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中草药对小丑鱼非特异性免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对刺激隐核虫杀灭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丽斌 杨求华 +2 位作者 李慧耀 罗辉玉 郑乐云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2,共11页
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白点病”不仅危害水族箱观赏鱼类,还会对水族馆大水体海水观赏鱼带来毁灭性打击,是海水观赏鱼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XCY-1”(苦参、地肤子、蛇床... 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引起的“白点病”不仅危害水族箱观赏鱼类,还会对水族馆大水体海水观赏鱼带来毁灭性打击,是海水观赏鱼养殖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探讨了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复方中草药“XCY-1”(苦参、地肤子、蛇床子、黄芪、甘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超微粉碎后收集备用)对小丑鱼血清、肝脏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指标变化及不同用药方式对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投喂复方中草药“XCY-1”可使小丑鱼血清中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第21 d各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达到最高值,其中20 g/kg剂量组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小丑鱼的免疫能力;肠道中淀粉酶(AMS)、脂肪酶(LPS)和胰蛋白酶在各取样点活性均高于对照组,2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胰蛋白酶和AMS活性高于其他剂量组,20 g/kg和40 g/kg剂量组在各取样点LPS活性最高。复方中草药“XCY-1”药浴对刺激隐核虫幼虫的体外杀灭结果显示:4 h内,50 mg/L药物浓度即对刺激隐核虫幼虫具有一定的杀灭效果,400 mg/L药物浓度即可杀灭全部幼虫;当药物浓度达到800 mg/L时,3 h内幼虫全部死亡。不同用药方式防治小丑鱼刺激隐核虫病:实验分为4组,A组20 g/kg剂量组,口服无药浴;B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50 mg/L进行药浴;C组20 g/kg剂量组,口服且同时按100 mg/L进行药浴;D组为对照组,仅投喂基础饲料。结果显示:实验第6 d,A、B、C三个药物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分别为:51.1%、53.3%、57.7%、0,药物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个药物处理组每片鳃上仅有0~2个滋养体,对照组每片鳃上滋养体数量是用药组65倍。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复方中草药“XCY-1”可以提升小丑鱼血清、肝脏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对刺激隐核虫病起到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20 g/kg剂量组、投喂时间14~21 d时效果最佳。该研究为开发无公害、环保型天然植物源杀虫药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小丑鱼 刺激隐核虫 中草药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饵料对卤虫幼体生长、存活和营养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水清 吴建绍 +4 位作者 郭少鹏 温凭 仇登高 李雷斌 罗辉玉 《渔业研究》 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
卤虫是水产动物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分别采用酵母、小球藻藻粉和发酵虾片等3种饵料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探讨饵料对卤虫幼体生长、存活和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 d的养殖,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生长最快,其平均体长显著大于小球藻... 卤虫是水产动物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分别采用酵母、小球藻藻粉和发酵虾片等3种饵料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探讨饵料对卤虫幼体生长、存活和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6 d的养殖,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生长最快,其平均体长显著大于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P<0.05);酵母组卤虫幼体存活率最低,小球藻藻粉组与发酵虾片组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卤虫无节幼体,养殖6日龄的各饵料组卤虫幼体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粗脂肪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其中小球藻藻粉组和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酵母组(P<0.05);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P<0.05);相比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均最高;各试验组检测到较高含量的EPA,但均未检测到DHA;发酵虾片组卤虫幼体的总脂肪酸含量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小球藻藻粉组和酵母组(P<0.05),而小球藻藻粉组卤虫幼体的HUFA、EPA含量明显高于酵母组和发酵虾片组(P<0.05)。综上所述,发酵虾片和小球藻藻粉相较于酵母具有卤虫营养强化的优势,可用于卤虫的养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幼体 酵母 小球藻藻粉 发酵虾片 生长 营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蔼巴非蛤人工育苗及稚贝培育技术
3
作者 巫旗生 宁岳 +4 位作者 祁剑飞 郭香 罗辉玉 曾志南 葛辉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0期9-14,共6页
探讨了和蔼巴非蛤Paphia amabilis的人工育苗技术与稚贝培育技术,旨在为实现和蔼巴非蛤苗种规模化、高效化的繁育生产提供技术资料。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和蔼巴非蛤物种鉴定及苗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探讨了和蔼巴非蛤Paphia amabilis的人工育苗技术与稚贝培育技术,旨在为实现和蔼巴非蛤苗种规模化、高效化的繁育生产提供技术资料。分别采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和蔼巴非蛤物种鉴定及苗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稚贝的COI序列与Paphia amabilis序列相似度为100%,所测稚贝均为和蔼巴非蛤。在和蔼巴非蛤繁殖期选择平均壳长为45.37 mm的亲贝,采用阴干+氨海水刺激的催产方法获得受精卵,催产率和孵化率分别为59.25%、91.68%。在水温28.1℃、盐度27.5的条件下,受精卵经20 h发育为D形幼虫,幼虫培育密度为1~2个·mL^(-1),经过9 d发育至变态幼虫期。采用细砂作为附着基,经过3~5 d培育,幼虫全部变态为稚贝,变态率可达50%以上。早期稚贝采用有砂培育,壳长大于1 mm的稚贝则采用无砂培育,稚贝经过6个月室内水泥池培育,壳长可达12 mm以上。选用壳长大于12 mm的稚贝开展中苗室外水泥池培育试验,结果显示架空组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显著高于未架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蔼巴非蛤 人工育苗 幼虫培育 稚贝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巫旗生 周小文 +4 位作者 宁岳 祁剑飞 郭香 罗辉玉 葛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8-24,共7页
研究了18、27月龄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明确壳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牡蛎多倍体的人工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随机选取18、27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各50个个体,分别... 研究了18、27月龄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二倍体和三倍体的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明确壳型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牡蛎多倍体的人工选育提供了基础资料。随机选取18、27月龄福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各50个个体,分别测量壳高(SH)、壳长(SL)、壳宽(SW)、体质量(TW)共4个数量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系数分析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作用效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牡蛎18月龄二倍体和27月龄三倍体的壳高和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18月龄三倍体和27月龄二倍体群体的壳宽和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8月龄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中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壳高,27月龄二倍体群体为壳宽,27月龄三倍体群体为壳高。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一致。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建立了壳型性状对体质量的4个最优回归方程,其相关指数R2均小于0.850,表明还可能存在对体质量影响较大的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壳型性状 体质量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双线紫蛤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5
作者 巫旗生 罗娟 +7 位作者 陈珍赐 林炫锋 祁剑飞 宁岳 郭香 罗辉玉 曾志南 葛辉 《渔业研究》 2024年第3期242-247,共6页
为研究双线紫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6、12和18月龄双线紫蛤(Soletellina diphos)各50个个体,分别测量壳长(SL)、壳高(SH)、壳宽(SW)、体质量(BW)共4个数量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不同月龄群体对体... 为研究双线紫蛤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6、12和18月龄双线紫蛤(Soletellina diphos)各50个个体,分别测量壳长(SL)、壳高(SH)、壳宽(SW)、体质量(BW)共4个数量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不同月龄群体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6、18月龄群体均是壳长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最大(P<0.01)。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建立了3个月龄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BW_(6)=-1.336+0.020SL+0.146SW+0.081SH,R^(2)=0.976;BW_(12)=-29.701+0.584SL+0.695SW,R^(2)=0.972;BW_(18)=-88.160+1.140SL+1.660SW,R^(2)=0.91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6月龄群体中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壳宽(0.466),12和18月龄群体则为壳长(0.753,0.705),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结果为双线紫蛤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紫蛤 数量性状 相关系数 决定系数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LcDCAF17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罗辉玉 张东玲 +1 位作者 叶坤 王志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E3泛素连接酶是细胞泛素化过程中的重要因子,DCAF17(DDB1-and CUL4-associated factor between 17 and the like protein)是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受体。为了探讨DCAF17蛋白在大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大黄鱼转录组数据库拼接出该基因... E3泛素连接酶是细胞泛素化过程中的重要因子,DCAF17(DDB1-and CUL4-associated factor between 17 and the like protein)是E3泛素连接酶的底物受体。为了探讨DCAF17蛋白在大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大黄鱼转录组数据库拼接出该基因,命名为LcDCAF17。LcDCAF17基因全长1733 bp,开放阅读框1530 bp、编码的蛋白质含509个氨基酸、分子量89.281 ku、等电点5.05。LcDCAF17与其他鱼类的DCAF17同源性较高,达70%以上。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LcDCAF17基因在大黄鱼稚鱼、幼鱼、成鱼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卵巢表达量最高,精巢次之。LcDCAF17在性腺发育过程中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成熟期表达量最高,排空期降低。表明LcDCAF17在大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DCAF17 性腺发育 大黄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54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燕琼 吴涛 +2 位作者 李世辉 罗辉玉 曾丽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8年第3期306-307,341,共3页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 054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敏感度88.5%,特异度93.9%,总的诊断准确率91.24%。结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在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细针吸取 细胞学 检查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间叶源性肿瘤13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白燕琼 李世辉 罗辉玉 《四川肿瘤防治》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行CD34、CD117、Desmin、SMA、S-100、NSE等标记和分类,研究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中,9例胃肠道间质... 目的:探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行CD34、CD117、Desmin、SMA、S-100、NSE等标记和分类,研究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13例胃间叶源性肿瘤中,9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3例神经鞘瘤,1例难以分类。结论:胃间叶源性肿瘤中以GIST最为多见,神经源性肿瘤次之,而真正的平滑肌(肉)瘤非常少见,采用联合标记物检测,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叶源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色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帆 匡刚桥 +3 位作者 沈彦君 刘兴华 俸建民 罗辉玉 《重庆水产》 2012年第3期36-40,共5页
增色剂不仅有增色作用,而且具有影响鱼类性腺发育和抗氧化的功能。本文综述了增色剂种类及生理功能、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最后对增色剂在观赏鱼上的应用做了展望。
关键词 增色剂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其亲本形态性状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水清 郑乐云 +5 位作者 罗辉玉 黄种持 林克冰 邱峰岩 吴精灵 林金波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4,共8页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 研究了杂交石斑鱼[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赤点石斑鱼(E.akaara)♂]与其亲本的生长差异。采用形态学测量方法,分别测定了3种石斑鱼体质量和7个形态性状,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影响进行通径分析,并分析杂交子代杂种优势。结果显示,3种石斑鱼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体质量与全长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6、0.932,杂交子代体质量与尾柄高的相关性最高(0.955),与全长的相关系数为0.927;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斜带石斑鱼保留体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赤点石斑鱼保留全长、体高和尾柄高,杂交子代保留全长、体高、尾柄高和体厚。对杂交子代杂种优势进行分析发现,体质量平均杂种优势为3.43%,体长平均杂种优势为3.02%,杂交子代同时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该研究表明杂交子代(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与斜带石斑鱼的差异要小于赤点石斑鱼,杂交子代形态性状更偏向于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赤点石斑鱼 杂交子代 通径分析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云龙石斑鱼表型性状的主成分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吴水清 罗辉玉 +6 位作者 张哲 郑乐云 王全阳 林克冰 葛辉 姜双城 邱峰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0-687,共8页
为研究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不同生长阶段表型性状间关系,分别测定了4月龄、9月龄和15月龄云龙石斑鱼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眼后头长(X5)、躯干长(X6)、尾柄长(... 为研究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不同生长阶段表型性状间关系,分别测定了4月龄、9月龄和15月龄云龙石斑鱼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高(X4)、眼后头长(X5)、躯干长(X6)、尾柄长(X7)和尾柄高(X8)等形态性状,并对不同月龄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3个月龄组云龙石斑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分别为Y4月龄=-47.887+3.335 X1+2.139 X2-3.729 X7+19.582 X8,Y9月龄=-313.801+17.985 X1-7.144 X3+11.193 X4+37.145 X8;Y15月龄=-897.768+20.951 X1+70.512 X4-33.298 X7+81.547 X8;云龙石斑鱼各月龄表型性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除9月龄尾柄长外,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4月龄和9月龄第一主成分均指向增长、增重因子,15月龄第一主成分指向增长、增重和体高因子,3个月龄第二主成分均指向尾柄因子;4月龄和9月龄全长对体质量直接作用均最大(分别为0.485、0.831),15月龄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0.440),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云龙石斑鱼在所测的3个月龄阶段均以增长、增重为主,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能够估算不同月龄云龙石斑鱼的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龙石斑鱼 杂交石斑鱼 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水清 罗辉玉 +6 位作者 郑乐云 伍惠煌 林克冰 葛辉 姜双城 张哲 邱峰岩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0,共6页
为分析赤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的营养组成,参照国家标准,测定了体质量(182.84±29.35) g杂交石斑鱼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肌肉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试验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肌肉水分、粗蛋白、粗... 为分析赤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的营养组成,参照国家标准,测定了体质量(182.84±29.35) g杂交石斑鱼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并对肌肉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试验结果显示,杂交石斑鱼肌肉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4.07±0.71)%、(21.52±0.78)%、(4.03±0.15)%和(1.29±0.07)%。肌肉鲜样中测定了17种氨基酸,总量为(19.88±0.15)%;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64±0.13)%和(7.64±0.16)%,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5.19,必需氨基酸组成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肌肉鲜样中含有17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27.63±1.15)%、(22.75±1.22)%和(32.59±1.90)%,其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占肌肉脂肪酸总量的(19.27±1.27)%。研究表明,赤点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可作为新品种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子一代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腹海马人工繁殖与育苗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丽斌 祁剑飞 +4 位作者 林金波 陈欣欣 罗辉玉 王庆 郑乐云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1-707,共7页
为了提高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养殖效率,了解温度、配对方式与数量、养殖密度等对膨腹海马生长、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雌雄数量比对膨腹海马亲本产苗量的影响和不同培育密度对膨腹海马苗种生长、... 为了提高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养殖效率,了解温度、配对方式与数量、养殖密度等对膨腹海马生长、存活及生殖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不同雌雄数量比对膨腹海马亲本产苗量的影响和不同培育密度对膨腹海马苗种生长、存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膨腹海马亲鱼适宜的繁殖水温范围为16.0~19.0℃;膨腹海马雌雄鱼比例控制在1∶1、2∶3的范围内繁殖效果最佳,产苗量相对较高;膨腹海马苗种生产的早期阶段(30日龄前),最适培育密度为0.50~1.00尾/L,中期阶段(30~60日龄),最适培育密度为0.25~0.50尾/L。本研究为膨腹海马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膨腹海马 人工繁殖 苗种培育 温度 配对比例 苗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江黄岐湾三倍体福建牡蛎湾内、 外养殖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祁剑飞 魏姗姗 +5 位作者 郑盛华 罗辉玉 颜聪毅 巫旗生 许翠娅 林琪 《渔业研究》 2023年第5期448-454,共7页
为研究海湾内外三倍体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养殖效果,随机采集了连江黄岐湾湾内和湾外同批延绳平挂养殖的9月龄三倍体福建牡蛎各85个。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对壳长(X_(L))、壳宽(X_(W))、壳高(X_(H)... 为研究海湾内外三倍体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的养殖效果,随机采集了连江黄岐湾湾内和湾外同批延绳平挂养殖的9月龄三倍体福建牡蛎各85个。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对壳长(X_(L))、壳宽(X_(W))、壳高(X_(H))、全重(TW)和肉重(MW)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壳高外,湾外牡蛎其余指标均显著大于湾内牡蛎,湾外牡蛎外形更圆,肥满度更高。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形态对全重的最优回归方程。通径分析表明,湾内和湾外牡蛎壳长、壳宽和壳高均可对全重产生直接正向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壳长>壳宽>壳高;湾内和湾外牡蛎壳长对全重的决定系数均最大,分别为0.226和0.236。全重的相关系数R 2约为0.842,略小于0.850,基本上可以确定壳长、壳宽和壳高是决定全重的主要因素,但其也受壳质量和肥满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牡蛎 形态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和氨海水对钝缀锦蛤解剖卵母细胞的体外促熟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巫旗生 祁剑飞 +5 位作者 宁岳 罗娟 庞小鹏 郭香 罗辉玉 曾志南 《渔业研究》 2022年第5期477-483,共7页
采用解剖卵母细胞体外浸泡促熟的方法,研究了5-羟色胺(5-HT)和氨海水对钝缀锦蛤(Tapes conspersus)卵母细胞的促熟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5-HT和氨海水浸泡均能够显著诱导钝缀锦蛤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P<0.05),5-HT和氨海水... 采用解剖卵母细胞体外浸泡促熟的方法,研究了5-羟色胺(5-HT)和氨海水对钝缀锦蛤(Tapes conspersus)卵母细胞的促熟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5-HT和氨海水浸泡均能够显著诱导钝缀锦蛤卵母细胞的生发泡破裂(P<0.05),5-HT和氨海水浸泡的卵母细胞受精率相差不大(P>0.05)。其中,10μmol/L 5-HT浸泡卵母细胞60 min获得的受精率最高,达到48.57%;0.020%氨海水浸泡卵母细胞45 min获得的受精率最高,达到50.75%,但畸形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缀锦蛤 卵母细胞 体外促熟 5-羟色胺 氨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腹海马温度耐受性及不同温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辉玉 祁剑飞 +5 位作者 郑乐云 吴水清 林金波 陈欣欣 黄枫淇 王庆 《渔业研究》 2021年第5期480-486,共7页
为探讨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的温度耐受力,设置初始水温为16℃、以1℃/d的速度升温或降温实验分别胁迫三种不同规格的膨腹海马,进行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生长比较。结果表明:小规格、中规格、大规格膨腹海马的半致死高温分别为... 为探讨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的温度耐受力,设置初始水温为16℃、以1℃/d的速度升温或降温实验分别胁迫三种不同规格的膨腹海马,进行不同温度梯度下的生长比较。结果表明:小规格、中规格、大规格膨腹海马的半致死高温分别为26.2℃、26.7℃、28.2℃,半致死低温分别为4.9℃、3.9℃、3.1℃;极限最高温分别为26.9℃、27.2℃、28.7℃,极限最低温为3.2℃、2.8℃、2.0℃;耐温幅度分别为23.7℃、24.4℃、26.7℃。设置10℃、13℃、16℃、19℃、22℃共5个温度梯度,对膨腹海马进行为期84 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6℃组的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72.22%和1.84%,显著高于10℃组、13℃组和22℃组;19℃组的特定生长率与16℃组无显著性差异,而存活率仅为63.33%,综合存活率与特定生长率2项指标,得出膨腹海马的最适养殖温度为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腹海马 温度耐受性 最适温度 生长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体质量灰海马耗氧率、排氨率及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辉玉 吴水清 +5 位作者 林金波 何丽斌 陈新明 牛文标 王庆 郑乐云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第2期67-72,共6页
为探究温度对不同体质量灰海马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设置13、18、23、28、32℃5个温度梯度,用大(L)、中(M)、小(S) 3种体质量分别为(3.63±1.42)、(1.23±0.22)、(0.47±0.24)g的灰海马进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在1... 为探究温度对不同体质量灰海马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设置13、18、23、28、32℃5个温度梯度,用大(L)、中(M)、小(S) 3种体质量分别为(3.63±1.42)、(1.23±0.22)、(0.47±0.24)g的灰海马进行代谢试验。试验结果:在13~32℃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灰海马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种体质量的海马在水温28℃时耗氧率均达到最大值;同一温度条件下,灰海马的体质量越大,其耗氧率和排氨率越低;灰海马的窒息点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提高,但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灰海马体质量越大,其窒息点越低。结果表明,灰海马养殖的最适水温在28℃左右,养殖和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水体溶解氧在1.6 mg/L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海马 耗氧率 排氨率 氮氧比 窒息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菲律宾蛤仔解剖配子体外促熟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巫旗生 祁剑飞 +4 位作者 罗娟 宁岳 郭香 罗辉玉 曾志南 《渔业研究》 2023年第4期341-345,共5页
采用解剖配子体外浸泡的方法,研究了氨海水和5-羟色胺(5-HT)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配子的促熟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氨海水和5-HT浸泡能促进菲律宾蛤仔卵子的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P<... 采用解剖配子体外浸泡的方法,研究了氨海水和5-羟色胺(5-HT)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配子的促熟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一定浓度的氨海水和5-HT浸泡能促进菲律宾蛤仔卵子的生发泡破裂(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P<0.05),氨海水处理组的受精率优于5-HT处理组。其中,10μmol/L 5-HT浸泡卵母细胞60 min受精率最高,达到28.38%;0.015%氨海水浸泡卵母细胞60 min受精率最高,达到4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卵母细胞 体外促熟 氨海水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肠炎病海马的肠道细菌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亚楠 陈美玲 +6 位作者 吴锐琼 吴水清 罗辉玉 陈欣欣 何丽斌 郑乐云 黄镇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肠炎病是海马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主要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其传染性强、危害性高。因此,解析患肠炎病海马肠道中的细菌菌群组成对于海马肠炎病的诊断以及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采集健康和患肠炎病的膨腹海马肠道组织,采用细菌16Sr DNA... 肠炎病是海马人工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主要是细菌感染而引起的,其传染性强、危害性高。因此,解析患肠炎病海马肠道中的细菌菌群组成对于海马肠炎病的诊断以及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采集健康和患肠炎病的膨腹海马肠道组织,采用细菌16Sr DNA片段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探究患肠炎病海马的肠道细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健康和肠炎病海马之间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从属水平上来看,患病海马的肠道优势菌种为弧菌属Vibrio、漫游球菌属Vagococcus、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健康海马的肠道优势菌种为玫瑰菌属Roseibium、拟杆菌目未分类Bacteroidales_unclassified、弧菌属Vibrio、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健康海马和患病海马中的共有属包括弧菌属Vibrio、别弧菌属Aliivibrio、拟杆菌目未分类Bacteroidetes_unclassified、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与健康海马肠道菌群相比,患病海马肠道中的弧菌属Vibrio、别弧属菌属Aliivibrio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海马。此外,肠炎病海马肠道中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β变形菌纲未分类Bacteroidales_unclassified、黄杆菌属Tenacibaculum和希万氏菌属Shewanella为特有的细菌种属。研究结果解析肠炎病海马肠道可能的致病菌,对于海马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肠炎病 肠道 高通量测序 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演练对初一学生广播体操动作记忆效果的影响——以南昌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20
作者 罗辉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第15期92-92,94,共2页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动作测评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在广播体操教学中利用言语演练对动作记忆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言语演练组动作记忆操的获得成绩和保持成绩均好于对照组。在体育教学...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动作测评法、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在广播体操教学中利用言语演练对动作记忆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言语演练组动作记忆操的获得成绩和保持成绩均好于对照组。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动作名称及其有关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以及利用言语演练策略来促进动作学习的发生和提高动作记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演练 动作记忆 广播体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