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低频穴位电刺激联合六步法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泌乳功能和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 |
罗义华
张贵清
袁代莉
李芳芳
邓尚莉
程新慧
王宇
赵厶维
|
《四川中医》
|
2024 |
0 |
|
2
|
文学“小史”与历史“大事”——“新史学”与胡适《谈新诗》的批评理路 |
罗义华
骆羽芯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灰棚中的《野草》:人间、战士与中间物 |
罗义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铁屋子”谱系:从严复、梁启超到鲁迅的国族想象 |
罗义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新史学”与“民间文学”的结缘——以《歌谣周刊》为中心的考察 |
骆羽芯
罗义华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育龄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焦虑情绪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罗义华
张贵清
邓尚莉
杨双吉
单朝霞
王莲
王宇
|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
2022 |
40
|
|
7
|
自升降式跨越架的设计与分析 |
罗义华
陈雪松
周焕林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8
|
全球化语境中“宗教文学”的抵抗性及其意义(笔谈) |
罗义华
程炉威
闫丽霞
杨何波
夏海波
杨莉
金凤
李亚东
吕亮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9
|
寻找东方主义:当代中国美华文学研究的文化症结--以哈金研究为例 |
罗义华
邹建军
|
《中华文化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0
|
中国的形式批评与文化批评——赵毅衡先生访谈录 |
罗义华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1
|
雪莱诗歌和道德关系研究 |
罗义华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2
|
超越与亏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移民文学的创作新倾向 |
罗义华
邹建军
|
《华文文学》
|
2009 |
5
|
|
13
|
梦断:沈从文“伟大中国文学作品”理想的寂灭及其内因 |
罗义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4
|
约翰·济慈的诗歌与道德关系研究 |
罗义华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5
|
孔子与《诗经》关系新论 |
罗义华
邹建军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6
|
“幻灯片事件”与精神胜利法——从一个新发现的旁证出发 |
罗义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7
|
论宗教与冰心“小诗”文体的发生 |
罗义华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8
|
捐生弃世,君子惟死而已——对《伤逝》人物形象内涵的再解读 |
罗义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9
|
在生命的“长河”中趋近:论鲁迅之于沈从文的意义 |
罗义华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20
|
《尝试集》“第三版”考辨 |
罗义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