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章尤权 王清泰 +1 位作者 陈旭征 魏建威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5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总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药物组(6 g·kg-1·d-1白花蛇舌草灌胃)和模型组...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对人肝癌HepG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磷酸酰肌醇3激酶(PI3K)、总蛋白激酶B(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药物组(6 g·kg-1·d-1白花蛇舌草灌胃)和模型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观察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PI3K、总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瘤体质量明显下降(t=4.270,P=0.006),抑瘤率达61.29%;PI3K蛋白表达灰度值从82.00±2.72升高至118.67±8.44(t=0.209,P=0.049);Akt蛋白表达灰度值从72.37±2.89升高至105.19±4.718(t=2.050,P<0.001),p-Akt蛋白表达灰度值从87.99±4.16升高至96.34±5.72(t=4.123,P=0.002),提示PI3K、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减低。结论白花蛇舌草通过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肝癌 PI3K/AKT信号通路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浆红细胞沉降率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章尤权 沈冬祎 +2 位作者 吕嘉婧 黄豪博 林瀛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浆中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DLBCL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1例初治DLBCL患者的ESR水平、临床特征及预后,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回...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血浆中的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在DLBCL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1例初治DLBCL患者的ESR水平、临床特征及预后,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ESR高水平组和正常组。应用Pearson Chi-Square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Log-rank检验比较ESR水平的高低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比较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DLBCL中,ESR高水平与结外侵犯>1处、更高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2~4分)、更高的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3~5分)和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PI,NCCN-IPI)(≥4分)有关。ESR高水平组较正常组OS和PFS均更短。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LDH水平升高、高ESR水平、更高的IPI评分和NCCN-IPI评分(4~5分),既是影响DLBCL患者OS的危险因素,也是影响PFS的危险因素,而更高的ECOG评分(2~4分)和结外侵犯>1处是影响DLBCL患者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DH水平异常、结外侵犯>1处是影响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GCB亚型是影响OS的独立保护因素;高ESR水平虽然不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却是影响DLBC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R高水平与DLBC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是DLBCL患者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沉 总生存期 无进展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灵扶正清解颗粒对人HepG2肝癌细胞ra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章尤权 王清泰 +3 位作者 魏建威 王素清 陈旭征 杜建 《福建中医药》 2014年第6期54-56,59,共4页
目的探讨芪灵扶正清解颗粒含药血清对人Hep G2肝癌细胞增殖及对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体外干预Hep G2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PCR检测h-ras、n-ras和k-ras基因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染... 目的探讨芪灵扶正清解颗粒含药血清对人Hep G2肝癌细胞增殖及对ras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体外干预Hep G2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荧光定量PCR检测h-ras、n-ras和k-ras基因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P21ra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芪灵扶正清解颗粒含药血清干预人Hep G2细胞后,G0/G1期细胞的百分含量明显升高,S期细胞的百分含量和增殖指数明显降低。中剂量组k-ras、h-ras和n-ras m RNA的基因表达量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结论芪灵扶正清解颗粒抑制Hep G2细胞ra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G1/S转换的进程,进而抑制Hep G2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增殖 RAS 细胞周期 芪灵扶正清解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抑瘤方干预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章尤权 陈旭征 +1 位作者 曹治云 杜建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30-32,35,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方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用扶正抑瘤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血清组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扶正抑瘤方含药血清组与空白... 目的观察扶正抑瘤方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用扶正抑瘤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血清组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扶正抑瘤方含药血清组与空白血清组比较,OD值明显降低(P<0.05),S期细胞含量明显减少(P<0.01),Annexin V+/PI-区域和Annexin V+/PI+区域细胞含量不同程度增多(P<0.05或P<0.01),以高剂量含药血清组作用最为明显。结论扶正抑瘤方含药血清通过干扰肝癌细胞株HepG2 S期的合成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同时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的早期和晚期凋亡,清除增殖过度的肝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抑瘤方 肝癌 细胞周期 凋亡 含药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6/STAT3信号通路探讨熊果酸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章尤权 沈冬祎 +3 位作者 罗秀 陈旭征 刘海琴 林久茂 《福建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30-34,共5页
目的从IL-6/STAT3信号通路角度探讨熊果酸(UA)调控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29细胞,分空白组(不给药)、模型组(给予10 ng/mL的IL-6)和20、40、80μmol/L UA组(10 ng/mL的IL-6分别联合20、40、80μmol/L的UA... 目的从IL-6/STAT3信号通路角度探讨熊果酸(UA)调控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T-29细胞,分空白组(不给药)、模型组(给予10 ng/mL的IL-6)和20、40、80μmol/L UA组(10 ng/mL的IL-6分别联合20、40、80μmol/L的UA)。MTT法检测细胞活力;DAPI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T-29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RT-PCR法检测Bcl-2、Bax、Cyclin D1、CDK4、p15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p-STAT3、Bcl-2、Bax、Cyclin D1、CDK4和p15蛋白水平。结果IL-6提高了HT-29细胞的生长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这一现象能被UA显著抑制;UA将HT-29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增加了HT-29细胞的凋亡率,激活了Caspase-3酶活力,抑制了因IL-6刺激而导致的Bcl-2、Cyclin D1、CDK4和p-STAT3蛋白水平的上调和Bax、p15基因或蛋白水平的下调。结论UA可以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通路调控其下游Bcl-2、Cyclin D1、CDK4、Bax、p15等因子的表达,进而有效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熊果酸 HT-29细胞 IL-6 STAT3 细胞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章尤权 陈旭征 林瑶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126-128,F0004,共4页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不给予任何试剂干预)、MPP^(+)组(500μm...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inacoside,ECH)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不给予任何试剂干预)、MPP^(+)组(500μmol/L MPP^(+)处理细胞24h)、ECH组(1、3、10、30μmol/L ECH预处理细胞24h后加500μmol/L MPP^(+)处理细胞24h)。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化学比色法检测抗氧化酶SOD、CAT活力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P^(+)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变差;细胞内抗氧化酶SOD和CAT活力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出现明显细胞凋亡现象。松果菊苷预处理SH-SY5Y细胞24h后,与MPP^(+)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细胞生长状态明显好转;细胞内SOD、CAT活力显著上升,MDA含量明显减少;细胞凋亡现象明显缓解。结论松果菊苷对MPP^(+)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通过增强细胞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来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18
7
作者 魏建威 朱爱兰 +1 位作者 余孙兴 章尤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0期2466-2467,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作用。方法对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血液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作用。方法对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血液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7例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中CRP阳性者为43例,占64.2%,而外周血白细胞阳性者31例,占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346,P<0.01)。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中CRP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可用来区分细菌性及病毒性感染,二者在感染过程中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外周血白细胞 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旋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聂达荣 张加芳 +2 位作者 杨善文 章尤权 王和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65-66,共2页
目的观察定点旋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定点旋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脑程控牵引器牵引治疗,隔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 目的观察定点旋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定点旋颈手法治疗,对照组予电脑程控牵引器牵引治疗,隔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等级计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等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等级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治疗后VAS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定点旋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定点旋颈手法 视觉模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对人肝癌HepG2细胞Cdk2和E2F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旭征 曹治云 +5 位作者 陈团生 章尤权 苏银桃 刘志臻 胡海霞 杜建 《福建中医药》 2012年第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周期,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2)和核...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周期,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2)和核转录因子E2F1 mRNA的表达。结果 HepG2细胞的存活率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空白组比较,给药组G0/G1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升高(P<0.05),S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减少(P<0.01),PI指数明显减少(P<0.05),Cdk2和E2F1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1或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下调Cdk2和E2F1的mRNA表达,将HepG2细胞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HEPG2 细胞周期 增殖 CDK2 E2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联合低剂量5-氟尿嘧啶抗肝癌血管新生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旭征 曹治云 +3 位作者 章尤权 廖联明 刘志臻 杜建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联合低剂量5-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皮下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剂量5-FU组(10 mg/kg&...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联合低剂量5-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皮下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剂量5-FU组(10 mg/kg·d-15-FU)及联合组(10 mg/kg·d-15-FU+6 g/kg·d-1白花蛇舌草)。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检测肿瘤体积和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瘤组织VEGF和TGF-β的表达。结果较对照组而言,低剂量5-FU组和联合组抑瘤率明显升高,VEGF和TGF-β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以联合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花蛇舌草能够增强低剂量5-FU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TGF-β的抑制作用,具有增强低剂量5-FU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5-氟尿嘧啶 肝癌 VEGF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住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书强 王金龙 +1 位作者 吴林岚 章尤权 《海峡药学》 2011年第12期110-112,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我院鲍曼不动杆菌...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细菌的耐药性分析。结果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6.62%,出现最多是痰标本,占81.16%;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以康复科、神经科及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敏感性最高,均在80%以上,对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在60%以上,对其它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其对抗生素耐药率高,且多重耐药,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是首选的经验性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最敏感的抗菌药物,对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MDR-AB)感染,可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乳酸、NT-proBNP、D-二聚体表达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清泰 章尤权 +3 位作者 徐丛荣 郑登滋 蔡汝满 魏建威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究血乳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D-二聚体(D-D)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我院检验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病情归转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26... 目的:探究血乳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D-二聚体(D-D)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我院检验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病情归转分为预后良好组(54例)和预后不良组(26例),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乳酸、NT-proBNP、D-D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结果:预后不良组高于预后良好组和对照组,预后良好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乳酸、NT-proBNP、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血乳酸、NT-proBNP、D-D水平越高,APACHEⅡ评分也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r=0.623,0.435,0.539,P<0.05)。血乳酸、NT-proBNP、D-D的AUC均在0.7~0.9之间(P<0.05);血乳酸、NT-proBNP、D-D的AUC分别为0.719、0.802、0.770,截断值分别为4.57/mmol·L-1、4.05/pg·mL-1、492.05/μg·ml-1。结论:血乳酸、NT-proBNP、D-二聚体在脓毒症患者中表达较高,且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脓毒症患者预后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乳酸 NT-PROBNP D-D 脓毒症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细胞与Treg细胞失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清泰 肖燕萍 +2 位作者 章尤权 蔡汝满 魏建威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0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7型辅助性T细胞(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住院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30例。B组给予安慰剂口服,A组给予艾拉莫德口服,...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7型辅助性T细胞(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住院的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A组44例和B组30例。B组给予安慰剂口服,A组给予艾拉莫德口服,两组均坚持服药24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血浆Th17和Treg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DSA28,ACR20,ACR50和ACR70等综合疾病临床评分。结果 A组治疗24周后DSA28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A组DSA28评分及ACR20,ACR50,ACR70改善情况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A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CD4+IL-17+)比例相较于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reg细胞(CD4+CD25+)比例相较于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B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无明显改变,Treg细胞比例略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A组促炎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B组促炎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7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可通过下调Th17细胞,上调Treg细胞来恢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内环境细胞稳态,从而缓解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17型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艾拉莫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癌虚实辨证与Th1/Th2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陈旭征 章尤权 +1 位作者 杨竣联 杜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研究胃肠癌虚实证型与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关系,筛选胃肠癌虚实证型辨证客观化指标。方法选择胃肠癌100例,其中实证组58例,虚证组42例。另选择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4... 目的研究胃肠癌虚实证型与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关系,筛选胃肠癌虚实证型辨证客观化指标。方法选择胃肠癌100例,其中实证组58例,虚证组42例。另选择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2、-4、-6、-10和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胃肠癌虚实证组均表现出Th1/Th2失衡,Th2优势免疫,且虚证组较实证组表现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胃肠癌虚实证型与细胞因子Th1/Th2有关,Th1/Th2水平可以作为胃肠癌中医辨证客观量化的筛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癌 细胞因子 虚证 实证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对认知障碍模型大鼠性激素的影响
15
作者 魏建威 徐丛荣 +4 位作者 章尤权 朱爱兰 林琼花 刘志臻 蔡晶 《海峡药学》 2015年第9期30-31,83,共3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对认知障碍型大鼠雌二醇、睾酮、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48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制作认知障碍型大鼠,淫羊藿和阳性中成药银杏叶片给药15d。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雌二醇、睾酮、皮质醇。结果在... 目的观察淫羊藿对认知障碍型大鼠雌二醇、睾酮、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48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2-VO)制作认知障碍型大鼠,淫羊藿和阳性中成药银杏叶片给药15d。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雌二醇、睾酮、皮质醇。结果在雄鼠,雌二醇水平4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睾酮水平4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模型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而淫羊藿显著降低睾酮水平(P<0.01),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雌鼠,模型组雌二醇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淫羊藿组雌二醇水平仍高于空白组(P<0.05),4组睾酮、皮质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可降低雄性模型大鼠增高的睾酮水平,调节性激素水平,这为探讨认知障碍与神经内分泌关系,研发改善认知障碍的中成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认知障碍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抑瘤方对H22原位肝癌小鼠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旭征 曹治云 +6 位作者 林薇 郑良朴 章尤权 陈惠云 王少珍 林佳佳 杜建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方对H22原位肝癌小鼠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荷瘤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和药物组(荷瘤小鼠灌胃扶正抑瘤方18g·kg^(-1)·d^(-1)),另设空白组(正常小...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方对H22原位肝癌小鼠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荷瘤小鼠灌胃生理盐水)和药物组(荷瘤小鼠灌胃扶正抑瘤方18g·kg^(-1)·d^(-1)),另设空白组(正常小鼠灌胃生理盐水),每组8只。连续给药2周后处死,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4^+、CD8^+ T淋巴细胞及CD4^+ CD25^+ Tregs的百分比;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叉头样转录因子3(Foxp3)和诱导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ICOS)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药物组的瘤体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达62.56%;模型组CD3+、CD4+T淋巴细胞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减低(P<0.05),CD4^+ CD25^+ Tregs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药物组给药后CD3^+、CD4^+ T淋巴细胞含量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CD4^+ CD25^+ Tregs则明显下降(P<0.05),Foxp3和ICOS蛋白水平也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扶正抑瘤方可以通过调控CD4^+ CD25^+ Tregs的数量和功能,提高H22原位肝癌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抑瘤方 调节性T淋巴细胞 肝癌 流式细胞术 叉头样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灵扶正清解方对Huh-7细胞能量代谢及糖酵解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颜硕 刘海琴 +5 位作者 郭康悦 何家珺 曹治云 章尤权 林明和 陈旭征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8期23-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QFQ)对Huh-7细胞能量代谢及糖酵解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0、62.5、125、250、500μg/mL QFQ醇提物干预Huh-7细胞24、48和72 h后的细胞活力。将Huh-7细胞分为0、62.5、125、250、500μg/mL组,分别予相... 目的 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QFQ)对Huh-7细胞能量代谢及糖酵解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0、62.5、125、250、500μg/mL QFQ醇提物干预Huh-7细胞24、48和72 h后的细胞活力。将Huh-7细胞分为0、62.5、125、250、500μg/mL组,分别予相应浓度的QFQ醇提物干预24 h,应用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线粒体和糖酵解ATP产生速率、实时耗氧率、胞外酸化率、糖酵解速率和质子流出速率;Western blot检测Huh-7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己糖激酶(HK)、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以及Glut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1)与0μg/mL组比较,125、250、500μg/mL QFQ醇提物干预Huh-7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2)与0μg/mL组比较,62.5、125、250μg/mL组Huh-7细胞线粒体和糖酵解ATP产生速率比值明显提高(P<0.05),125、250μg/mL组Huh-7细胞糖酵解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0μg/mL组比较,随着检测时间延长,62.5μg/mL组Huh-7细胞实时耗氧率呈升高趋势(P<0.05),250μg/mL组Huh-7细胞胞外酸化率和质子流出速率呈降低趋势(P<0.05)。(3)与0μg/mL组比较,62.5、125、250、500μg/mL组Huh-7细胞的HIF-1α、HK、Glut1、Glut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QFQ通过调控细胞能量代谢和糖酵解相关蛋白HIF-1α、HK、Glut1和Glut3的表达,提高线粒体能力,抑制糖酵解能力,促进有氧呼吸,从而有效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芪灵扶正清解方 HUH-7细胞 ATP 糖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葵子乙醇提取物调控p21/CDK1/CyclinB1诱导肝癌细胞G2/M期阻滞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薇 陈旭征 +3 位作者 曹治云 郑良朴 章尤权 赵锦燕 《福建中医药》 2022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蒲葵子乙醇提取物(EELC)对肝癌细胞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EELC阻滞细胞周期的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EELC(0、0.125、0.25、0.5 mg/mL)对HepG2细胞活力... 目的观察蒲葵子乙醇提取物(EELC)对肝癌细胞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探讨EELC阻滞细胞周期的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肝癌HepG2细胞,采用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EELC(0、0.125、0.25、0.5 mg/mL)对HepG2细胞活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构建裸鼠HepG2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ELC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EELC灌胃液[3 g/(kg·d)]灌胃给药,连续21 d后,剥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肿瘤组织中PCNA、CDK1、CyclinB1和p21的蛋白表达。结果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0 mg/mL组比较,0.125、0.25、0.5 mg/mL组HepG2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率均明显下降(P<0.05),呈剂量依赖;与0 mg/mL组比较,0.125、0.25、0.5 mg/mL组细胞周期进程明显抑制,阻滞于G2/M期。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EELC组小鼠肝癌组织PCNA、CDK1和CyclinB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21表达明显提高(P<0.05)。结论EELC通过促进p21表达,抑制PCNA、CDK1和CyclinB1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进而抑制肝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蒲葵子 细胞周期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yclin E1-CDK2-CKIs通路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抑制肝癌细胞株Hep1-6增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海琴 沈冬祎 +4 位作者 吕嘉婧 罗秀 陈旭征 林久茂 章尤权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从周期蛋白Cyclin E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CDKs抑制因子CKIs(Cyclin E1-CDK2-CKIs)信号通路角度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QL)调控小鼠肝癌Hep1-6细胞株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1-6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QL醇提物(0、31.2... 目的从周期蛋白Cyclin E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2(CDK2)-CDKs抑制因子CKIs(Cyclin E1-CDK2-CKIs)信号通路角度探讨芪灵扶正清解方(QL)调控小鼠肝癌Hep1-6细胞株增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p1-6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QL醇提物(0、31.25、62.5、125、250、500、1000μg/mL)干预Hep1-6细胞株24h、48h和72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各个时相的比例;Western blot检测CDK2、周期蛋白Cyclin E1、视网膜母细胞瘤Rb、磷酸化Rb(p-Rb)以及CDKs抑制因子(CKIs)p57^(KIP2)和p27^(KIP1)的蛋白水平.结果QL醇提物能显著抑制Hep1-6细胞的生长活力,呈剂量依赖性;Hep1-6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S期的DNA合成被抑制;QL醇提物下调了CDK2、Cyclin E1、p-Rb的蛋白水平,上调了p57^(KIP2)和p27^(KIP1)的蛋白水平.结论QL方通过抑制CDK2与Cyclin E1的结合,同时正向调控CKIs抑制Cyclin E1-CDK2复合物的激酶活性,从两方面抑制下游Rb的磷酸化水平,进而有效抑制肝癌Hep1-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灵扶正清解方 Hep1-6细胞 细胞周期 CDK2 CK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sAB01等位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章尤权 蔡晓红 +1 位作者 王清泰 魏建威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6-788,共3页
顺式AB(cisAB)血型是ABO亚型中特殊的,而且相对常见的一种表现型,是ABO血型表观遗传学不符合孟德尔规律的AB亚型,可表现为0型父亲(母亲)和AB型的子女。定型上可表现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从而导致ABO血型鉴定和配血困难,以及... 顺式AB(cisAB)血型是ABO亚型中特殊的,而且相对常见的一种表现型,是ABO血型表观遗传学不符合孟德尔规律的AB亚型,可表现为0型父亲(母亲)和AB型的子女。定型上可表现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从而导致ABO血型鉴定和配血困难,以及父权纠纷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鉴定 分子机制 等位基因 血型正反定型不符 ABO亚型 表观遗传学 AB亚型 配血困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