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棋坛精英 青城竞风流——1988年全国个人赛纪实
1
作者 笑川 晓蜂 《棋艺(象棋)》 1989年第3期19-28,共10页
第九回 贪功恋战 北昆仑又丢一城 步步紧逼 李望祥杀象入局 上回说到全国象棋个人大赛已赛罢8轮。9月11日休息一天,大会安排游览草原。对于这些久居大城市的棋手们,草原真是令人神往的地方。这次棋赛,于呼和浩特举行,众棋手均特别高兴... 第九回 贪功恋战 北昆仑又丢一城 步步紧逼 李望祥杀象入局 上回说到全国象棋个人大赛已赛罢8轮。9月11日休息一天,大会安排游览草原。对于这些久居大城市的棋手们,草原真是令人神往的地方。这次棋赛,于呼和浩特举行,众棋手均特别高兴。只是到了呼市一看,与内地无异,头脑里想象的“天上白云飘,地上羊儿跑”的景色却未见到。这回终如愿已偿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赛 步步紧 大城市 李来群 胡荣华 红方 徐天红 请看 人之道 刘殿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棋坛精英 青城竞风流——1988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纪实
2
作者 笑川 晓锋 《棋艺(象棋)》 1989年第1期27-37,共11页
第五回 反反复复 胡荣华痛失胜机 缠缠绵绵 小吕钦死里逃生 上回说到前四轮大战结束,赛会休息一天。大会组织棋手们去参观昭君墓。笔者触景生情,想当年昭君出塞时,象棋还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叫塞戏或格五。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才基本定... 第五回 反反复复 胡荣华痛失胜机 缠缠绵绵 小吕钦死里逃生 上回说到前四轮大战结束,赛会休息一天。大会组织棋手们去参观昭君墓。笔者触景生情,想当年昭君出塞时,象棋还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叫塞戏或格五。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才基本定形。现在,中国象棋正在走向世界,这一古老的艺术之花正在开遍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赛 胡荣华 昭君墓 塞戏 吕钦 缠缠绵绵 想当年 艺术之花 李来群 李家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棋坛精英 青城竞风流——1988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纪实
3
作者 笑川 晓锋 《棋艺(象棋)》 1989年第2期8-17,共10页
上回说到上海邬正伟战胜广东吕钦,匹马领先。胡荣华以半分之差尾随其后。9月9日,比赛进入第七轮,正好赛程过半。这一轮,邬正伟在第一台与特级大师李来群交战,邬先手平中炮,李应以后补列炮,二人交战仅12个回合就兑掉了双车,激战至109回合... 上回说到上海邬正伟战胜广东吕钦,匹马领先。胡荣华以半分之差尾随其后。9月9日,比赛进入第七轮,正好赛程过半。这一轮,邬正伟在第一台与特级大师李来群交战,邬先手平中炮,李应以后补列炮,二人交战仅12个回合就兑掉了双车,激战至109回合,双方握手言和。再看第二台胡荣华与徐天红之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荣华 个人赛 李来群 徐天红 吕钦 李应 入第 平中 许波 红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棋坛精英 青城竞风流——1988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纪实
4
作者 笑川 晓锋 《棋艺(象棋)》 1989年第4期16-29,共14页
第十一回 求胜心切 邬正伟当和反败 功力欠佳 陶汉明功亏一篑 上回说到邬正伟十轮过后,仍以8分匹马领先,胡荣华以7·5分紧随其后,吕钦、徐天红、蒋全胜积7分穷追不舍。十一轮抽签结果,邬正伟对赵国荣,胡荣华对蒋全胜,吕钦对陶汉明,... 第十一回 求胜心切 邬正伟当和反败 功力欠佳 陶汉明功亏一篑 上回说到邬正伟十轮过后,仍以8分匹马领先,胡荣华以7·5分紧随其后,吕钦、徐天红、蒋全胜积7分穷追不舍。十一轮抽签结果,邬正伟对赵国荣,胡荣华对蒋全胜,吕钦对陶汉明,徐天红对阎文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汉明 胡荣华 吕钦 徐天红 个人赛 蒋全胜 李来群 红方 文清 子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射礼:克己复礼,执觯迎宾
5
作者 笑川 《青春期健康》 2019年第18期64-67,共4页
六艺,是孔子大力推广的周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二礼则是关于射箭与御马拉车的礼仪,属于礼仪标准中贴近军武的一部分,在《礼记》《仪礼》中详尽地描述了这两者的行为规范。《左传》中提... 六艺,是孔子大力推广的周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二礼则是关于射箭与御马拉车的礼仪,属于礼仪标准中贴近军武的一部分,在《礼记》《仪礼》中详尽地描述了这两者的行为规范。《左传》中提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就是说祭礼和军备,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由此观之,射御二礼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射礼,尤因其组织的简易性,而广在传统中国的乡里之间为人所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规范 《左传》 礼仪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
6
作者 笑川 《中外文摘》 2021年第8期64-64,共1页
唐代诗坛,有这么一对极品好友,诗词唱和三十余年,往来诗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一起考上了公务员,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无... 唐代诗坛,有这么一对极品好友,诗词唱和三十余年,往来诗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一起考上了公务员,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无论是遭遇贬谪的事业低谷,抑或是亲人故去的脆弱关头,二人都相互陪伴,不离不弃,成为患难见真情的模范好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诗坛 白居易 校书郎 元稹 元白 患难见真情 志同道合 诗词唱和
原文传递
有一种友谊叫元稹和白居易
7
作者 笑川 《初中生》 2021年第7期44-46,共3页
唐代诗歌史上有"元白体"之说,语出自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严羽将白居易与元稹的诗体并称为"元白体",苏东坡也曾将其二人相提并论,称为"元轻白俗"。白居易与元稹不但是诗歌创作上的同道,也是志同道合... 唐代诗歌史上有"元白体"之说,语出自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严羽将白居易与元稹的诗体并称为"元白体",苏东坡也曾将其二人相提并论,称为"元轻白俗"。白居易与元稹不但是诗歌创作上的同道,也是志同道合的生死之交。唐代诗坛,有这么一对"极品"好友,诗词唱和30余年,往来诗篇近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称"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公元803年,24岁的元稹与大他7岁的白居易同科及第,都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从此命运将二人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校书郎 唐代诗坛 唐代诗歌 白居易 元稹 严羽 诗词唱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