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部分切除术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纪永鹏 王硕 杜鹏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58-62,共5页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化疗是目前标准治疗方案。膀胱全切是极为复杂的泌尿外科手术,有着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的风险,也会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之一,对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化疗是目前标准治疗方案。膀胱全切是极为复杂的泌尿外科手术,有着较高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二次手术的风险,也会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曾经较常见的手术方式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早期部分回顾性研究证实在部分患者中由于肿瘤特点不适宜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导致了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发现,如果能严格把控手术指征,能够有效地降低部分切除术后肿瘤的复发率。目前常用的膀胱部分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膀胱部分切除术与传统的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同时,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治疗也是膀胱部分切除术的发展方向。对于一些曾经需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膀胱部分切除术也成为可选择的手术方案。本文将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膀胱部分切除术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新辅助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腹腔镜手术的新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鲍正清 方冬 +2 位作者 纪永鹏 李学松 周利群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09-312,316,共5页
腹股沟淋巴结状态是阴茎癌重要预后因素之一,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具有潜在的治愈性作用。因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开放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较少,而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既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能保证清扫彻底,肿瘤控制满意。本文... 腹股沟淋巴结状态是阴茎癌重要预后因素之一,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具有潜在的治愈性作用。因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开放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较少,而腹腔镜淋巴结清扫术既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能保证清扫彻底,肿瘤控制满意。本文就腹腔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合理性、适应证、时机选择、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发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腹腔镜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O-g-MAH对PPO/PA66合金和PPO/PA66/GF体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史鹏伟 纪永鹏 汤俊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0-64,178,共6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PPO-g-MAH)作为相容剂对聚苯醚/尼龙66(PPO/PA66)合金及30%玻璃纤维增强PPO/PA66合金(PPO/PA66/GF)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常规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PPO-g-MAH)作为相容剂对聚苯醚/尼龙66(PPO/PA66)合金及30%玻璃纤维增强PPO/PA66合金(PPO/PA66/GF)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常规力学性能测试对PPO-g-MAH和PPO-g-MAH添加量对合金体系的微观形貌、熔融结晶行为及常规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O-g-MAH的加入能够明显降低PPO/PA66合金中PPO分散相尺寸且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步向低温方向偏移,而PA66相的熔融焓和结晶焓也明显降低,都表明两相相容性的显著改善;PPO-g-MAH不仅能改善PPO/PA66合金的相容性,还能够进一步改善PPO/PA66/GF体系中玻璃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界面性能;宏观表现为PPO/PA66合金和PPO/PA66/GF体系物理力学性能的大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醚/尼龙66合金 相容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 微观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建筑水暖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分析
4
作者 纪永鹏 《中华传奇(中旬)》 2021年第5期0188-0189,共2页
合理运用施工水暖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高层建筑中水暖系统质量,而且有效提升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要深入探究分析如何充分掌握水暖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提高水暖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水暖施工质... 合理运用施工水暖施工技术,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高层建筑中水暖系统质量,而且有效提升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要深入探究分析如何充分掌握水暖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提高水暖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确保水暖施工质量,保证高层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水暖 施工技术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潇 王硕 +3 位作者 纪永鹏 曹煜东 杨勇 杜鹏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74-77,共4页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由于恶性程度高,较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治疗复杂且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 lymph node disse...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由于恶性程度高,较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治疗复杂且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时间。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作为治疗MIBC的标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MIBC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因此,本文就RC联合PLND对MIBC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8Ga-PSMA PET-CT检查中SUVmax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强 刘辰 +9 位作者 刘佳 汤星星 纪永鹏 曹煜东 洪保安 刘特立 杨志 杜鹏 杨勇 张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68Ga-PSMA PET-CT检查中前列腺局部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68Ga-PSMA PET-CT检查并行根... 目的探讨^68Ga-PSMA PET-CT检查中前列腺局部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68Ga-PSMA PET-CT检查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共31例患者。年龄(63.1±4.9)岁。体质指数(24.6±3.0)kg/m^2。血清总PSA(72.71±173.15)ng/ml。14例有基线睾酮数值,基线睾酮(4.72±1.64)ng/ml。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按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1级5例,2级7例,3级4例,4级10例,5级5例。术前临床分期:T2a期6例,T2b期2例,T2c期17例,T3a期1例,T3b期4例,T4期1例。所有患者均行^68Ga-PSMA PET-CT检查,由2名核医学专业医生复核SUVmax。原发灶SUVmax(12.49±9.38)。分析SUVmax值与基线PSA、Gleason评分、术后病理情况的关系。结果本研究31例术后ISUP分级:1级3例,2级9例,3级4例,4级6例,5级9例。术后病理分期:T2a期1例,T2c期14例,T3a期6例,T3b期1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切缘阳性19例,阴性12例;脉管癌栓阳性5例,阴性26例;神经侵犯阳性20例,阴性11例。D′Amico危险度分层:低危2例,中危7例,高危22例。按照PSA(≤10 ng/ml或>10 ng/ml)和Gleason评分(≤6分或>6分)分类:低PSA低Gleason评分6例,低PSA高Gleason评分5例,高PSA低Gleason评分9例,高PSA高Gleason评分11例。SUVmax与术后病理ISUP分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434,P=0.015),与术后病理分期(r=0.232,P=209)、基线PSA(r=0.178,P=0.339)和基线睾酮(r=0.437,P=0.119)无相关性。脉管癌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SUVmax分别为14.78±10.^68和8.17±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病理切缘阳性组和阴性组的SUVmax分别为12.84±7.89和11.79±11.39(P=0.764),神经侵犯阳性组和阴性组的SUVmax分别为22.59±13.72和10.48±6.89(P=0.055),盆腔淋巴结阳性组和阴性组的SUVmax分别为14.50±9.64和12.13±9.32(P=0.639),D′Amico危险度低、中危组和高危组的SUVmax分别为9.39±4.60和13.^68±10.39(P=0.2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PSA低Gleason组、低PSA高Gleason组、高PSA低Gleason组、高PSA高Gleason组的SUVmax分别为8.67±4.26、16.70±13.90、9.43±7.75、15.00±9.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术后病理与穿刺病理ISUP分级相同者19例,SUVmax 11.92±10.61;升级者9例,SUVmax 16.01±5.40;降级者3例,SUVmax 4.98±2.11,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但升级者SUVmax显著高于降级者(P=0.007)。SUVmax对术后病理ISUP分级的诊断效能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SUVmax对判断术后病理ISUP分级5级的诊断效能最大,曲线下面积0.747(P=0.033);当SUVmax≥11.34时,敏感性可达88.9%,特异性可达77.3%。结论术前^68Ga-PSMA PET-CT中前列腺局部病灶的SUVmax可辅助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是否存在病理预后不良因素,可能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镓6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最大标准摄取值 GLEASON评分
原文传递
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经验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强 多尔坤 +7 位作者 杨勇 杜鹏 曹煜东 王硕 刘佳 汤星星 纪永鹏 张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 探讨直径≥15cm的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例肿瘤直径≥15 cm的肾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0±7.1)岁,范围32... 目的 探讨直径≥15cm的巨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和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例肿瘤直径≥15 cm的肾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0±7.1)岁,范围32-50岁。3例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余2例表现为腹部不适,其中1例合并腹部膨隆及食欲下降。5例患者均无明显结节性硬化合并症状及异常家族史。体重指数(24.7±1.4)kg/m2,范围22.2-25.4 kg/m2。术前血肌酐(60.4±14.7)μmmol/L,范围42.0-77.0μmmol/L。尿素氮(6.36±5.18)mmol/L,范围3.91-6.36 mmol/L。影像学检查特点,本组5例肿瘤均为外生型,巨大AML均位于右肾。单侧孤立肿瘤4例,双侧多发1例。肿瘤直径(20.4±5.8)cm,范围15.0-28.0 cm。5例均行经腹腔开放式保留肾单位手术,术中在保护周围脏器血管的同时,仔细游离肿瘤和肾脏,找到肿瘤与肾脏连接处,尽量缩小肿瘤基底,从而更多地保留正常肾组织。结果 本组5例的手术时间(125.4±28.4)min,范围105-175 min;术中热缺血时间(15.8±4.8)min,范围8-20 min;术中出血量(162.0±141.5)ml,范围50-400 ml,均未输血。术后平均引流量(99±45)ml,范围50-165 ml。拔除引流管时间为(4.0±2.6)d,范围1-8 d。术后3-5 d复查血肌酐(58.6±6.2)μmmol/L,范围53-67μ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术后住院时间(7.2±2.9)d,范围5-12 d。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肾AML,切缘均阴性。随访1-32个月,5例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直径≥15 cm的巨大肾AML可选择性地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以外生型为主、且可以保留大量正常肾组织的巨大肾AML,经腹腔开放式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安全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 肾脏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保留肾单位手术
原文传递
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生化失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强 洪保安 +3 位作者 纪永鹏 杜鑫 杨勇 张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分析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生化失败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RP的166例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5.4±6.2)岁,体质量指数(BMI)(24.86... 目的分析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生化失败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RP的166例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5.4±6.2)岁,体质量指数(BMI)(24.86±3.23)kg/m^(2),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19.84(10.98,44.47)ng/ml,PSA密度0.68(0.34,1.32)ng/m^(2),前列腺体积31.20(25.58,40.23)ml。穿刺病理按照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1组18例,2组33例,3组30例,4组51例,5组33例,不详1例;穿刺阳性针数占比(55.4±25.7)%,穿刺阳性病灶线性长度最大占比80.0%(60.0%,90.0%)。术前临床分期≤T2b期14例,T2c期117例,T3a期13例,≥T3b期22例;N0期157例,N1期9例。103例(62.0%)应用传统影像学检查评估,63例(38.0%)应用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检查评估。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66例中64例(38.6%)行新辅助治疗,治疗1~3个月37例,4~6个月23例,>6个月4例。分析患者术后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主要研究终点为生化失败,包括生化持续(术后4~6周PSA≥0.1 ng/ml)和生化复发(术后PSA降至<0.1 ng/ml,无辅助治疗或辅助治疗结束后PSA升高≥0.2 ng/ml)。结果术后病理ISUP分级分组较穿刺病理升级48例(28.9%),T分期升级98例(59.0%),N分期升级13例(7.8%)。切缘阳性率53%(88/166),尖端切缘阳性最常见(65.9%,58/88)。114例(68.7%,114/166)术后PSA降至<0.1 ng/ml,其中74例未行辅助治疗,40例接受辅助治疗;52例(31.3%,52/166)术后PSA未降至<0.1 ng/ml,其中51例接受挽救性治疗。5例(3.0%,5/166)在辅助治疗或挽救性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出现PSA进展,考虑发生去势抵抗。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5.5(12.0,40.0)个月,生化失败78例(48.4%,78/161),其中生化持续49例,生化复发29例,无生化失败中位时间为30.0(95%CI 14.5~45.5)个月,术后接受辅助治疗者较未接受辅助治疗者生化复发率降低[15.8%(6/38)与31.1%(23/74),P=0.08]。基线PSA、PSA密度、病理ISUP分级分组≥4组、病理T分期≥T3a期、术后辅助治疗和切缘阳性与生化失败相关(P值分别为0.034、0.002、0.004、0.025、<0.001和0.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辅助治疗(P<0.001,OR=0.12)、PSA密度(P=0.03,OR=1.19)和切缘阳性(P=0.034,OR=1.80)是生化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局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RP术后生化失败率较高,故需要接受以RP为基础的多模式治疗,PSA密度、切缘阳性和术后辅助治疗是术后生化失败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高危 局限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生化失败 生化复发
原文传递
局部治疗对激素敏感性转移性前列腺癌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强 杨勇 +6 位作者 李莉 杜鹏 王硕 汤星星 安超 纪永鹏 张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91-796,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局部治疗对激素敏感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P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2001年1月至2016年10月关于激素敏感性mPC患者局部治疗和无局部治疗对比分析的相关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 目的 系统评价局部治疗对激素敏感性转移性前列腺癌(mP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2001年1月至2016年10月关于激素敏感性mPC患者局部治疗和无局部治疗对比分析的相关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中文数据库.由2名评价员共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统计软件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4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1篇为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共29 354例患者.与无局部治疗组相比,局部治疗组在5年总生存率(OS) (OR =0.18,95%CI0.15~0.22,P<0.01)、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OR=0.39,95% CI0.31~0.49,P<0.01)和3年OS(OR =0.47,95%CI0.35~0.62,P<0.01)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组的5年OS(OR=0.17,95%CI 0.12 ~0.25,P<0.01)、5年DSS(OR=0.30,95%CI0.22~0.40,P<0.01)和3年OS(OR =0.25,95%CI0.19 ~0.32,P <0.01)较无局部治疗组有显著优势;外照射放疗组的3年OS较无局部治疗组具有显著优势(0R=0.54,95%CI0.42 ~0.69,P<0.01).结论 激素敏感性mPC患者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放疗等局部治疗可能改善预后,需要更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转移性 局部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放疗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经腹腔镜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 被引量:9
10
作者 洪保安 杜鑫 +8 位作者 纪永鹏 赵强 王硕 刘佳 曹煜东 杨潇 杜鹏 杨勇 张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6期3794-3798,共5页
目的探索经腹腔镜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65例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19例。年龄(56.6±1... 目的探索经腹腔镜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65例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19例。年龄(56.6±14.1)岁,体质指数(25.7±3.3)kg/m^(2);左肾肿瘤30例,右肾肿瘤35例。患者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59例0分,6例1分;肿瘤最大径(2.3±1.0)cm(1.0~5.0 cm)。R.E.N.A.L.评分4~6分41例,7~9分23例,10~12分1例。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肾肿瘤后行肾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应用CT或MRI定期随访评估预后。结果患者手术时间(76.6±19.4)min(40~120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20 ml(5~50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4 d(3~6 d),并发症ClavienⅠ级11例(发热、恶心呕吐、腰部疼痛),无Ⅱ级及以上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示,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切缘阳性,肾透明细胞癌46例[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病理分期:T_(1a)期42例,T_(1b)期4例;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泌尿病理学会(WHO/ISUP)病理分级:1级21例,2级23例,3级2例];1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均为T_(1a)期,1级);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T_(1b)期,2级);肾嫌色细胞癌2例(均为T_(1a)期);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1例;腺癌2例(结合直肠癌术后病史,考虑转移);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例;嗜酸细胞瘤2例;乳头状腺瘤1例;良性肾囊肿1例;肾血管瘤伴钙化1例。术后中位随访24个月(1~42个月),63例患者存活,2例死亡(1例因心脏疾病,1例因直肠癌转移)。结合术后影像学复查,其他患者均未见肾肿瘤复发和转移征象。定期复查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良好,术中出血少,对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且不影响术后病理诊断,为肾肿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微波消融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初步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洪保安 杜鑫 +7 位作者 纪永鹏 赵强 曹煜东 刘佳 王硕 杜鹏 杨勇 张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9例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囊性肾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6例。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9例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囊性肾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6例。年龄(46.2±13.1)岁;体质指数(25.8±3.1)kg/m^(2),患者ECOG评分均为0分。左肾肿物7例,右肾肿物12例;肿物最大径(2.8±1.3)(1.2~5.0)cm;5例为BosniakⅢ级,14例为BosniakⅣ级。R.E.N.A.L.评分4~6分11例,7~9分7例,10~12分1例。腹腔镜下微波消融囊性肾肿物后行肾部分切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后应用CT或MRI定期随访评估。结果手术时间(84.0±20.8)min。术中中位出血量20(10~5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3(2~6)d,无出血、感染、肉眼血尿或漏尿等术后并发症。根据术后病理结果的恶性程度分组,术后病理提示囊性肾肿物为良性或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低者为低危组,病理提示囊性肾肿物恶性程度较高者为高危组。低危组4例,其中乳头状腺瘤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低度恶性潜能多房囊性肾肿瘤1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T_(1a)期)。高危组15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4例[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病理分期:T_(1a)期11例,T_(1b)期3例;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1级7例,2级6例,3级1例];2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T_(1b)期,2级)。术后中位随访20(12~37)个月,两组患者均存活,胸腹部影像学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种植转移征象;定期复查肾功能基本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并发症少,无肿瘤复发或转移,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且不影响术后病理诊断,为囊性肾肿物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囊性 微波消融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肾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鑫 洪保安 +3 位作者 赵强 纪永鹏 杨勇 张宁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3-156,共4页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0%~30%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但目前用于肾癌诊断、监测复发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仍不确定。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脱落、侵入并存在于外周血管的肿瘤细胞。因此CTCs被认...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0%~30%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但目前用于肾癌诊断、监测复发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仍不确定。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脱落、侵入并存在于外周血管的肿瘤细胞。因此CTCs被认为是肿瘤转移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肾癌CTCs的相关研究面临检测方法不统一、临床应用较局限等问题。本文就肾癌CTCs检测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循环肿瘤细胞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四联”保膀胱新模式综合治疗膀胱癌的初步疗效观察
13
作者 洪保安 赵强 +3 位作者 纪永鹏 曹煜东 杨勇 张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55-1859,共5页
探讨经尿道最大化膀胱肿瘤电切术(mTURBT),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同步放疗以及免疫维持治疗的“四联”保膀胱模式的安全性和疗效。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不耐受或拒绝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 探讨经尿道最大化膀胱肿瘤电切术(mTURBT),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同步放疗以及免疫维持治疗的“四联”保膀胱模式的安全性和疗效。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例不耐受或拒绝膀胱根治性切除的膀胱癌患者资料。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69(42~83)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6例0分,2例1分。单纯高级别尿路上皮癌5例(1例T3b期;2例T2期;2例T1期,肿瘤多发且反复复发);高级别尿路上皮癌合并原位癌1例(T1/Tis期);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鳞状分化1例(T3b期);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伴腺样分化1例(T2期)。患者均行“四联”保膀胱治疗模式。随访评估患者耐受性、保留膀胱成功率及预后情况。中位随访22.5(12~35)个月。1例膀胱单纯高级别尿路上皮癌(T2)患者,接受mTURBT、白蛋白紫杉醇+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治疗3周期、同步放疗和单药免疫维持保膀胱治疗18个月,复查发现肿瘤复发,病理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余7例患者定期规律复查,未见膀胱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保留膀胱成功率为87.5%(7/8),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好转,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良好。“四联”保膀胱综合治疗具有可行性,总体疗效和耐受性良好,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保留膀胱 同步放化疗 免疫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