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定量评估比目鱼肌硬度对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李玉芳 穆桂瑶 +1 位作者 许琨 马利菊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UE)定量评估比目鱼肌硬度对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DVT)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DVT患者,按照确诊后2周的下肢血管超声复查结果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UE)定量评估比目鱼肌硬度对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DVT)短期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张家口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DVT患者,按照确诊后2周的下肢血管超声复查结果将其分为进展组(45例)和非进展组(55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DVT患者短期进展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WUE定量评估比目鱼肌硬度在预测DVT患者短期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胆固醇、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中心静脉置管、卧床制动、血栓史及血管壁损伤以及下肢外科手术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组患者比目鱼肌平均硬度(6.46±1.15)kPa,非进展组患者比目鱼肌平均硬度(5.42±1.13)k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2,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比目鱼肌硬度是DVT患者短期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3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比目鱼肌硬度对DVT患者短期进展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074(95%CI:0.8175~0.9972),最佳截断值为0.70,此时灵敏度为78.26%,特异度为91.30%。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D-二聚体(D-dim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进展组患者的PT、APTT及TT水平均高于进展组患者,D-dimer低于进展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8、15.176、4.091、9.981,P<0.05)。结论:SWUE定量评估比目鱼肌硬度在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短期进展中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有助于早期发现DVT的短期进展,从而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UE) 比目鱼肌硬度 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市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流行病学特征及筛查模式探讨
2
作者 张慧园 刘晨宏 +4 位作者 张丰经 杜海 穆桂瑶 张永明 张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28-31,34,共5页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于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初筛40 330例婴幼儿,查体可疑阳性或高危患儿转诊至张... 目的 分析张家口市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于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初筛40 330例婴幼儿,查体可疑阳性或高危患儿转诊至张家口市第二医院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复筛,确诊DDH患儿积极给予干预;分析本地区DDH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复筛627例(1.5%),超声确诊DDH 145例,张家口地区DDH发病率3.6‰(145/40 330)。女性、臀位产、襁褓史、家族史、羊水少为当地DDH危险因素。结论 张家口市DDH发病率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似,女性、臀位产、襁褓史、家族史、羊水少是DDH危险因素,初筛—复筛—确诊的选择性筛查模式符合当地民情风俗,避免了因假阳性导致的过度治疗,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筛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腕管综合征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穆桂瑶 杨晓光 +4 位作者 刘嘉媛 时艳程 李玉芳 刘四恩 侯建雄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73例疑似CTS患者,将其中经手术治疗确诊的150例CTS患者纳入CTS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TS组依据肌电图检查结果再分为轻度...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73例疑似CTS患者,将其中经手术治疗确诊的150例CTS患者纳入CTS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TS组依据肌电图检查结果再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61例)和重度组(34例)。分析高频超声和肌电图对CTS的诊断价值,比较CTS组和健康对照组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CTS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和健康对照组高频超声检查腕管内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切面积(CSA),高频超声与手术检查腕横韧带厚度、神经扁平率的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对CTS的诊断灵敏度为93.75%,显著高于肌电图诊断灵敏度(8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2,P<0.05),经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显示,CTS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及感觉传导速度(SCV)低于健康对照组,而末端运动潜伏期(DML)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06,t=107.589,t=210.944,t=112.134;P<0.05)。健康对照组与CTS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CSA、横切面积差(△-CSA)及横截面积比(R-CSA)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CSA、△-CSA及R-CS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24.227,F=38.014,F=71.323;P<0.05)。高频超声测量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显著低于手术测量(t=6.081,P<0.05),而钩骨钩截面神经扁平率(3.68±0.18)显著高于手术检查测量(3.6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CTS的诊断灵敏度高于肌电图,同时CTS患者CMAP、SNAP及SCV降低,DML升高,且随着CTS患者病情的加重,CSA、△-CSA及R-CSA均升高,与手术结果比较,高频超声测量腕横韧带厚度较低,神经扁平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CTS) 高频超声 肌电图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 感觉传导速度(S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A介导的凋亡在腰椎间盘真空变性患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育成 闫少凯 +10 位作者 林景春 要爱琴 杜玄 温玉梅 乔欣军 闫志旺 孙虎 唐志健 李晓兰 穆桂瑶 崔莉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0期1522-1527,共6页
目的探讨激活素A介导的凋亡在腰椎间盘真空变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合并真空现象的腰椎间盘退变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腰椎爆裂性骨折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和mRNA的表达。将分离的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 目的探讨激活素A介导的凋亡在腰椎间盘真空变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合并真空现象的腰椎间盘退变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腰椎爆裂性骨折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髓核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和mRNA的表达。将分离的人腰椎间盘髓核细胞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激活素A组、激活素A+卵泡抑素组,继续培养48 h,检测三组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腰椎间盘真空变性患者的髓核组织中激活素A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1)。激活素A组细胞的p-Smad3蛋白表达量、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Bax、Active caspase 3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1),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01),而卵泡抑素则可不同程度的抑制激活素A的上述生物学效应(P<0.001)。结论激活素A在腰椎间盘真空变性患者中呈高表达,激活素A可激活Smad3信号通路,抑制髓核细胞增殖,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髓核细胞凋亡,卵泡抑素可拮抗激活素A的促凋亡效应,为腰椎间盘真空变性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A 卵泡抑素 腰椎间盘退变 真空变性 髓核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8在腰椎间盘真空征患者体内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林景春 闫少凯 +10 位作者 李育成 杜玄 温玉梅 乔欣军 闫志旺 孙虎 唐志健 李晓兰 穆桂瑶 崔莉 要爱琴 《西部医学》 2019年第8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腰椎间盘真空征患者体内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T观察是否发生真空变形分为观察组(椎间盘真空症状,n=66)和对照组(非真空症状,n=7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腰椎间盘真空征患者体内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退变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CT观察是否发生真空变形分为观察组(椎间盘真空症状,n=66)和对照组(非真空症状,n=7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样本中IL-18的含量,及两组髓核样本中蛋白多糖的含量。体外培养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使用浓度分别为0、50、100、200ng/mL的IL-18处理细胞,RT-PCR法检测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转录水平;阿利新蓝法检测培养液中蛋白多糖含量;Western-blot检测p65、磷酸化p65(p-p65)、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及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L-18含量高于对照组,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含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浓度IL-18处理细胞后,MMP-3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呈现IL-18浓度依赖性升高(P<0.05)。蛋白多糖总量呈现IL-18浓度依赖性降低。细胞内p65的表达随IL-18浓度增加而降低,磷酸化p65(p-p65)的表达随IL-18浓度增加而增高。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蛋白及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分泌随IL-18浓度增加而增高。结论IL-18在腰椎间盘真空征患者体内呈高表达,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人退变椎间盘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降低蛋白多糖合成,从而参与腰椎间盘真空变性的病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腰椎间盘真空征 核因子ΚB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骨超声评估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刘红杰 皮天龙 +3 位作者 王钢 荣铁成 穆桂瑶 田杰祥 《神经药理学报》 2023年第2期30-35,40,共7页
目的:通过应用肌骨超声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破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住院及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6例... 目的:通过应用肌骨超声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破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住院及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白芍总苷,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 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等炎症指标,通过ACR20/50/70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肌骨超声检测患者关节滑膜增生、滑膜内血流信号、骨侵蚀及关节积液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ACR20/50/70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②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滑膜增生、关节腔积液、滑膜血流均降低,治疗组降低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骨破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芍总苷可提高达标率,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急性期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关节,防治R A骨破坏,延缓类风湿关节炎病程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肌骨超声 白芍总苷 7关节超声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真空现象CT表现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闫少凯 李育成 +10 位作者 林景春 要爱琴 杜玄 温玉梅 乔欣军 闫致旺 孙虎 唐志健 李晓兰 穆桂瑶 崔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2期17-18,20,共3页
目的脊椎退变椎间盘真空现象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腰椎,探讨椎间盘真空现象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T12~S1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病变的椎间盘、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相邻椎间盘膨出韧带... 目的脊椎退变椎间盘真空现象发生率较高,多发生于腰椎,探讨椎间盘真空现象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椎间盘真空现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T12~S1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病变的椎间盘、椎体高度、椎间隙高度及相邻椎间盘膨出韧带钙化等。结果真空现象发生率最高的椎间盘为L5~S1,并伴有椎间隙变窄、椎体压缩等改变。结论椎间盘真空现象与椎间盘退变密切相关,椎间盘真空现象CT表现对椎间盘退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真空现象 椎体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