸盐.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径流量与氮、磷排放负荷间符合多项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排水沟渠 降水径流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徐红灯 王京刚 +1 位作者 席北斗 翟丽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为有效阻控降雨条件下农田土壤流失氮、磷通过沟渠进入水体,通过对降雨时农田排水沟渠系统中总氮、总磷的测定和分析,研究降雨径流下沟渠系统水体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农田排水沟渠系统本身不太稳定,在外界条件... 为有效阻控降雨条件下农田土壤流失氮、磷通过沟渠进入水体,通过对降雨时农田排水沟渠系统中总氮、总磷的测定和分析,研究降雨径流下沟渠系统水体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农田排水沟渠系统本身不太稳定,在外界条件(降雨)的作用下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农田排水沟渠系统又具有抗冲击可修复能力,可以使氮、磷的各项转化作用恢复。该特征使得总氮、总磷在沿程迁移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总氮浓度沿程呈3次多项式曲线变化,总磷浓度整体呈指数递减变化;同时各断面的总氮、总磷自身转化也有其降解规律,总氮和总磷浓度随时间均呈3次多项式曲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 农田排水沟渠 迁移转化 降雨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渠沉积物对农田排水中氨氮的截留效应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徐红灯 席北斗 翟丽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924-1928,共5页
采用沟渠沉积物吸附效应实验和沟渠沉积物硝化效应实验方法,研究了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和硝化能力并对比了两者的截留效应,探讨了pH值、温度、进水氨氮浓度和DO对沟渠沉积物截留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渠沉积物对氨氮具有很强的吸... 采用沟渠沉积物吸附效应实验和沟渠沉积物硝化效应实验方法,研究了沟渠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和硝化能力并对比了两者的截留效应,探讨了pH值、温度、进水氨氮浓度和DO对沟渠沉积物截留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渠沉积物对氨氮具有很强的吸附和硝化能力,最大饱和吸附量和硝化量分别约为1.3和0.15mg·g-1;对比沟渠沉积物吸附量和硝化量,沟渠沉积物吸附作用在沟渠沉积物截留效应中占主导作用。沟渠沉积物吸附最佳pH为7.0~9.0;在20℃到4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逐渐增大;DO通过影响微生物种群来间接影响沟渠沉积物截留氨氮的截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沉积物 氨氮 吸附 硝化 截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沟渠沉积物截留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席北斗 徐红灯 +1 位作者 翟丽华 王京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90-494,共5页
通过摇瓶动态实验和箱体静止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沟渠沉积物对农田流失氮、磷的截留效应,分析了pH对氮、磷截留效应及其界面交换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pH变化范围内,沟渠沉积物对NH4+-N的吸附量和NO2--N的硝化量以及对TN的截... 通过摇瓶动态实验和箱体静止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沟渠沉积物对农田流失氮、磷的截留效应,分析了pH对氮、磷截留效应及其界面交换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pH变化范围内,沟渠沉积物对NH4+-N的吸附量和NO2--N的硝化量以及对TN的截留率都是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沟渠沉积物对总溶解性磷(TDP)的吸附量随着pH的增加而增加,TP的截留率在5d前随pH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此后基本不发生变化;在不同的pH下,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氮的界面交换行为,同时pH通过影响沉积物的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来影响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交换行为。阐明pH对沟渠沉积物氮、磷截留效应的影响有助于掌握氮、磷在农田排水沟渠中的迁移转化机理,从而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留 沟渠沉积物农田排水沟渠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轮机强化管内换热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林清宇 李培宁 +3 位作者 林榕端 冯庆革 翟丽华 董美英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管壳式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管内插入物。插入物的形式很多,但大多为单一的强化传热技术,不能防垢除垢。而污垢的存在却大大降低了换热设备的传热系数,增加了能量消耗。换热管内液轮机则实现了换热设备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并强化... 管壳式换热设备强化传热的方法之一是管内插入物。插入物的形式很多,但大多为单一的强化传热技术,不能防垢除垢。而污垢的存在却大大降低了换热设备的传热系数,增加了能量消耗。换热管内液轮机则实现了换热设备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并强化传热。对液轮机强化管内换热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提供了传热和阻力的试验数据和方法,分析并得到了膜传热系数关联式。结果表明,液轮机使管内阻力损失仅有少量增加,却较为显著地强化了管内换热。即使与无垢光管对比,液轮机也有效地强化了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轮机 在线防垢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美人”论文与领域主题演变关系研究——以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睡美人论文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海燕 马峥 +3 位作者 高继平 翟丽华 潘云涛 武夷山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89-996,共8页
以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为例,研究了发表于1995—2004年的14265篇领域论文、睡美人论文、零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时间和研究内容先进性。研究表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睡美人论文的主题分布不同于其他两类文献,且出现时间早于同... 以信息安全技术领域为例,研究了发表于1995—2004年的14265篇领域论文、睡美人论文、零被引论文、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分布、时间和研究内容先进性。研究表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的睡美人论文的主题分布不同于其他两类文献,且出现时间早于同类主题时间;在研究内容先进性方面,睡美人论文的研究内容早于同类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美人论文 高被引论文 零被引论文 主题分布 信息安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螺纹塑料盖注射模设计
19
作者 谢俊杰 翟丽华 秦荣明 《模具工业》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塑料盖上的内螺纹不能强制脱模,须在模具上安装自动脱模机构使螺纹型芯旋转脱模。在塑料盖的外圆柱面上设计了防止其在型腔中旋转的凸起,根据塑料盖的结构设计1模4腔的模具,4个型腔呈正方形排列。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不同注射批次的... 塑料盖上的内螺纹不能强制脱模,须在模具上安装自动脱模机构使螺纹型芯旋转脱模。在塑料盖的外圆柱面上设计了防止其在型腔中旋转的凸起,根据塑料盖的结构设计1模4腔的模具,4个型腔呈正方形排列。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并使不同注射批次的塑料盖内螺纹起始点具有一致性,模具采用由“斜导柱+齿条+齿轮”驱动螺纹型芯旋转的脱模机构,为防止开模时斜导柱立即驱动螺纹型芯旋转,斜导柱采用了延时驱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螺纹 一致性 斜导柱 齿条 延时开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及AGT基因多态性与非家族性房颤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纯玉 梁旭 +2 位作者 黄璐璐 徐笑洋 翟丽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非家族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出非家族性心房颤动患者20例,无心房颤动同期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ACE、AGT基因多态性。结果非家族...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非家族性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选出非家族性心房颤动患者20例,无心房颤动同期住院患者30例为对照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ACE、AGT基因多态性。结果非家族性房颤组ACE-DD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家族性房颤组AGT-TT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ACE基因多态性与非家族性心房颤动无相关性;AGT-TT基因型与非家族性房颤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