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宫牛黄丸辅助再灌注治疗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研究
1
作者 桂小红 章燕幸 +2 位作者 朱仁洋 魏博 丁芳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辅助再灌注治疗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内重症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宫牛黄丸辅助再灌注治疗30例,为观察组;采用单纯再灌...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辅助再灌注治疗重症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再灌注治疗时间窗内重症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安宫牛黄丸辅助再灌注治疗30例,为观察组;采用单纯再灌注治疗3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及神经功能指标[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梗死后加重、梗死后出血、脑疝、神经功能恢复、治疗期间2周内死亡比例]、炎症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90 d NIHSS评分,14、30 d GCS评分,90 d mRS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比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NLR、PLR、SII等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辅助再灌注治疗AIS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意识的恢复和远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但对炎症指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安宫牛黄丸 再灌注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章燕幸 吴承龙 +1 位作者 钟芳芳 肖桂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及各种类型对管石复位术的反应。方法对563例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合并症及管石复位术治疗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3例患者,男196例(34.8%),女367例(65.2%),男女构成比比较,...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及各种类型对管石复位术的反应。方法对563例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类型、合并症及管石复位术治疗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3例患者,男196例(34.8%),女367例(65.2%),男女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27~86岁。后半规管BPPV519例(92.2%),其中右耳受累311例(59.9%),左耳受累189例(36.4%),双耳受累19例(3.7%)。水平半规管BPPV 28例,前半规管BPPV 4例,后半规管合并水平半规管BPPV 12例。384例(68.2%)BPPV为特发性,179例(31.8%)为继发性,特发性与继发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继发性患者中78例有偏头痛,47例有头部创伤史,31例有梅尼埃病,18例有前庭神经炎,5例曾患突发性耳聋。管石复位术后1周429例患者症状缓解,缓解率为76.2%,半年内复发者67例,复发率为11.9%。结论后半规管BPPV是最常见的类型,且右侧优势,女性好发。特发性BPPV为多,继发性BPPV中偏头痛、头部创伤和梅尼埃病是主要病因。管石复位术后症状缓解率较高,半年复发率达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术 耳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3 位作者 闻树群 陈子晞 陈琳迪 王黎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9-122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在ACI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于发病72 h内、第7 d及第14 d测定病例组(91例ACI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并与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在ACI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于发病72 h内、第7 d及第14 d测定病例组(91例ACI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并与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同时比较不同卒中亚型的VEGF表达。结果:病例组在发病72 h内、第7 d及第14 d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各时点血清VEGF水平高于小面积组(P<0.01);心源性栓塞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7 d、第14 d高于小动脉闭塞组(P<0.05),但在入院72 h内无显著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组与其它两个亚组无显著差异。VEGF与CRP(r=0.372,P<0.05)、WBC(r=0.647,P<0.01)、NIHSS评分(r=0.448,P<0.05)之间呈正相关,与2周时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没有相关性(r=0.193,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增高,可能参与了脑梗死早期的炎症反应、再灌注损伤以及修复病理变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梗死缺血缺氧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血管意外 C-反应蛋白质 NIH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合并肝性脑病13例临床影像特点与预后 被引量:6
4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3 位作者 吴承龙 王黎萍 肖桂荣 孙新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合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性脊髓病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肝硬化自发性或手术门体分流后,临床主...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合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性脊髓病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肝硬化自发性或手术门体分流后,临床主要表现可逆的脑病症状,进行性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瘫痪,仅1例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无肌萎缩、感觉障碍。9例血氨增高,9例脑电图表现弥漫性θ波,其中2例有三相波,8例MRIT1像显示基底神经节高信号,脊髓MRI阳性率低。所有患者均限制蛋白摄入量,给予护肝、降血氨、神经营养等治疗,3例加用糖皮质激素。9例患者脑病症状缓解,但瘫痪改善不明显;死亡3例,仅1例肝移植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脊髓症状与脑病症状并不平行消长,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神经影像学研究为慢性肝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常规治疗脑病症状好转,但脊髓病变预后不良,肝移植为慢性肝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带来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病 肝性脑病 肝性脊髓病 门体静脉分流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产后子痫/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 被引量:8
5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2 位作者 吴承龙 王黎萍 孙新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0-630,共1页
关键词 产后子痫 子痫前期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HELLP综合征的可逆性大脑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2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章燕幸 吴承龙 +1 位作者 王黎萍 孙新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95-896,共2页
例1,患者女,32岁,G3P1,孕33周。因“头痛、上中腹痛半天,反复抽搐伴神志不清2h”入院。既往无子痫和神经系统疾病史。查体:T36℃,BP170/101mmHg.浅昏迷,颈软,双瞳孔3.0mm,光反射存在,视乳头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 例1,患者女,32岁,G3P1,孕33周。因“头痛、上中腹痛半天,反复抽搐伴神志不清2h”入院。既往无子痫和神经系统疾病史。查体:T36℃,BP170/101mmHg.浅昏迷,颈软,双瞳孔3.0mm,光反射存在,视乳头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Hb97g/L,PLT107×10^9/L.AIT78.4IU/L.AST170.7IU/L,LDH832.5IU/L,凝血谱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LP综合征 脑病综合征 可逆性 白质 大脑 神志不清 反复抽搐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w-Fukase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7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2 位作者 孙新芳 吴承龙 王黎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Crow-Fukase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57例Crow-Fukase综合征(其中148例来自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从发病到确诊平均23.1个月。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99.4%)、皮肤色素沉着(93%... 目的分析研究Crow-Fukase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57例Crow-Fukase综合征(其中148例来自文献报道)进行分析。结果从发病到确诊平均23.1个月。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99.4%)、皮肤色素沉着(93%)、脑脊液蛋白升高(86.7%)、外周水肿(82.1%)、肝脾肿大(72%和65%)、月经不调或闭经(72.2%)和阳痿(61.2%)。首发症状以周围神经病变多见(59.2%)。治疗方案以糖皮质激素单用或联用免疫抑制剂/化疗为主,全身症状好转80例,恶化27例,死亡20例,30例疗效不详。结论Crow-Fukase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传统的治疗方案很难达到完全缓解,仍是一种潜在的致命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W-FUKASE综合征 POEMS综合征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MS综合征的神经系统病变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1 位作者 吴承龙 桂小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恶性增生症,1956年由Crow首次描述[1]。主要表现为5大主症:即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γ-球蛋白病和皮肤病变。在该综合征中,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病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2,3]。我们回顾... POEM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浆细胞恶性增生症,1956年由Crow首次描述[1]。主要表现为5大主症:即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γ-球蛋白病和皮肤病变。在该综合征中,绝大多数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病变,是致残的主要原因[2,3]。我们回顾分析了12例患者的神经系统病变特征,所有患者均符合Nakanishi提出的诊断标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神经系统病变 病变特征 Nakanishi 多发性神经病 γ-球蛋白 主要表现 脏器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章燕幸 吴承龙 +2 位作者 王黎萍 肖桂荣 孙新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2-845,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8例产前发病,22例产后发病(其中20例发生于自然阴道... 目的:分析研究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8例产前发病,22例产后发病(其中20例发生于自然阴道分娩后,2例为剖宫产术后发病);16例发生于产后48h后。产前发病者6例具有子痫前期表现,而产后发病者仅1例具有子痫前期表现。首发症状以头痛为主,主要表现头痛(23例)、抽搐(22例)、视觉异常(19例)、意识障碍(8例)。影像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可逆性以大脑后部皮质下白质为主的病变,包括枕叶(27例)、顶叶(23例)、颞叶(10例)、额叶(7例)等。MR扩散成像显示血管源性脑水肿。治疗以降血压和控制癫痫为主,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改变在1天~6个月有明显改善或消退,其中25例在2周内缓解。结论: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好发于产后,特别是产后48h后,且发病前多无子痫前期;MR扩散成像有助于鉴别病灶性质;治疗及时病灶完全可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妊娠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5
10
作者 章燕幸 吴承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9-761,共3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占周围性眩晕的60%。发病率约为64/10000,终身患病率约为2.4%。发病高峰在50~7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1]。特点为眩...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占周围性眩晕的60%。发病率约为64/10000,终身患病率约为2.4%。发病高峰在50~7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1]。特点为眩晕发作短暂,通常数秒至1min,与头位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发病高峰 眩晕发作 发病率 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影像特征与预后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燕幸 吴承龙 孙新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80-383,390,共5页
目的分析围生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影像特征与预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围生期RPL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产前发病8例,产后发病22例(... 目的分析围生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的临床、影像特征与预后,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30例围生期RPL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产前发病8例,产后发病22例(发生于阴道分娩后20例,其中发生于产后48 h后16例)。产前发病6例(75%)具有子痫前期,而产后发病者仅1例(4.5%)具有子痫前期。首发症状以头痛为主。主要表现为头痛23例(76.7%)、抽搐22例(73.3%)、视觉异常19例(63.3%)、意识障碍8例(26.7%)。影像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可逆件以大脑后部皮质下白质为主的病变,包括枕叶27例(90%)、顶叶23例(76.7%)、颞叶10例(33.3%)、额叶7例(23.3%)等。MR弥散成像显示血管源性脑水肿。治疗以降血压和控制癫痫为主,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改变在l d~6个月内明显改善或消退,其中25例(83.3%)在2周内缓解。结论围生期RPLS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好发于产后,特别是产后48 h后,且发病前多无子痫前期。MR弥散成像有助于鉴别病灶性质。治疗及时,病灶完全可逆,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变 疾病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脑干的高血压脑病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吴承龙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6期692-693,共2页
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蹦饮酒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和短暂意识不清1h入院。尤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抽搐、小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但未服药.未监测血压。入院查体:T37℃,P20次/分.R78次/分.Bp230/138mmHg。神志清,精... 病例资料 患者,男.44岁,蹦饮酒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和短暂意识不清1h入院。尤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抽搐、小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但未服药.未监测血压。入院查体:T37℃,P20次/分.R78次/分.Bp230/138mmHg。神志清,精神萎靡,定向力完整.对答流利.无颈抵抗,双瞳孔直径3mm.光反射存在.粗测视力正常.眼球活动不受限,眼底检查见高血压视网膜病变Ⅲ级。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门角尤爱斜,能露齿、鼓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脑干 入院查体 高血压病史 Bp230 病例资料 剧烈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CT血管造影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彭蕾 章燕幸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3期299-301,306,共4页
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是一种能够可视化脑血流动力学的成像方式,目前在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常规CTA,4D-CTA能更可靠地显示侧支血管的存在和范围,检测大血管的闭... 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是一种能够可视化脑血流动力学的成像方式,目前在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常规CTA,4D-CTA能更可靠地显示侧支血管的存在和范围,检测大血管的闭塞以及评估血栓负荷。本文就4D-CTA在AIS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血管造影 侧支循环 血管闭塞 血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运动障碍 被引量:1
14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3-635,共3页
关键词 运动障碍 氟桂嗪 氟桂利嗪 药源性 抗精神病药 σ受体 多巴胺递质系统 受体拮抗剂 急性肌张力障碍 钙通道阻滞剂 纹状体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波必利致急性肌张力障碍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燕幸 陈怀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氯波必利 肌张力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钟芳芳 吴承龙 +2 位作者 孙新芳 王赵伟 章燕幸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选择8月龄C57BL/6型小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联合组(联合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线栓...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神经功能与脑梗死体积的影响。方法选择8月龄C57BL/6型小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联合组(联合组),每组18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术后1、3、7d观察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术后7d各组脑梗死体积大小。结果假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分。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3、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1d显著减少(P<0.01);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d(6.35±0.46)分、3d(3.03±0.73)分、7d(0.40±0.24)分]减少最明显(P<0.01)。7d时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补阳还五汤组和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减少[(28.31±4.52)%、(27.49±4.02)%和(18.92±3.11)%vs(38.75±5.63)%,P<0.05],联合组脑梗死体积减少最明显(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可改善小鼠神经行为缺损症状,并减少脑梗死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脑梗死 补阳还五汤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桂荣 孙新芳 +2 位作者 章燕幸 赵宏军 桂小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674-1676,共3页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中文版)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中文版)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筛选,然后对经过受教育程度矫正后MMSE得分正常的患者采用中文版MoCA进行评分,使用26分作为分界值。MoCA<26分者纳入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组(LI-CI组),MoCA≥26分者纳入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正常组(LI-NC组)。比较两组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及MoCA各个认知领域得分情况。结果 MMSE得分正常的患者有53%(50/94)MoCA评分<26分,这些患者的认知功能与MoCA评分≥26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CI组在视空间功能与执行功能、命名、抽象、延迟回忆认知领域方面得分低于LI-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CA在筛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方面可能比MMSE更为敏感,对于MMSE评分正常MoCA评测异常的患者认知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延迟记忆以及抽象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简易精神状态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肖桂荣 孙新芳 +2 位作者 章燕幸 赵宏军 桂小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0-752,共3页
目的比较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文版)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用中文版MMSE量表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筛选,然后对经过受教育程度矫正后MMSE得分正常的患者... 目的比较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中文版)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采用中文版MMSE量表对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筛选,然后对经过受教育程度矫正后MMSE得分正常的患者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进行评分。MoCA<26分者纳入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LI-CI)组,MoCA≥26分者纳入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正常(LI-NC)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NC)组。比较3组患者MoCA总分及各个认知领域的得分情况。结果 MMSE得分正常的患者中有53%(50/94)MoCA评分<26分,其认知功能与MoCA评分≥26分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CI组在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延迟记忆、抽象等认知领域得分低于LI-NC组(P<0.05)。结论 MMSE评分正常、MoCA评测异常的患者认知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延迟记忆、抽象等方面。MoCA量表在筛查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方面可能比MMSE量表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贝地尔治疗帕金森病晚期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桂荣 孙新芳 +1 位作者 朱仁洋 章燕幸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0-841,共2页
关键词 运动并发症 对症治疗 帕金森病 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研究 吡贝地尔 多巴胺缺乏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芳芳 吴承龙 +1 位作者 孙新芳 章燕幸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5251-5253,共3页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BYHWD)组,依达拉奉(ED)组,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BYHWD+ED)组,每组再随机分...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依达拉奉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BYHWD)组,依达拉奉(ED)组,补阳还五汤+依达拉奉(BYHWD+ED)组,每组再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后1、7 d组。首先制备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脑皮质Bcl-2、Bax、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YHWD组、ED组及BYHWD+ED组均能明显降低脑组织凋亡指数(P<0.01),升高Bcl-2阳性表达,降低Bax、Caspase-3阳性表达(P<0.01),两药联用变化趋势更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与依达拉奉联用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基因Bax、Caspase-3的表达,增加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Bcl-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协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依达拉奉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CASPASE-3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