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柳杉凋落物在中国亚热带和热带的分解 被引量:24
1
作者 窦荣鹏 江洪 +2 位作者 余树全 马元丹 郭培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58-1763,共6页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为我国特有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吸收二氧化碳和净化空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分别在中亚热带的千岛湖、南亚热带的鼎湖山和热带的尖峰岭,用分解袋法对...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为我国特有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在吸收二氧化碳和净化空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分别在中亚热带的千岛湖、南亚热带的鼎湖山和热带的尖峰岭,用分解袋法对柳杉凋落物进行分解实验,3个实验样地的主要差异为温度。结果表明:凋落物在3个样地的分解速率顺序为尖峰岭、鼎湖山、千岛湖,且不同样地之间的分解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千岛湖样地分解速率常数k值与初始C/N呈显著相关(P<0.05);在鼎湖山样地分解速率常数k值与初始碳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在尖峰岭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常数k值与凋落物各初始化学元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推测可能是气候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杉 凋落物 分解 亚热带 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亚热带树木凋落叶的分解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窦荣鹏 江洪 +4 位作者 余树全 马元丹 宋新章 郭培培 张小川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选择中国亚热带分布较广的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采用分解袋法对其凋落叶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叶分解最慢,年分解系... 选择中国亚热带分布较广的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采用分解袋法对其凋落叶分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叶分解最慢,年分解系数为0.49,香榧分解最快,年分解系数为1.70,分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香榧、山核桃、青冈和马尾松。4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与初始全氮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全磷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凋落叶的初始氮、磷质量分数可以作为预测这4个树种在亚热带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分解过程中马尾松、青冈和山核桃凋落叶的氮和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青冈和香榧的钾质量分数在前2个月就分别从6.22和11.16g·kg-1下降到1.96和2.05g·kg-1,之后趋于稳定,马尾松则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亚热带 凋落叶 分解袋法 养分循环 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尖峰岭和亚热带千岛湖六种凋落叶的分解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窦荣鹏 江洪 +3 位作者 余树全 马元丹 郭培培 宋新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521-4528,共8页
选取亚热带6个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苏铁(Cycas revoluta)的凋落物,在亚热带的千岛湖和热带... 选取亚热带6个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木荷(Schima superba)、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苏铁(Cycas revoluta)的凋落物,在亚热带的千岛湖和热带的尖峰岭进行凋落物分解实验,研究不同气候带下凋落物的分解特征。两样地的年均气温和降水为主要差异,年均温差达3.0℃。结果表明:两个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顺序为:毛竹﹥木荷﹥青冈﹥马尾松﹥水杉﹥苏铁,尖峰岭样地6个树种95%分解所需的时间集中在3.22-8.81a,千岛湖样地95%分解所需的时间为4.61-14.27a。6种凋落物叶的分解速率尖峰岭显著大于千岛湖(P<0.05)。用尖峰岭的气候条件来模拟千岛湖气候变暖后的状况,凋落物分解的分解速率将提高43.08%-95.65%,凋落物的95%分解时间将缩短30.15%-48.85%。凋落物分解的表观Q10在3.30-9.35之间。在千岛湖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k值)与初始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木质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尖峰岭样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凋落物基质质量的各因子相关性均不显著。氮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在中亚热带地区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和失重的良好指标,在热带地区气候因子对凋落物分解的控制作用较强于凋落物初始基质质量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分解 中亚热带 热带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6种针叶和阔叶树种凋落叶分解比较 被引量:63
4
作者 郭培培 江洪 +3 位作者 余树全 马元丹 窦荣鹏 宋新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5-659,共5页
针叶和阔叶树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型,其凋落叶片具有不同的分解速率.应用分解网袋法,在中国亚热带地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种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 针叶和阔叶树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型,其凋落叶片具有不同的分解速率.应用分解网袋法,在中国亚热带地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种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3种阔叶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乐昌含笑Michelis chapensis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的凋落叶,放置于样地杭州千岛湖的林地中,经过1a的分解实验,分析不同类型树种凋落叶的分解特征.6种树种凋落叶质量损失过程基本符合Olson指数模型,其中,3种针叶树种(马尾松、水杉和杉木)凋落叶的分解系数k值(分别为0.51、0.30和0.44),明显小于3种阔叶树种(木荷、乐昌含笑和青冈)凋落叶的分解系数k值(分别为0.55、1.12和0.66);同时,针叶树种(马尾松、水杉和杉木)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1.36、2.31、1.78a和5.87、9.99、7.68a),大于阔叶树种(木荷、乐昌含笑和青冈)凋落叶的分解时间(分别为1.26、0.62、1.05a和5.45、2.68、4.54a).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凋落物分解系数与初始钾元素含量显著相关(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凋落物的分解系数与初始钾元素和初始木质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亚热带地区针、阔叶树种凋落叶分解的差异与自身质量密切相关,其中初始木质素与钾元素含量是控制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针叶树种 阔叶树种 凋落物 失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气候带凋落物分解特征——气候和基质质量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宋新章 江洪 +5 位作者 马元丹 余树全 周国模 彭少麟 窦荣鹏 郭培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19-5226,共8页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凋落物分解主要受到基质质量和气候因素多因子的综合影响。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凋落物分解同气候因子和基质质量关系的多元统计和综合分析。应用分解袋法,对亚热带8个主要树种的...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凋落物分解主要受到基质质量和气候因素多因子的综合影响。目前国内尚缺乏关于凋落物分解同气候因子和基质质量关系的多元统计和综合分析。应用分解袋法,对亚热带8个主要树种的凋落叶沿中国东部气候带5个地点历时2a的分解试验研究表明,年均降水量是影响中国东部凋落叶分解速率的首要气候因子,其次是实际蒸散和年均温度。凋落叶的初始N含量是决定分解快慢的首要基质因子,其次是P含量和Lignin∶N比和C∶N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气候因子 基质质量 中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源时间的植物叶凋落物在中亚热带的分解特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马元丹 江洪 +3 位作者 余树全 窦荣鹏 郭培培 王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37-5245,共9页
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叶,采用分解袋法,在浙江千岛湖地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进行了分解试验,试图探索植物进化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特性的演变趋势。所选的9种植物分属于4个类群,按起源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蕨类植物(芒萁和桫... 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叶,采用分解袋法,在浙江千岛湖地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6月进行了分解试验,试图探索植物进化过程中凋落物分解特性的演变趋势。所选的9种植物分属于4个类群,按起源时间由早到晚依次为蕨类植物(芒萁和桫椤)、裸子植物(苏铁、水杉、杉木和马尾松)、双子叶植物(木荷和青冈)及单子叶植物(毛竹)。每隔一个月取样,每种凋落物3次重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凋落物基质的氮(N)、木质素(Lignin)含量及Lignin/N比值与分解速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起源时间越晚的植物凋落物的基质N含量越高,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Lignin含量和Lignin/N比值的趋势一致,均为起源时间越晚而值越低,即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的范围在0.25~0.63之间,表现出毛竹>青冈>木荷>水杉>马尾松>杉木>苏铁>桫椤>芒萁的趋势。4个植物类群的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均值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植物凋落物分解的进化趋势是由分解缓慢逐渐演变为分解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时间 凋落物分解 基质质量 中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亚热带典型树种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洪江华 江洪 +5 位作者 马元丹 余树全 李巍 窦荣鹏 郭培培 曾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46-5251,共6页
通过在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erg)oersted)叶凋落物分解的比较研究,试图分析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森林凋... 通过在酸雨胁迫下中国亚热带典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erg)oersted)叶凋落物分解的比较研究,试图分析亚热带区域日益严重的酸雨是否会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产生影响,从而揭示酸雨胁迫下凋落物分解的变化规律。利用网袋法进行试验,共设计有3个区组: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重度酸雨胁迫(pH2.5)。试验结果表明:酸雨对3种亚热带树种凋落叶片的影响比较显著,通常会减慢凋落分解的速率。酸雨对照处理(pH5.6)、中度酸雨胁迫(pH4.0)和重度酸雨胁迫(pH2.5)三个处理对分解系数的影响,马尾松的分别为:0.49、0.34、0.25;木荷的分别为:0.70、0.34、0.32;青冈的分别为:0.64、0.23、0.21;酸雨对马尾松、木荷、青冈叶的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影响的大小为:pH(2.5)>pH(4.0)>pH(5.6)。中度酸雨处理(pH4.0)和重度酸雨处理(pH2.5)影响叶凋落物分解95%的时间分别推迟了:马尾松2.697a、5.869a;木荷4.531a、5.082a;青冈8.344a、9.584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凋落物分解 亚热带 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毛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元丹 江洪 +5 位作者 余树全 周国模 窦荣鹏 郭培培 王彬 宋新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9,共5页
2006年9月开始,采用分解袋法,在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浙江省临安市,模拟研究了酸雨对毛竹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实验设置中度(pH4.0)和重度(pH2.5)酸雨胁迫处理和对照实验(pH5.6),每种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酸雨胁迫条件下,凋落物分解... 2006年9月开始,采用分解袋法,在酸雨危害较为严重的浙江省临安市,模拟研究了酸雨对毛竹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实验设置中度(pH4.0)和重度(pH2.5)酸雨胁迫处理和对照实验(pH5.6),每种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在酸雨胁迫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速率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毛竹的分解速率随酸雨胁迫强度的增强而减小。毛竹凋落物在对照组中分解速率最高(0.69),其次是在中度酸雨胁迫下的分解速率(0.57),而重度酸雨胁迫下分解速率最低(0.33)。在重度和中度酸雨胁迫下以及对照处理中,凋落物分解95%的时间分别为9.08 a,5.26 a和4.34 a。随着酸雨胁迫强度的增强,毛竹凋落物分解速率对酸雨胁迫的响应表现越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毛竹 凋落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膜的城市水污染生物强化治理方法研究
9
作者 窦荣鹏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为提升城市水污染治理效果,提出基于生物膜技术的生物强化治理方法。以山东省潍坊市弥河水水质为标准配制实验用水,对比不同接种泥和填料下生物膜的启动性能,并探讨DO、pH、水流速度、COD负荷和进水C/N比对生物膜效果的影响。经分析可知... 为提升城市水污染治理效果,提出基于生物膜技术的生物强化治理方法。以山东省潍坊市弥河水水质为标准配制实验用水,对比不同接种泥和填料下生物膜的启动性能,并探讨DO、pH、水流速度、COD负荷和进水C/N比对生物膜效果的影响。经分析可知,接种活性污泥的弹性填料生物膜对NH_(4)^(+)-N和COD的去除率更高,治理效果更佳。同时,当DO浓度为3.5 mg/L、pH在7.0~7.8范围内、水流速度为8.0 L/min、COD负荷为25 g/m^(2)·d、进水C/N比为10.2时,生物膜的去污效果最佳。这一研究成果为城市水污染的生物强化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工程 城市水污染 生物强化 生物膜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窦荣鹏 《清洗世界》 CAS 202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水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但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工业化高速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城市污水中不仅有居民的日常生活污水,还有工厂的工业废水,特别是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多,... 水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但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工业化高速发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城市污水中不仅有居民的日常生活污水,还有工厂的工业废水,特别是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多,而污水中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对人类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当前大约有9 0%的地下水已经受到了污水的污染,所以污水治理已经刻不容缓。虽然之前我国已经出台过一些污水治理的政策,但在实际污水治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就现阶段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污水治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源时间的亚热带主要树种凋落物在南亚热带的分解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小丽 窦荣鹏 +2 位作者 江洪 余树全 马元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4期12054-1205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起源时间的亚热带主要树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方法]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物,采用分解袋法,在南亚热带的鼎湖山地区进行分解实验,实验时间为840 d,研究进化过程中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和碳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起源时间的亚热带主要树种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方法]选择9种起源时间不同的植物的凋落物,采用分解袋法,在南亚热带的鼎湖山地区进行分解实验,实验时间为840 d,研究进化过程中凋落物的干重剩余率和碳素动态变化规律。[结果]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的范围在0.14~0.71间。凋落物分解95%所需时间集中在4.22~21.40 a,50%分解时间集中在0.98~4.95 a。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两之间分解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分解速率之间显著性差异不明显,仅与蕨类植物的分解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凋落物总碳量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降,在分解过程中均出现2次不同程度的升高过程,出现时间集中在分解的第240天和660天,此时正值冬季,凋落物分解较慢,碳元素出现积累。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两两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单子叶植物仅与蕨类植物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凋落物分解系数K值大小表现为毛竹>青冈>木荷>马尾松>杉木>水杉>苏铁>桫椤>铁芒萁;4个植物类群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均值为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不同起源时间的植物类群的碳损失量大小顺序为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时间 凋落物 分解 碳循环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现状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窦荣鹏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8期52-54,共3页
每年全世界都会有庞大数量的电子废弃物产生,如何处理这些废品已经成为各国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而由于飞速的发展和众多的人口,中国所面临的废物处理问题就更加紧迫。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的电子废品处置状况,然后参考国外的有益经验,主要... 每年全世界都会有庞大数量的电子废弃物产生,如何处理这些废品已经成为各国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而由于飞速的发展和众多的人口,中国所面临的废物处理问题就更加紧迫。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的电子废品处置状况,然后参考国外的有益经验,主要从电子器件的制造、销售与回收三个阶段展开分析,提出有关方面的义务和责任,阐述怎样着手对电子物品的整体流程加以控制,借助回收方面的信用评估体系,构建实用的符合国内环境情况的回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利用 信用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不同演替阶段优势种凋落物分解试验 被引量:38
13
作者 宋新章 江洪 +4 位作者 余树全 马元丹 周国模 窦荣鹏 郭培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7-542,共6页
选择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3个主要演替阶段的7个优势种(其中马尾松代表演替初期优势种,木荷和香樟代表演替中期优势种,甜槠、小叶青冈栎、青冈和乐昌含笑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种)的凋落物,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物分解... 选择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3个主要演替阶段的7个优势种(其中马尾松代表演替初期优势种,木荷和香樟代表演替中期优势种,甜槠、小叶青冈栎、青冈和乐昌含笑代表演替后期优势种)的凋落物,采用网袋法进行分解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凋落物分解得最慢,年分解速率为0.51;木荷和香樟居中,分别为0.55和0.61;小叶青冈栎和乐昌含笑分解得最快,分别为0.89和1.12.沿着植被顺向演替的梯度,凋落物分解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分解速率同凋落物的初始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同C/N比值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凋落物的P、N和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N比值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快慢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分解 演替 常绿阔叶林 中亚热带
原文传递
新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窦荣鹏 《节能》 2019年第6期170-171,共2页
为了使农民了解改革开放的状况,分享改革开放获得的社会主义成果,中国将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实施,力求建设出一个强大、民主、文明的新农村,这对于新农村能源工作的开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中国新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及新农村能... 为了使农民了解改革开放的状况,分享改革开放获得的社会主义成果,中国将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实施,力求建设出一个强大、民主、文明的新农村,这对于新农村能源工作的开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中国新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及新农村能源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强化新农村能源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后续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提供借鉴,为新农村环保能源工作的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能源 现状 问题 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