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绦虫妊娠节片标本制作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纪伟华 郭冀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3-74,共2页
目的 制作结构清晰、易于观察、颜色鲜亮的带绦虫妊娠节片标本。方法 采用孔雀绿染色法。结果 经孔雀绿染色的妊娠节片 ,子宫及其侧枝均呈绿色 ,其它组织为无色透明。结论 该方法弥补了以往传统染色法的缺陷 ,使子宫与周围组织清晰... 目的 制作结构清晰、易于观察、颜色鲜亮的带绦虫妊娠节片标本。方法 采用孔雀绿染色法。结果 经孔雀绿染色的妊娠节片 ,子宫及其侧枝均呈绿色 ,其它组织为无色透明。结论 该方法弥补了以往传统染色法的缺陷 ,使子宫与周围组织清晰可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节片 孔雀绿染色法 带绦虫 标本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幼虫在不同温度和饲养密度条件下生长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纪伟华 杨昆 +1 位作者 田美 邢杰 《医学动物防制》 2001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为探讨人工饲养家蝇幼虫的最佳生长条件,本研究采用塑料盒饲养法以1/2麦麸、1/2酒糟共计0.5kg(各0.25kg)加水250ml为饲养物,按不同温度(20℃、24℃、28℃、32℃、36℃)和不同蝇卵数量(6000、8000、10000、12000、15000)分组进行实验观... 为探讨人工饲养家蝇幼虫的最佳生长条件,本研究采用塑料盒饲养法以1/2麦麸、1/2酒糟共计0.5kg(各0.25kg)加水250ml为饲养物,按不同温度(20℃、24℃、28℃、32℃、36℃)和不同蝇卵数量(6000、8000、10000、12000、15000)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结果表明,家蝇幼虫在35℃~36℃、密度为8000粒的条件下,生长旺盛,发育周期短,且幼虫单体重量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幼虫 温度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的产卵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纪伟华 杨昆 +3 位作者 刘津华 高成军 王晨昌 邢杰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64-65,共2页
为观察家蝇在不同温度、湿度下首次产卵时间及产卵高峰期和产卵总量。采用饲养笼饲养法 ,将成蝇分 12组 ,在不同温度 ,湿度 ,空间为 30 cm3,饲养 30 d,观察产卵时间 2 2 d。结果显示 ,以 2 9~ 30℃ ,相对湿度为 70 %时的产卵量最高 ;... 为观察家蝇在不同温度、湿度下首次产卵时间及产卵高峰期和产卵总量。采用饲养笼饲养法 ,将成蝇分 12组 ,在不同温度 ,湿度 ,空间为 30 cm3,饲养 30 d,观察产卵时间 2 2 d。结果显示 ,以 2 9~ 30℃ ,相对湿度为 70 %时的产卵量最高 ;首次产卵时间为成蝇羽化后第 3~ 4d,产卵高峰期为产卵后第 4~ 5 d开始 ,可持续 10~ 11d,然后进入衰减期。因此 ,家蝇在实验室批量饲养以温度 2 9~ 30℃、相对湿度 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温度 湿度 产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酰氟对德国小蠊熏杀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纪伟华 刘永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 :观察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和卵的熏杀效果。方法 :采用玻璃缸熏蒸法和玻璃瓶药膜法检测熏杀剂的最佳浓度。结果 :低浓度 ( 2 5~ 65g/m3 )下 ,45min内能击倒全部试虫 ,且无复苏。结论 :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的杀灭效果好 ,可达到... 目的 :观察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和卵的熏杀效果。方法 :采用玻璃缸熏蒸法和玻璃瓶药膜法检测熏杀剂的最佳浓度。结果 :低浓度 ( 2 5~ 65g/m3 )下 ,45min内能击倒全部试虫 ,且无复苏。结论 :硫酰氟对德国小蠊成虫的杀灭效果好 ,可达到根除 ,杀卵效力高于溴氰菊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酰氟 熏杀 德国小蠊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孢子虫卵囊3种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俊燕 杨秀珍 +1 位作者 刘霞 纪伟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隐孢子虫卵囊 分离纯化方法 粪便标本 病例报道 艾滋病病人 隐孢子虫病 首次发现 粪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毅 孙波 +2 位作者 富学禹 刘世珑 纪伟华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失血情况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影响。方法92例THA、TKA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THA为51例(56髋... 目的探讨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失血情况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影响。方法92例THA、TKA术后DVT发生情况进行分析。THA为51例(56髋),TKA为41例(49膝)。术后7~10d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双下肢DVT的发生。对临床失血的相关指标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改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发生DVT患者共计28例,发生率为30.43%(28/92)。发生DVT的患者临床实际失血总量、隐性失血总量、术后失血总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平均值分别为1648.53ml、844.35ml、1016.17ml、735.87ml,与未发生DVT的患者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性失血量的增加提高了术后DVT形成的风险。对隐性失血量变化的认识和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关节成形术 隐性失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CD8α^-CD11c^+型树突状细胞对哮喘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路平 朱云娟 +5 位作者 刘俊燕 吴增强 安桂珍 纪伟华 任继玲 刘佩梅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5-697,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CD8α-CD11c+型树突状细胞(DC)在抑制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用磁珠分选方法纯化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及正常鼠DC亚群CD8α-CD11c+细胞。将2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A组为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尾蚴...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CD8α-CD11c+型树突状细胞(DC)在抑制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用磁珠分选方法纯化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及正常鼠DC亚群CD8α-CD11c+细胞。将20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A组为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CD8α-CD11c+型DC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B组为过继转移正常鼠CD8α-CD11c+型DC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C组为单纯过敏性哮喘组,D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B组小鼠经尾静脉过继转移5×105个DC,1h后A、B、C3组均开始诱发哮喘。4周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肺部病理学结果显示A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支气管管壁基本光滑,支气管内无黏液分泌。B组、C组肺组织炎症反应严重,支气管管壁增厚,管内存在大量黏液。D组小鼠肺组织无炎症反应。病理评分结果A组高于D组,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和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鼠CD8α-CD11c+型DC可明显抑制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日本 哮喘 树突细胞 过继转移 小鼠 近交BALB C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毅 曹金钟 +4 位作者 祁妙 高宏伟 李路 纪伟华 佟小莺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C002-C002,共1页
关键词 天津市 淡水鱼 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显微解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贾源 纪伟华 谢醒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01-1103,共3页
关键词 蝇类 解剖方法 显微解剖 家蝇 形态学 胸腹 机能学 种类鉴定 生殖系统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姬氏染液复合染色法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佟小莺 纪伟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2年第4期220-221,F003,共3页
目的 制作颜色鲜明 ,结构清晰 ,易于观察的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和滋养体染色标本。 方法 采用瑞 -姬氏染液复合染色法。 结果 染色后肺孢子虫包囊中的囊内小体有呈紫红色的细胞核和呈蓝色的细胞质 ,囊壁薄 ,淡蓝色 ,包囊各部分结构清... 目的 制作颜色鲜明 ,结构清晰 ,易于观察的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和滋养体染色标本。 方法 采用瑞 -姬氏染液复合染色法。 结果 染色后肺孢子虫包囊中的囊内小体有呈紫红色的细胞核和呈蓝色的细胞质 ,囊壁薄 ,淡蓝色 ,包囊各部分结构清晰可辨。滋养体有紫红色的细胞核和蓝色的细胞质。 结论 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姬氏染液复合染色法 诊断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ELISA检测卡氏肺孢子虫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佟小莺 纪伟华 +1 位作者 吴增强 杨秀珍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SPAK-ELISA检测卡氏肺孢子虫抗原对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价值。 方法 采用SPA-ELISA检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肺孢子虫(PC)抗原,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肺炎患者痰液和血清抗原,并与病原学检... 目的 探讨SPAK-ELISA检测卡氏肺孢子虫抗原对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价值。 方法 采用SPA-ELISA检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肺孢子虫(PC)抗原,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肺炎患者痰液和血清抗原,并与病原学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 感染大鼠于用药后第4周,BALF中PC抗原,以及肺组织印片和BALF涂片包囊检查开始出现阳性,但前者阳性率(60%)高于后者(20%和40%),而且全部阳性达到的时间(8周)也早于后者(10周)。第10周有2只鼠血清抗原阳性,但此后又转阴。30例肺炎患者痰液抗原阳性8例,阳性率为26.67%,8例抗原阳性患者中只有3例发现包囊,符合率为37.5%。血清抗原检测全部阴性。 结论 SPA-ELISA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抗原比病原学检查敏感性高,而检测血清抗原不适用于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EUSA 卡氏肺孢子虫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锌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毒性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致民 唐宏炜 +1 位作者 张进顺 纪伟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重金属镉、锌单独和混合存在时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将40~50个尾蚴置于不同浓度(100、10、1、0.1mg/L)的镉、锌、镉/锌混合溶液中,20~25℃温箱培养,每隔30min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尾蚴形态变化与存活数量。结果... 目的观察重金属镉、锌单独和混合存在时对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将40~50个尾蚴置于不同浓度(100、10、1、0.1mg/L)的镉、锌、镉/锌混合溶液中,20~25℃温箱培养,每隔30min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尾蚴形态变化与存活数量。结果尾蚴暴露于浓度为10、100mg/L的镉、锌、镉/锌混合物溶液后,在相同观察时间内,尾蚴断尾率、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尾蚴断尾率、死亡率随镉、锌、镉/锌混合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以100mg/L的镉/锌混合溶液毒性作用最强。结论重金属镉、锌无论是单独存在还是混合存在,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都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并且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血吸虫 日本 尾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作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染色标本方法的初探 被引量:3
13
作者 佟小莺 纪伟华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探索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标本的方法。 方法 孔雀绿染色法 :将原头蚴分别用 1%、2 %和 4 %孔雀绿水溶液 ,在室温或 36℃染色 2 4 h、4 8h和 72 h。 结果  4 %孔雀绿水溶液 ,36℃ ,染色 4... 目的 探索制作结构清晰、颜色鲜明、能长期保存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标本的方法。 方法 孔雀绿染色法 :将原头蚴分别用 1%、2 %和 4 %孔雀绿水溶液 ,在室温或 36℃染色 2 4 h、4 8h和 72 h。 结果  4 %孔雀绿水溶液 ,36℃ ,染色 4 8h为最佳条件。染色后原头蚴头钩呈亮绿色 ,而吸盘和实质部分无色透明 ,标本的对比性和立体感强。 结论 用孔雀绿染色法制作原头蚴标本在临床诊断和教学中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 细粒棘球绦虫 原头蚴 染色 标本 孔雀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性实验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桂珍 刘佩梅 +4 位作者 吴增强 杨秀珍 刘霞 纪伟华 刘俊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4期409-411,共3页
在2届卫生系(预防医学专业)和2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开展了三种形式的设计性实验。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能够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对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查阅... 在2届卫生系(预防医学专业)和2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中开展了三种形式的设计性实验。实践证明,设计性实验能够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对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查阅文献、书写开题报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培养和锻炼动脑、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创造性人才大有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改革 实验课 设计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肟醚类拟除虫菊酯对德国小蠊的杀虫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银淑 刘永超 +3 位作者 纪伟华 黄润秋 董希阳 柴有新 《医学动物防制》 1989年第1期37-38,共2页
肟醚类杀虫剂属于烷基芳基酮肟—氧苄醚新型拟除虫菊酯。据报导这类化合物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南开大学元素所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为寻找高效低毒价廉杀灭(虫非)蠊的新品种,我们以室内饲养德国小蠊为试材,对20个肟醚类化合物进行了杀虫... 肟醚类杀虫剂属于烷基芳基酮肟—氧苄醚新型拟除虫菊酯。据报导这类化合物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南开大学元素所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为寻找高效低毒价廉杀灭(虫非)蠊的新品种,我们以室内饲养德国小蠊为试材,对20个肟醚类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并将筛选出杀虫活性突出的8119,特制成杀虫笔,模拟现场进行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化合物。8119(环丙基—4—氯—苯基酮肟—O—3—苯基苄基醚)801、802、803、804、805、807、808、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肟醚 德国小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吉氏混合染色法制作疟原虫标本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霞 纪伟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448-449,共2页
关键词 瑞-吉氏混合染色法 疟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甲胺磷和高效氯氰菊酯对蝇蛆化蛹及对羽化影响的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培羽 纪伟华 《医学动物防制》 2003年第12期722-723,共2页
目的:寻找杀死蝇蛆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采用点滴法。两种药物分别配制7种不同浓度组,每组选择50条健康幼虫。在每条蛆头部点滴药液1μl。结果:甲胺磷组5%、2.5%浓度组幼虫全部死亡。1%以下浓度组幼虫部分死亡。0.5%以上浓度组无羽... 目的:寻找杀死蝇蛆的最佳有效浓度。方法:采用点滴法。两种药物分别配制7种不同浓度组,每组选择50条健康幼虫。在每条蛆头部点滴药液1μl。结果:甲胺磷组5%、2.5%浓度组幼虫全部死亡。1%以下浓度组幼虫部分死亡。0.5%以上浓度组无羽化;高效氯氰菊酯0.5%以上浓度组幼虫全部死亡。0.1%以下组幼虫部分死亡。0.1%以上组无羽化。甲胺磷;1%、0.5%浓度组蝇蛆部分化蛹,羽化率为零。0.1%、0.02%、0.01%组正常化蛹率分别为74%(37/50)、80%(40/50)、84%(42/50)。羽化率分别为67.6%(25/37)、77.5%(31/40)、76.2%(32/42)。高效氯氰菊酯组:0.1%组蝇蛆部分化蛹,0.1%以上组羽化率为零。0.02 0.01%浓度组化蛹率分别为32%(16/50)、44%(22/50),羽化率分别为43.8%(7/16)、40.9%(9/22)。结论:针对成蝇、蛹、蛆致死学及其不同的特点,选择杀虫剂浓度时应以完全防止蝇蛆化蛹及羽化为成蝇为标准。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个别蝇蛆化蛹及羽化成蝇后对该药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胺磷 高效氯氰菊酯 蝇蛆 化蛹 羽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势群体致腹泻肠道原虫感染调查
18
作者 王赞鑫 纪伟华 +3 位作者 程训佳 邢杰 邵红霞 佟惠春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01-301,312,共2页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感染调查 肠道原虫 腹泻 精神状况 肠道寄生原虫 感染情况 大肠埃希菌 HIV病毒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对哮喘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19
作者 朱云娟 杨秀珍 +6 位作者 刘霞 吴增强 纪伟华 安桂珍 沈悦云 刘金霞 刘佩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5-7,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哮喘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方法BALB/C小鼠腹腔及足垫注射SEA 50μg/只,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用卵清白蛋白(OVA)诱导小鼠产生过敏性哮喘,剖杀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 目的研究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哮喘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免疫调节机制。方法BALB/C小鼠腹腔及足垫注射SEA 50μg/只,每周1次,共4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用卵清白蛋白(OVA)诱导小鼠产生过敏性哮喘,剖杀小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涂片、染色后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分离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 SEA免疫并OVA致哮喘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明显轻于OVA单纯哮喘对照组,只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BALF涂片染色后发现SEA免疫组BALF中的细胞密度低于对照组,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2.2±1.5)%明显低于对照组(19.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SEA免疫组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Treg占CD4+T细胞总数的(32.2±2.2)%,明显高于对照组(2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A对哮喘的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CD4+CD25+调节性T细胞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哮喘 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氯氰菊酯毒饵的制备及杀灭蜚蠊效果观察
20
作者 邢杰 闫玉文 纪伟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寻找杀灭蜚蠊 (Blattellagermanica)的高效制剂 ,制备高效氯氰菊酯毒饵。方法 :将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与增效剂八氯二丙醚按比例混合 ,配以红糖、奶粉等制成所需颗粒状毒饵。进行适口性及动物毒性试验 ,并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杀蜚蠊... 目的 :寻找杀灭蜚蠊 (Blattellagermanica)的高效制剂 ,制备高效氯氰菊酯毒饵。方法 :将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与增效剂八氯二丙醚按比例混合 ,配以红糖、奶粉等制成所需颗粒状毒饵。进行适口性及动物毒性试验 ,并进行实验室和现场杀蜚蠊效果观察。结果 :适口性试验结果表明 ,蜚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毒饵和混合饲料 2 4h消耗量分别为 98mg和 8mg。动物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该毒饵对小白鼠的LD50 >10 0 0 0mg·kg 1BW。实验和现场杀灭蜚蠊结果表明 ,该毒饵具有高效、低毒及击倒虫体迅速的特点。投放毒饵 3个月后 ,虫体仍保持低密度。结论 :高效氯氰菊酯毒饵具有高效速杀和滞留杀灭蜚蠊的效果 ,完全符合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蜚蠊 氯氰菊酯 增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