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乳酸乙酯在低度浓香型白酒中的作用
1
作者 简何 《酿酒》 CAS 2024年第2期21-23,共3页
乳酸乙酯在低度浓香型白酒中会起到巩固风味,降低水的味道,提升酒的厚重感在,增加酒体绵甜味长等作用。但是在酿造浓香型白酒的过程中,要控制乳酸乙酯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白酒酿造工艺的原因,在酿造过程中... 乳酸乙酯在低度浓香型白酒中会起到巩固风味,降低水的味道,提升酒的厚重感在,增加酒体绵甜味长等作用。但是在酿造浓香型白酒的过程中,要控制乳酸乙酯的含量,过高或过低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由于白酒酿造工艺的原因,在酿造过程中,乳酸乙酯的产生是无法避免的,因此要结合浓香型白酒的度数、风味、口感、香味的要求适当地在后期勾调过程中控制乳酸乙酯的含量,从而确保浓香型白酒的风格,确保低度浓香型白酒的口感,达到低度浓香酒精度低而味不淡、绵甜味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乙酯 低度浓香型 白酒 酒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温浓香型大曲发酵力测定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娜 简何 +3 位作者 唐贤华 李雷 周玲 佘维维 《酿酒》 CAS 2015年第4期73-75,共3页
探讨了用CO2失重法[1]测定中高温浓香型大曲发酵力的影响因素。以泸州某酒厂的中高温浓香型大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粱粉糖化液糖度对大曲发酵力的影响,并研究了发酵温度对大曲发酵力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发酵时间对大曲发酵力的... 探讨了用CO2失重法[1]测定中高温浓香型大曲发酵力的影响因素。以泸州某酒厂的中高温浓香型大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粱粉糖化液糖度对大曲发酵力的影响,并研究了发酵温度对大曲发酵力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发酵时间对大曲发酵力的影响。初步提出了测定大曲发酵力的最适条件,利用正交试验对进行优化,得到结果如下:发酵力的最佳测定时间为72h,培养温度为28℃。,糖度为7°Be。用CO2生成量表示发酵力强弱,其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温大曲 发酵力 测定条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香型川酒中微量成分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贤华 杨官荣 +3 位作者 杨燕 谭小霜 简何 周娜 《酿酒》 CAS 2015年第2期53-59,共7页
研究利用气相色谱仪等检测仪器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的川酒(浓香、酱香和清香型)中的微量香气成分进行全面检测与分析,并分析了其含量区间和最佳含量范围。为探索最适宜人体健康的川酒微量成分区间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川酒 微量香味成分 含量范围 最佳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酶类物质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简何 简江 周娜 《酿酒科技》 2022年第12期85-90,共6页
液态发酵法作为我国白酒酿造的生产工艺之一,主要以粮食谷物为生产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在酒醅中的微生物所分泌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酯化酶、蛋白酶、糖化酶、淀粉酶等多种酶类物质的作用下,将生产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液态发酵法作为我国白酒酿造的生产工艺之一,主要以粮食谷物为生产原料,经过液态发酵,在酒醅中的微生物所分泌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酯化酶、蛋白酶、糖化酶、淀粉酶等多种酶类物质的作用下,将生产原料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各种风味物质,并经过勾调、调香最终形成各具风味特色的白酒。因此,系统探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酯化酶、蛋白酶、糖化酶、淀粉酶以及其他酶类物质在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应用进展及前景展望,对传统白酒发酵的生产工艺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类物质 白酒 液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机械化酿造技术设备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简何 《酿酒》 CAS 2023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白酒机械化酿造技术设备包括发酵技术设备,蒸馏技术设备,冷却技术设备,酒后处理技术设备以及其他与酿造技术相关的机械设备。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蒸馏技术设备,冷却技术设备和发酵技术设备。但是对同样会影响酒品质量的酒后处理技术... 白酒机械化酿造技术设备包括发酵技术设备,蒸馏技术设备,冷却技术设备,酒后处理技术设备以及其他与酿造技术相关的机械设备。其中,研究最为广泛的是蒸馏技术设备,冷却技术设备和发酵技术设备。但是对同样会影响酒品质量的酒后处理技术设备的研究较少,从本文中提到的内容并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国内外白酒机械化酿造技术设备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机械化酿造 酿造技术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