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2023年茂名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情况分析
1
作者 黄洁雯 张颖 +1 位作者 梁燕丽 符雪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8期212-215,共4页
目的对茂名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减少血液报废的措施,有效节约血液资源,建立更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收集2021—2023年茂名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2023年血液制备总量为1030006 U,血液... 目的对茂名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减少血液报废的措施,有效节约血液资源,建立更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法收集2021—2023年茂名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1—2023年血液制备总量为1030006 U,血液报废总量为31033.7 U,血液报废率为3.01%,其中检测原因血液报废占总报废量的55.46%,物理原因血液报废占总报废量的33.54%,过期原因血液报废占总报废量的11.00%;检验原因中谷丙转氨酶不合格的血液报废率逐年下降,物理原因血液报废率占比逐年下降。结论2021—2023年茂名市中心血站血液报废率维持在低水平,通过采取血液采集、检验、制备、储存等各个关键控制点的精细、有效措施,血液报废率呈逐年递减趋势。严格控制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血液资源的同时,也促进血液质量安全的保障,从而体现出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健全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报废 血液质量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士65名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符雪丽 朱国容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3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压力及其对策。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65名院前急救护士和65名临床各科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压力大于临床科室护士,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压力及其对策。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对65名院前急救护士和65名临床各科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心理压力大于临床科室护士,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焦虑、强迫、敌对;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院前急救护士自评的心理问题与焦虑特性呈正相关;与急救工作时间、社会支持、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结论:对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健康问题应予高度重视,针对有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轻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促进急救护理专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护士 心理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的喂养 被引量:2
3
作者 符雪丽 陈婷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28期3950-3951,共2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喂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的267例早产儿的喂养方法。结果:经过早期、正确的喂养,267例早产儿中存活出院243例,死亡24例,存活率91%。结论:早期、正确的喂养是保证早产儿能得到足够的营... 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喂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的267例早产儿的喂养方法。结果:经过早期、正确的喂养,267例早产儿中存活出院243例,死亡24例,存活率91%。结论:早期、正确的喂养是保证早产儿能得到足够的营养,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也是护理早产儿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足量血液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符雪丽 李小梅 车火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8期154-155,共2页
目的: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及避免对献血者产生负面影响。方法:对126096名献血者中产生的258袋不足量血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献血车上团体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明显多于采血屋自愿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P<0.05)。主要原因是献... 目的: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及避免对献血者产生负面影响。方法:对126096名献血者中产生的258袋不足量血液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献血车上团体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明显多于采血屋自愿无偿献血产生的不足量血液(P<0.05)。主要原因是献血不良反应和穿刺失败。结论:应优化献血车献血环境,团体献血时,做好心理护理,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进一步提高采血护士的心理素质和采血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足量 血液 原因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献血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符雪丽 李小梅 梁若鹄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8期90-92,共3页
总结分析了学生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包括连锁性献血反应、空腹献血、疲劳和睡眠不足、采血时间过长和晕针等。认为加强献血前心理疏导,及时中止连锁性献血反应,可大大降低学生献血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学生 献血反应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黄彦 陈肖平 +1 位作者 唐聪燕 符雪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7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用药治疗和一般性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 目的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用药治疗和一般性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休息、运动、心理和疾病的认知等方面延续性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实施前、后动态血压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干预后血压水平、生活质量的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干预前(P<0.05),高血压程度减轻(P<0.05)。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血压控制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6年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邓云芳 符雪丽 +1 位作者 黄彦 黄晓中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分析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感染状况。方法:选自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177731例收集血浆标本,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2K)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血清梅毒抗体。观察不同年份、不同献血类型、不... 目的:分析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感染状况。方法:选自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177731例收集血浆标本,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2K)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双抗原夹心法测定血清梅毒抗体。观察不同年份、不同献血类型、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职业梅毒阳性感染情况。结果:本研究调查177731例无偿献血者中,983例血清梅毒阳性,占0.55%;不同年份之间血清梅毒阳性感染无明显差异(P>0.05);个人献血和互助献血血清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团体献血,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初中及以下血清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农民和商人血清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工人和其他血清梅毒阳性率也较高。结论:茂名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感染率较低,不同献血类型、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职业梅毒阳性率存在差异,因此献血前应增强高危人群的咨询,从而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地区 无偿献血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沉淀解冻后凝血因子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梁其隆 梁若鹄 +4 位作者 陈龙菊 甘芳香 符雪丽 黄彦 车火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冰冻冷沉淀解冻融化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使用冷沉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袋(200 mL/袋)新鲜冰冻血浆,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12袋,每袋冷沉淀混匀后立即用保存管分装成多个样本(2 mL/管),速冻... 目的探讨冰冻冷沉淀解冻融化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使用冷沉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袋(200 mL/袋)新鲜冰冻血浆,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12袋,每袋冷沉淀混匀后立即用保存管分装成多个样本(2 mL/管),速冻后-30℃保存。样本在37℃融化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4℃保存,另一组置于24℃保存,两组分别于0、3、6、12、24、36、48、60 h进行PT、APTT、TT、FIB、FⅡ、FⅤ、FⅦ、FⅧ、FⅨ、FⅪ水平测定。结果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不同温度保存,PT、APTT、TT、FIB、FⅤ、FⅨ、FⅪ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Ⅱ、FⅦ和FⅧ变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两组温度保存48 h,APTT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在4℃6 h及24℃36 h,FⅧ水平下降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4℃组保存,FⅧ衰减速度更快。除APTT、FⅧ外,其他指标在两种温度下60 h均无明显的改变。结论融化后的冷沉淀在60 h的保存期内,除FⅧ外,其他凝血因子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输注上,除非急需补充FⅧ,融化后保存60 h的冷沉淀仍可输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沉淀 凝血因子 活性 温度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白膜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若鹄 黄彦 +4 位作者 邓金莲 龚慧英 陈龙菊 符雪丽 李诗敏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24 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本站2016年5月~2017年2月采用五联袋(CPDA-1)采集贮存于22℃的400mL全血180袋,分成A1、A2、B1、B2、C1、C2六组,每组30袋。A1组于采血后8 h内,A2、B1、B2、C1、C... 目的探讨24 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制备冷沉淀的可行性。方法将本站2016年5月~2017年2月采用五联袋(CPDA-1)采集贮存于22℃的400mL全血180袋,分成A1、A2、B1、B2、C1、C2六组,每组30袋。A1组于采血后8 h内,A2、B1、B2、C1、C2组于采血后20~24 h内采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分离出白膜上层的血浆速冻作为制备冷沉淀的原料血浆。用血凝分析仪检测冷沉淀凝血因子中Ⅷ因子(FⅧ)、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比较采血后不同制备时间(A1组、A2组)、不同速冻方法(B1组、B2组)、不同冷沉淀制备方法(C1组、C2组)对冷沉淀FⅧ、FIB含量和合格率的影响。结果两种保存时间对冷沉淀FⅧ、FIB质量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速冻机的速冻效果和冷沉淀制备方法对去白膜血浆制备的冷沉淀FⅧ质量的影响较大,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1、A2、B1、B2、C1、C2六组FIB均合格,但C1、C2组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血后22℃、24h内制备浓缩血小板后的去白膜血浆可作为冷沉淀原料血浆,确保冷沉淀FⅧ、FIB质量的关键是血浆中心温度和冷沉淀制备方法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白膜血浆 冷沉淀 Ⅷ因子 纤维蛋白原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小梅 梁芬 +1 位作者 黄彦 符雪丽 《河北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864-866,共3页
Objective :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lood donation,decreasing the side effect during blood donation,meeting the satisfication of it.Method :Datas of blood donatior were analyzed from Jan.to Oct.in 2004.Result :Th... Objective :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lood donation,decreasing the side effect during blood donation,meeting the satisfication of it.Method :Datas of blood donatior were analyzed from Jan.to Oct.in 2004.Result :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ood asending of blood donator,satisfication of donation,side effect and tendency for another blood donation comparing with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blood do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白细胞技术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云芳 符雪丽 陈小玲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12期1741-1742,共2页
目的分析少白细胞技术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输血,比较两组患... 目的分析少白细胞技术输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接受输血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采用少白细胞技术输血,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输血,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输血后发热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后发热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输血过程中应用少白细胞技术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输血后发热发生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不良反应 少白细胞技术 常规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团体献血安全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彦 符雪丽 +1 位作者 李诗敏 崔小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6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学生团体组织在献血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献血安全,提高重复献血率。方法:对茂名市中心血站2009年1月~2010年12月学生团体献血与学生街头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学生团体献... 目的:研究分析学生团体组织在献血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献血安全,提高重复献血率。方法:对茂名市中心血站2009年1月~2010年12月学生团体献血与学生街头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学生团体献血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显著高于街头学生献血。结论: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空腹献血、休息睡眠不足是学生团体献血时发生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和气氛,加强献血前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团体 献血 不良反应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工作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梁若鹄 黄彦 符雪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4期123-123,126,共2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在献血前、献血过程中、献血后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全面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整体护理干预,在献血前、献血过程中、献血后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全面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整体护理的观察组采血反应发生率、疼痛感觉出现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0mL采集人数、提出再次献血意愿人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无偿献血 效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小梅 梁芬 +1 位作者 符雪丽 黄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5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确保血小板的质量,提高临床输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献血者且献血前72小时内未服用过阿斯匹林类药物,外周血小板计数≥150×109/L,采血顺畅,观察血液不同离心条件相同的分离方法(富含血小板血... 目的探讨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影响因素,确保血小板的质量,提高临床输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献血者且献血前72小时内未服用过阿斯匹林类药物,外周血小板计数≥150×109/L,采血顺畅,观察血液不同离心条件相同的分离方法(富含血小板血浆法)、相同的离心条件不同的分离方法,对收集血小板的影响。结果①离心力480g,15min,22℃离心所制备浓缩血小板收集效果好;②分浆夹式比悬挂式分离手工制备浓缩血小板效果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混入量、白细胞混入量,经统计学分析P<0.05,均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不同的离心条件相同的分离方法(富含血小板血浆法)、相同的离心条件不同的分离方法,对收集血小板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制备 浓缩血小板 离心条件 分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若鹄 黄彦 +1 位作者 张颖 符雪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确保单采血小板质量。方法调查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采血小板共计2152人次的情况,统计分析两年发生67例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现象。结果献血者献血前饮食高糖食品,单采血小板解聚困...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确保单采血小板质量。方法调查研究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单采血小板共计2152人次的情况,统计分析两年发生67例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现象。结果献血者献血前饮食高糖食品,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发生率超过26%;单采血小板室温环境平放静置解聚时,血袋直接接触金属板面,血小板解聚困难发生率达到7.8%。结论献血者在献血前4小时,禁止饮食高糖食品,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单采血小板室温环境静置存放解聚时,加垫毛巾,血袋标签向下平放,不直接接触金属板面,也可有效地预防单采血小板解聚困难的发生,确保血小板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血小板解聚困难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报废常见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若鹄 黄彦 符雪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8期164-165,共2页
目的统计分析茂名地区导致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将不合格的全血及各类红细胞制品,按不合格的原因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地区血液报废率在第三、第四季度较高,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 目的统计分析茂名地区导致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的浪费。方法将不合格的全血及各类红细胞制品,按不合格的原因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地区血液报废率在第三、第四季度较高,最常见的原因是ALT不合格,其后依次是梅毒、抗-HCV、HBsAg阳性。结论献血前宣教、咨询及体检筛查工作,可减少血液的浪费;检测模式的改建及SOP的完善,可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报废/血液 实验室检测 外观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名地区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若鹄 黄彦 +1 位作者 梁燕丽 符雪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0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来自茂名地区的510例受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受血者在临床治疗中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对照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受血者输注血浆前后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来自茂名地区的510例受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受血者在临床治疗中输注病毒灭活血浆,对照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比较两组受血者输注血浆前后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并比较两组中围术期受血者输注血浆后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输注血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血者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中各受血者输血前后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术期受血者经输注血浆后CD3+、CD4+、CD8+、CD4+/CD8+均显著降低,与输注血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围术期受血者经输注血浆后CD3+、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灭活血浆对受血者基本生理指标无明显影响,可减轻围术期受血者因输注血浆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地区 病毒灭活血浆 临床应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车火娇 符雪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确保献血者的安全。方法观察分析2006~2008年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机采献血人数为2100人.出现献血反应20人,其中轻、中度反应分别为19人、1...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制定防治措施,确保献血者的安全。方法观察分析2006~2008年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机采献血人数为2100人.出现献血反应20人,其中轻、中度反应分别为19人、1人,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95%。结论精神紧张、空腹、疲劳献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减少,引起献血反应;保障献血者安全献血,需加大献血的关爱力度,以保留献血者,避免因献血反应导致血源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原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库存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应急措施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颖 詹伟波 +2 位作者 黄彦 符雪丽 叶翠清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血液库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急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取2016年3月-2016年8月医院血库建立血液库存预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设定科学合理的血液库存量,建立三级库存预警机制,根据血液库存量数据包含日常基础用量(含日常... 目的:探讨医院血液库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急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取2016年3月-2016年8月医院血库建立血液库存预警体系作为研究对象,设定科学合理的血液库存量,建立三级库存预警机制,根据血液库存量数据包含日常基础用量(含日常储备量、重大手术及可预测用量等)及突发事件紧急用量两部分建立相应的预警体系,根据每一级机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结果:2016年共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血库预警机制,每个阶段预警12至13天,该时间段共有873名应急献血者,共获得献血量199 400 m L;2016年全年我血库对于O型血需求量较大,其次为A型血,对于AB型血需求量最少;根据医院每天需要血下限设定血站血库的安全库存量,A型血为701U、B型血为672U、O型血为1213U、AB型血为162U;根据医院每天需要用血下限及安全库存量,血站设定血液血库三级警戒线,通过三级警戒线能满足99%1 d急救用血及95%1 d手术用血量。结论:血液库存预警体系的建立能减少血液过期报废率及库存不足告急频率,保证血液库存保持在稳定状态,提高了血液供应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库预警体系 应急措施 报废率 血液库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钙对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云芳 符雪丽 黄彦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在预防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0例无偿捐献血小板志愿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于献血前10 min口服钙剂5支,观察组口服2支,比较两组血清游离Ca2+浓度以及枸橼酸钠...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在预防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60例无偿捐献血小板志愿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于献血前10 min口服钙剂5支,观察组口服2支,比较两组血清游离Ca2+浓度以及枸橼酸钠中毒率。结果:(1)两组采血后血清Ca2+水平较采血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79%和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悸2例、四肢/口唇麻木3例,对照组为血压降低1例、意识障碍2例、胸闷1例。结论:葡萄糖酸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清游离Ca2+浓度降低,控制枸橼酸钠中毒风险,且口服2支钙剂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中毒 葡萄糖酸钙 血清游离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