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对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一钊 何鹏 邹建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对肾上腺肿瘤(AT)患者的疗效。方法 98例行LA治疗的AT患者,其中经腹腔入路40例(TLA组),经腹膜后入路58例(RLA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氧化应激水平、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RLA...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对肾上腺肿瘤(AT)患者的疗效。方法 98例行LA治疗的AT患者,其中经腹腔入路40例(TLA组),经腹膜后入路58例(RLA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氧化应激水平、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RL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TLA组(P <0. 05);两组中转开放手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RLA组术后3天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水平高于TLA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低于TLA组(P <0. 05);两组术后3天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 Cr)、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Ig A、I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RLA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氧化应激反应较轻等优点,且对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腔 经腹膜后 腹腔镜 肾上腺切除术 肾上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一钊 董力 +2 位作者 张祥蓉 袁宏声 向庆龄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肺动脉瘘 先天性心脏病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左冠状动脉主干 左冠状动脉窦 右心室流出道 心脏杂音 周围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一钊 何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9期125-126,共2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及膀胱穿孔、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临床效果优于经尿道电切术,可有效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降低膀胱穿孔发生率,促进疾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膀胱癌腹腔镜膀胱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罗一钊 何鹏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第6期29-30,共2页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治疗高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中选取70例65岁以上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5例)以及采用腹腔镜膀胱全...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治疗高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中选取70例65岁以上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成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5例)以及采用腹腔镜膀胱全切术治疗的观察组(35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治疗时间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用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在术后进食、首次下床活动以及住院的所需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1~3年,其中观察组2例死亡,3年内生存率94.29%,对照组5例死亡,3年内生存率85.71%(P〈0.05)。结论腹腔镜膀胱全切除术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手术操作时间长,但对于患者的创伤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有助于提升术后生存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腹腔镜 膀胱全切 根治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致迟发性心脏压塞一例
5
作者 罗一钊 董力 +1 位作者 袁宏声 向庆龄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迟发性心脏压塞 针灸治疗 彩色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检查 PROLENE 心包积液 痊愈出院 慢性食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 被引量:19
6
作者 黄建林 安宇 +3 位作者 廖勇 刘竞 罗一钊 邱明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2月对16例70岁以上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建立后腹腔气腹后分别置入3枚trocar,打开侧椎筋膜,在腰大肌与肾脂肪囊间分离,上至膈肌,下至...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2月对16例70岁以上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建立后腹腔气腹后分别置入3枚trocar,打开侧椎筋膜,在腰大肌与肾脂肪囊间分离,上至膈肌,下至输尿管。游离肾脏中部,找到肾动脉,找到并游离肿物,置入血管阻断钳夹闭肾动脉,剪刀距肿瘤边缘0.5 cm切除肿物及部分肾实质,3-0可吸收线缝合集合系统(肿瘤位置较深邻近集合系统者),以2-0倒刺线连续贯穿缝合肾实质,缝合完毕后以Hem-o-lok夹固定。松开血管阻断钳,出血部分加强缝合。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5~240 min,(132.4±46.4)min,血管阻断时间12~40 min,(25.3±7.6)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79.7±62.6)ml,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15 d,(9.4±3.2)d。16例随访(30.8±9.5)月,1例术后24个月因全身肿瘤转移死亡,1例术后31个月因心脏疾病死亡,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肾功能衰竭,规律行腹膜透析。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条件允许时推荐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老年人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俯卧位经皮肾镜术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何鹏 黄翔 +2 位作者 邹建华 冯强 罗一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俯卧位经皮肾镜术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完全俯卧位经皮肾镜术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只行一期单通道手术,10例患者无残留结石... 目的:探讨完全俯卧位经皮肾镜术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2例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完全俯卧位经皮肾镜术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均只行一期单通道手术,10例患者无残留结石,2例残留少量残石。手术时间30~110分钟,平均58分钟。一次性手术结石取净率83.3%(10/12),无再次手术取石患者,2例肾结石少量残留,未再次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出血、发热等症状,未发生周围脏器损伤。2例结石未取净者经保守治疗后结石排净。6个月后行B超,腹部平片( KUB)或CT检查,未见结石残留或复发。结论完全俯卧位经皮肾镜术联合输尿管镜术治疗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安全可行,手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俯卧位 经皮肾镜术 输尿管镜术 复杂性肾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42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王东 马志伟 +4 位作者 李俊 罗一钊 邱明星 黄小波 田雪梅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为4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并总结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为42例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周围脏器损伤。手术时间120~250 min,平均170 min。术中出血量120~750 ml,平均260 ml,11例术中输血400~600 ml。术后住院21~23 d,平均22 d。拔除导尿管时间18~22 d,平均20 d。6例患者术后7天内发生尿漏,均经充分引流和牵拉尿管后痊愈。25例出现轻~中度尿失禁,经提肛等辅助治疗,4~12周后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病检:pT1c14例,pT212例,pT3a16例。术后PSA均<4.0 ng/ml。结论:经腹膜外入路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行、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腔镜检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145例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安宇 刘雪辉 +2 位作者 罗一钊 刘竞 邱明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术中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采用PKVP治疗BPH的1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1±38)分钟,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重量(31.4±19.8)g,术... 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术中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采用PKVP治疗BPH的145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4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1±38)分钟,切除前列腺组织平均重量(31.4±19.8)g,术中平均出血量(288±104)ml,前列腺包膜穿孔13.1%(19/145),膀胱内气体爆炸0.6%(1/145),膀胱损伤2.1%(3/145),无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及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后暂时性尿失禁2.8%(4/145),真性尿失禁0.7%(1/145),排尿困难4.1%(6/145),急性附睾炎3.4%(5/145),膀胱痉挛14.5%(21/145);术后随访1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6.9±1.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为(2.3±0.8)分,最大尿流率(Qmax)为(15.2±7.5)ml/s,与术前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VP是治疗BPH的有效手段,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5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东 罗一钊 +3 位作者 马志伟 邓洁 周铣 邱明星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0期1888-1890,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4例,其中左侧30例,双侧24例。沿脐缘1.5~2.0cm弧形切口逐层游离显露腹直肌鞘后,分别向左右两侧外下方45°角游离皮下组织1cm;...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54例,其中左侧30例,双侧24例。沿脐缘1.5~2.0cm弧形切口逐层游离显露腹直肌鞘后,分别向左右两侧外下方45°角游离皮下组织1cm;弧形切口正中穿入气腹针建立气腹,于右侧外下方45°角远端处穿刺10mm Trocar(tro-car1),并连接气腹机,于切口中间及左侧外下方45°角远端处分别穿刺自制软质5mm Trocar(trocar2,3);中间5mmTrocar(trocar2)置入5mm腹腔镜,左右5mm(trocar3)及10mm Trocar(trocar1)分别置入可弯曲及相应操作器械进行操作。结果 54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18min,双侧25min,术后平均住院1天。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技术,效果确切、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美容效果更好,并可同时施行双侧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腹腔镜 经脐单孔 高位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气扶正汤联合化疗对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外周血CD4^+CD45RA^+和CD4^+CD45RO^+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鹏 罗一钊 邹建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2638-264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扶正汤联合化疗对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外周血CD4^+CD45RA^+和CD4^+CD45RO^+T细胞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46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3例给予化疗治疗,研究组73例给予补肾益气扶正汤联合...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扶正汤联合化疗对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外周血CD4^+CD45RA^+和CD4^+CD45RO^+T细胞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46例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3例给予化疗治疗,研究组73例给予补肾益气扶正汤联合化疗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化疗疗程。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KP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45RA^+和CD4^+CD45RO^+T细胞水平,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4^+CD45RA^+T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CD4^+CD45RO^+T细胞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CD4^+CD45RA^+T细胞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CD4^+CD45RO^+T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消化道反应、感冒样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补肾益气扶正汤联合化疗可明显减轻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症状体征,调节外周血CD4^+CD45RA^+和CD4^+CD45RO^+T细胞水平,减少不良反应,且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气扶正汤 化学疗法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 CD4^+CD45RA^+T细胞 CD4^+CD45RO^+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狭窄重建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国兵 罗一钊 +2 位作者 龚百生 邹建华 邱明星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总结影响尿道狭窄重建术后性功能结局的相关因素,提高该类疾病诊治效果。方法:复习近年尿道狭窄重建术后性功能结局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局影响因素。结果:6类因素(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及性功能状况、狭窄长度及严重程度、术者经... 目的:总结影响尿道狭窄重建术后性功能结局的相关因素,提高该类疾病诊治效果。方法:复习近年尿道狭窄重建术后性功能结局相关文献,分析总结结局影响因素。结果:6类因素(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及性功能状况、狭窄长度及严重程度、术者经验及手术修复质量、术后随访时间以及骨盆创伤强度)均可影响接受尿道重建患者术后的性功能结局,高龄且具有合并症者对术后性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尿道狭窄更长更复杂者术后勃起功能降低似乎更明显,狭窄部位对性功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术者经验丰富及手术质量高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更低,但具体手术方式的影响复杂,损伤而非手术导致大多数远期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性功能可望获得改善。然而,上述各具体因素的确切权重尚不清楚,需待进一步探讨。结论:尿道重建患者术后性功能结局受多因素影响,具体因素的确切权重需进一步探讨。推荐外科手术结局报告标准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尿道重建 勃起 射精 性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竞 李利军 +1 位作者 罗一钊 邱明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的效果。方法 50例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二次电切组(TURB-t组)及二次电切+吡柔比星术前灌注组(TURB-t+THP组)各25例。TURB-t组行常规二次电切,TURB-t+THP组术前30分膀胱内灌注40 mg吡...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的效果。方法 50例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分为二次电切组(TURB-t组)及二次电切+吡柔比星术前灌注组(TURB-t+THP组)各25例。TURB-t组行常规二次电切,TURB-t+THP组术前30分膀胱内灌注40 mg吡柔比星,再行二次电切。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24月,TURB-t组6例进展、16例复发,TURB-t+THP组3例进展、11例复发;1、2年无疾病进展率TURB-t+THP组分别为97%和92%,TURB-t组分别为93%和81%;1、2年无疾病复发率TURB-t+THP组分别为80%与59%,TURB-t组分别为67%与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电切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改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膀胱尿路上皮癌 二次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鹏 罗一钊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究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reference组和observation组。对reference组患... 目的:探究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reference组和observation组。对reference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对observation组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结石的清除率。结果:observation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reference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reference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reference组患者,其结石的清除率高于reference组患者(P <0.05)。结论:对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应用
15
作者 彭兵 杜景平 +4 位作者 牛挺 罗艳丽 徐冰 罗一钊 王云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40-44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在CO2气腹情况下对8例ITP患者行脾切除术,并对手术前后患者一般情况的改善,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并发症的出现与否及恢复情...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在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技术在CO2气腹情况下对8例ITP患者行脾切除术,并对手术前后患者一般情况的改善,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并发症的出现与否及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8例有1例中转开腹,7例成功完成腹腔镜切脾。该7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0min,术中失血100ml,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2~24h,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是安全可行的,只要掌握好脾切除术的手术指征及腹腔镜下的操作技巧,它就是脾脏手术的最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输尿管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16
作者 邹建华 吕东 +6 位作者 黄翔 罗一钊 安宇 廖勇 龚百生 邱明星 潘慈康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观察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输尿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比格犬12条,随机分为两组,作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输尿管的实验。A组:通过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一段长约6 cm的人工输尿管,分别在术后第8、15、21天对人工输... 目的观察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输尿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比格犬12条,随机分为两组,作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输尿管的实验。A组:通过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一段长约6 cm的人工输尿管,分别在术后第8、15、21天对人工输尿管行组织病理学检查。B组:用A组方法重建一段长约10 cm的人工输尿管,于术后第6周,对人工输尿管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A组在术后第8天,组织学检查发现人工输尿管两端腔面有1~2层移形细胞沿浆膜表面生长。术后第15天和第21天,人工输尿管腔面已被3~6层移形细胞完全覆盖。B组在术后第6周,病理检查提示人工输尿管的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结论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可形成组织结构与正常输尿管相似的人工输尿管。本研究为临床应用内翻折叠浆肌层肠段重建输尿管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肌层肠段 重建 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nnahoo Ⅳ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性尿道组织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安宇 唐耘熳 +3 位作者 谭树林 黄建林 罗一钊 何鹏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检测DonnahooⅣ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性尿道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探讨AR异常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Ⅳ型阴茎弯曲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治疗纠正弯曲畸形,术中收集阴茎... 目的:检测DonnahooⅣ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性尿道组织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表达情况,探讨AR异常在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以Ⅳ型阴茎弯曲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治疗纠正弯曲畸形,术中收集阴茎背、腹侧皮肤和纤维性尿道组织。以包皮过长患者18例作为正常对照,行包皮环切术收集正常阴茎背、腹侧包皮组织。组织标本经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后观测AR表达规律,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R在正常阴茎包皮和Ⅳ型阴茎弯曲标本中有阳性表达。正常对照阴茎背、腹侧包皮AR阳性表达率为(62.94±5.40)%、(62.87±5.33)%;Ⅳ型阴茎弯曲背、腹侧皮肤和纤维性尿道AR阳性表达率为(58.63±2.66)%、(57.23±2.04)%、(53.71±2.15)%,AR表达较正常对照均显著减少(P<0.05);Ⅳ型阴茎弯曲自身背、腹侧皮肤间相比,AR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AR在纤维性尿道的表达较自身皮肤显著减少(P<0.05)。分层分析发现,轻中度弯曲背、腹侧皮肤及纤维性尿道AR阳性表达率为:(59.37±3.11)%、(58.75±3.20)%、(55.48±2.86)%,AR表达较正常对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弯曲背、腹侧皮肤及纤维性尿道AR阳性表达率为:(55.21±3.32)%、(53.69±4.09)%、(46.17±3.65)%,AR表达较正常对照均显著减少(P<0.05);与轻中度弯曲比较,重度弯曲纤维性尿道AR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DonnahooⅣ型阴茎弯曲畸形阴茎皮肤及纤维性尿道组织中AR表达显著减少,自身背、腹侧皮肤间AR表达并无差异,重度弯曲纤维性尿道AR表达减少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弯曲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尿路上皮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卓敏 罗一钊 +1 位作者 何鹏 黄翔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4年第4期237-238,共2页
尿路上皮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上皮覆盖部位,以膀胱癌最为多见,最常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泌尿系肿瘤的传统检查方法之一,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 尿路上皮癌是我国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发生在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尿路上皮覆盖部位,以膀胱癌最为多见,最常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为泌尿系肿瘤的传统检查方法之一,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近年来新兴的细胞分子学技术,可以从基因层面检查出肿瘤病变,本研究通过比较血尿患者的尿液FISH检查与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尿路上皮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探讨其在血尿患者尿路上皮癌筛查研究中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尿路上皮肿瘤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 临床应用 无痛性肉眼血尿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尿路上皮癌 泌尿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真菌性肉芽肿并肝脏真菌病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一钊 朱育春 +1 位作者 王莉 石明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共1页
真菌性肉芽肿是由真菌感染后形成的一种慢性化脓性和肉芽肿性疾病,发生在皮肤以外者非常少见。我们收治1例右侧肾上腺真菌性肉芽肿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真菌性肉芽肿 真菌病 肾上腺 肝脏 肉芽肿性疾病 慢性化脓性 感染后
原文传递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一钊 何鹏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第8期37-38,共2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7月39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就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对患者行膀胱灌注处理,分析其...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7月39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就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对患者行膀胱灌注处理,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联合疗法的诊疗效果。结果:3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病例;随访6个月~2年,共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82%。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联合疗法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显著,对组织损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是值得信赖的临床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膀胱灌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