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霉酚酸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1
作者 陈娟 管宴萍 +5 位作者 孙良忠 李亦蕾 魏海霞 周守宁 陈艳 郑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建立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探究影响MPA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使用霉酚酸酯的47名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636个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及相应... 目的建立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探究影响MPA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使用霉酚酸酯的47名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636个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及相应临床资料,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PPK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协变量筛选,通过拟合优度图、重抽样自举法和可视化预测检验法评价模型。结果原发性IgA肾病患儿MPA体内药动学符合一级吸收和消除二房室模型(目标函数值为3276.31)。协变量分析提示体重和白蛋白(ALB)水平为表观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最终模型估计可得MPA最终模型PPK参数群体典型值:中央室分布容积为5.79 L,清除率为4.06 L/h,外周室分布容积为430.93 L,隔室间清除率为15.40 L/h,口服吸收速率常数为1.29 h^(-1)。经验证,预测校正观测浓度点大部分位于预测校正模拟浓度的90%置信区间内,说明MPA最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建立了原发性IgA肾病患儿口服霉酚酸酯后MPA的PPK模型,明确了体重及ALB水平是MPA代谢的显著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霉酚酸 儿童 群体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缕半枫荷的水提取物抑制胰腺癌的作用机制: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 被引量:1
2
作者 黄燕 覃璐璐 +6 位作者 管少兴 管宴萍 韦玉茹 操艾伶 李冬梅 韦桂宁 苏启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6-1344,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的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并通过胰腺癌细胞模型验证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数据库预测药物及疾病的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分析通路、功能富集和分子...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的关键靶点及信号通路,并通过胰腺癌细胞模型验证金缕半枫荷抗胰腺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数据库预测药物及疾病的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分析通路、功能富集和分子对接。通过CCK-8法筛选金缕半枫荷对8种癌细胞的活性,并采用侵袭、迁徙、增殖、凋亡实验方法验证金缕半枫荷对胰腺癌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网络药理学的结果。结果网络药理学共筛选得到金缕半枫荷活性成分18个,调控胰腺癌的潜在关键靶点21个。生物富集结果主要与蛋白质的磷酸化、信号传导、细胞凋亡等有关,通路主要与癌症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有关。金缕半枫荷对胰腺癌细胞最敏感且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侵袭、迁徙和增殖,并且促进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金缕半枫荷可以显著抑制PI3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P<0.001)。结论金缕半枫荷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胰腺癌作用,其中抑制PI3K-Akt通路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半枫荷 胰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通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替考拉宁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志捷 植耀炜 +4 位作者 管宴萍 李方义 邹子俊 鲍强 余晓霞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5-1011,共7页
【目的】建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66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目的】建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体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入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66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水平。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脓毒症静脉滴注替考拉宁后的血药浓度数据,计算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变异情况,构建替考拉宁在脓毒症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对最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采用二房室模型拟合所收集的替考拉宁血药浓度数据。替考拉宁中央室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为0.45 L/min,外周室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为0.72 L/min,中央室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为39.74 L,外周室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为152.41 L。逐步回归法筛选协变量结果显示,血清肌酐、总蛋白及乳酸对替考拉宁的中央室清除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二房室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较好预测替考拉宁在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可为后续优化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考拉宁 重症监护病房 脓毒症 群体药代动力学 二房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范性、溯源性和科学性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 被引量:5
4
作者 姜福林 管宴萍 +5 位作者 陈江英 李嘉丽 金晶 毕惠嫦 黄民 钟国平 《药学教育》 2019年第4期76-78,F0003,共4页
结合近年来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针对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基于规范性、溯源性、科学性的改革思路,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形成更加完善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验规范严... 结合近年来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针对实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基于规范性、溯源性、科学性的改革思路,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形成更加完善的药代动力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验规范严谨的意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实验 教学改革 规范性 溯源性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碧莲 王思怡 +5 位作者 白雪 刘瑶 魏伟 管宴萍 钟国平 宋兴荣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介入手术中舒芬太尼(SUF)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72月,ASA分级Ⅱ级并拟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儿168例。使用丙泊酚2 mg·kg^(-1)、SUF 0.3μg·kg^(-1)及苯磺顺阿曲库... 【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心脏介入手术中舒芬太尼(SUF)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72月,ASA分级Ⅱ级并拟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儿168例。使用丙泊酚2 mg·kg^(-1)、SUF 0.3μg·kg^(-1)及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1)行麻醉诱导,丙泊酚8 mg·kg^(-1)·h^(-1)维持麻醉。采用稀释采样法收集给予SUF后5、10、20、30、45、60、75、90 min的血液标本。使用U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SUF的药物浓度,并用Phoenix Win Non⁃lin^(TM)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基因型检测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检测。应用SNPStats对基因型数据和药代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赤池信息量准则数值最小的模型为最优模型。【结果】共纳入可能影响SUF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关的靶点、代谢酶、转运体及通路相关的9个基因中3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发现基因ABCG2 rs2054576和OPRM1 rs4870266与SUF药物暴露量相关(P<0.05);OPRM1 rs2236257与SUF表观分布容积相关(P<0.05);CYP3A4 rs2246709和OPRM1 rs2236257,rs4870266与SUF药物清除率相关(P<0.05)。【结论】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中,ABCG2 rs2054576,CYP3A4 rs2246709和OPRM1 rs2236257,rs4870266的基因多态性可显著地影响SUF的药代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舒芬太尼 小儿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碧莲 王思怡 +6 位作者 张欢欢 刘瑶 魏伟 管宴萍 白雪 钟国平 宋兴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舒芬太尼(SUF)药代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ASA分级Ⅱ级,月龄3~72个月全身麻醉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儿童167例。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2 mg/kg、SUF 0.3μg/kg和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舒芬太尼(SUF)药代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ASA分级Ⅱ级,月龄3~72个月全身麻醉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儿童167例。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2 mg/kg、SUF 0.3μg/kg和苯磺顺阿曲库铵0.2 mg/kg。随机分为DEX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麻醉维持:D组给予DEX首剂量1μg/kg和维持剂量0.7μg/(kg·h)静脉泵注;P组给予丙泊酚8 mg(/kg·h)静脉泵注。记录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和不良反应。采用稀释采样法收集给予SUF后5、10、20、30、45、60、75、90、120 min的血液标本。用UHPLC-MS/MS法测定SUF血浆药物浓度,Phoenix WinNonlin^(TM)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P组20、60、120 min血药浓度显著高于D组(P <0.05)。D组清除率为(28.59±10.23)mL(/kg·min),明显高于P组[(20.78±10.45)mL(/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舒芬太尼消除半衰期、曲线下面积、表观分布容积和平均驻留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D组和P组术中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8%和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儿童心脏介入治疗手术中,DEX可加快SUF的清除率,但不增加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药代动力学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生理药动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乔希 管宴萍 +2 位作者 夏晨 吴莉莉 王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50-2255,共6页
目的建立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方法使用PK-SIM®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拟合和模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收集阿米卡星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药动学特性参数,结合软件内置人体模型建立成人PBPK模型并外推... 目的建立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方法使用PK-SIM®软件进行模型的构建、拟合和模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收集阿米卡星的理化性质和体内药动学特性参数,结合软件内置人体模型建立成人PBPK模型并外推至老年PBPK模型。使用临床药动学研究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化和验证,以拟合优度、相对残差和平均折叠误差为指标评价模型预测性能。使用最终模型模拟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给药后的体内暴露情况,对临床常用给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给出推荐的给药方案。结果建立的阿米卡星PBPK模型在成人和老年患者中均有较好的预测性能,相对残差绝对值均数为25%;各模拟场合下,峰浓度(c_(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_(0-∞))的平均折叠误差均在>0.5~<2范围内。模拟结果显示,与健康成人相比,相同给药方案下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c_(max)差异较小,因蓄积引起的谷浓度显著升高。与减少剂量相比,延长阿米卡星给药间隔更有助于保证疗效,减少肾毒性的发生。结论成功建立了阿米卡星在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PBPK模型,且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药动学 生理药动学模型 老年人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早产儿万古霉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晓霞 管宴萍 +2 位作者 王莹 邱凯锋 伍俊妍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46-351,共6页
目的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建立新生早产儿万古霉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170例新生早产儿静脉注射万古霉素(40~60 mg·kg^(-1)·d^(-1))后的275个稳态谷浓度数据及对应的临床信息,建立新生早产儿... 目的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方法建立新生早产儿万古霉素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法回顾性收集170例新生早产儿静脉注射万古霉素(40~60 mg·kg^(-1)·d^(-1))后的275个稳态谷浓度数据及对应的临床信息,建立新生早产儿万古霉素的药动学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筛选可能影响的协变量,通过统计学相关参数及诊断图形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的评价,并采用自举法和可视化方法验证最终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结合异速生长和成熟度公式的一房室模型可较好地拟合万古霉素在新生早产儿体内的过程,表观分布容积和清除率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48.0 L·(70 kg)^(-1),0.393 L·(70 kg)^(-1)·h^(-1);体质量、矫正胎龄以及肾功能对清除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拟合优度、可视化验证及自举法结果表明,模型稳健,参数估算及预测结果可靠。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在新生早产儿群体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可靠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新生早产儿的临床个体化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万古霉素 群体药动学 异速生长
原文传递
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肌松残余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昊 刘瑶 +5 位作者 黄俊祥 管宴萍 范成 钟国平 宋兴荣 李碧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腔镜下行日间手术的腹股沟斜疝和/或鞘膜积液患儿104例,年龄3~36个月,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BMI 18.5~28.0 kg/m^(2)。使用TOF Guard监测仪以四个成串... 目的:探讨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残余肌松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腔镜下行日间手术的腹股沟斜疝和/或鞘膜积液患儿104例,年龄3~36个月,性别不限,ASA分级Ⅱ级,BMI 18.5~28.0 kg/m^(2)。使用TOF Guard监测仪以四个成串刺激法(TOF)透皮刺激腕部尺神经监测术中神经肌肉阻滞情况。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 mg/kg、丙泊酚3 mg/kg和舒芬太尼0.5 μg/kg诱导麻醉;静脉输注丙泊酚6~8 mg·kg^(-1)·h^(-1)维持麻醉。根据患儿术后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分为2组:Ⅰ组,当TOF恢复到T_(2)重现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2 mg/kg;Ⅱ组,当强直刺激后计数为1或2时,静脉注射舒更葡糖钠4 mg/kg。分别于给予罗库溴铵后2、10 min、手术结束即刻、给予舒更葡糖钠后2 、10 min和符合离开复苏室标准时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血浆罗库溴铵和舒更葡糖钠浓度,采用Pheonix WinNonlin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和TOF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 结果: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符合混合效应非线性房室模型。2组舒更葡糖钠达峰浓度、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消除半衰期、表观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平均滞留时间和TOF比值恢复至90%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舒更葡糖钠用于婴幼儿日间手术拮抗罗库溴铵肌松残余的药代动力学符合混合效应非线性房室模型,且2和4 mg/kg舒更葡糖钠药代动力学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更葡糖 罗库溴铵 药代动力学 婴幼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