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乙烯基砜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米鹏程 王伯初 +2 位作者 冯薇 杜慧娟 王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675-2678,共4页
背景:透明质酸在体内易降解,通过对天然透明质酸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获得具有更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保留透明质酸原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透明质酸衍生物。目的:选用二乙烯基砜为交联剂制备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分析物料比、pH值及温度... 背景:透明质酸在体内易降解,通过对天然透明质酸进行结构改造和修饰,获得具有更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同时保留透明质酸原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透明质酸衍生物。目的:选用二乙烯基砜为交联剂制备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分析物料比、pH值及温度对交联密度的影响,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7-03/12在北京泰克美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医用材料与药物分析实验室完成皮下移植对比观察实验。材料:选择健康KM小鼠40只,制作动物模型。方法:①碱性条件下制备二乙烯基砜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利用Flory-Rehner公式计算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质量—M—c值衡量交联密度。分析物料比、pH值、温度对—M—c值的影响。②KM小鼠背部中线右侧皮下注射0.5mL交联透明质酸钠样品,左侧皮下注射0.5mL对照品,形成圆形皮丘。主要观察指标:注射后5~60d观察二乙烯基砜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降解率。结果:制备体内注射填充用二乙烯基砜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的最优条件为透明质酸和二乙烯基砜物料比为40:1,NaOH为0.200mol/L,温度40℃。KM小鼠皮下注射60d体内降解率为41%,未发现局部刺激反应。结论:改变物料比、pH值及温度条件可以制备不同交联密度的二乙烯基砜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体内存留实验显示二乙烯基砜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成为组织充填剂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烯基砜 交联透明质酸钠 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LC-MS的三聚氰胺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20
2
作者 冯薇 王伯初 +4 位作者 米鹏程 雷宇 周提军 杜慧娟 王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62-64,共3页
采用SCX-C18混合填料反相色谱柱,以10 mmol/L醋酸钠溶液-乙腈(50∶50,pH 3.0)为流动相,设定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建立了一种无需添加离子对试剂、可适用于LC-MS的三聚氰胺检测新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 采用SCX-C18混合填料反相色谱柱,以10 mmol/L醋酸钠溶液-乙腈(50∶50,pH 3.0)为流动相,设定检测波长为240 nm、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建立了一种无需添加离子对试剂、可适用于LC-MS的三聚氰胺检测新方法。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保留时间延长到4.9 min左右,峰形、对称性、重现性、精密度、线性关系、回收率均较好,检测限低,且该方法无需在流动相中添加离子对试剂,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与检验检疫的方法。同时,该方法的建立提示SCX-C18混合填料柱对较强极性物质的分析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SCX-C18混合填料柱 液质联用(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内生菌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杜慧娟 王伯初 +1 位作者 米鹏程 冯薇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08年第1期61-64,69,共5页
为研究药用植物金荞麦、款冬及黄皮树中内生菌的抗菌活性,筛选具有广谱抗菌效果的内生菌。以导致人畜及植物致病的15种病原微生物为拮抗菌株,采用改进K—B纸片法、生长速率法及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三种药用植物中共分... 为研究药用植物金荞麦、款冬及黄皮树中内生菌的抗菌活性,筛选具有广谱抗菌效果的内生菌。以导致人畜及植物致病的15种病原微生物为拮抗菌株,采用改进K—B纸片法、生长速率法及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从三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到内生菌38株,其中FE—R9、TE—R7、PE—S11三株内生真菌发酵液提取物对10种人畜指示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在7.50—15.00g·L^-1、3.13—12.50g·L^-1、0.39—15.00g·L^-1之间。FE—R9、TE—R7、PE—S11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显著抑制生长的作用,这可为寻找天然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抗菌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血凝酶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4
作者 黄莹 米鹏程 +3 位作者 吴伟斌 丘玉昌 庞建新 曹莹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建立尖吻蝮蛇血凝酶(商品名苏灵,代号Saculin)多克隆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法,并应用于其临床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通过比较各种不同条件的检测结果来确立检测尖吻蝮蛇血凝酶多克隆抗体... 目的建立尖吻蝮蛇血凝酶(商品名苏灵,代号Saculin)多克隆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法,并应用于其临床免疫学检测。方法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通过比较各种不同条件的检测结果来确立检测尖吻蝮蛇血凝酶多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法的最佳工作条件,并以此为参考检测临床血清。结果间接ELISA法测定兔抗血清效价高达1∶6 553 600,55例临床试验受试者(36例为Saculin实验组,19例为安慰剂组)给药3周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抗尖吻蝮蛇血凝酶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能够用于临床血清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血凝酶 抗尖吻蝮蛇血凝酶多克隆抗体 间接ELISA法 临床血清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Ad-GFP-C197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5
作者 邬贤 黄莹 +3 位作者 李舒婕 段萍萍 米鹏程 陈文瑛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800-2804,共5页
目的:研究以腺病毒载体系统装载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端片段(C197)制成的重组腺病毒Ad-GFP-C197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HEK293细胞扩增并纯化Ad-GFP-C197。采用Ad-GFP-C197分别感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 目的:研究以腺病毒载体系统装载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端片段(C197)制成的重组腺病毒Ad-GFP-C197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HEK293细胞扩增并纯化Ad-GFP-C197。采用Ad-GFP-C197分别感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结直肠癌细胞CaCO2。以空白腺病毒载体(Ad-GFP)为参比,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Ad-GFP-C197感染后3种肿瘤细胞中C197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MTT法检测Ad-GFP-C197感染后对3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并计算增殖抑制率。结果:Ad-GFP感染的3种肿瘤细胞中均未检测到C197蛋白表达,而Ad-GFP-C197感染的上述细胞中C197蛋白均有明显表达;Ad-GFP-C197感染后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曲线随时间延长而呈明显抑制现象,其增殖抑制率最高可达37.31%~41.42%。结论:Ad-GFP-C197对SGC7901细胞、MCF7细胞、CaCO2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起效迅速,能够克服其他端粒酶抑制剂起效缓慢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端粒酶抑制剂 重组腺病毒 Ad-GFP-C197 肿瘤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实践研究——以“戏古潮新”虚拟戏曲舞台设计项目为例
6
作者 米鹏程 《艺术家》 2024年第9期116-118,共3页
国家的不断发展对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实践项目中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对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有显著效果,也能助力... 国家的不断发展对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实践项目中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对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有显著效果,也能助力学生将课堂中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可以落地的实践项目。因此,在实践项目中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尤为重要。艺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国家发展需求,可以让高校的教学形式和内容与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变化相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戏曲舞台设计 自身发展规律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高等教育 学生学习成果 应用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渝马拉松赛事对比研究
7
作者 米鹏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第23期43-45,共3页
加大赛事供给,做到国内赛事应办尽办,把更多赛事呈现到人民群众面前,是发挥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作用的主要举措。马拉松赛事是具有参赛人数多、综合影响力强的体育赛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 加大赛事供给,做到国内赛事应办尽办,把更多赛事呈现到人民群众面前,是发挥体育助力稳经济、促消费、激活力作用的主要举措。马拉松赛事是具有参赛人数多、综合影响力强的体育赛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梳理成渝两个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发展历程,针对成渝两地马拉松赛事存在的问题,探讨优化成渝马拉松赛事发展的路径。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重庆马拉松在赛事路线、赛事种类、赛事奖励方面要强于成都马拉松,成都可借鉴重庆马拉松的赛事经验。成渝马拉松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在赛事环境、赛事交通、赛事服务等方面需进一步优化改善,逐步打造成为具有成渝特色的马拉松赛事,不断提升成渝马拉松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 马拉松 体育赛事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输血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米鹏程 《益寿宝典》 2020年第8期90-90,共1页
临床对失血过多的危重症患者一般给予输血维持患者的生命,该方法已成为急救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抢救方法,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在输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例如发热以及过敏等,若不给予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患者的病... 临床对失血过多的危重症患者一般给予输血维持患者的生命,该方法已成为急救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抢救方法,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在输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例如发热以及过敏等,若不给予有效的处理就会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临床医护人员要注重对此方面问题的克服。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少白细胞输血技术这一新型的输血技术脱颖而出,使得输血的安全性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也有了一定的保障。为进一步证明少白细胞输血技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有关内容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白细胞 输血技术 输血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技术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的检验效果
9
作者 米鹏程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1期187-187,共1页
新生儿溶血病指的是母婴之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新生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抗体经胎盘进入到新生儿体内,发生同族免疫性溶血。溶血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会在短时间内上升,伴随不同程度的黄疸、贫血、水肿症状,若是得不到及时... 新生儿溶血病指的是母婴之间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新生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抗体经胎盘进入到新生儿体内,发生同族免疫性溶血。溶血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会在短时间内上升,伴随不同程度的黄疸、贫血、水肿症状,若是得不到及时的输血治疗,患儿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呼吸窘迫等严重病症。为了防止患儿输血时因血型排斥加重溶血症状,在输血前进行配血检测十分重要。微柱凝胶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血型血清学检查方法,为了探究其在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的价值,南阳市骨科医院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其检验价值高于试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 新生儿 溶血 病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灵局部止血及体外抑制FXa+t-PA诱导纤溶酶原激活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焕育 曹莹 +1 位作者 米鹏程 庞建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苏灵(SL)体外对人血浆凝固时间的影响、局部给药对小鼠剪尾后出血的促凝作用及体外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磷酸钠缓冲液、SL溶液和人凝血酶溶液与人血浆混合,血凝仪测定其凝固时间;将分别浸有磷酸钠缓冲液(溶媒组)、SL溶液和... 目的探讨苏灵(SL)体外对人血浆凝固时间的影响、局部给药对小鼠剪尾后出血的促凝作用及体外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磷酸钠缓冲液、SL溶液和人凝血酶溶液与人血浆混合,血凝仪测定其凝固时间;将分别浸有磷酸钠缓冲液(溶媒组)、SL溶液和人凝血酶溶液的纱布敷于小鼠剪尾后的伤口上,计算出血时间和出血量,评价各组的止血效果;采用SDS-PAGE方法检测SL对人纤溶酶原的降解作用,吸光度法测定SL体外对FXa+t-PA诱导的纤溶酶原激活作用的影响。结果 SL和人凝血酶能明显缩短人血浆凝固时间,并能明显缩短小鼠剪尾的止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与溶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对人纤溶酶原没有直接的裂解作用,不激活人纤溶酶原;SL可抑制FXa+t-PA诱导的人纤溶酶原体外激活。结论 SL具有良好的局部止血效果,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FXa激活纤溶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灵 FXa+t-PA 人血浆 人纤溶酶原
原文传递
荷叶离褶伞子实体化学成分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郑中庸 韩俊杰 +8 位作者 米鹏程 陈保送 宝丽 席亚丽 王政迪 谢丽萍 郭长彬 魏生龙 刘宏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74-1782,共9页
本文对祁连山野生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decaste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MS、NMR和电子圆二色谱(ECD)等方法确定了化学结构,其中有4个为聚炔类化合物... 本文对祁连山野生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decaste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MS、NMR和电子圆二色谱(ECD)等方法确定了化学结构,其中有4个为聚炔类化合物。化合物1作为天然产物系首次报道,其相绝对构型是通过比较ECD的方法确定。对所得聚炔类化合物应用细胞模型进行抗氧化活性(CAA)指标检测,化合物1–4均呈现一定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EC50为(24.73±6.12)μmol/L。聚炔类化合物1–4为荷叶离褶伞首次报道成分,可作为祁连山野生荷叶离褶伞HPLC-DAD化学表征参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离褶伞 次级代谢产物 聚炔 细胞内抗氧化
原文传递
《忆·象》
12
作者 米鹏程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