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四面山自然保护区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
1
作者 陈友 陈桂芳 +2 位作者 闫明旭 王朝英 罗长维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47,共9页
为了解四面山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蚂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四面山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蚂蚁7亚科32属57种,其中19种为重庆新记录。从垂直分布来看,有50%以上的蚂蚁仅分布于同一海拔高度,垂直分布范... 为了解四面山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蚂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四面山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蚂蚁7亚科32属57种,其中19种为重庆新记录。从垂直分布来看,有50%以上的蚂蚁仅分布于同一海拔高度,垂直分布范围狭窄;蚂蚁物种数和个体密度随海拔增加呈递减趋势,但东坡最低海拔样地的蚂蚁个体密度呈非规律性降低;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随海拔增加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但东坡与西坡的2个最低海拔样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则最高。从水平分布来看,东坡蚂蚁的物种数与个体密度高于西坡;东坡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低于西坡,而优势度指数则高于西坡。群落相似性系数显示东坡与西坡之间中等相似,但同一坡向不同样地之间极不相似;东坡与西坡同一海拔样地间的蚂蚁群落相似系数随海拔上升由极不相似上升为中等相似。整体看来,四面山自然保护区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坡向及人为干扰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蚂蚁 分布格局 物种多样性 四面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膏桐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及其生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2 位作者 陈友 孙永玉 杨文云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94-2000,共7页
采用TTC法测定了膏桐花粉的活力和寿命,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期,以套袋结果检测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以研究柱头颜色变化与柱头可授性的关系以及开花式样对生殖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1)膏桐雄花单花花期一般... 采用TTC法测定了膏桐花粉的活力和寿命,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期,以套袋结果检测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以研究柱头颜色变化与柱头可授性的关系以及开花式样对生殖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1)膏桐雄花单花花期一般为2d,花后0~9h内花粉活力相对较高,24~33h后花粉活力较低,48h后花粉基本无活力。(2)膏桐雌花单花期为5~12d,柱头可授性在花后1~4d最强,5~8d可授性开始逐渐降低,第9天基本失去可授性。(3)膏桐柱头表面无明显的渗出物,柱头的可授性与柱头颜色的变化相关,柱头绿色越多,柱头可授性越强;遇降雨时,少量雌花的花瓣展开而柱头仍呈球状,或者花瓣不展开而柱头先悼出,此时柱头可授性较差。(4)膏桐常表现为雄性先熟,尽管雌花数目较少,但开放速率较快,且集中在第3~5天开放,雌花开放完毕也仍有雄花未开放,为展开后的柱头留有较长时间等候昆虫传送花粉,为保障生殖成功提供了机会,但少数花序先开雌花,后开雄花,有支持异交而降低自交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桐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柱头颜色 开花式样 生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江干热河谷麻疯树开花结实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5
3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2 位作者 陈友 刘方炎 孙永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0,共4页
在野外定位观测麻疯树单花、单花序、单株花朵的开放动态,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对麻疯树结实生物学进行了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①麻疯树雄花单花期常2d,雌花单花期5-8d。每花序具有雌花0-17朵,雄花49-238朵。花序花期13-19d,常常... 在野外定位观测麻疯树单花、单花序、单株花朵的开放动态,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对麻疯树结实生物学进行了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①麻疯树雄花单花期常2d,雌花单花期5-8d。每花序具有雌花0-17朵,雄花49-238朵。花序花期13-19d,常常第1、2天先开雄花,尽管雌花数目较少,但开放速率较快,集中在第3-5天开放。同一植株1a最多开4次花。②果实从授粉至果黄,大致需要50d,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S型,果实与种子的纵横径的增长速度可分3个时期:生长缓慢期,为授粉后0-15d;快速生长期,为授粉后15-27d;生长缓慢期,为授粉后27-48d。后期历时21d,果实纵横径增长缓慢,但种子质量增加较快,主要是种仁发育消耗营养较多。每果枝具果实1-17个,以1-8个居多,单果枝的果实发育进度与果实数量相关,果数越多,差异越大,反之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开花 结实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麻疯树访花昆虫及主要传粉昆虫 被引量:26
4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2 位作者 陈晓鸣 陈友 孙永玉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7,共7页
膏桐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可以提炼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在我国将成长为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为了增加膏桐结籽率,提高其产量,给膏桐规模化栽培方面提供传粉生物学的科学依据,于2006年对云南元江坝区半栽培膏桐(Jatropha curcas L.)... 膏桐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种子可以提炼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在我国将成长为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为了增加膏桐结籽率,提高其产量,给膏桐规模化栽培方面提供传粉生物学的科学依据,于2006年对云南元江坝区半栽培膏桐(Jatropha curcas L.)居群的访花昆虫及主要传粉昆虫种类进行调查。膏桐开花示样醒目,具花香与蜜腺,花形态没有特化,这些特征使得它提供的酬物适合于不同的昆虫采食,其访花昆虫种类较丰富,共有35种访花昆虫,分属5目20科。综合访花昆虫的传粉数量,及传粉质量包括访花行为、访花频率与日活动规律等确定主要传粉昆虫,确定大头金蝇Chrysomya(Compsomyia)megacephala Fabricius、中华蜜蜂Apiscerana Fabricius、迁粉蝶(淡色型)Catopsilia pomona f.Crocale为该居群的主要传粉昆虫。3种传粉昆虫具有不同的访花习性和日活动规律。雌雄迁粉蝶日活动规律相似。访花者的组成受气象因素、开花示样及生境条件的影响。最后,探讨膏桐与访花昆虫的关系,以及主要传粉者的组成随时空变异而改变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桐 访花昆虫 传粉昆虫 传粉效力 日活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麻疯树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5
5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3 位作者 陈友 孙永玉 崔永忠 柴守权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99,共5页
麻疯树白粉病在干热河谷时有发生,通常危害麻疯树茎杆、枝叶、花果,降低麻疯树光合作用与生长势,影响其结实.通过室内镜检和田间系统观察发现:引起麻疯树白粉病的病原为串珠状粉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真菌,白粉病发生在年度内呈现... 麻疯树白粉病在干热河谷时有发生,通常危害麻疯树茎杆、枝叶、花果,降低麻疯树光合作用与生长势,影响其结实.通过室内镜检和田间系统观察发现:引起麻疯树白粉病的病原为串珠状粉孢Oidium monilioides Nees真菌,白粉病发生在年度内呈现单峰曲线;温度与湿度是影响此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气候因素,地理位置、种植方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白粉病发生的是麻疯树的抗病性.用4种高效低毒农药进行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400~1000倍使用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在88.15%~96.92%之间;5%云大翠丽1000倍、2000倍效果次之,防治效果在76.56%~81.38%之间;50%百菌清200~600倍与15%粉锈宁500倍、1000倍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也可达64.00%~77.27%.喷洒次数的增加可明显提高低浓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因此生产上应尽量使用低浓度药剂连续喷洒2~3次,可延缓麻疯树白粉病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白粉病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丹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及其繁殖特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刘云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53,共6页
凤丹(Paeoniaostii)为我国新型食用油原料植物,为了解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殖特性,促进凤丹繁殖成功,采用TTC染色法测定了凤丹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以去雄、套袋、人工授粉法检测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 凤丹(Paeoniaostii)为我国新型食用油原料植物,为了解其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繁殖特性,促进凤丹繁殖成功,采用TTC染色法测定了凤丹的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其柱头可授性,以去雄、套袋、人工授粉法检测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并研究凤丹花开放式样对其繁殖成功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花两性,雄蕊寿命一般4d,随后开始脱落。花药在开花后第1天开始向下纵裂散粉,至第2天中午花药完全开裂花粉全部散出。花粉活力在花后不同天数具有显著差异,以第1、2天最高,第3天显著降低,第4天最低。柱头寿命约4~7d,柱头表面有明显渗出物,套袋数日的未授粉柱头表面可见渗出物凝结成透明胶体。柱头可授性在花后第1天较强,并于第2~3天达到最强,第4~7天可授性开始逐渐降低,第8天基本失去可授性。群体开花持续时间17.7d,其中始花期6.7d,盛花期7.7d,末花期3.3d。开花曲线为单峰曲线,开花同步性指数为0.82,呈集中开花模式,使花展示更为醒目,对访花昆虫的招引作用显著增加,为保障繁殖成功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开放式样 繁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害虫的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9-115,共7页
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工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需求出发,对利用物种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控制虫害的可能性、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害虫控制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天然林与人工林在抑制虫害能力上的差别进行综述,分析人工林植物物... 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人工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需求出发,对利用物种多样性与系统稳定性控制虫害的可能性、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与害虫控制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天然林与人工林在抑制虫害能力上的差别进行综述,分析人工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与昆虫物种多样性对害虫控制的影响,认为植物物种多样性主要从植食性昆虫搜寻寄主植物,植物营养的差异对植食性昆虫取食和发育的影响,及种类组成不同的植物群落中植食性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3个方面影响害虫的发生;要通过调节植物群落中昆虫物种的多样性影响目标害虫的种群数量,既要维护其天敌类群的稳定,也要使与害虫处于同一营养层次的其他植食性昆虫有足够的多样性,甚至也要保护和利用中性、中位及顶位昆虫。对人工林害虫的控制,可借鉴天然林自控虫害的原理,采用生态育林、封山育林及生物技术措施,逐步调整林分的结构,提高其物种多样性,增强林分自身的抗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林 物种多样性 害虫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赤桉纯林与混交林昆虫群落多样性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2 位作者 李昆 孙永玉 张春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5,共3页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赤桉纯林及其混交林间不同层次上的昆虫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赤桉混交林改善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昆虫多样性大小为银合欢>大叶相思>赤桉。与纯林草丛相比,赤桉+大叶相思、赤桉+银合欢混...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赤桉纯林及其混交林间不同层次上的昆虫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赤桉混交林改善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昆虫多样性大小为银合欢>大叶相思>赤桉。与纯林草丛相比,赤桉+大叶相思、赤桉+银合欢混交林下草丛盖度提高,昆虫丰富度增加,物种组成相对复杂,但纯林草丛昆虫多样性指数与混交林相差不大。与纯林中赤桉树冠昆虫多样性相比,混交林中赤桉树冠昆虫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明显提高,优势度指数降低。赤桉+大叶相思、赤桉+银合欢混交林比赤桉纯林具有更稳定的昆虫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林 混交林 昆虫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4-992,共9页
【目的】调查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蚂蚁区系特征。【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调查点的地表蚂蚁、土壤蚂蚁与树冠蚂蚁进行采集鉴定与区系分析。【结果】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蚂蚁34 328只,分属5亚科32属59种,其中重庆新记录种24种。... 【目的】调查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蚂蚁区系特征。【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调查点的地表蚂蚁、土壤蚂蚁与树冠蚂蚁进行采集鉴定与区系分析。【结果】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共采集到蚂蚁34 328只,分属5亚科32属59种,其中重庆新记录种24种。区系分析表明:在属级水平,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蚂蚁以古北界与东洋界为主体,与马来西亚界、澳洲界和新北界关系较为紧密,与新热带界关系最远;在种级水平,以东洋界为优势,与古北界关系最为密切,与马来西亚界有一定联系,与马拉加西界、新热带界关系最远。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具有显著华中区特征,与华南区和西南区联系紧密,与蒙新区关系最远。【结论】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布受动物地理学规律制约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巴山 蚂蚁 物种 分类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砍伐干扰下麻疯树繁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3 位作者 孙永玉 刘方炎 唐国勇 陈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0-55,共6页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重要的生物柴油树种.实验以云南元江干热河谷生境相同的两个居群麻疯树(部分砍伐干扰与未砍伐)为研究对象,对麻疯树从花期到果期的繁殖特征,包括分枝数、花枝数、开花频次、单花序雌雄花...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是西南干热河谷地区重要的生物柴油树种.实验以云南元江干热河谷生境相同的两个居群麻疯树(部分砍伐干扰与未砍伐)为研究对象,对麻疯树从花期到果期的繁殖特征,包括分枝数、花枝数、开花频次、单花序雌雄花数量以及结实量进行调查,分析砍伐干扰可能对麻疯树的有性繁殖产生影响.结果表明:砍伐干扰居群麻疯树的部分繁殖特征,包括花枝分化率,开花频度,以及结实量显著低于未砍伐居群;而雌花生物量、雄花生物量、单花序雌花数目、单花序雄花数目与雌雄性比等繁殖特征则砍伐居群与未砍伐居群无明显差异.麻疯树受砍伐干扰时,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并通过调整部分繁殖特征来适应外界干扰;而麻疯树在雌雄花生物量、雌雄性比、单花序雌雄花数目等性别分配间的资源分配特征相对稳定,受砍伐干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麻疯树 开花 结实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趋光性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罗正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82,共4页
华山松木蠹象是华山松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为了制定该虫的诱集方案,应用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开展华山松木蠹象灯光诱集与色板诱集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颜色LED灯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灯>绿光灯>黄光灯>蓝光灯>... 华山松木蠹象是华山松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为了制定该虫的诱集方案,应用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开展华山松木蠹象灯光诱集与色板诱集的林间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颜色LED灯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灯>绿光灯>黄光灯>蓝光灯>红光灯,紫光灯诱虫数显著多于其他光源。6种不同颜色色板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板>黄绿板>绿色板>黄色板>蓝色板>红色板,紫色板诱虫数显著多于其他色板。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相符。紫色板的诱虫效果在1.5m、3.0m、4.5m3个高度下没有显著差异。6:00-9: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四个时段中,紫色板在12:00-15:00的诱虫效果最好。在东、南、西、北4个朝向下,紫色板的诱虫效果以南向最好。综合考虑经济、简便易操作的原则,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的最优方案为:采用紫色板(415nm),距地面1.5m高度、南向全天候设置诱虫色板,平均每天每板诱虫1.28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木蠹象 趋光性 色板 紫色 灯光 诱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山松球蚜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1 位作者 谢开立 曹葵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115,共5页
Study on the sampling technique of Pineus armandicol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i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conducted in 222 Forest Farm, Dongchuan, Yunnan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s... Study on the sampling technique of Pineus armandicol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i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conducted in 222 Forest Farm, Dongchuan, Yunnan Provin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st sampling site is the middle east of the crown canopy. The best sampling number is calculated as the model: N =127.25/ +1.87. Using Latin square orthogonal desig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Pineus armandicola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as revealed. Among the investigate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the most important key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variance of population density is the tending status of the woods. Other key factors are successively slope direction, elevation and canopy density. Advice on how to control Pineus armandicola is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球蚜 抽样技术 环境因子 华山松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丹灰霉病病原鉴定与发病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82,共5页
于2015—2018年通过室内分离培养纯化镜检与室外定点定期观测,对凤丹灰霉病的病原及其流行规律与发病条件进行系统调查,为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凤丹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主要从花萼开始侵染,... 于2015—2018年通过室内分离培养纯化镜检与室外定点定期观测,对凤丹灰霉病的病原及其流行规律与发病条件进行系统调查,为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凤丹灰霉病病原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主要从花萼开始侵染,随后从残留花瓣处侵入果实,导致果实软腐;病原菌不在病残体上越冬;凤丹灰霉病在3月上旬至6月上旬发生,生长季内呈"慢—快—慢"的S形变化趋势,温湿度与光照的变化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年份、花期、大田地势与土质类型对病害的发生有显著影响:花期降雨量越少的年份发生越轻,反之发生越重;开花越早发生越轻,反之越重;丘陵顶部发生最轻,丘陵坡地与丘陵阶地其次,丘间谷地发生最重;石砾土发生最轻,壤土其次,黏土发生最重。因此,凤丹灰霉病为低温高湿低光照型病害,发病程度与当年降雨量、植株营养状况、大田地势与土壤类型等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灰霉病 灰葡萄孢 流行规律 降雨量 花期 大田地势 土壤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雌性繁殖成功的花粉和资源限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长维 陈桂芳 +2 位作者 闫明旭 朱恒星 陈友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1-1330,共10页
雄全同株植物油橄榄(Olea europaea L.)鲜果肉为优质食用油原料,但存在结果率低下的问题.研究对油橄榄的开花特性进行观察,运用人工授粉、补施肥料、不同比例剪叶处理以及不同比例疏花处理研究了油橄榄花粉和资源限制对雌性繁殖成功的影... 雄全同株植物油橄榄(Olea europaea L.)鲜果肉为优质食用油原料,但存在结果率低下的问题.研究对油橄榄的开花特性进行观察,运用人工授粉、补施肥料、不同比例剪叶处理以及不同比例疏花处理研究了油橄榄花粉和资源限制对雌性繁殖成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该植物的“花多果少”的繁殖机制.结果表明:油橄榄单花序花期3~4 d,表现为完全花先熟,雄花后熟,有支持异交降低自交的倾向.油橄榄单株花期4~5 d,群体盛花期6~9 d,呈“集中开花模式”,花朵具芳香,能吸引多种昆虫前来访花,易造成自花授粉.异交人工授粉、风媒授粉与自然授粉3个处理间的结果率及单果重量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花粉来源与数量对油橄榄雌性繁殖成功没有影响.油橄榄雌性繁殖成功存在资源限制:补充施肥显著提高了植株的单生殖枝花序数、单花序完全花数、结果率与单果干重.随着剪除叶片比例增加,结果率显著下降,单果干重也显著降低,其中剪除叶片1/4的结果率与单果干重有所下降,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剪除叶片2/4、剪除叶片3/4及剪除全部叶片的结果率与单果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随着疏花比例增加,初始花的结果率呈下降趋势,保留花的结果率则先降后升;单果干重则疏花1/4处理时增加,随着疏花比例继续增加,单果干重与对照差异不大.整体看来,油橄榄结果率极低,不同因子对其低水平坐果率可能产生相互作用.雄性功能假说和资源限制假说似乎是油橄榄“花多果少”繁殖策略的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花粉限制 资源限制 补充授粉 补充施肥 繁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9-628,共10页
为了调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物种多样性,作者通过样地调查法对大巴山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流域、6个垂直带、9个水平带、33块样地蚂蚁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样地间蚂蚁群落物种组成、个体数目、群落多样性、优势度与群落相似... 为了调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蚂蚁物种多样性,作者通过样地调查法对大巴山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流域、6个垂直带、9个水平带、33块样地蚂蚁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样地间蚂蚁群落物种组成、个体数目、群落多样性、优势度与群落相似性等特征.结果表明,在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蚁科昆虫5亚科32属59种,其中24种为重庆新记录种.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样地蚂蚁群落个体丰富度为38~6815头;物种丰富度为3~19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1841~2.1275,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1440~0.9280,Pielou均匀度指数0.1676~0.8503.前河下段海拔1000m低山偏暖性山地阔叶林物种最丰富(19种),前河中段海拔1000m低山偏暖性山地阔叶林多样性指数最高(2.1275),优势度指数最低(0.1440),前河上段海拔2000m亚高山偏寒性针叶林均匀度最高(0.8503).物种丰富度以前河较高,任河较低.群落相似性系数显示不同海拔与植被的蚂蚁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显著.整体看来,大巴山蚂蚁群落的个体数目呈现随海拔上升而递减的规律,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群落相似性随海拔上升普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模式,与低海拔地带受人为干扰导致的植被次生化和碎片化有关.海拔、植被和人为干扰均对蚂蚁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科 物种多样性 物种优势度 群落相似性 人为干扰 大巴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主要传粉昆虫的传粉效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罗长维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49-855,共7页
【目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生物柴油树种,雌雄同序,须昆虫授粉方能结实。【方法】本文对麻疯树的传粉昆虫种类与访花频率进行观察,对优势传粉昆虫的携粉情况、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对雌花与雄花的访问偏好进... 【目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生物柴油树种,雌雄同序,须昆虫授粉方能结实。【方法】本文对麻疯树的传粉昆虫种类与访花频率进行观察,对优势传粉昆虫的携粉情况、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对雌花与雄花的访问偏好进行观测。【结果】(1)中华蜜蜂、迷蚜蝇、大头金蝇、紫绿蝇为麻疯树的优势传粉昆虫;(2)4种传粉者的喙、腹部与足等多个部位均只携带麻疯树花粉,无异源花粉;(3)4种传粉者之间携粉量差异显著,携粉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蜜蜂、迷蚜蝇、大头金蝇与紫绿蝇;(4)4种传粉者之间单次授粉后单朵雌花的柱头花粉沉降数目差异显著,由大到小依次为中华蜜蜂、迷蚜蝇、大头金蝇与紫绿蝇,并且花粉在单朵雌花的3个柱头间分布极不均匀;(5)中华蜜蜂表现出"偏雄"访问,大头金蝇、迷蚜蝇与紫绿蝇没有访花性别偏好,中华蜜蜂可能增加麻疯树的自交繁殖率,但由于麻疯树自交结实率较高,可以减少自交结实的不利影响。【结论】通过对这4种传粉昆虫的携粉量、柱头花粉沉降数目与访花性别偏好综合分析后,认为中华蜜蜂为麻疯树传粉效率最高的传粉昆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花频率 携粉量 柱头花粉沉降数目 访花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树组培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罗长维 李昆 +1 位作者 阎红 李启任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50-252,共3页
久树 (SchleicheratrijugaWilld)为紫胶虫的优良寄主 ,但繁殖困难 .对其进行组培研究发现 :带绿色叶片的材料不易褐变而带紫红色叶片的材料容易褐变 ;随着绿色叶片叶龄的增加 ,其材料的污染率也增加 ;在接种时采用 40 0 μg/g苄氨青液... 久树 (SchleicheratrijugaWilld)为紫胶虫的优良寄主 ,但繁殖困难 .对其进行组培研究发现 :带绿色叶片的材料不易褐变而带紫红色叶片的材料容易褐变 ;随着绿色叶片叶龄的增加 ,其材料的污染率也增加 ;在接种时采用 40 0 μg/g苄氨青液浸泡可使污染率降低 ;元江实生苗带至昆明培养时间越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树 组织培养 紫胶虫 寄主树 酚类氧化物 污染率 苄氨液浸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18
作者 罗长维 陈友 《科教文汇》 2019年第26期118-120,共3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状况与原因。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样本952份。研究结果显示:公共选修课而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手机使用的重灾区;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为社交媒体;使用原因主要是对课程不感兴...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高职院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状况与原因。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样本952份。研究结果显示:公共选修课而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手机使用的重灾区;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为社交媒体;使用原因主要是对课程不感兴趣及自制力差;学生认为课堂使用手机降低了学习效率,但是自己的手机使用比较合理;课前统一上交手机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本研究对学生在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学生自律能力、规范课堂管理、改进教学质量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状况 自律能力 课堂管理 过程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措施对构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孙永玉 李昆 +2 位作者 罗长维 张春华 李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5,共4页
NAA、2,4-D、ABT4号、浓硫酸处理构树种子时,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速率系数等发芽指标明显优于清水对照处理,温度和光照是构树发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温度是构树萌芽的决定因子,光照决定了苗木的健壮程度。在干热河谷... NAA、2,4-D、ABT4号、浓硫酸处理构树种子时,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发芽速率系数等发芽指标明显优于清水对照处理,温度和光照是构树发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温度是构树萌芽的决定因子,光照决定了苗木的健壮程度。在干热河谷地区的构树育苗可用小拱棚搭建苗床,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浓硫酸 生长调节剂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生态恢复区昆虫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昆 罗长维 +2 位作者 陈友 孙永玉 和秋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7-422,共6页
以元谋退化生态系统初始生态恢复中人工构建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退化生态系统和恢复生态系统昆虫群落多样性组成与结构的恢复状况及其对人工群落类型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是影响昆虫群落多样性... 以元谋退化生态系统初始生态恢复中人工构建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退化生态系统和恢复生态系统昆虫群落多样性组成与结构的恢复状况及其对人工群落类型的生态响应。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是影响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关键因子。与天然植被相比,混交林促进了昆虫在退化地的扩散和定居,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主成分分析排序将6种生境分为两大类:第Ⅰ类为赤桉纯林,代表物种单一、林下空旷、环境干燥为特点的植被;第Ⅱ类为扭黄茅草坡、车桑子灌丛及赤桉+银合欢、赤桉+相思、相思+银合欢3种混交林,代表物种相对复杂,生境偏向湿润的植被。不同生境的特有昆虫和优势昆虫种类和数量分析表明,在3种混交林中,相思+合欢恢复的效果较赤桉+相思与赤桉+合欢显著,是最好的先锋群落植物混交模式,能够较快改良生境,提高其物种多样性。但由于造林面积较小,植被恢复时间短,受人为干扰较大,昆虫多样性恢复的效果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昆虫 物种多样性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