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耀州窑青瓷断代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桑振
王芬
+6 位作者
段旭芳
王甜
任肇
李硕
魏小红
焦宇鸿
穆子童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84,共12页
耀州窑是历经唐至元五个朝代,以青瓷著称的窑场,研究它历代不同地址出土的青瓷,有助于揭示它的烧造历史和工艺发展轨迹。利用白度仪测量所有样品的L*a*b*色度值,使用手持显微镜测量样本气泡大小并计算出方差,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ED...
耀州窑是历经唐至元五个朝代,以青瓷著称的窑场,研究它历代不同地址出土的青瓷,有助于揭示它的烧造历史和工艺发展轨迹。利用白度仪测量所有样品的L*a*b*色度值,使用手持显微镜测量样本气泡大小并计算出方差,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EDXRF)测定耀州窑不同朝代青瓷胎和釉的化学组成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耀州窑青瓷属于典型的北方"高铝低硅"钙釉青瓷,各个朝代青瓷样本的胎釉特征相互之间基本上都具有继承性,西安市西大街出土的"唐代"青瓷片更符合五代青瓷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EDXRF
断代特征
多元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桑振
穆子童
+2 位作者
袁小娟
魏小红
李硕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8,共11页
为揭示宋代耀州窑深灰、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的结构色呈色机理,以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为对象,分别采用EDXRF、XRD、XPS、Raman和SEM/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物相、微观结构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Fe2+/F...
为揭示宋代耀州窑深灰、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的结构色呈色机理,以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为对象,分别采用EDXRF、XRD、XPS、Raman和SEM/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物相、微观结构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Fe2+/Fe3+比值小于灰白胎从而呈色更偏黄绿。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气泡和分相所产生的米散射是其乳浊的主要原因,瑞利散射是其呈橄榄绿色的源动力之一。灰白胎橄榄绿青瓷釉的呈色主要是其非晶结构色与Fe元素化学色的耦合。橄榄绿青瓷胎内Ti元素的含量越高,胎色越暗,透过率越低,也正是深灰胎橄榄绿青瓷比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白度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橄榄绿
呈色机理
胎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钧瓷“玫瑰紫蚯蚓走泥纹”分相结构色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桑振
李硕
+2 位作者
袁小娟
穆子童
魏小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35-140,151,共7页
“走泥纹”是宋代钧瓷独有特征,为揭示“玫瑰紫蚯蚓走泥纹”钧瓷的呈色机理,本研究以其现代仿制品为对象,分别采用白度仪、EDXRF、XPS、XRD和SEM/EDS等测试仪器及方法,分析了色度、化学组成、着色离子化学价态、物相、微观结构等对样本...
“走泥纹”是宋代钧瓷独有特征,为揭示“玫瑰紫蚯蚓走泥纹”钧瓷的呈色机理,本研究以其现代仿制品为对象,分别采用白度仪、EDXRF、XPS、XRD和SEM/EDS等测试仪器及方法,分析了色度、化学组成、着色离子化学价态、物相、微观结构等对样本釉的呈色影响与釉层分相结构色的呈色机理.结果表明,样本釉层主要由Cu和Fe共同着色;釉层内的晶体能够增强釉的乳浊度;气-液分相结构色对样本的乳浊产生一定的影响;液-液分相由成核-生长和不稳分解两种类型完成;液-液分相结构受光能够产生瑞利散射、非晶光子结构的蓝色.瑞利散射是样本分相结构色的主要物理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紫
蚯蚓走泥纹
呈色机理
分相
结构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打散重构的陶瓷产品自设计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崔国鹏
桑振
+2 位作者
段旭芳
李硕
穆子童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4期187-188,共2页
为提高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及用户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性,提出陶瓷产品自设计思路。以打散重构的设计方法为基础,运用形态分析法打散分解古代陶瓷作品,建立陶瓷器形子系统特征库及陶瓷纹样特征库,并以传承性、适应性、审美性为原则,选取特...
为提高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及用户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性,提出陶瓷产品自设计思路。以打散重构的设计方法为基础,运用形态分析法打散分解古代陶瓷作品,建立陶瓷器形子系统特征库及陶瓷纹样特征库,并以传承性、适应性、审美性为原则,选取特征库中若干造型元素完成陶瓷茶壶的重构设计,验证了自设计思路的可行性。旨在挖掘并捕捉陶瓷设计意蕴,为用户自主设计提供更加系统科学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陶瓷
自设计
打散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耀州窑青瓷断代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桑振
王芬
段旭芳
王甜
任肇
李硕
魏小红
焦宇鸿
穆子童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84,共12页
文摘
耀州窑是历经唐至元五个朝代,以青瓷著称的窑场,研究它历代不同地址出土的青瓷,有助于揭示它的烧造历史和工艺发展轨迹。利用白度仪测量所有样品的L*a*b*色度值,使用手持显微镜测量样本气泡大小并计算出方差,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法(EDXRF)测定耀州窑不同朝代青瓷胎和釉的化学组成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耀州窑青瓷属于典型的北方"高铝低硅"钙釉青瓷,各个朝代青瓷样本的胎釉特征相互之间基本上都具有继承性,西安市西大街出土的"唐代"青瓷片更符合五代青瓷特征。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EDXRF
断代特征
多元统计
Keywords
Yaozhou Kiln
Celadon
EDXRF
Dating characteristic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分类号
K876.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呈色机理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桑振
穆子童
袁小娟
魏小红
李硕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8-78,共11页
基金
传统手工艺信息可视化及资源创新研究(11XMZ032)。
文摘
为揭示宋代耀州窑深灰、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的结构色呈色机理,以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为对象,分别采用EDXRF、XRD、XPS、Raman和SEM/ED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化学组成、物相、微观结构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Fe2+/Fe3+比值小于灰白胎从而呈色更偏黄绿。深灰胎橄榄绿青瓷釉的气泡和分相所产生的米散射是其乳浊的主要原因,瑞利散射是其呈橄榄绿色的源动力之一。灰白胎橄榄绿青瓷釉的呈色主要是其非晶结构色与Fe元素化学色的耦合。橄榄绿青瓷胎内Ti元素的含量越高,胎色越暗,透过率越低,也正是深灰胎橄榄绿青瓷比灰白胎橄榄绿青瓷白度低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
耀州窑
青瓷
橄榄绿
呈色机理
胎色
Keywords
Yaozhou kiln
Celadon
Olive-green
Coloring mechanism
Body color
分类号
TQ174.4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K87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钧瓷“玫瑰紫蚯蚓走泥纹”分相结构色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桑振
李硕
袁小娟
穆子童
魏小红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出处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35-140,151,共7页
文摘
“走泥纹”是宋代钧瓷独有特征,为揭示“玫瑰紫蚯蚓走泥纹”钧瓷的呈色机理,本研究以其现代仿制品为对象,分别采用白度仪、EDXRF、XPS、XRD和SEM/EDS等测试仪器及方法,分析了色度、化学组成、着色离子化学价态、物相、微观结构等对样本釉的呈色影响与釉层分相结构色的呈色机理.结果表明,样本釉层主要由Cu和Fe共同着色;釉层内的晶体能够增强釉的乳浊度;气-液分相结构色对样本的乳浊产生一定的影响;液-液分相由成核-生长和不稳分解两种类型完成;液-液分相结构受光能够产生瑞利散射、非晶光子结构的蓝色.瑞利散射是样本分相结构色的主要物理起源.
关键词
玫瑰紫
蚯蚓走泥纹
呈色机理
分相
结构色
Keywords
rose purple
veins of earthworm crawling
coloring mechanism
separative-phase
structural color
分类号
TQ174.1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打散重构的陶瓷产品自设计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崔国鹏
桑振
段旭芳
李硕
穆子童
机构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34期187-188,共2页
文摘
为提高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及用户在设计过程中的参与性,提出陶瓷产品自设计思路。以打散重构的设计方法为基础,运用形态分析法打散分解古代陶瓷作品,建立陶瓷器形子系统特征库及陶瓷纹样特征库,并以传承性、适应性、审美性为原则,选取特征库中若干造型元素完成陶瓷茶壶的重构设计,验证了自设计思路的可行性。旨在挖掘并捕捉陶瓷设计意蕴,为用户自主设计提供更加系统科学的思路。
关键词
产品设计
陶瓷
自设计
打散重构
分类号
TQ174.73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耀州窑青瓷断代特征比较研究
桑振
王芬
段旭芳
王甜
任肇
李硕
魏小红
焦宇鸿
穆子童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宋代耀州窑橄榄绿青瓷呈色机理研究
桑振
穆子童
袁小娟
魏小红
李硕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钧瓷“玫瑰紫蚯蚓走泥纹”分相结构色研究
桑振
李硕
袁小娟
穆子童
魏小红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打散重构的陶瓷产品自设计研究
崔国鹏
桑振
段旭芳
李硕
穆子童
《科学技术创新》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