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庐山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时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庐山豪放雄伟,景观丰富,是中华民族美学理想的一方载体。庐山有着中国山水美学发展的清晰足迹,它还是以艺术美深化自然美的典型。庐山把中外美学思想和谐融于一体,因而打破了庐山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的单纯性,使它在中国美学领域里...
庐山豪放雄伟,景观丰富,是中华民族美学理想的一方载体。庐山有着中国山水美学发展的清晰足迹,它还是以艺术美深化自然美的典型。庐山把中外美学思想和谐融于一体,因而打破了庐山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的单纯性,使它在中国美学领域里,有其独特而深刻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山水美学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羲之生卒年及任江州刺史年代考证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时叙
《九江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王羲之是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盛名的中国东晋书法家。关于他的生卒年 ,自古以来 ,说法多种 ,争议不绝。近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与《美术》卷 ,虽各有说法 ,但仍大抵沿袭于《晋书》所言的“五十九寿”的范围内。本...
王羲之是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盛名的中国东晋书法家。关于他的生卒年 ,自古以来 ,说法多种 ,争议不绝。近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与《美术》卷 ,虽各有说法 ,但仍大抵沿袭于《晋书》所言的“五十九寿”的范围内。本文依照《晋书》、《世说新语》 ,及王羲之的墨迹等古籍 ,从王羲之及同时代的名人的活动史料的考证入手 ,证实了王羲之出生在西晋太安二年 ( 30 3) ,去世于太元四年 ( 379) ,享年 77岁。关于王羲之何年任江州刺史 ,古今史论之中大抵指为咸康六年 ( 340 )。本文依据《晋史》 ,考证为 :王羲之约于永和元年 ( 345)至永和三年 ( 34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生卒年
江州刺史
年代考证
东晋
书法家
中国艺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庐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
3
作者
罗时叙
《九江师专学报》
1996年第3期49-54,共6页
庐山在中国诸多的名山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本文以庐山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风姿,从比较中,寻求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
庐山
中国
人文景观
地方文化
自然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昌起义准备阶段若干史实之再探
4
作者
罗时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7-72,共6页
张侠同志的《南昌起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其中对南昌起义准备阶段的史实作了十分可贵的探索。拙稿《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庐山会议之史探》(载《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以下...
张侠同志的《南昌起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其中对南昌起义准备阶段的史实作了十分可贵的探索。拙稿《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庐山会议之史探》(载《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以下简称(《史探》),对南昌起义准备阶段的一些史实,也曾作过一些粗浅的探讨。张侠同志在《研究》中提出了可能举行了两次庐山会议的看法,我赞同此说。另外,我认为九江会议似是召开了三次,而不是张侠及史学界一些同志所论述的仅召开两次。下面分别就这两次庐山会议和三次九江会议的情况,再作若干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会议
庐山会议
周恩来同志
张侠
中央紧急会议
李立
苏兆征
聂荣臻
罗明那兹
罗明纳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庐山会议”史探——兼与张侠同志商榷
5
作者
罗时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0-45,共6页
一九二七年七月中旬,我党一些负责同志曾在庐山举行秘密会议。这是关于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它处于起义的发动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昌起义史上,它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南昌起义的研究几乎都未提及这次“庐山...
一九二七年七月中旬,我党一些负责同志曾在庐山举行秘密会议。这是关于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它处于起义的发动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昌起义史上,它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南昌起义的研究几乎都未提及这次“庐山会议”。本文试根据笔者现能见到的历史资料,对这次会议作些探讨,并与论及这次会议的张侠同志(见《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2期《关于南昌起义决定问题的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商榷。本文错误之处,望识者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会议
九江会议
张侠
李立
张国
二七
历史资料
罗明那兹
聂荣臻
南昌暴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物的局限性及其他
6
作者
罗时叙
《电影文学》
1982年第4期94-94,共1页
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在这里讲点浅见。一、关于描写新人的问题。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也必然有他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不可逾越的!比如,原始社会的人,都是裸体,能用点树叶子遮遮下身,那他便是最了不起的“新人...
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在这里讲点浅见。一、关于描写新人的问题。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也必然有他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不可逾越的!比如,原始社会的人,都是裸体,能用点树叶子遮遮下身,那他便是最了不起的“新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
历史局限性
社会形态
社会的人
“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庐山恋》——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消费”
被引量:
1
7
作者
罗时叙
《创作评谭》
1998年第4期52-55,共4页
电影《庐山恋》创作20年了。1981年,它荣获全国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意大利蒙特利纳青年电影节奖。《庐山恋》在庐山放映18年,观念达126万人次,1997年列入上海"吉尼斯"记录。一部影片在一个电影院连续放映6300场,这在世界上也堪...
电影《庐山恋》创作20年了。1981年,它荣获全国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意大利蒙特利纳青年电影节奖。《庐山恋》在庐山放映18年,观念达126万人次,1997年列入上海"吉尼斯"记录。一部影片在一个电影院连续放映6300场,这在世界上也堪称奇观。电影,是一种受众面极广的"文化消费"。它必然受到市场经济规律与艺术创作规律的双重支配。电影作品在电影院里放映了,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恋》
故事片
艺术片
庐山文化
文化消费
原文传递
庐山随想
8
作者
罗时叙
《创作评谭》
1999年第2期58-62,共5页
"第一山"何其多矣步入秀峰景区,首先就会看到秀峰寺(清代康熙年间之前称为开先寺)的山门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第一山"匾额,每字径近三尺,苍劲潇洒,没有落款。说明碑上介绍说,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也称米襄阳)书...
"第一山"何其多矣步入秀峰景区,首先就会看到秀峰寺(清代康熙年间之前称为开先寺)的山门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第一山"匾额,每字径近三尺,苍劲潇洒,没有落款。说明碑上介绍说,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也称米襄阳)书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山地区
武当山
摩崖石刻
泰山
峨眉山
司马迁
襄阳
武夷山
清代
世界遗产名录
原文传递
匡庐之巅的政治流云
9
作者
朱竞梅
殷锡翔
罗时叙
《中华遗产》
2015年第8期46-65,共20页
庐山自古是隐士的乐园,是儒释道三教集聚生长的神圣之地。清末西方传教士强租牯岭开辟度假区,改变了它的历史轨迹。国民政府时期的“夏都”建设,更是把庐山推上了政治的风口浪尖。牯岭的异乡人 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夏天,长江中...
庐山自古是隐士的乐园,是儒释道三教集聚生长的神圣之地。清末西方传教士强租牯岭开辟度假区,改变了它的历史轨迹。国民政府时期的“夏都”建设,更是把庐山推上了政治的风口浪尖。牯岭的异乡人 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夏天,长江中下游晴热少雨,疫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西方传教士
国民政府时期
儒释道三教
长江中下游
历史轨迹
疫病流行
庐山
原文传递
题名
庐山的美学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时叙
机构
江西省庐山图书馆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摘
庐山豪放雄伟,景观丰富,是中华民族美学理想的一方载体。庐山有着中国山水美学发展的清晰足迹,它还是以艺术美深化自然美的典型。庐山把中外美学思想和谐融于一体,因而打破了庐山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的单纯性,使它在中国美学领域里,有其独特而深刻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美学
山水美学
价值
分类号
K928.3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羲之生卒年及任江州刺史年代考证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时叙
机构
庐山图书馆
出处
《九江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文摘
王羲之是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盛名的中国东晋书法家。关于他的生卒年 ,自古以来 ,说法多种 ,争议不绝。近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文学》卷与《美术》卷 ,虽各有说法 ,但仍大抵沿袭于《晋书》所言的“五十九寿”的范围内。本文依照《晋书》、《世说新语》 ,及王羲之的墨迹等古籍 ,从王羲之及同时代的名人的活动史料的考证入手 ,证实了王羲之出生在西晋太安二年 ( 30 3) ,去世于太元四年 ( 379) ,享年 77岁。关于王羲之何年任江州刺史 ,古今史论之中大抵指为咸康六年 ( 340 )。本文依据《晋史》 ,考证为 :王羲之约于永和元年 ( 345)至永和三年 ( 347) 。
关键词
王羲之
生卒年
江州刺史
年代考证
东晋
书法家
中国艺术史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J292.1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庐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
3
作者
罗时叙
机构
庐山图书馆
出处
《九江师专学报》
1996年第3期49-54,共6页
文摘
庐山在中国诸多的名山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本文以庐山独特的自然与文化风姿,从比较中,寻求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
庐山
中国
人文景观
地方文化
自然景观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昌起义准备阶段若干史实之再探
4
作者
罗时叙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67-72,共6页
文摘
张侠同志的《南昌起义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版,以下简称《研究》),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其中对南昌起义准备阶段的史实作了十分可贵的探索。拙稿《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庐山会议之史探》(载《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以下简称(《史探》),对南昌起义准备阶段的一些史实,也曾作过一些粗浅的探讨。张侠同志在《研究》中提出了可能举行了两次庐山会议的看法,我赞同此说。另外,我认为九江会议似是召开了三次,而不是张侠及史学界一些同志所论述的仅召开两次。下面分别就这两次庐山会议和三次九江会议的情况,再作若干探讨。
关键词
九江会议
庐山会议
周恩来同志
张侠
中央紧急会议
李立
苏兆征
聂荣臻
罗明那兹
罗明纳兹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庐山会议”史探——兼与张侠同志商榷
5
作者
罗时叙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40-45,共6页
文摘
一九二七年七月中旬,我党一些负责同志曾在庐山举行秘密会议。这是关于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它处于起义的发动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昌起义史上,它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关于南昌起义的研究几乎都未提及这次“庐山会议”。本文试根据笔者现能见到的历史资料,对这次会议作些探讨,并与论及这次会议的张侠同志(见《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2期《关于南昌起义决定问题的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商榷。本文错误之处,望识者指正。
关键词
庐山会议
九江会议
张侠
李立
张国
二七
历史资料
罗明那兹
聂荣臻
南昌暴动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物的局限性及其他
6
作者
罗时叙
出处
《电影文学》
1982年第4期94-94,共1页
文摘
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在这里讲点浅见。一、关于描写新人的问题。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也必然有他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是不可逾越的!比如,原始社会的人,都是裸体,能用点树叶子遮遮下身,那他便是最了不起的“新人”了。
关键词
人物
历史局限性
社会形态
社会的人
“新人”
分类号
F1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庐山恋》——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消费”
被引量:
1
7
作者
罗时叙
出处
《创作评谭》
1998年第4期52-55,共4页
文摘
电影《庐山恋》创作20年了。1981年,它荣获全国第四届电影百花奖,意大利蒙特利纳青年电影节奖。《庐山恋》在庐山放映18年,观念达126万人次,1997年列入上海"吉尼斯"记录。一部影片在一个电影院连续放映6300场,这在世界上也堪称奇观。电影,是一种受众面极广的"文化消费"。它必然受到市场经济规律与艺术创作规律的双重支配。电影作品在电影院里放映了,既是一项经济活动,又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
关键词
《庐山恋》
故事片
艺术片
庐山文化
文化消费
分类号
I [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庐山随想
8
作者
罗时叙
出处
《创作评谭》
1999年第2期58-62,共5页
文摘
"第一山"何其多矣步入秀峰景区,首先就会看到秀峰寺(清代康熙年间之前称为开先寺)的山门上,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第一山"匾额,每字径近三尺,苍劲潇洒,没有落款。说明碑上介绍说,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也称米襄阳)书写的。
关键词
庐山地区
武当山
摩崖石刻
泰山
峨眉山
司马迁
襄阳
武夷山
清代
世界遗产名录
分类号
I [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匡庐之巅的政治流云
9
作者
朱竞梅
殷锡翔
罗时叙
出处
《中华遗产》
2015年第8期46-65,共20页
文摘
庐山自古是隐士的乐园,是儒释道三教集聚生长的神圣之地。清末西方传教士强租牯岭开辟度假区,改变了它的历史轨迹。国民政府时期的“夏都”建设,更是把庐山推上了政治的风口浪尖。牯岭的异乡人 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夏天,长江中下游晴热少雨,疫病流行。
关键词
政治
西方传教士
国民政府时期
儒释道三教
长江中下游
历史轨迹
疫病流行
庐山
分类号
B97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庐山的美学价值
罗时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王羲之生卒年及任江州刺史年代考证
罗时叙
《九江师专学报》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庐山在中国名山中的地位
罗时叙
《九江师专学报》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昌起义准备阶段若干史实之再探
罗时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昌起义的准备会议——“庐山会议”史探——兼与张侠同志商榷
罗时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人物的局限性及其他
罗时叙
《电影文学》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庐山恋》——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消费”
罗时叙
《创作评谭》
1998
1
原文传递
8
庐山随想
罗时叙
《创作评谭》
1999
0
原文传递
9
匡庐之巅的政治流云
朱竞梅
殷锡翔
罗时叙
《中华遗产》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