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群体分蘖动态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卉 李绪孟 +6 位作者 唐启源 邹丹 罗友谊 李可夫 彭剑 李灿 曹乐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221,共9页
为定量分析水稻群体茎蘖数量动态变化过程及分蘖动态特征,该研究使用双Logistic模型分别描述分蘖发生与死亡过程,建立水稻群体分蘖动态模型;根据水稻分蘖过程的时序特征定义描述分蘖过程的特征指标,并推导出分蘖特征指标的计算式;基于... 为定量分析水稻群体茎蘖数量动态变化过程及分蘖动态特征,该研究使用双Logistic模型分别描述分蘖发生与死亡过程,建立水稻群体分蘖动态模型;根据水稻分蘖过程的时序特征定义描述分蘖过程的特征指标,并推导出分蘖特征指标的计算式;基于不同基因型品种的种植方式、种植时期、种植密度下水稻分蘖动态数据集检验模型优度和适应性;并应用分蘖动态模型和指标探索分蘖动态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在不同种植方式、种植时期和种植密度下的分蘖动态数据拟合优度较好,标准均方根误差S_(RMSE)服从均值小于5%的Gamma分布,并且99%的S_(RMSE)小于10%。基于所建模型计算的分蘖特征指标(包括模型参数)对种植密度有很好的响应;留一法检验表明模型的预测性较好,观测值与模拟值的R^(2)=0.96。所建模型能够精确描述水稻茎蘖数量演变过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适应性和可解释性,可用于分析基因、环境、农艺措施对分蘖动态的影响,分蘖特征指标可望成为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的重要表型参数,对指导水稻精准栽培也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模型 分蘖动态 双Logistic模型 种植密度 参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苗肥与发苗水层对再生稻发苗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邹丹 唐启源 +4 位作者 郑华斌 周蔚 巢英 张相 罗友谊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31,共6页
【目的】探究再生稻发苗肥施量与发苗水层。【方法】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对发苗肥(头季收获后2 d撒施的肥料;尿素F0:0 kg/hm^2、F1:112.5 kg/hm^2、F2:225 kg/hm^2)和发苗水层(头季收割后15 d内田间的水层;W0:0 cm、W1:2 cm、W2:4 cm、W... 【目的】探究再生稻发苗肥施量与发苗水层。【方法】以黄华占为试验材料,对发苗肥(头季收获后2 d撒施的肥料;尿素F0:0 kg/hm^2、F1:112.5 kg/hm^2、F2:225 kg/hm^2)和发苗水层(头季收割后15 d内田间的水层;W0:0 cm、W1:2 cm、W2:4 cm、W3:6 cm)进行裂区试验。【结果】F1、F2处理的苗桩比(再生苗数/稻桩数)、再生苗数、再生季产量均显著高于F0,涨幅分别为6.71%~9.40%、10.87%~15.33%、19.33%^20.20%。穗桩比(齐穗期穗数/稻桩数)表现为F2、F1处理均高于F0处理,其中F2处理显著高于F0处理。W2处理的穗桩比最高,W1、W2、W3处理的苗桩比、再生苗数、再生季产量均高于W0处理,其中W2处理的产量比W0处理高13.88%,达到显著水平。发苗肥和发苗水层均能改善再生季发苗环境,提高出苗速度和数量,但是发苗肥的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发苗水层对黄华占再生季发苗和产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发苗肥能显著提高黄华占再生季发苗和产量,水肥耦合效应下W2F1处理综合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发苗肥 发苗水层 产量 发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等温度下头季和再生季稻米淀粉结构与性能差异分析
3
作者 旷娜 刘智炫 +4 位作者 邹丹 罗友谊 赵正洪 王立峰 唐启源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4149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温试验,设置高温组与适温组,探究头季和再生季在同等温度环境下稻米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再生季稻米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在高温组和适温组均显著高于头季稻米,淀粉粒排列更紧密,... 以籼粳杂交稻甬优4149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温试验,设置高温组与适温组,探究头季和再生季在同等温度环境下稻米淀粉结构与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再生季稻米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在高温组和适温组均显著高于头季稻米,淀粉粒排列更紧密,有序度更高,结晶度和最大峰值强度较低;与头季稻米相比,再生季稻米淀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以及崩解值在高温组和适温组均显著增加,而消减值降低。同等温度条件下,“再生”季种植有利于稻米淀粉的积累和排布,削弱其晶体结构,提高糊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温度 淀粉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及其组合对防治断奶仔猪腹泻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佩华 贺建华 +1 位作者 陈孝珊 罗友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腹泻 抗生素 饲料添加剂 黄霉素 硫酸抗敌素 诺必达 药物配伍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有序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罗友谊 王慰亲 +7 位作者 郑华斌 刘功义 巢英 徐彩 郑志刚 李雪倩 韦银兰 唐启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171,共10页
机械有序穴直播、机械有序抛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推进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精量化和有序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机插秧、有序机抛秧、有序机穴直播三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以甬优4949和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采用... 机械有序穴直播、机械有序抛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推进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精量化和有序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机插秧、有序机抛秧、有序机穴直播三种种植方式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以甬优4949和Y两优911为供试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机械种植方式的水稻生长特性与产量形成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全生育期长短均表现为机插>有序机抛>有序机直播,其中有序机抛处理的全生育期比机插缩短3~4 d,但比有序机直播处理长10~11 d,全生育期的差异来源是播种至幼穗分化始期阶段的天数相差较大。有序机抛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机械种植方式,两个品种分别较机插秧、有序机穴直播增产7.86%~8.50%、14.06%~15.08%。增产的原因一是在不显著降低每穗粒数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分别较机插秧、有序穴机直播增加14.70%、12.20%,差异达显著水平;二是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根系生物量等生长特性指标较其他2种机械种植方式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同时机械有序抛秧栽培的生产效益比其他2种机械种植方式高。综上所述,有序机抛种植方式在水稻种植上早发性好,有效穗足,比机插秧、机穴直播更具有产量效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机械有序种植 产量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复式起垄播种机及其应用
6
作者 刘海 李远东 +5 位作者 郭翔 涂建东 郑荣华 付晓星 罗友谊 杜铮 《长江蔬菜》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蔬菜复式起垄播种机可实现施肥、旋耕、起垄、开沟、播种、覆土等复式播种作业,适用于旱地大田精量播种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蔬菜复式起垄播种机的工作基本结... 蔬菜复式起垄播种机可实现施肥、旋耕、起垄、开沟、播种、覆土等复式播种作业,适用于旱地大田精量播种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蔬菜复式起垄播种机的工作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关键部件结构与设计,以及其在蔬菜复式起垄播种技术中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播种机 复式 起垄 播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精量有序抛秧栽培的产量形成和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慰亲 唐启源 +5 位作者 陈元伟 贾巍 罗友谊 王小卉 郑华斌 熊娇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2-951,共10页
水稻机械精量有序抛秧栽培是指通过有序抛秧机进行水稻分行分蔸有序抛栽的机械化种植方式,解决了传统抛秧栽培田间种植无序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手插秧和手抛秧模式作为对照,通过2018—2019年的比较试验系统探究了精量有序机抛... 水稻机械精量有序抛秧栽培是指通过有序抛秧机进行水稻分行分蔸有序抛栽的机械化种植方式,解决了传统抛秧栽培田间种植无序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手插秧和手抛秧模式作为对照,通过2018—2019年的比较试验系统探究了精量有序机抛秧模式下水稻产量形成的特点及生长发育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精量有序机抛秧较手插秧增产22.4%~28.3%,较手抛秧增产2.8%~8.9%。生长发育特性方面,精量有序机抛秧群体通风性好,生育后期的干物质同化积累能力强,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手插秧和手抛秧分别增加52.8%和23.4%;叶片衰老较慢、库充实度高,与手插秧相比,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20.9%~64.2%;与手抛秧相比,结实率增加3~5个百分点,进而促进其高产。然而,精量有序机抛栽培模式下抛秧机及配套育秧技术等方面还有待改进以进一步发挥高产潜能,同时围绕精量有序机抛秧技术的立苗缓青特征、分蘖发生特性和根系生长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有序机抛秧 产量 生长发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再生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及淀粉结构与性能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旷娜 唐启源 +3 位作者 郑华斌 王慰亲 邹丹 罗友谊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78-1686,共9页
为探究再生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在不同生态区的差异,并从淀粉结构与性能角度揭示其差异机理,本试验以杂交稻甬优4149、晶两优1468为供试材料,按再生稻栽培模式分别种植于肇庆、长沙、信阳3个生态区,研究了再生季齐穗后温光条件对稻米蒸... 为探究再生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在不同生态区的差异,并从淀粉结构与性能角度揭示其差异机理,本试验以杂交稻甬优4149、晶两优1468为供试材料,按再生稻栽培模式分别种植于肇庆、长沙、信阳3个生态区,研究了再生季齐穗后温光条件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RVA谱特性及淀粉热性能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肇庆试验地区的再生季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优于长沙、信阳,其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胶稠度长,糊化温度较低,总淀粉含量较高。再生季齐穗后温光条件与稻米胶稠度、糊化特性以及淀粉热性能和相对结晶度具有显著相关性。籽粒灌浆初中期的温度和光照对再生季稻米淀粉的糊化性能与热性能影响较大;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受中后期的日均温度影响最为显著。本研究将有助于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优质稻米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季稻米 温光条件 蒸煮食味品质 RVA 热性能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处理对再生稻头季全株生物量、青贮品质和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元伟 郑华斌 +4 位作者 王慰亲 旷娜 罗友谊 邹丹 唐启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1-171,共11页
为研究再生稻齐穗后刈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头季生物量、青贮品质和再生季产量的影响,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选取湘两优900和甬优4149为供试材料,设置刈割时间分别为齐穗后10(P10)、15(P15)、20(P20)、25(P25)和30 d(P30);留桩高... 为研究再生稻齐穗后刈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头季生物量、青贮品质和再生季产量的影响,在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选取湘两优900和甬优4149为供试材料,设置刈割时间分别为齐穗后10(P10)、15(P15)、20(P20)、25(P25)和30 d(P30);留桩高度分别为10(H10)、20(H20)和30 cm(H30),研究不同处理下再生稻头季生物量、青贮品质和再生季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稻头季全株生物量随刈割时间的推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P25和P30处理的全株生物量显著高于P10和P20处理,V-score评分均在80分以上,且感官品质优良,发酵品质良好,相对饲用价值较高;留桩高度H10和H20处理头季的全株生物量显著高于H30处理,V-score评分均在80分以上,且感官品质优良,发酵品质良好,相对饲用价值较高;再生季产量随刈割时间的推迟呈现下降趋势,P10和P15处理再生季的产量显著高于P20和P30处理;留桩高度H20和H30处理再生季的产量显著高于留桩高度H10处理。综上所述,以收获全株青贮饲料为主要目的时,头季宜采取齐穗后25~30 d、10~20 cm留桩高度的刈割处理,此时,生物量高,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和营养品质较好;以收获再生季稻谷为主要目的时,头季宜采用齐穗后10~15 d、留桩20~30 cm的刈割处理,再生季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刈割 生物量 青贮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河蟹养殖机械化及标准化建设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友谊 张俊峰 +7 位作者 涂建东 张唐娟 罗欣 高星星 庞雄斌 肖进 王琢 陈鸿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4期16-17,共2页
目前河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成本逐渐增加,人工成本占比最大,降低了养殖效益,制约了河蟹产业的发展,实施"机器换人",推进河蟹养殖生产全程机械化已势在必行。着重介绍了湖北省推广实施的河蟹池塘"3+5"高效养殖新模式,... 目前河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成本逐渐增加,人工成本占比最大,降低了养殖效益,制约了河蟹产业的发展,实施"机器换人",推进河蟹养殖生产全程机械化已势在必行。着重介绍了湖北省推广实施的河蟹池塘"3+5"高效养殖新模式,概述了当前国内河蟹养殖增氧机械化、投饵机械化及其割草机械化现状,总结了武汉市河蟹生产机械化情况,指出武汉市发展河蟹养殖的标准化现状,提出构建河蟹高效生态养殖模式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机械化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长途贩运综合征的防治
11
作者 罗友谊 刘茵 +2 位作者 陈志刚 曹小玲 刘洋 《中国畜牧业》 2018年第12期76-77,共2页
湖南省沅江市本地养母猪的不多,出售仔猪的猪场更少。每年过完春节后,大部分生猪散养户急急忙忙地去外地引进仔猪,开始第二年的生猪生产。这样可以在夏末秋初高温季节之前出售,避开高温引起饲料转化率低、死大猪的风险。
关键词 仔猪 综合征 防治 贩运 生猪生产 高温季节 饲料转化率 夏末秋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调控剂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周年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梦娇 李虎 +4 位作者 邹丹 罗友谊 郑华斌 王慰亲 唐启源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3-691,共9页
为提高再生稻抗逆能力和周年产量,本研究以杂交稻湘两优900为供试材料,于2019-2020年比较研究了喷施清水(CK)、喷施芸薹素内酯(T1)、喷施吡唑醚菌酯(T2)、喷施芸薹素内酯+吡唑醚菌酯(T3)、喷施芸薹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助剂(T4)对再生稻... 为提高再生稻抗逆能力和周年产量,本研究以杂交稻湘两优900为供试材料,于2019-2020年比较研究了喷施清水(CK)、喷施芸薹素内酯(T1)、喷施吡唑醚菌酯(T2)、喷施芸薹素内酯+吡唑醚菌酯(T3)、喷施芸薹素内酯+吡唑醚菌酯+助剂(T4)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化学调控剂处理均显著提高再生稻的周年产量,其中T4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从产量构成来看,T4处理显著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P<0.05)。此外,叶片SPAD值表明T4处理延缓了头季和再生季再生稻剑叶衰老,2020年受寒露风事件的影响,T4处理提高了再生季再生稻花粉活力、减轻了再生季再生稻稻瘟病、卡颈、稻曲病等危害。因此,T4处理提高了再生稻抗逆能力和延缓了叶片衰老,显著提高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进而提高了再生稻周年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化学调控剂 抗逆能力 产量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猪场如何应对市场低谷
13
作者 罗友谊 陈志刚 +1 位作者 刘茵 刘洋 《湖南畜牧兽医》 2018年第3期3-5,共3页
现代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市场价格的起起落落是常见的情况,但是怎样面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使生猪公司经得住市场考验,立于不败之地,则需要过硬的技术、细致的管理,以及丰厚的经济作后盾,才能顺利平安的渡过难关,猪价风起时,再续... 现代生猪养殖过程中,生猪市场价格的起起落落是常见的情况,但是怎样面对生猪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使生猪公司经得住市场考验,立于不败之地,则需要过硬的技术、细致的管理,以及丰厚的经济作后盾,才能顺利平安的渡过难关,猪价风起时,再续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价格 生猪 淘汰 品种更新 猪场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友谊 王琢 +4 位作者 肖进 张俊峰 田满洲 周朝 彭桂元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1期27-29,共3页
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网络架构以及物联网通讯技术的分类,从设施环境调控和种养殖对象实时监测2个方面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物联网 现代农业 应用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倒剂对优质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邹丹 唐启源 +7 位作者 黄益国 刘龙生 方升亮 吕广动 旷娜 罗友谊 毛瑞清 张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3期8-13,共6页
倒伏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稻倒伏现象更为突出。为了完善优质稻抗倒栽培技术,本研究以广东省的代表优质稻品种‘美香占2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抗倒剂‘不倒汉’的抗倒伏效... 倒伏是制约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优质稻倒伏现象更为突出。为了完善优质稻抗倒栽培技术,本研究以广东省的代表优质稻品种‘美香占2号’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3个不同的施氮量,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究抗倒剂‘不倒汉’的抗倒伏效果。结果表明,抗倒剂降低了齐穗期和成熟期的茎叶重和总干物质重,增加了经济系数,具有增产效果。降低了水稻整个生育期的株高,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低肥下,降株高效果更显著。降低了蜡熟期第二和第三基节的长度和倒伏指数,其中第三基节达到了显著水平,还显著降低了成熟期各节间的长度、田间倒伏指数、倒三节和倒四节的弯曲力矩,对倒三和倒四节间的抗折力和倒伏指数也有一定的降低,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抗倒剂‘不倒汉’能显著增强优质稻的抗倒伏能力,同时具有增产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剂 优质稻 产量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农作物病害图像识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何雨霜 王琢 +3 位作者 王湘平 肖进 罗友谊 张俊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8-155,共8页
农作物病害识别关乎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是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的飞速发展,利用深度学习从图像中识别出农作物患病类型的方法已逐渐成为主流。主要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 农作物病害识别关乎作物的产量与质量,是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的飞速发展,利用深度学习从图像中识别出农作物患病类型的方法已逐渐成为主流。主要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方法进行综述,简要地介绍深度学习和卷积神经网络,收集一些常用的病害图像公开数据集。根据训练样本采集环境的不同,从实验室和野外两个方面概述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病害识别方法的进展,指出每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出该研究领域存在数据量不足、任务难度大、深度学习模型网络结构复杂3个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展望,提出建立大规模、多种类、多类型病害数据库和设计高性能的深度学习模型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农作物病害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C_(60)]抗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17
作者 刘广 罗友谊 +1 位作者 唐宇龙 印遇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7,共9页
氧化应激损伤是指机体在遭受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OS)或活性氮自由基(RNS)产生过多,导致细胞、组织和动物机体受到严重损伤。畜禽在应激和疾病的条件下会造成氧化应激并引发各种炎症。减少氧化应激以提高畜禽生... 氧化应激损伤是指机体在遭受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自由基(ROS)或活性氮自由基(RNS)产生过多,导致细胞、组织和动物机体受到严重损伤。畜禽在应激和疾病的条件下会造成氧化应激并引发各种炎症。减少氧化应激以提高畜禽生长性能、减少疾病发病率是畜禽生产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富勒烯[C_(60)]被认为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大量研究表明富勒烯[C_(60)]及其衍生物在自由基清除和缓解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富勒烯[C_(60)]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和机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畜禽生产中抗氧化剂和抗生素替代物的开发利用找到新的方向,使富勒烯能应用到畜禽生产以代替抗生素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更好地发展绿色、健康、安全的养殖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_(60)] 氧化应激 代替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病猪的防治
18
作者 罗友谊 《湖南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29-29,共1页
2006年6-9月份我省牲猪大部分地区遭受“红皮病”疫情的侵袭,给牲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现将笔者在猪场从事猪病诊疗的实践经验,谈谈对红皮病猪防治的认识,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防治 病猪 实践经验 红皮病 养殖业 牲猪 疫情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甘蓝春播与品种观察
19
作者 罗友谊 王宏太 +3 位作者 牛秀莉 朱运峰 王德强 陈鸿 《长江蔬菜》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甘蓝 春季 播种 品种比较试验 武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新品种——花仙子
20
作者 罗友谊 王宏太 牛秀莉 《长江蔬菜》 2002年第5期10-10,共1页
花仙子是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从泰国正大集团引进的杂交一代超甜型小型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耐热、抗病力强、坐瓜性佳、皮薄耐储运等特点.经武汉市农科院科研基地试种,一般667 m2产量3 000kg以上.
关键词 西瓜 花仙子 品种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