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乳腺癌手术相关疼痛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章宏欣 徐赢 +1 位作者 张洁慧 张浩永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6年第1期28-30,3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外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依据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情况分为PMPS组和非PMPS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MPS组与...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外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依据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发生情况分为PMPS组和非PMPS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MPS组与非PMPS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分期、术前焦虑抑郁、切除肋间臂神经、腋淋巴结清扫、辅助化疗、术后出血或积液、合并其他疼痛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78、7.01、4.39、5.20、6.11、4.58、9.10、3.90,P均〈0.05)。术前焦虑抑郁、切除肋间臂神经、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出血或积液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1.73、2.18、0.34、2.19,P均〈0.05)。结论术前焦虑抑郁、切除肋间臂神经、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出血或积液是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疼痛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乳腺分叶状肿瘤1例报告附文献综述
2
作者 章宏欣 吕银祥 +1 位作者 洪堂灿 张洁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20-521,共2页
关键词 叶状瘤/外科学 乳腺肿瘤/外科学 综述 病例报告[文献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体会
3
作者 章宏欣 吕银祥 洪堂灿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高位食管癌患者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高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施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各种合并症的处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中有42例食管癌... 目的探讨高位食管癌患者行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的疗效及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高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施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和围手术期各种合并症的处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中有42例食管癌顺利切除,手术切除率为93.3%;术后发生肺部感染5例(其中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2例,吻合口瘘3例;平均随访时间1.0年(3月~4年);术后1年生存率为84.4%(38/45)。结论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高位食管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积极处理心肺系统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腹三切口根治术 高位食管癌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应用的研究
4
作者 章宏欣 吕银祥 烘堂灿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1918-1919,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腺肿瘤/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灌注TACE、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4
5
作者 季勇 吕银祥 +2 位作者 章宏欣 周建炜 杨帆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热灌注(hyperthermic perfusion)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alcarcinoma,PHC)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热灌注(hyperthermic perfusion)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alcarcinoma,PH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PHC患者15例,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8 cm,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热灌注TACE,然后在CT引导下RFA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本组内放疗处方剂量规定为60 Gy,随访观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6.8个月),全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除1例粒子游走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热灌注TACE、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PHC,近期疗效明显,可望成为PHC更有效的治疗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热灌注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在进展期贲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吕银祥 周建炜 +2 位作者 洪堂灿 章宏欣 张洁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17-1018,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最佳术式。方法52例贲门癌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并将其随机分为Roux-en-Y空肠代胃术(RY)组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FJI)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根据Spitzer生活质量量表和chew-wunwu特殊症...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最佳术式。方法52例贲门癌患者均行全胃切除术,并将其随机分为Roux-en-Y空肠代胃术(RY)组和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FJI)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根据Spitzer生活质量量表和chew-wunwu特殊症状量表随访并测定相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进食困难、胃灼热感方面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余指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4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吕银祥 周建炜 +1 位作者 洪堂灿 章宏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3245-3247,共3页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手术治疗的45例胃上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其分成切脾组和保脾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 目的:探讨胃上部癌联合脾脏切除术后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4月至2004年1月收住我科手术治疗的45例胃上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其分成切脾组和保脾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生存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脾脏切除不能提高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脾切除术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贲门癌经左胸低位切口行全胃切除的探讨
8
作者 吕银祥 章宏欣 洪堂灿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8期709-709,共1页
关键词 中晚期贲门癌 全胃切除术 经左胸低位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温热化疗
9
作者 吕银祥 洪堂灿 章宏欣 《河北医学》 CAS 2000年第9期826-827,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温热化疗与进展期胃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术中腹腔灌注 4 3度蒸馏水 10 0 0 ml- 2 0 0 0 ml加丝裂霉素 10 mg,约 2 h后放开引流管引流 ,统计 5年生存率。结果 :在 186例进展期胃癌腹腔温热化疗后 5年生存率从 11.8... 目的 :探讨腹腔温热化疗与进展期胃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术中腹腔灌注 4 3度蒸馏水 10 0 0 ml- 2 0 0 0 ml加丝裂霉素 10 mg,约 2 h后放开引流管引流 ,统计 5年生存率。结果 :在 186例进展期胃癌腹腔温热化疗后 5年生存率从 11.8%提高到 38.7%。结论 :腹腔温热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 ,且方法简单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腹腔游离癌细胞 温热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0
作者 张浩永 章宏欣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照组实施标准清扫法清扫淋巴结,比较2种方法术后...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拟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对照组实施标准清扫法清扫淋巴结,比较2种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近期效果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侧上肢淋巴水肿、胸壁及上肢感觉异常、淋巴漏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筋膜肿胀法清扫淋巴结能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筋膜肿胀法 淋巴结清扫 乳腺癌 并发症 手术时间 出血量
原文传递
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谢小西 吕银祥 +5 位作者 章宏欣 张胜初 周建炜 章国东 王晓伟 杨丽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药物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5例HCC患者(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8 cm。对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ACE,然后在CT引导下进行RFA及12... 目的探讨肝动脉药物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5例HCC患者(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8 cm。对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ACE,然后在CT引导下进行RFA及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25Ⅰ粒子植入通过TPS计划,对肝内同一病灶,在RFA结束时植入粒子进行补充治疗,或对多发病例中RFA受限的病灶直接植入粒子进行治疗。放疗剂量为60~100 Gy,随访观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0.6个月),全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除1例粒子游走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RFA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HCC,近期疗效明显,可望成为HCC更有效的治疗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125Ⅰ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小西 吕银祥 +6 位作者 张胜初 章宏欣 孙晓云 周建炜 张洁慧 梁海森 杨丽萍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51-1355,共5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8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男35例,女13例,年龄37~82岁),其中肺癌20例,肝癌4例,胰腺癌4例,肝、肺、肾、脊柱、骨骼、软组织及颈胸腹部淋巴结等部位转移性肿瘤共20例。...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本院48例恶性肿瘤患者资料(男35例,女13例,年龄37~82岁),其中肺癌20例,肝癌4例,胰腺癌4例,肝、肺、肾、脊柱、骨骼、软组织及颈胸腹部淋巴结等部位转移性肿瘤共20例。全部患者经过放射粒子植入计划系统(TPS)计划,CT引导下植入125I粒子对肿瘤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全部患者125I粒子均植入成功,其中43例患者追踪复查1~13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21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7例,临床总有效率(CR+PR)为72%。125I粒子植入过程中出现气胸5例,针道渗血4例,咯血3例,肝包膜下出血1例,粒子游走2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微创安全,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125I粒子 放射学 介入性 放射疗法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小西 吕银祥 +5 位作者 章宏欣 张胜初 周建炜 章国东 王晓伟 杨利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NSCLC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6例(A组),(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8例(B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及生存分...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4例NSCLC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6例(A组),(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8例(B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及生存分析。结果 A、B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75%和83.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为7.4个月和12.6个月;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2.5%、37.5%、0%和83.3%、55.5%、22.2%,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及6、12、24个月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是NSCLC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粒子植入 125I NSCLC 临床应用价值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根治术中切脾与否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吕银祥 周建炜 +1 位作者 章宏欣 洪堂灿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切脾与不切脾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进展期贲门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贲门癌根治术联合脾切除(24例)和单纯行贲门癌根治术组(21例)。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C3、C4变... 目的探讨切脾与不切脾对进展期贲门癌患者根治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进展期贲门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贲门癌根治术联合脾切除(24例)和单纯行贲门癌根治术组(21例)。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C3、C4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体液IgA、IgM、IgG、C3、C4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脾脏对贲门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贲门肿瘤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乳腺癌手术前后EGFR和VEGF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浩永 章宏欣 《预防医学》 2017年第7期744-74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昌县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42例和正常女性3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手术前1周,术... 目的分析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新昌县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42例和正常女性3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手术前1周,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乳腺癌患者与同期正常女性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表达水平和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1)。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者(P<0.05);患者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前VEGF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37.5%,低于低表达组的71.4%(P<0.05);EGFR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23.1%,低于低表达组的75.0%(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EGFR和VEGF表达水平在乳腺癌手术后明显下降,可作为判断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癌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被引量:6
16
作者 吕银祥 谢小西 +6 位作者 章宏欣 张胜初 周建炜 章国东 王晓伟 杨丽萍 周青伟 《肿瘤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肝脏恶性肿瘤随机分为联合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联合组采取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RFA治疗,对照组仅行肝动脉介入热...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肝脏恶性肿瘤随机分为联合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联合组采取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RFA治疗,对照组仅行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治疗后通过影像学及相关肿瘤标志物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0.8%和41.6%;两组患者甲胎蛋白(AFP)下降率和转阴率分别为66.7%、33.3%和30.7%、0。[结论]肝动脉介入热灌注化疗栓塞联合RFA是肝脏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温热 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