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分析与演化趋势推断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罗晗睿
王罗云
张建国
曾艳飞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柑橘研究所
-
出处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1-903,共13页
-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K202302)。
-
文摘
[目的]探索胡颓子科叶绿体基因组演化趋势,为胡颓子科植物物种鉴定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研究从头组装并注释了沙棘属和野牛果属共4个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结合已发表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了胡颓子科各类群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构成、重复序列和结构特征,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并通过高分化区定位了该科叶绿体基因组的潜在DNA条形码区域。[结果]胡颓子科各属叶绿体基因组在四分体结构、基因数量和排列上高度相似;沙棘属和野牛果属的反向重复区(IR)和整个基因组重复序列数目较胡颓子属有扩张和增加的趋势。胡颓子科18个类群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胡颓子属个体聚为一支,最先分化出来,沙棘属和野牛果属各自聚为一支,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从长单拷贝区(LSC)和短单拷贝区(SSC)筛选出3个DNA条形码候选区,其中ycf1基因的鉴定效果最佳。[结论]胡颓子科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保守,但其非编码区序列在各属间存在明显差异,且IR区序列与重复序列在演化过程中分别有扩张和增多的趋势。研究选定的DNA条形码序列能很好区分胡颓子科各属之间以及胡颓子属内物种间关系。
-
关键词
胡颓子科
叶绿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
DNA条形码
-
Keywords
Elaeagnaceae
chloroplast genome
phylogeny
DNA barcode
-
分类号
Q941.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