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管珩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3年第4期283-285,共3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外科手术 治疗 手术方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颈动脉病65例报告
2
作者 管珩 郁正亚 +2 位作者 刘昌伟 李拥军 肖毅 《外科理论与实践》 1998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为提高颅外血管病变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1986年以来主要颅外血管病,其中窃血综合征30例,颅外动脉瘤12例,颈动脉狭窄20例和其他颈动脉畸形3例,共65例.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术25例,腋-腋人工血管旁路术3例,颈动脉内膜... 目的:为提高颅外血管病变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总结我院1986年以来主要颅外血管病,其中窃血综合征30例,颅外动脉瘤12例,颈动脉狭窄20例和其他颈动脉畸形3例,共65例.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旁路术25例,腋-腋人工血管旁路术3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0例,颈动脉瘤切除再建术12例,主动脉-颈总动脉、双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3例,颈动脉成形术2例.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头晕缓解60%,视力改善75%,双上肢脉压差减少92.8%,TIA消失100%.无偏瘫及手术死亡率.随访2月~10年,症状未改善2例,脑梗塞1例,移植血管阻塞2例. 结论:本文认为颅外血管病变应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好.重视术前Matas试验,使术中颈内动脉返压达6.67kPa(50mmHg)以上,不必转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血管 颈动脉疾病 旁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与传统手术比较
3
作者 管珩 杨耀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在动脉瘤治疗的曲折道路上,临床医师尝试了多种手术治疗方法,有结扎法、腐蚀法、硬化剂注入法.后又由Moore插入金属丝导致血栓,及出现动脉瘤外包裹法等.但均以失败告终。从Alexis Canr... 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在动脉瘤治疗的曲折道路上,临床医师尝试了多种手术治疗方法,有结扎法、腐蚀法、硬化剂注入法.后又由Moore插入金属丝导致血栓,及出现动脉瘤外包裹法等.但均以失败告终。从Alexis Canrrel成功完成了同种动静脉置换主动脉及吻合术.于1912年获诺贝尔奖。到1951年与Charles Duboat共同完成首例同种移植主动脉瘤手术.随后在1953年Bahnson成功完成第一例动脉瘤修补术至今,已有53年的历史。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改进.腹主动脉瘤(AAA)手术的死亡率已由20年前的40%~50%降至5%以下。传统的腹主动脉瘤修补手术(OR)经受了长达50年历史的考验。为动脉瘤的治疗开创了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血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91
4
作者 常光其 陈翠菊 +48 位作者 陈忠 董国祥 段志泉 符伟国 戈小虎 谷涌泉 管珩 郭平凡 郭曙光 郭伟 姜维良 蒋米尔 金毕 金辉 金星 景在平 赖传善 李鸣 李晓强 李毅清 李震 林勇杰 刘冰 刘昌伟 刘长建 刘鹏 马杰 潘松龄 时德 舒畅 谭最 王劲松 王深明 王玉琦 汪忠镐 吴丹明 吴庆华 吴向未 辛世杰 叶建荣 苑超 张柏根 张福先 张鸿坤 张纪蔚 张小明 赵纪春 赵渝 周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43-151,共9页
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 1慢性下肢静脉疾病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慢性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血管病和多发病,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2008年,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疾病 CEAP 深静脉 浅静脉 静脉压力 交通静脉 血管病 曲张静脉 下肢浅静脉曲张 中国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的手术方式选择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燕 孙强 +3 位作者 管珩 周炜洵 徐颖 王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一般状况不同采取适度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81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术前全面评估的结果,481例患者中,256例采取...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一般状况不同采取适度手术方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81例70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术前全面评估的结果,481例患者中,256例采取乳腺改良根治手术,52例采取乳腺单纯切除手术,173例采取肿瘤扩大切除手术。总体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77%和46.71%。不同手术方式的5年(P=0.956)及10年(P=0.977)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接受肿瘤扩大切除手术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70岁以上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因病情需要和身体素质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是可行且获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老年女性 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危象的初步诊治经验(附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邢小平 孟迅吾 +3 位作者 詹志伟 刘书勤 朱预 管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本文报告23例高钙危象患者原发病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18例、恶性肿瘤4例及维生素D中毒1例。危象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系、精神神经系症状和心律紊乱等。诸症的发生和程度随血钙值增高呈加重趋向。治疗首先应补充... 本文报告23例高钙危象患者原发病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18例、恶性肿瘤4例及维生素D中毒1例。危象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系、精神神经系症状和心律紊乱等。诸症的发生和程度随血钙值增高呈加重趋向。治疗首先应补充生理盐水以扩充血容量,采用速尿利尿等以降低血钙水平,同时针对病因治疗。甲旁亢应急诊定位立即手术。介绍了5例患者应用降钙素作手术前准备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危象 维生素D中毒 甲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颈动脉体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曰宏 管珩 +4 位作者 刘昌伟 李拥军 刘暴 叶炜 张严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手术方式治疗的 44例颈动脉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 目的 总结颈动脉体瘤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手术方式治疗的 44例颈动脉体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切除率 90 9% ,无手术死亡。偏瘫 2例 ,舌下神经损伤 4例 ,舌咽神经损伤 2例 ,迷走神经损伤 1例 ,副神经损伤 1例 ,其中 1例同时有Ⅸ、Ⅹ、Ⅻ颅神经部分损伤。长期随访复发 2例。结论 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超声多普勒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合理的Matas训练以及选择适当的术式对于颈动脉体瘤治疗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并发症 外科治疗 动脉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下肢缺血的血管腔内治疗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昌伟 刘暴 +7 位作者 叶炜 管珩 郑月宏 李拥军 曾嵘 倪冷 邵江 唐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重症下肢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2006年5月采用血管腔内治疗重症下肢缺血24例共29条肢体,主要临床症状均为静息痛,其中合并溃疡或肢端坏疽12例(50%)。本组29条肢体均接受血管腔内...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重症下肢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2006年5月采用血管腔内治疗重症下肢缺血24例共29条肢体,主要临床症状均为静息痛,其中合并溃疡或肢端坏疽12例(50%)。本组29条肢体均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其中有4条肢体行单纯球囊扩张,4条肢体术中同时行股胭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联合膝下胭胫动脉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21条肢体行支架植入。结果股胭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为100%,膝下动脉球囊扩张成功率为88%,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静息痛消失,溃疡愈合。围手术期膝下截肢1例,截肢率为3.4%。结论血管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重症下肢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骼动脉支架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昌伟 管珩 +3 位作者 李拥军 郑曰宏 刘景 张杰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术中髂动脉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 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 ,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9例 (13条肢体 ... 目的 探讨术中髂动脉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 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 ,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9例 (13条肢体 )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2例 ,平均年龄 76岁 ,均以静息痛为主诉。术前踝肱指数为 0 .2 2± 0 .17。 结果 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 10条 ,股深动脉成形 11条 ,股 -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3条 ,均获得成功。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踝肱指数 0 .41± 0 .15 ,与术前相比有提高 (P <0 .0 5 )。平均随访 11个月 (1- 2 3个月 ) ,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 ,均无静息痛 ,仅 3例残余有轻度间歇性跛行。 结论 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骼动脉支架 股深动脉成形术 手术治疗 高危患者 重症下肢缺血 临床研究 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人工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辅助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被引量:25
10
作者 叶炜 刘昌伟 +5 位作者 管珩 刘暴 李拥军 郑曰宏 王盛 李卫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7-459,共3页
目的评估激光辅助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1月-200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激光结合手术治疗的2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0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近期症状缓解率82.4%,远期症状缓解率100... 目的评估激光辅助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1月-200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激光结合手术治疗的21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30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手术效果满意,近期症状缓解率82.4%,远期症状缓解率100%,无伤口感染、血肿等。近期并发症为残余血栓性静脉炎疼痛2例(11.7%),小面积皮肤灼伤1例(5.9%),残余小静脉曲张1例(5.9%),胫前麻木1例(5.9%),少许浅静脉周围炎1例(5.9%),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满意。无远期严重并发症,1年内无静脉曲张复发。结论经皮激光治疗技术和手术结合激光技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阻塞类型和病程对PTA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宁 刘巍 +6 位作者 高万勤 魏定夏 金征宇 管珩 刘昌伟 牟文斌 孙革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7-9,共3页
下腔静脉阻塞类型和病程对PTA 治疗的影响目的 评价单纯PTA 对治疗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长期疗效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1993~1997 年间,16 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患者实施下腔静脉血管成形术。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 下腔静脉阻塞类型和病程对PTA 治疗的影响目的 评价单纯PTA 对治疗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长期疗效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1993~1997 年间,16 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患者实施下腔静脉血管成形术。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常规临床体验,超声及下腔静脉造影,造影结果按Sugiura 法分类。术后随访分为A 组( 症状复发组) 和B组(症状未复发组) 。结果 16 例患者中,A 组7 例,B 组9 例,术前平均病程分别为(7 .71 ±3.04) 年(4 ~12 年) 和(2.33 ±1 .5) 年(1 ~5 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肝脾大,双下肢及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腔静脉造影Surgiura 分类:A组:Ⅰa、Ⅰb 、Ⅲ型各1 例,Ⅱ型4 例( 肝静脉开放2 例,闭塞5 例)。B组:Ⅰa、Ⅲ型各3 例,Ⅰb 型2 例,未能归类1 例(肝静脉开放6 例,闭塞3 例) 。16 例PTA 均获成功,除1 例术后发生右髂股静脉血形成并发轻度的肺栓塞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A 组症状复发平均时间(22 .57 ±12 .85)个月。B组无症状复发平均时间(41.55 ±6.2)1 个月。结论:PTA 对病程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经腔 血管成形术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B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永久型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叶炜 刘昌伟 +5 位作者 刘暴 郑曰宏 李拥军 李建初 吴继东 管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评价非永久型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脱落导致肺栓塞(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2例使用非永久型滤器的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采用临时型滤器,2例... 目的评价非永久型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脱落导致肺栓塞(P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2例使用非永久型滤器的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10例采用临时型滤器,2例采用可回收滤器,所有植入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10例临时滤器患者中,9例在术后4周成功取出滤器,1例出现滤器周围巨大血栓,继续给予抗凝治疗于术后12周取出。2例可回收滤器中,1例于术后2周成功取出;1例因捕捉巨大血栓,将滤器留置体内。12例患者中,滤器抓捕血栓6例(50%),其中2例(16.6%)血栓〉2cm,1例(8.3%)〉1cm,3例(25%)〈1cm。10例患者在术前进行了PE影像学检查,其中5例有PE;8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行PE检查,其中4例有小面积PE,但较治疗前均已有显著改善。12例患者均进行了有效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其中10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4个月因恶性肿瘤死亡,1例临时滤器在术后出现下腔静脉梗阻,5例PE患者均有缓解。结论非永久型滤器可有效预防PE发生,但在某些技术细节上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抗凝治疗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载治疗基因的聚合物纳米粒子:I.纳米粒子制备及动物模型基因治疗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菁 宋存先 +7 位作者 孙洪范 武莉 唐丽娜 冷希岗 王彭延 徐意瑶 李拥军 管珩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8-442,共5页
以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PLGA)为原料,采用多相乳化技术制备载VEGF纳米粒子。并对纳米粒子的粒径,VEGF含量,体外释放等进行了测定。VEGF纳米粒子和VEGF裸质粒被注射到兔下肢缺血模型的缺血部... 以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PLGA)为原料,采用多相乳化技术制备载VEGF纳米粒子。并对纳米粒子的粒径,VEGF含量,体外释放等进行了测定。VEGF纳米粒子和VEGF裸质粒被注射到兔下肢缺血模型的缺血部位,通过RT-PCR,免疫组化和血管造影等技术来验证基因治疗的效果,评价VEGF纳米粒子作为基因载体在动物模型基因治疗中的效率。制备的VEGF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约为300nm,包埋效率在96%以上,纳米粒子中VEGF含量约4%。可在体外维持恒定释放约两周。两周基因注射结果表明VEGF-NP治疗组与裸质粒VEGF治疗组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纳米粒子组(81.22permm2),对照组(29.54mm2),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VEGF纳米粒子组表达(31.79au*mm)明显高于VEGF裸质粒组(9.15au*mm)。在动物模型中VEGF纳米粒子是比裸质粒DNA更好的基因载体系统,结果显示了纳米粒子可望在人类基因治疗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载基因 聚合物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 制备工艺 动物模型 基因治疗 肢体动脉梗塞病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昌伟 管珩 +3 位作者 李拥军 郑曰宏 刘卫 王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6-7,17,共3页
目的 探讨术中血管微创治疗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7月至2000年10月,采用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肢体远端动脉重建术治疗广泛多节段动脉硬化闭... 目的 探讨术中血管微创治疗技术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7月至2000年10月,采用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肢体远端动脉重建术治疗广泛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5例(20条肢体)。结果 术中17条髂动脉微创介入治疗均获成功,11 条肢体同时行股-膕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3条肢体行股-股- 动脉入工血管旁路系列转流术,5条肢体行股深动脉成形术。其中有1条肢体股- 动脉旁路术失败。本组患者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1-16个月),髂动脉腔内支架通畅率l00%,3条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转流均通畅,而股-膕动脉人工血管通畅率78.6%,截肢率10.0%。结论 术中髂动脉腔内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同时结合远端动脉重建术是治疗广泛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人工血管支架 微创介入治疗 血管外科手术 重症下肢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455例临床症状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董建宇 管珩 朱预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0-333,共4页
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74年10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55例HPT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455例患者中,男156例(34.3%),女299例(65.7%),男女比例1∶1.92;372例(81.8%)出现骨骼系统症... 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74年10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55例HPT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455例患者中,男156例(34.3%),女299例(65.7%),男女比例1∶1.92;372例(81.8%)出现骨骼系统症状,其中283例(62.2%)表现为骨痛;252例(55.4%)出现泌尿系统症状,其中结石162例(35.6%);200例(44.0%)出现消化系统症状;54例(11.9%)出现神经精神系统非特异性表现;21例(4.6%)患者无临床症状;133例(29.2%)身高降低,平均降低(6.23±5.02)cm;49例(10.8%)出现高钙危象。结论 HPT多见于女性,临床症状以骨骼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多见。无症状HPT患者比例较低,医师应重视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临床症状 发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9遗传多态性与华法林剂量和抗凝效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郑策 梅丹 管珩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2-86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入选的中国汉族服华法林患者CYP2C9*2和CYP2C9*3遗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和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123名服用华法林的汉族患者血标本,记录服药期间的剂量、INR值及出血情况,PCR-RFLP法检测CYP2C9基因型,将患者按CYP2C9*1... 目的初步探讨入选的中国汉族服华法林患者CYP2C9*2和CYP2C9*3遗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和抗凝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123名服用华法林的汉族患者血标本,记录服药期间的剂量、INR值及出血情况,PCR-RFLP法检测CYP2C9基因型,将患者按CYP2C9*1纯合体和CYP2C9*3杂合体分为2组,探讨CYP2C9遗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和抗凝效果的影响。结果CYP2C9*1纯合体组和CYP2C9*3杂合体组华法林稳态剂量(P<0.01)、治疗初始阶段抗凝过量的发生率(P<0.01)、达稳定剂量-效应关系的时间(P<0.01)均有显著差别。CYP2C9*1纯合体组和CYP2C9*3杂合体组华法林治疗初始阶段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CYP2C9*1纯合体组比较,CYP2C9*3杂合体者华法林的日维持剂量明显降低,抗凝过量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达稳定剂量-效应关系的时间显著延长,但治疗初始阶段出血的风险并没有增加。CYP2C9突变的筛选可以帮助临床调整华法林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9 遗传多态性 华法林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20
17
作者 郑曰宏 管珩 +2 位作者 刘昌伟 李拥军 刘暴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 :总结 46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方法治疗的颈动脉体瘤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 目的 :总结 46例颈动脉体瘤手术治疗结果以及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 :对采用肿瘤剥除术、同时切除颈外动脉术、与颈动脉分叉一并切除后血管重建术以及颈总动脉结扎术等方法治疗的颈动脉体瘤手术效果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率 91 3%。偏瘫 2例 ,舌下神经损伤 4例 ,舌咽神经损伤 2例 ,迷走神经损伤 1例 ,副神经损伤 1例 ,其中 1例同时有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损伤。长期随访复发 2例 ,再次手术切除。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术前选择性血管造影、血管超声多普勒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合理的Matas训练以及选择适当的术式 ,对于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和减少并发症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体瘤 外科手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2
18
作者 赵彬 梅丹 +1 位作者 李拥军 管珩 《中国药师》 CAS 2007年第8期822-824,共3页
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与医师查房中,常见某些患者血小板减少无法解释,而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前曾使用过肝素,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肝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抗凝药之一,成份为硫酸氨基葡聚糖,属酸性粘多糖,多... 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与医师查房中,常见某些患者血小板减少无法解释,而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前曾使用过肝素,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肝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抗凝药之一,成份为硫酸氨基葡聚糖,属酸性粘多糖,多由牛肺或牛肠、猪肠、羊肠中提取,因其最初得自于肝脏故名肝素。20世纪40年代首次用于临床,60多年以来肝素广泛用于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低分子肝素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伴血栓形成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动脉疾病的围手术期药物治疗
19
作者 管珩 《中国处方药》 2012年第3期13-15,共3页
外周动脉疾病(PAD,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PAD也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PAD伴有糖尿病者占5%~15%,60%~80%的PAD患者伴有冠脉血管病。据中国2010心血管防治报告:北京25%缺血性心脏... 外周动脉疾病(PAD,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PAD也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据统计,PAD伴有糖尿病者占5%~15%,60%~80%的PAD患者伴有冠脉血管病。据中国2010心血管防治报告:北京25%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伴有PAD,低于国外发生率;30%的脑血管病患者也合并有PAD;PAD伴有高血压者30%~60%,伴有高血脂者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疾病 药物治疗 围手术期 ARTERIAL 心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患者 PAD 心脏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下技术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暴 刘昌伟 +3 位作者 吴巍巍 郑曰宏 叶炜 管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评价内膜下技术在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6年8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行内膜下介入治疗及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的13例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行闭塞段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 目的评价内膜下技术在治疗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6年8月在我院血管外科行内膜下介入治疗及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的13例髂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行闭塞段动脉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主要症状均得到改善,无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平均踝动脉/肱动脉收缩压指数(ABI)分别为0.39(0—0.83)和0.94(0.73-1.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4)。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3—21个月),随访率76.9%,支架1年通畅率为100%(14/14枚)。结论内膜下技术在髂动脉闭塞性疾病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方法可靠、安全,近期通畅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下技术 动脉闭塞 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