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茶表色及感观审评用色卡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同和 周杰 窦立耿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1-267,共7页
将六安瓜片茶标准图色彩,利用Photoshop软件,结合感官审评重新读取像素点平均色泽信息L=54、a=-11、b=22具有重演性。并对8种绿茶的干茶、汤色和叶底色泽进行参数测定与感官审评给分,求其X-、b/a、Cab、Sab值与感官评分呈显著性相关:干... 将六安瓜片茶标准图色彩,利用Photoshop软件,结合感官审评重新读取像素点平均色泽信息L=54、a=-11、b=22具有重演性。并对8种绿茶的干茶、汤色和叶底色泽进行参数测定与感官审评给分,求其X-、b/a、Cab、Sab值与感官评分呈显著性相关:干茶a、Sab相关系数为-0.9598和0.8510;茶汤Sab相关系数为0.9378;叶底Cab相关系数为0.9226;证明绿茶色泽是品质的综合反映。根据8种绿茶的色泽参数L、a、b的最小值(31、-40、20)和最大值(95、0、68),确定色卡Lab起始值(30、-60、20)和终止值(90、0、80),颜色总数216 000种。按间隔5、10、20取值,其颜色总数分别为2 197、343、64种。即色卡分为专业版、标准版和简化版,其中任一版面色泽用于茶叶审评课教学色卡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表色参数 相关性 色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白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崔宏春 黄海涛 +5 位作者 郑旭霞 赵芸 张建勇 敖存 师大亮 窦立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的白茶适制性,以‘福鼎大白’品种为对照,分析了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理化成分,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所制白茶具有外形毫色银白、汤色浅嫩绿明、滋味清鲜、毫香显、肥嫩成朵优良品质特征,除‘790118’、‘790218’和‘眉峰’外,其余品种感官审评总分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评分高,并且得分在93分以上的有‘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理化分析结果显示,‘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90118’、‘福云14’、‘791201’、‘730430’、‘福云12-27’、‘眉峰’、‘福云9-6’、‘740208’品种加工白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儿茶素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P<0.05),‘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40208’、‘790118’、‘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品种加工白茶的咖啡碱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酚氨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汤L^(*)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的白茶归为4类,与前述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分析基本吻合。综合评价表明,‘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品种加工白茶的品质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茶树品种 适制性 加工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宴的传承与创新——全民饮茶日之“茶谣茶宴”的创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温晓菊 窦立耿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4-146,共3页
茶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茶果、茶点搭配饮茶来宴请宾客;以清饮茶叶来宴请宾客;以茶为原料制作各类茶菜、茗粥等含茶食品来宴请宾客。"茶谣茶宴"传承传统的茶宴形式,结合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和中西方饮食文化,创制出茗菜鱼圆... 茶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茶果、茶点搭配饮茶来宴请宾客;以清饮茶叶来宴请宾客;以茶为原料制作各类茶菜、茗粥等含茶食品来宴请宾客。"茶谣茶宴"传承传统的茶宴形式,结合现代食品加工工艺和中西方饮食文化,创制出茗菜鱼圆汤、抹茶戚风蛋糕、工夫茶蛋、茗菜沙拉、红茶布丁、乌龙火腿、杏仁茶、茶汁玉米仔排、茶泡饭、抹茶冰淇淋十道和茶相关的茶宴菜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宴 茶谣茶宴 全民饮茶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在绿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晓菊 窦立耿 《热带农业工程》 2011年第2期53-56,共4页
介绍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的理念、国外发展现状及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了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理念优势和绿茶生产实施GAP的必要性,并对制定中国绿茶GAP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 绿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内种皮不同形态酚酸类化合物的溶剂提取率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沈丹玉 窦立耿 +3 位作者 刘毅华 汤富彬 赵振东 毕良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38,共7页
该文研究溶剂对核桃内种皮中不同形态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建立了适用于核桃内种皮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新疆核桃为原料,比较不同比例的甲醇、乙醇溶液对核桃内种皮中可溶性游离态、可溶性酯化态和不溶性结合态酚酸的提取率。... 该文研究溶剂对核桃内种皮中不同形态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建立了适用于核桃内种皮中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以新疆核桃为原料,比较不同比例的甲醇、乙醇溶液对核桃内种皮中可溶性游离态、可溶性酯化态和不溶性结合态酚酸的提取率。结果表明,50%(体积分数,下同)甲醇适合提取可溶性游离态绿原酸、没食子酸;50%(体积分数,下同)乙醇适合提取可溶性游离态丁香酸、香草酸;60%乙醇适合提取可溶性酯化态没食子酸;100%乙醇适合提取可溶性游离态原儿茶酸、不溶性结合态香草酸;80%甲醇和70%乙醇2种溶液对于上述以外的核桃内种皮3种不同形态的大多数酚酸具有较高的提取率。研究结果可为核桃内种皮中不同形态不同种类酚酸的提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 核桃 内种皮 形态 溶剂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处理对采后金针菇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权 窦立耿 +2 位作者 钱霄晨 张之涵 姜天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03-310,共8页
为了研究半胱氨酸处理对金针菇低温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的影响,将新鲜金针菇分别采用15 mmol/L半胱氨酸和清水浸泡处理20 min后于2~3℃贮藏12 d,并定期检测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5 mmol/L半胱氨酸处理能够抑制新鲜金针菇的呼吸... 为了研究半胱氨酸处理对金针菇低温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的影响,将新鲜金针菇分别采用15 mmol/L半胱氨酸和清水浸泡处理20 min后于2~3℃贮藏12 d,并定期检测相关理化指标。结果表明,15 mmol/L半胱氨酸处理能够抑制新鲜金针菇的呼吸强度和褐变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并保持较低相对电导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并保持较高的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贮藏结束时,半胱氨酸处理组的PPO和POD活性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3.78%和26.49%,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12和1.37倍;处理组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清除率,对失重率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发现,处理组的呼吸强度与SOD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951和−0.903,呈显著(P<0.05)负相关。由此得出,低温贮藏期间,半胱氨酸处理能够降低金针菇内部物质的代谢速率,维持较高抗氧化能力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半胱氨酸 抗氧化活性 保鲜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