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喜而及时的简帛学佳作——张显成《简帛文献学通论》述评
1
作者 经本植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文献 述评 2004年版 研究队伍 书籍 《简帛文献学通论》 张显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汉语》自学漫谈
2
作者 经本植 《四川自考(文科版)》 2002年第7期4-7,共4页
关键词 《古代汉语》 自学 自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玉裁《汲古阁说文订》与《说文解字注》——兼及段氏校改《说文》文字的缘由 被引量:5
3
作者 经本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74-82,共9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是我国文字学史和训诂学史上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然后人亦多斥其“妄改许书”。《说文注》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增删校改,是以《汲古阁说文订》 (以下简称《订》)为基础的...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是我国文字学史和训诂学史上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然后人亦多斥其“妄改许书”。《说文注》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增删校改,是以《汲古阁说文订》 (以下简称《订》)为基础的。要探讨段氏改订《说文》文字的缘由,如不参考(《订》而仅从《说文注》出发,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得其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注》 《说文解字注》 《说文》 段玉裁 《说文解字》 文字学史 校改 许慎 《集韵》 训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汉语同源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经本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41-45,共5页
汉语同源词的探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研究方法没有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或者囿于汉字字形,总的说来,以往的成绩是不大的。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汉语同源词(同族词)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专著。这里,我们拟提... 汉语同源词的探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研究方法没有建立在严格的科学基础上,或者囿于汉字字形,总的说来,以往的成绩是不大的。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汉语同源词(同族词)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发表了一些论文和专著。这里,我们拟提出几个与汉语同源词有关的问题来作一些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词 汉语 汉字字形 同族词 研究方法 科学基础 《说文》 国内外 省声字 同源词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独具特色的古汉语教材——评《新编古代汉语》
5
作者 经本植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7-89,共3页
顷读汤可敬先生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上下册,北京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觉得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同类著作而富有特色的古汉语教材。 过去公开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如张世禄先生的《古代汉语》、周秉钧先生的《古汉语纲要》、蒋礼鸿、任... 顷读汤可敬先生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上下册,北京出版社1989年12月出版),觉得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同类著作而富有特色的古汉语教材。 过去公开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如张世禄先生的《古代汉语》、周秉钧先生的《古汉语纲要》、蒋礼鸿、任铭善先生的《古汉语通论》等,侧重于古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等知识的论述,属于古汉语通论性著作。张之强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教学 《古代汉语》 文选 通论性著作 新编 《说文》 虚词 压缩词 文字 音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与汉语漫话(六)——真书及其他
6
作者 经本植 《文史杂志》 1990年第3期37-38,共2页
在谈真书时,我们不得不先“正名”。 真书也称正书,即至今通行的楷书。这个名称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复杂混淆的用语,以致在对于字体的认识上产生了不少纠葛。六朝以后,楷书通行,真书与隶书的称呼多有混淆,真书可指隶书,汉隶则称“八分”... 在谈真书时,我们不得不先“正名”。 真书也称正书,即至今通行的楷书。这个名称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复杂混淆的用语,以致在对于字体的认识上产生了不少纠葛。六朝以后,楷书通行,真书与隶书的称呼多有混淆,真书可指隶书,汉隶则称“八分”,还有把真书称为“八分隶书”的。如《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这是东汉蔡邕之女蔡琰对曹操索要蔡邕遗书的答复。蔡邕是有名的汉隶书法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不亲授 列女传 谈真 文姬 男女之别 书法大家 蔡琰 八分 晋人 真伪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注》与四川的方言和名物——兼及以方言证古语的训诂方式 被引量:2
7
作者 罗宪华 经本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35-42,共8页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已经重印发行。这部书是训诂学和文字学的重要著作,而段氏在注文中引用了一些四川的方言和名物以印证古语古事物,是其特色之一。本文仅就此一特点,略作介绍,并对这一训诂方式在训诂学上的源流和地位略加申说。 ...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已经重印发行。这部书是训诂学和文字学的重要著作,而段氏在注文中引用了一些四川的方言和名物以印证古语古事物,是其特色之一。本文仅就此一特点,略作介绍,并对这一训诂方式在训诂学上的源流和地位略加申说。 段玉裁,字若膺,一字懋堂,江苏金坛人,生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卒于嘉庆二十年(1815)。在他的一生中,自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方言 段玉裁 四川 文字学 训诂方式 古语 乾隆 训诂学 江苏金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原诗中的尊法反儒思想
8
作者 经本植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51-55,共5页
(一) 生活在战国后期楚国的屈原(约公元前三四○——前二七八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诗歌中表现了尊法反儒的革新精神的诗人。在奴隶暴动的推动下,战国时一些国家的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对奴隶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屈原出生前四十... (一) 生活在战国后期楚国的屈原(约公元前三四○——前二七八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在诗歌中表现了尊法反儒的革新精神的诗人。在奴隶暴动的推动下,战国时一些国家的新兴地主阶级先后对奴隶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屈原出生前四十年,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吴起曾帮助楚悼王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变法,沉重打击了楚国奴隶主阶级。但是,奴隶主贵族决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楚悼王一死,他们便进行了疯狂反扑,将吴起射杀尸解。楚国逐渐又倒退到宗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之下。到屈原的时代,楚国已经成了一个政治上落后保守的国家。据《战国策》记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地主阶级 革新精神 楚国 中国文学史 奴隶主贵族 奴隶制 反变法 历史潮流 儒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思想——剥削阶级奴役人民的精神枷锁
9
作者 经本植 曹学伟 李保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3年第1期26-36,共11页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公元前七二二年到前四八一年)是奴隶主专制走向没落崩溃的动乱时代。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利,而奴隶按法律规定却是一种物品,对他不仅可以随便使用暴力,就是把他杀死,也不算犯罪。”(列宁《...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公元前七二二年到前四八一年)是奴隶主专制走向没落崩溃的动乱时代。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利,而奴隶按法律规定却是一种物品,对他不仅可以随便使用暴力,就是把他杀死,也不算犯罪。”(列宁《论国家》)奴隶们担负荷社会生产、服役等各个方面的劳动,过着极其痛苦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阶级 孔子思想 精神 人民 奴役 奴隶主 春秋时代 奴隶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猴”不是“猴妈々”
10
作者 经本植 《语文建设》 1964年第3期22-,共1页
编辑同志:《文字改革》月刊1963年第10期封面说明的作者说,“为”字的本义不是许慎说的“母猴”,而是古人“役象以助劳”的意思,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把“母猴”说成是“猴妈々”,是一种语解。其实,母猴并不是与公猴相对而言的“猴妈々... 编辑同志:《文字改革》月刊1963年第10期封面说明的作者说,“为”字的本义不是许慎说的“母猴”,而是古人“役象以助劳”的意思,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把“母猴”说成是“猴妈々”,是一种语解。其实,母猴并不是与公猴相对而言的“猴妈々”,而是猴类的通称,母猴中有公也有母。段玉裁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注《说文》犬部“猴”字时说:“母猴乃此兽名,非谓牝[pìn]者。”注“夔”[náo]字时说。“单呼猴,累呼母猴,其实一也。……母非父母字。”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役象 封面说明 累呼 广雅疏 楚人 释兽 明母 孙炎 项籍 古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考古文化看与畜禽有关的一些原始汉字
11
作者 經本植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00年第1期312-325,共14页
从龙山文化到商代的青铜文化出现之前,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家养动物,根据考古发现,有猪、狗、鷄、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猫。
关键词 山羊 考古 新石器 文化 家养 畜禽 水牛 时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