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层制司法管理的问题与出路 被引量:3
1
作者 谭世贵 翁凌峰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提出司法改革的普遍困难———科层制的司法管理。在首先分析科层制的历史沿革、中国化动因之后,以科层制的固有规律和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理论基点,对审委会与合议庭/独任法官的理性行为进行了微观的分析。最后给出作为回应的三个环... 本文提出司法改革的普遍困难———科层制的司法管理。在首先分析科层制的历史沿革、中国化动因之后,以科层制的固有规律和理性选择理论作为理论基点,对审委会与合议庭/独任法官的理性行为进行了微观的分析。最后给出作为回应的三个环环相扣的建议措施:司法机构“去行政化”、法官独立以及法官监督与惩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管理 科层制 理性选择理论 司法改革 理论基点 理性行为 司法机构 法官监督 法官独立 中国化 审委会 行政化 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审死官》中的刑事诉讼问题趣谈
2
作者 翁凌峰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从“文学中的法律”的视角,以古案今判的方式,比较分析了电影《审死官》中的法律问题。对于荒诞电影作品中的讼师行为,进行了抽象式的批判,内容从讼师地位到律师伦理再到律师辩护策略,从宏大主题到如侦查实验的法务实践,试图通过挖掘出... 从“文学中的法律”的视角,以古案今判的方式,比较分析了电影《审死官》中的法律问题。对于荒诞电影作品中的讼师行为,进行了抽象式的批判,内容从讼师地位到律师伦理再到律师辩护策略,从宏大主题到如侦查实验的法务实践,试图通过挖掘出可看可思的一些材料,开辟一个思考法律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趣谈 诉讼 法律问题 比较分析 律师 作品 务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7
3
作者 翁凌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年第34期45-46,共2页
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走进校园和课堂,必将导致学科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着力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 随着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技术走进校园和课堂,必将导致学科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理论,乃至教学模式、教学结构、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特点,着力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以全新的信息和全新的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传播方法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知识意义的自我建构,提高主动参与意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精神,提高信息技术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 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高中 现代教学技术 信息技术素质 教学思想 学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翁凌峰 《科教文汇》 2012年第2期56-57,共2页
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的技术力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对于教育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教学已经成为了初、高中阶段学校教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 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的技术力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当中。对于教育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教学已经成为了初、高中阶段学校教学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本文首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再通过对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的阐述和理解来寻找出一套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来指导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课程 问题解决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水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版权保护
5
作者 翁凌峰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年第17期172-172,174,共2页
本文介绍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和分类,重点介绍了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嵌入过程提取和检测过程,最后利用基于DCT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算法给课件加入数字水印,实现基本的数字版权管理功能。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数字水印 版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助运中药合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汪玲娟 翁凌峰 陈劲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7年第6期787-788,共2页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是指食欲不振、胃纳不佳,甚至拒食。厌食会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贫血、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和发育[1-2]。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与机体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系,因此多采用补充微量元素进行治疗,...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病,是指食欲不振、胃纳不佳,甚至拒食。厌食会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贫血、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和发育[1-2]。现代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症与机体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系,因此多采用补充微量元素进行治疗,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3-4]。中医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儿的饮食习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食欲[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疗效观察 推拿治疗 健脾助运 中药 食欲不振 微量元素 胃肠蠕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翁凌峰 邓素翰 岑院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为后期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儿蛋白尿程度分为A组(非大量蛋白尿)和B组(大量蛋白尿),...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为后期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儿蛋白尿程度分为A组(非大量蛋白尿)和B组(大量蛋白尿),各49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 A组高血压、肉眼血尿、水肿及少尿比例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愈率均为100.00%;A组47例患儿蛋白尿完全恢复正常,B组45例患儿蛋白尿完全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消失平均时间A组为(16.82±3.13)d、B组为(25.22±5.7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均能达到较好预后,但大量蛋白尿患儿恢复时间较非大量蛋白尿患儿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球菌 感染 肾炎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肺炎支原体感染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翁凌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1202-1203,共2页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常会引起呼吸道损伤和肺外并发症,儿童多见。有资料显示,支原体感染已经成为婴儿和儿童急性肺炎常见病菌,约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30%。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呼吸科常见疾病,常会引起呼吸道损伤和肺外并发症,儿童多见。有资料显示,支原体感染已经成为婴儿和儿童急性肺炎常见病菌,约占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30%。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分析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肺外并发症 呼吸道损伤 常见疾病 常见病菌 急性肺炎
原文传递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1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翁凌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1540-1541,共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儿科常见的围生期窒息导致的疾病,可能造成患儿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出现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本研究通过对11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拟探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儿科常见的围生期窒息导致的疾病,可能造成患儿脑缺氧缺血性损伤,出现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本研究通过对11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拟探讨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方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临床观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脑缺氧缺血性损伤 临床治疗效果 神经系统后遗症 围生期窒息 新生儿死亡
原文传递
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特点及血清相关免疫指标变化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汪玲娟 王明欢 +2 位作者 龚方彪 孙碧霞 翁凌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9-942,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感染时机体相关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290例作为A组,选同期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儿... 目的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感染时机体相关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290例作为A组,选同期医院体检中心的健康儿童290例作为B组,采集患儿的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法检测抗菌药物耐药性,免疫球蛋白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结果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青霉素G、哌拉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耐药率均>5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呋喃妥因、氨曲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等的耐药率较高;A组患儿LgG2(1.82±0.53)、LgG4(0.23±0.19)、LgM(1.01±0.47)指标水平低于B组患儿LgG2(2.74±0.88)、LgG4(0.61±0.39)、LgM(1.85±0.56)指标水平,LgE(1.89±0.32)指标水平高于B组LgE(1.17±0.35)(P<0.05)。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而上述菌种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同时儿童呼吸道感染与免疫功能紊乱具有相关性,LgG2、LgG4、LgM、LgE均可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免疫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与血清炎症因子特点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邓素翰 孙碧霞 +2 位作者 俞辉 翁凌峰 严旭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56-1859,共4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临床意义,旨在为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新生儿NICU收治的患儿570例为研究对...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临床意义,旨在为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新生儿NICU收治的患儿5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医院感染败血症的发生情况。采集血液标本,分离培养鉴定,以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进行药敏试验;并测定两组患儿PCT、WBC与CRP。结果 新生儿NICU收治的患儿发生败血症61例,医院感染率为10.70%(61/570);共培养分离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4株占43.04%,以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21株占26.58%,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真菌24株占30.38%,以热带假丝酵母为主;主要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一定的耐药率,仅对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较敏感,而真菌对制霉菌素和氟康唑较敏感;感染败血症患儿血清PCT、WBC和CRP分别为(2.97±0.46)ng/ml、(15.42±1.89)×10~9/L和(49.83±8.74)mg/L高于未感染败血症患儿(P<0.001)。结论 NICU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PCT、WBC和CRP对医院感染败血症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评价感染败血症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败血症 病原菌 降钙素原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手指末梢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科奇 应晟 翁凌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8-749,752,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感染性疾病用手指末梢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用血浆检测的相对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0例,其中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患儿各80例,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手指末梢全血以及血浆... 目的探究儿童感染性疾病用手指末梢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用血浆检测的相对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0例,其中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患儿各80例,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手指末梢全血以及血浆中hs-CRP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手指末梢全血及血浆中hs-CRP水平分别为(14.7±3.5)mg/L、(16.4±5.0)mg/L,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患儿的(3.4±2.5)mg/L、(3.1±1.9)mg/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血浆与手指末梢全血hs-CR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高值血浆与手指末梢全血hs-CRP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诊断时,可采用手指末梢全血代替血浆,且检测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梢血 超敏C-反应蛋白 儿童 感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岑院华 张幼芬 +1 位作者 陈旭晨 翁凌峰 《中医儿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自拟中药方治疗,...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自拟中药方治疗,6周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为72.41%,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χ2=7.035 6,P<0.05);治疗后2组肌酸激酶(CK-MB),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K-MB,HBDH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心肌酶水平,增强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