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庆─怀来地区地壳细结构──利用深地震反射剖面 被引量:99
1
作者 张先康 王椿镛 +4 位作者 刘国栋 宋建立 罗力雷 吴涛 吴建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56-364,共9页
1992年底在延庆-怀来地区实施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测量,目的是通过对该区地壳细结构的研究来探讨延庆-怀来盆地形成演化的机制和过程,以及与该区地震活动图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上部地壳总体上呈“透明”性质,厚25-26... 1992年底在延庆-怀来地区实施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测量,目的是通过对该区地壳细结构的研究来探讨延庆-怀来盆地形成演化的机制和过程,以及与该区地震活动图像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上部地壳总体上呈“透明”性质,厚25-26km;下部地壳具有强烈的反射性质,厚约14-15km.壳幔过渡带是由双程走时约2s和厚约5-6km的水平反射叠层所组成,莫霍界面具有深度深(约39-40km)和平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来盆地 深地震反射 地壳细结构 地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滦县震区的三维地震透射研究──中、上地壳速度层析成像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先康 杨玉春 +4 位作者 赵平 赵金仁 罗力雷 王春林 宋建立 《地球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759-766,T002,共8页
利用布设在唐山滦县震区30km×40km范围内的由88台数字和模拟地震仪组成的临时台阵,接收来自不同方向6个炮点激发产生的莫霍界面反射波走时,重建了台阵下1—9km深度的P,S波速度和Vp/Vs图像.结果表明。中... 利用布设在唐山滦县震区30km×40km范围内的由88台数字和模拟地震仪组成的临时台阵,接收来自不同方向6个炮点激发产生的莫霍界面反射波走时,重建了台阵下1—9km深度的P,S波速度和Vp/Vs图像.结果表明。中、上地壳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北北东走向的滦县—卢龙断裂自地表向下至少延伸到8km深度处,并向北西方向倾斜.中、上地壳存在着近东西向的低速异常条带.这两组构造控制着该区的地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县震区 地震透射 CT 地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块和银川盆地中上部地壳Q值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平 罗力雷 +2 位作者 邓宏钊 刘义强 成双喜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51-355,共5页
本文利用国家地震局物探大队运城——定边——阿拉善左旗剖面人工爆破测深资料进行反演求出该测线下地壳,尤其是中上部地壳Q值结构,并将此结果与该测线下震源分布,第四纪沉积厚度,矿藏分布等进行了对比讨论,得到了较有意义的结果。利用... 本文利用国家地震局物探大队运城——定边——阿拉善左旗剖面人工爆破测深资料进行反演求出该测线下地壳,尤其是中上部地壳Q值结构,并将此结果与该测线下震源分布,第四纪沉积厚度,矿藏分布等进行了对比讨论,得到了较有意义的结果。利用Q值对区域地壳特别是中上部地壳结构、介质的特性给予较细致的评估,并得到大区域的结果,对地震的孕育过程、矿产资源分布,特别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块 地壳 Q值结构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