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甘草酸镁治疗重度戊型黄疸性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罗小克 李小玲 +1 位作者 杨立明 王晓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分析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戊型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戊型肝炎重度黄疸患者78例,同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能量合剂保肝,治疗组加用异甘草... 目的分析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戊型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戊型肝炎重度黄疸患者78例,同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能量合剂保肝,治疗组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 mg静滴,1次/d,而对照组则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 mg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6周。TBil<85μmol/L,ALT<160 U/L为主要有效指标。两组间均数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好转,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6%(33/39),优于对照组66.7%(2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TBil为(68.9±40.3)μmol/L,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129.1±69.3)μmol/L,其中各组F值为:24.658、36.145,χ2值为12、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戊型肝炎重度黄疸疗效显著,一定药物浓度范围内对肝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速黄疸消退,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黄疸 异甘草酸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异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小克 李小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00-200,248,共2页
关键词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异位静脉曲张 肝炎肝硬化 食管胃底 门脉高压 延误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含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报告
3
作者 罗小克 王伟莉 +2 位作者 赵体会 贾建龙 珲晖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5-36,共2页
我们于1997年3月至1998年12月应用口含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关键词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Α-干扰素 葫芦岛市 免疫调节剂 阳转率 不良反应 干扰素治疗 辽宁省 A-干扰素 传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D、凝血因子、PC变化与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DVT的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小克 徐艳平 陈小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凝血因子、血浆蛋白C(PC)与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且术后发生DVT的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未发生DVT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并...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凝血因子、血浆蛋白C(PC)与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且术后发生DVT的患者45例作为病例组,同期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未发生DVT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并分析两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乳腺癌病理学类型、肿瘤淋巴结转移分期(TNM)、辅助化疗、合并疾病情况、红细胞(RBC)、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D、凝血因子Ⅷ(FⅧ)、血浆PC的水平,并采用向前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D、FⅧ、血浆PC与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DVT的关系。结果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患侧分布、病理学类型、TNM分期、高血压、糖尿病、RBC、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辅助性化疗患者占比、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D-D、F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血浆P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FIB增高、D-D升高、FⅧ水平升高及APTT水平降低是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2,2.042,2.134,1.430,P<0.05)。结论引起乳腺癌术后发生DVT的因素众多,D-D、FⅧ水平升高会显著的增高乳腺癌根治术后发生DV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凝血因子 蛋白C 乳腺癌根治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小玲 罗小克 +3 位作者 李照昕 王晓红 丁明修 姜凌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G1为9.9%,G2和G3为59%,而G4为31%,诊断纤维化分... 目的探讨肝穿刺活检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分析临床诊断与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病理学诊断为G1为9.9%,G2和G3为59%,而G4为31%,诊断纤维化分期S1~S4分别为29%、25%、13%和32%,而临床诊断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Youden指数均偏低。结论临床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程度的分度还不够准确,肝穿刺活检对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活检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评分系统评估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纤维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小玲 陈永鹏 +3 位作者 戴琳 朱幼芙 罗小克 侯金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00-1202,1208,共4页
目的了解肝、胆、脾超声波检查指标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超声波筛检诊断组合。方法统计248例慢性肝炎病人超声波检查资料及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状态与肝包膜光滑度、... 目的了解肝、胆、脾超声波检查指标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探讨代偿性肝炎后肝硬化超声波筛检诊断组合。方法统计248例慢性肝炎病人超声波检查资料及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组织纤维化状态与肝包膜光滑度、门静脉内径无相关性;不同肝组织纤维化状态的肝实质回声均匀度、血管走行、胆囊壁状态及脾大程度有统计学差别;上述4个指标正常时,其肝硬化阴性预告值高达96.3%,评分≥5可筛检出90%代偿性肝硬化,7诊断代偿性肝硬化的准确率85.9%、特异性度高达95.2%,但灵敏度低至37.5%。结论代偿性肝硬化超声波肝实质回声、血管走行、胆囊壁状态及脾大等指标与其他肝纤维化状态有显著差别,其评分系统可作为慢性肝炎病人筛检代偿性肝硬化的灵敏诊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病理学 肝硬化/诊断 超声波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失语1例报告
7
作者 罗小克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9-40,共2页
<正> 男,20岁,大學生。因发热、全身酸痛、头痛、腰痛、恶心、呕吐3d于1987年4月13日入院。体检:体温30.2℃,脉搏110/min,呼吸26/min,血压14.6/0.6kPa。神清,发音、对答正常,酒醉貌,结膜充血水肿,腋下躯干及软腭有散在的点状、抓... <正> 男,20岁,大學生。因发热、全身酸痛、头痛、腰痛、恶心、呕吐3d于1987年4月13日入院。体检:体温30.2℃,脉搏110/min,呼吸26/min,血压14.6/0.6kPa。神清,发音、对答正常,酒醉貌,结膜充血水肿,腋下躯干及软腭有散在的点状、抓痕状出血点。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双肾区叩痛。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检验:血红蛋白155g/L,白细胞8.1×10~9/L,中性粒细胞0.50,淋巴细胞0.13,异型淋巴细胞0.13,血小板54×10~9/L;尿蛋白(+++),红细胞0~1/HP,白细胞1~4/HP,未见管型;尿素氮9.6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1mmol/L,丙谷转氨酶240U。诊断: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热期。按EHF常规治疗。入院第2天,体温40.8℃,头痛较剧,吐出咖啡色液体60ml,解黑便1次,血压1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并发症 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肝脏损害158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罗小克 刘致印 +1 位作者 熊晃 贾建龙 《海军医学杂志》 1993年第1期27-28,共2页
流行性出血热(EHF)系全身性疾病,除肾脏损害最突出外,肝脏损害亦日益受到重视。我科自1984年1月~1991年5月共收治确诊的 EHF218例,其中出现肝脏损害158例(72.4%),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肝肮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军某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经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伍全 纪增 +1 位作者 罗小克 郝海燕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6,共3页
本文介绍了海军某部开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试点工作的经验。主要做法是:在预防上,大力加强环境整治,狠抓灭鼠防鼠关键环节,使鼠密度从20%下降到1.5%;重视个人防护措施,注意防螨灭螨,使发病率比1993年下降77.7%。... 本文介绍了海军某部开展防治流行性出血热试点工作的经验。主要做法是:在预防上,大力加强环境整治,狠抓灭鼠防鼠关键环节,使鼠密度从20%下降到1.5%;重视个人防护措施,注意防螨灭螨,使发病率比1993年下降77.7%。在治疗方面,针对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理,采取抗病毒、抗炎和调节免疫功能为主,从而使病死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军某部 流行性出血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氏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10
作者 李小玲 罗小克 +1 位作者 贾建龙 姜凌 《海军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布加氏综合征 误诊 BCS 病例资料 下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年来麻疹病人的发病特点(附32例分析)
11
作者 孙飒利 罗小克 《海军医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麻疹 发病特点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胸穿刺抽气方法的改进
12
作者 贾建龙 罗小克 姜修思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82-,共1页
关键词 气胸 胸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