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远端蒂股前外侧(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dALT)皮瓣的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患者,以dALT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将以降支为蒂者定义为...目的探讨远端蒂股前外侧(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dALT)皮瓣的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患者,以dALT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将以降支为蒂者定义为Ⅰ型皮瓣,以斜支为蒂者为Ⅱ型皮瓣,以横支为蒂者为Ⅲ型皮瓣,对比不同类型皮瓣的血管蒂长度、修复的缺损位置以及皮瓣转归。结果Ⅰ型皮瓣24块,Ⅱ型皮瓣13块,Ⅲ型皮瓣4块。Ⅰ型皮瓣血管蒂较短,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大腿远端1/3和膝关节前/外侧(62.5%,15/24);Ⅱ型和Ⅲ型皮瓣血管蒂较长,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膝关节后/内侧和小腿近端1/3(84.7%,11/13;100.0%,4/4)。Ⅲ型皮瓣的并发症发生率(50.0%)和皮瓣坏死率(25.0%)较高。结论dALT皮瓣术前应注意评估可切取的血管蒂长度,术中需注意血管解剖、小心操作,避免破坏逆行血供,影响皮瓣血运。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初步探讨3种免疫抑制剂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W istar大鼠制作动物模型,切断双侧坐骨神经,并予以端端吻合,分别联合给予不同组合的甲基强的松龙、环孢素A(C sA)和FK 506,A组(对照组,n=9)不给药,B组(n=9)术后使用2 d甲基强的松龙20 m g/(kg.d);C组(n=9)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2周FK 506,剂量为1 m g/(kg.d);D组(n=3)在B组的基础上,术后使用4周FK 506,剂量同C组;E组(n=9)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2周C sA,剂量为2 m g/(kg.d);F组(n=3)在B组的基础上,于术后使用4周C sA,剂量同E组。于术后1、2和4周各组分别取双侧坐骨神经,进行白细胞介素1β(in terleuk 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 or necros 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 terferon,γIFN-γ)和巨噬细胞游走因子(m acrophage m igration inh ib itoryfactor,M IF)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修复后的坐骨神经IL-1β和IFN-γ的表达高峰出现于术后第1周,术后第2周表达量明显减少,至第4周就难以发现阳性染色;TNF-α和M IF的表达则只出现在第1周,且表达水平较低。各实验组IL-1β、TNF-α和IFN-γ的表达高峰均出现于术后第2周,且持续至第4周仍有表达,M IF的表达高峰出现在第1周,其表达也可持续至第4周。各实验组组间比较发现C^F组间细胞因子的表达无明显差异,B组的表达介于A组和其它实验组之间。结论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延缓周围神经损伤后IL-1β、TNFα-、IFN-γ和M IF表达的峰值,而且可以明显延长其表达时间。
文摘目的探讨远端蒂股前外侧(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dALT)皮瓣的特点及手术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41例患者,以dALT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将以降支为蒂者定义为Ⅰ型皮瓣,以斜支为蒂者为Ⅱ型皮瓣,以横支为蒂者为Ⅲ型皮瓣,对比不同类型皮瓣的血管蒂长度、修复的缺损位置以及皮瓣转归。结果Ⅰ型皮瓣24块,Ⅱ型皮瓣13块,Ⅲ型皮瓣4块。Ⅰ型皮瓣血管蒂较短,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大腿远端1/3和膝关节前/外侧(62.5%,15/24);Ⅱ型和Ⅲ型皮瓣血管蒂较长,修复的缺损主要位于膝关节后/内侧和小腿近端1/3(84.7%,11/13;100.0%,4/4)。Ⅲ型皮瓣的并发症发生率(50.0%)和皮瓣坏死率(25.0%)较高。结论dALT皮瓣术前应注意评估可切取的血管蒂长度,术中需注意血管解剖、小心操作,避免破坏逆行血供,影响皮瓣血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