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戟天与锰元素的相互作用探讨
1
作者 严丹峰 穆晓琨 +5 位作者 黄丽华 苏真芬 杜国露 苏嫄 李江涛 冯美莹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25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锰元素与巴戟天之间的潜在关联性。通过综合分析巴戟天与锰元素的特性及功能,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与关联,为深入理解锰与巴戟天之间的关系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 巴戟天 锰元素 相互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培和大棚培育下肇庆地区金线莲总黄酮含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穆晓琨 卢素华 +1 位作者 严丹峰 冯美莹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27-30,共4页
基于乙醇提取法和正交试验分析组织培养和大棚培育2种种植方式下肇庆金线莲总黄酮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生长周期下金线莲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乙醇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不同种植方式金线莲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随后通... 基于乙醇提取法和正交试验分析组织培养和大棚培育2种种植方式下肇庆金线莲总黄酮提取工艺,比较不同生长周期下金线莲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乙醇提取法,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温度对不同种植方式金线莲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随后通过正交试验进行分析最优的提取工艺,验证后使用此条件测定不同月龄金线莲总黄酮含量。金线莲总黄酮最优组合为料液比1∶30 g/mL、水浴温度70℃、乙醇浓度80%,验证试验总黄酮得率为1.926%(RSD=1.11%,R2=0.992)。金线莲总黄酮含量与月龄有关,随着月龄的增加,2种种植方式的金线莲总黄酮含量逐渐上升,7月龄时达到最高值。优化的乙醇提取工艺可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的肇庆金线莲中稳定萃取总黄酮,并在7月龄时达到最大值,为金线莲活性成分分析和总黄酮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黄酮 组织培养 大棚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对酸胁迫的响应研究
3
作者 穆晓琨 黄丽华 +4 位作者 李金玲 李慧玲 陆秋秀 甘田 严丹峰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3期27-30,共4页
通过研究南美蟛蜞菊在不同酸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响应,探讨南美蟛蜞菊对酸性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轻度酸胁迫会促进南美蟛蜞菊的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中高酸胁迫会对叶片造成损伤,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南美蟛蜞菊通过根长变化和抗氧化系统... 通过研究南美蟛蜞菊在不同酸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响应,探讨南美蟛蜞菊对酸性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轻度酸胁迫会促进南美蟛蜞菊的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中高酸胁迫会对叶片造成损伤,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南美蟛蜞菊通过根长变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快速反应,表现出对酸性环境的耐受性,以上结果为日后利用南美蟛蜞菊抗逆性强和无性繁殖的特性,在降低其扩散入侵风险的前提下,进行酸性土壤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蟛蜞菊 酸胁迫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外显子10多态性与产羔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穆晓琨 字向东 +6 位作者 王永 黄磊 徐华伟 马力 付锡三 朱万岭 林世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第10外显子进行了PCR-SSCP检测,并研究该基因与产子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1引物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P2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表现为AA,AB,AD和CD 4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4种基因型都在该... 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乐至黑山羊PRLR基因第10外显子进行了PCR-SSCP检测,并研究该基因与产子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1引物扩增片段不存在多态性;P2引物扩增片段存在多态性,表现为AA,AB,AD和CD 4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4种基因型都在该片段第89、94、146和157位存在C→T、A→C、C→G、G→C的突变;此外AA型还在61位发生C→T的突变;AD型还在175位发生A→G的突变;CD型还在24位发生T→C的突变,96位发生C→T的突变,通过统计分析发现AD型平均产羔数优于其他3种基因型,并且与AB型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认为PRLR基因对于乐至黑山羊产子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至黑山羊 PRLR PCR-SSCP 产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INHB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穆晓琨 字向东 毕琳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73-178,共6页
根据GenBank检索到的普通牛的INHB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牦牛卵巢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对牦牛INHBA cDNA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1360bp,包含1277bp的编码区,编码426个氨基酸.与普通牛相比,牦牛IN... 根据GenBank检索到的普通牛的INHB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牦牛卵巢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对牦牛INHBA cDNA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1360bp,包含1277bp的编码区,编码426个氨基酸.与普通牛相比,牦牛INHBA基因编码区存在2处碱基转化.牦牛与普通牛、绵羊、人、鼠和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84%、97.97%、91.41%、87.79%、91.9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53%、98.82%、95.77%、93.88%、93.88%.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INHBA蛋白不易形成α螺旋和跨膜结构,是相对保守的疏水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轴在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穆晓琨 毕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93-95,159,共4页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所致的脓毒症诱导急性肾损伤(AKI)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及肾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大鼠CLP诱导的脓毒症AKI模型,并于手术后不同时... [目的]观察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所致的脓毒症诱导急性肾损伤(AKI)后大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及肾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大鼠CLP诱导的脓毒症AKI模型,并于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用ELISA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及IL-1β/IL-18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组织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并对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病理分析。[结果]CLP诱导的脓毒症大鼠血清BUN和Scr水平显著增高,肾小管坏死也显著增加,均于CLP术后24 h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及血清IL-1β/IL-18水平也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表现出升高趋势,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大鼠脓毒症AKI后肾组织或血清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蛋白水平表达增加,表明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可能对脓毒症AKI及其病理改变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病柑橘内生菌16SrDNA的提取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穆晓琨 高飞云 李充璧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5期5-7,共3页
对柑橘健康植株和感染黄龙病植株的韧皮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柑橘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采用常规分子方法 PCR分析鉴定16Sr DNA,研究采用传统与分子鉴定技术对柑橘健康植株与黄龙病感... 对柑橘健康植株和感染黄龙病植株的韧皮部内生细菌的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柑橘植株韧皮部内生细菌与黄龙病菌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基础。采用常规分子方法 PCR分析鉴定16Sr DNA,研究采用传统与分子鉴定技术对柑橘健康植株与黄龙病感病植株进行了详细比较研究,鉴定出的内生细菌种类分别为:健康植株中有多食鞘氨醇杆菌、分散泛菌、琼氏不动杆菌、栖木槿假单胞菌、感病植株中有乙酰微小杆菌、成团泛菌、泛菌属、鲍氏不动杆菌、柑橘黄龙病菌。研究表明柑橘健株和病株韧皮部组织中的内生细菌优势菌群存在明显差异,而伴生细菌的优势菌群与黄龙病菌的相互关系正在深入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内生细菌 16SrDNA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地区柑橘内生菌16S r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8
作者 穆晓琨 李充璧 +1 位作者 高飞云 王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40-41,54,共3页
[目的]研究柑橘黄龙病病原及其分化。[方法]采集肇庆周边各区县柑橘黄龙病的枝、叶共计8个黄龙病样品,利用黄龙病内生菌的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将其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克隆后,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进行序列测定... [目的]研究柑橘黄龙病病原及其分化。[方法]采集肇庆周边各区县柑橘黄龙病的枝、叶共计8个黄龙病样品,利用黄龙病内生菌的细菌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将其扩增产物纯化、回收、克隆后,转化大肠杆菌,提取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所克隆的序列与众多的Uncultured bacterium都有极高的相似度,其序列在同源性检测中,与其相似度最高的是Uncultured bacterium clone yf5-180,达到91.3%。[结论]表明肇庆周边黄龙病柑橘的枝、叶内生菌可以扩增出特异性16S rDNA片段,该序列属于一个新的细菌种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内生菌 16S RDNA 基因克隆 测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DYRK2基因的电子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9
作者 穆晓琨 字向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4-157,共4页
以人DYRK2基因cDNA序列为探针,通过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筛选,对牛DYRK2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牛DYRK2基因包含一个1 581 bp的开放阅读框架,共编码526个氨基酸;蛋白特征分析显示,牛DYRK2蛋白的分子式为C2632H4204N762O761S... 以人DYRK2基因cDNA序列为探针,通过EST数据库进行同源性筛选,对牛DYRK2基因进行电子克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牛DYRK2基因包含一个1 581 bp的开放阅读框架,共编码526个氨基酸;蛋白特征分析显示,牛DYRK2蛋白的分子式为C2632H4204N762O761S26,相对分子质量为59 532.5,理论等电点pI为9.53。结果表明牛DYRK2基因与羊、人等其他动物的DYRK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RK2基因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ZP3基因的克隆及蛋白质结构的预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华伟 字向东 +3 位作者 黄磊 陈达文 穆晓琨 王红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6-161,167,共7页
本研究对牦牛ZP3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克隆,在此基础上对ZP3蛋白的分子结构预测,为研究牦牛受精生物学提供基础。根据GenBank中普通牛的ZP3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牦牛卵巢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牦牛ZP3基因cDNA序列(Ge... 本研究对牦牛ZP3基因的编码区进行了克隆,在此基础上对ZP3蛋白的分子结构预测,为研究牦牛受精生物学提供基础。根据GenBank中普通牛的ZP3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牦牛卵巢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牦牛ZP3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GQ856646),利用DNAMAN生物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蛋白质专家系统ExPASy进行ZP3蛋白质分子结构预测。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牦牛ZP3基因编码序列长1 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牦牛与牛、猪、狗、人、鼠和鸡ZP3基因核苷酸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42%、96.73%、79.67%、78.71%、69.15%和56.6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10%、83.85%、74.24%、70.26%、62.62%和46.12%,符合物种进化规律。预测的ZP3蛋白二级和三级结构显示它是一个具有22个氨基酸信号肽的亲水性β-桶状跨膜蛋白。牦牛ZP3基因编码区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ZP3基因 克隆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至黑山羊FSHR第10外显子的SNP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磊 字向东 +5 位作者 王永 穆晓琨 徐华伟 马力 付锡三 林世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753-756,共4页
分别以高繁品系和快长品系的乐至黑山羊母羊为实验材料,以FSHR基因的第10外显子的1487~1717bp为目的片段进行SNP检测.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用PCR-SSCP法对扩增片段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乐至黑山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不... 分别以高繁品系和快长品系的乐至黑山羊母羊为实验材料,以FSHR基因的第10外显子的1487~1717bp为目的片段进行SNP检测.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片段,用PCR-SSCP法对扩增片段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乐至黑山羊FSHR基因第10外显子不存在SNP位点,该片段与乐至黑山羊高繁殖力性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至黑山羊 FSHR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链构象性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至黑山羊GH和IGF-I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性状的关联性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字向东 穆晓琨 +2 位作者 卢建远 马力 王永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44-349,共6页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卵泡的生长和闭锁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157只乐至黑山羊GH和IGF-I进行多态位点的检测。结果发现,GH基因5’侧翼区和第二外显子分别检测到2种基因型,第三外显子检测到4种基因型... 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卵泡的生长和闭锁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采用PCR-SSCP技术对157只乐至黑山羊GH和IGF-I进行多态位点的检测。结果发现,GH基因5’侧翼区和第二外显子分别检测到2种基因型,第三外显子检测到4种基因型,第四和第五外显子分别检测到3种基因型;IGF-I基因的第二外显子检测到2种基因型。通过基因测序发现GH基因有14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SNPs)—T48C,A55G)(P1引物),T781C(P2引物),G1122A,A1161G,A1171G,C1179T和C1180G(P3引物),T1481C,A1494G,G1549T和C1590T(P4引物),G1942A和G1957A(P5引物);IGF-I基因有1个SNP(G3270C)(P6引物)。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只有GH基因第三外显子BB型乐至黑山羊产羔数比AA型多0.32(p<0.05),其余基因型间产羔数差异不显著。研究初步表明GH基因可能与乐至黑山羊产羔数之间存在一定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基因 IGF-I基因 PCR-SSCP 产羔数 乐至黑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牦牛乳和牦牛酸奶中的核苷酸 被引量:3
13
作者 邝良德 金素钰 +2 位作者 郑玉才 易平 穆晓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178-1181,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牦牛和水牛乳、家庭自制牦牛酸奶中核苷酸的含量.采用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60nm,色谱柱为迪马铂金C18,柱温30℃,进样量5μl,流速为0.5ml·min-1,流动相:pH5.6、0.1mol/L磷酸二氢钾...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牦牛和水牛乳、家庭自制牦牛酸奶中核苷酸的含量.采用Agilent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60nm,色谱柱为迪马铂金C18,柱温30℃,进样量5μl,流速为0.5ml·min-1,流动相:pH5.6、0.1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对乳中核苷酸进行有效的分离,方法稳定,重复性好.本实验在牦牛酸奶中检测到微量的胞嘧啶核苷酸(CMP)和次黄嘌呤核苷酸(IMP),但在牦牛乳中未检测到.这两种核苷酸在德昌水牛乳中的含量也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牦牛 水牛 酸奶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催乳素受体基因部分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达文 字向东 +2 位作者 徐华伟 黄磊 穆晓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80-83,共4页
扩增出牦牛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部分保守序列,为研究牦牛乳腺组织中PRLR基因表达水平奠定基础.提取牦牛乳腺组织总RNA,根据NCBI的奶牛PRLR基因c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牦牛PRLR基因,结果获得577 bp的片段,... 扩增出牦牛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部分保守序列,为研究牦牛乳腺组织中PRLR基因表达水平奠定基础.提取牦牛乳腺组织总RNA,根据NCBI的奶牛PRLR基因cDNA序列的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牦牛PRLR基因,结果获得577 bp的片段,将该片段连接于pMD18-Simple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菌液PCR鉴定阳性克隆子,测序并分析氨基酸序列.分析序列与氨基酸与其他物种同源性,结果表明该序列与水牛、奶牛、绵羊、人、小鼠的PRLR基因mRNA的对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40%、99.13%、93.41%、71.07%、60.20%,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40%、100%、95.83%、82.38%、7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催乳素受体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苋菜红素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丽华 李芸瑛 +1 位作者 穆晓琨 邵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3期3411-3415,共5页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红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苋菜红素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40℃,料液比1∶40(g/m L),同时利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并测定苋菜红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得到苋菜红...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红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苋菜红素的最佳条件为浸提时间30 min,浸提温度40℃,料液比1∶40(g/m L),同时利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并测定苋菜红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得到苋菜红素的含量为12.5%,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苋菜红素还原能力随浓度升高而增强,苋菜红素对羟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和DPP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4.2%、17.3%和97.2%,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红素 提取纯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BLG基因5’调控成分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16
作者 徐华伟 字向东 +2 位作者 黄磊 穆晓琨 杨春先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克隆牦牛β-乳球蛋白(BLG)基因5’调控成分(3.5kb)。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了牦牛BLG基因5’侧翼区,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结论:获得了3.5kb的BLG基因5’调控成分,其中包括5’侧翼区(2 472bp),第一外显子及第一内含子(1 066bp... 目的:克隆牦牛β-乳球蛋白(BLG)基因5’调控成分(3.5kb)。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了牦牛BLG基因5’侧翼区,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结论:获得了3.5kb的BLG基因5’调控成分,其中包括5’侧翼区(2 472bp),第一外显子及第一内含子(1 066bp)。该序列与牛、绵羊和山羊的同源性分别为98.42%、89.61%和84.41%;平均GC含量为49.3%;存在一个CpG岛;可能存在一个启动子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前-83bp处;AliBaba2.1分析发现该区域有47种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其中包括乳蛋白结合因子(MPBF)、乳腺活化因子(MAF)、糖皮质激素受体(GR)、雌激素受体(ER)、核因子1(NF-1)等结合位点,提示该调控成分可用于构建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结果:成功克隆出BLG基因5’侧翼区,为构建转基因牦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特异性表达载体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BLG基因 启动子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受精条件对牦牛与黄牛异种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红梅 梁冠男 +4 位作者 字向东 陈达文 黄磊 徐华伟 穆晓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10-213,共4页
本实验通过改变体外受精精子浓度(0.5×10^6、2×10^6、8×10^6个/mL),精卵共培养时间(12h、18h、24h),体外受精96h后是否更换培养液(IVC)以及氧气的含量(5%CO2和5%CO2、5%O2、90%N2)等培养条件,观察牦牛... 本实验通过改变体外受精精子浓度(0.5×10^6、2×10^6、8×10^6个/mL),精卵共培养时间(12h、18h、24h),体外受精96h后是否更换培养液(IVC)以及氧气的含量(5%CO2和5%CO2、5%O2、90%N2)等培养条件,观察牦牛精子对黄牛卵母细胞受精后卵裂和早期胚胎发育状况.结果显示精子浓度为2×10^6个/mL、精卵共培养24~26h、培养96h后要更换培养液,在5%CO2、5%O2、90%N2的条件下培养,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IVF 卵裂率 囊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茶叶渣为例探讨厨余垃圾中色素的提取工艺
18
作者 冯美莹 谢嘉明 穆晓琨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9期55-57,63,共4页
为了探讨适合茶叶渣的色素提取工艺,首先,通过光波扫描寻找适宜的可见光检测波长;随后,设计单因素实验找出最佳的温度、料液比、时间和浓度;最后,利用L_(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发现,茶叶渣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665 nm;单因... 为了探讨适合茶叶渣的色素提取工艺,首先,通过光波扫描寻找适宜的可见光检测波长;随后,设计单因素实验找出最佳的温度、料液比、时间和浓度;最后,利用L_(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发现,茶叶渣色素最大吸收波长为665 nm;单因素试验发现提取茶叶渣色素最佳效果为:温度8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20 min和乙醇浓度80%;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后,提取茶叶渣最优工艺为85℃的提取温度、1:5(g/mL)的料液比、135 min的提取时间和100%的提取液浓度,并检验试验也证实该条件下茶叶渣色素提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渣 厨余垃圾 色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相中微管蛋白对细胞周期蛋白的调控作用
19
作者 冯美莹 余仙梅 +6 位作者 邝乃诵 曾梓凡 李杨学 邓凯琳 邓咏琛 张笑春 穆晓琨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6期92-95,共4页
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微管主要以结构性骨架蛋白存在,参与有丝分裂、细胞运动和细胞内运输等关键的细胞过程。在动物细胞中,微管在不同时相中聚合或解聚的周期性转变可以影响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的分裂,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该文主要总结细... 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微管主要以结构性骨架蛋白存在,参与有丝分裂、细胞运动和细胞内运输等关键的细胞过程。在动物细胞中,微管在不同时相中聚合或解聚的周期性转变可以影响纺锤体的形成和细胞的分裂,调控细胞周期的进程。该文主要总结细胞周期不同时相中哺乳动物微管蛋白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变化,分别阐述微管蛋白在细胞周期的G0期、S期和G2/M期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地完善微管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周期中的功能,为以后分析微管在细胞周期特定阶段中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蛋白 同步化 时相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