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乙烯利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
戚艺军
耿延琢
罗松彪
刘政群
丁翔
张二朋
王利民
杨焰华
齐伟
佘宁安
史文娟
王浩波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2
|
杂交玉米陕科6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
罗松彪
张卫东
吴义兵
王浩波
张二朋
崔明亮
朱继平
高清德
仇多传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8 |
4
|
|
3
|
玉米新品种“NK718”超高产制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
罗松彪
赵久然
王元东
杨惠玲
万兴荣
周保疆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5
|
|
4
|
韩国水稻新品种在安徽省的利用情况 |
罗志祥
苏泽胜
施伏芝
罗松彪
陶茂聪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2
|
|
5
|
新时代我国芝麻产业发展探析 |
罗松彪
张秀荣
汪强
王林海
汤海峰
徐彦辉
程国旺
李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9 |
16
|
|
6
|
面包小麦皖麦33的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
董召荣
刘耀南
罗松彪
马传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3
|
|
7
|
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丰乐303的选育与应用 |
王利明
张二朋
王元东
赵久然
罗松彪
崔明亮
佘宁安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
4
|
|
8
|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丰乐36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
王利明
罗松彪
张二朋
佘宁安
李海良
张俊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0 |
7
|
|
9
|
玉米新品种丰乐303高产制种技术 |
王利明
吴义兵
张二朋
罗松彪
佘宁安
崔明亮
李海良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9 |
2
|
|
10
|
玉米品种陕科6号在黄淮地区的生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张二朋
罗松彪
王浩波
吴义兵
仇多传
王利明
崔明亮
华大春
马小川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8 |
1
|
|
11
|
玉米新品种丰乐30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王利明
佘宁安
张二朋
罗松彪
崔明亮
申世界
李海良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9 |
1
|
|
12
|
玉米新品种丰乐520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
罗松彪
王利明
张二朋
王浩波
佘宁安
崔明亮
王国兴
张卫东
|
《安徽农学通报》
|
2023 |
1
|
|
13
|
金露2号、丰甜7号甜瓜密植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
王浩波
陈传忠
林茂
罗松彪
王凤辰
陈会中
|
《中国瓜菜》
CAS
|
2009 |
0 |
|
14
|
杂交中籼新组合协优573.0t/hm^2高产制种技术 |
罗松彪
陶茂聪
罗志祥
施伏芝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00 |
0 |
|
15
|
面包小麦皖麦33高产技术 |
董召荣
马传喜
刘耀
罗松彪
|
《农村新技术》
|
2000 |
0 |
|
16
|
宿州市“鲁单818”夏播高产适宜密度试验研究 |
罗松彪
张二朋
齐伟
邹兵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4 |
0 |
|
17
|
“良补统供”政策在安徽省小麦良种推广中效应探析 |
罗松彪
董召荣
王浩波
高清德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3 |
0 |
|
18
|
鲁单818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
罗松彪
万兴荣
张秀清
朱继平
|
《安徽农学通报》
|
2014 |
0 |
|
19
|
黄瓤小西瓜新品种甜妞的选育 |
王凤辰
罗松彪
王浩波
谢启名
林茂
梁帮军
|
《中国瓜菜》
CAS
|
2009 |
2
|
|
20
|
杂交稻制种中几种激素使用效应的比较 |
罗松彪
谷然福
宋忠培
|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