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首超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川崎病 临床分析 并发 婴幼儿 临床特征 起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对儿童假性癫痫发作的诊断意义
2
作者 陈雄 徐美荣 程首超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324-326,共3页
关键词 假性癫痫发作 视频脑电图 诊断意义 非癫痫性发作 儿童 临床表现 心因性发作 发作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驱动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哮喘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立琼 程首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6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有效性。方法给予对照组进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给予研究组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1)研究组中患儿的有效率是96%,... 目的分析氧驱动雾化吸入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有效性。方法给予对照组进行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给予研究组进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1)研究组中患儿的有效率是96%,对照组中患儿的有效率是80%;(2)研究组的血氧水平为(94.35±10.23)%,有效缓解时间为(13.56±1.06)h,完全缓解时间为(4.09±0.25)h;对照组的血氧水平为(89.69±10.98)%,有效缓解时间为(14.59±2.85)h,完全缓解时间为(4.64±0.34)h。结论在小儿哮喘治疗过程中,氧化驱动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较空气压缩泵的雾化吸入治疗好,患者的用药体验也明显较高,具有很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驱动 雾化 吸入 空气压缩泵 小儿哮喘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的基因克隆及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4
作者 付康 程首超 +4 位作者 刘收 陈孝平 陆婕 柳欣 陈正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3-666,共4页
目的构建人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IF-1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带有AIF-1基因的2种重组真核表达... 目的构建人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AIF-1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带有AIF-1基因的2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IF-1与pEGFP-C1/AIF-1。利用脂质体法将2种重组质粒分别转染NIH3T3细胞,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及鉴定AIF-1在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及瞬时表达。结果酶切分析及DNA序列测定证实,AIF-1基因片段被分别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与pEGFP-C1。荧光显微镜观察到NIH3T3细胞中有绿色荧光分布。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重组质粒的NIH3T3细胞中,AIF-1表达量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2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IF-1与pEGFP-C1/AIF-1,经转染NIH3T3细胞株获得了AIF-1蛋白的瞬时表达及稳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移植因子-1 NIH3T3细胞 转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熄风胶囊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程首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90-191,共2页
目的:观察熄风胶囊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熄风胶... 目的:观察熄风胶囊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患儿8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熄风胶囊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儿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无意义(P>0.05)。结论:熄风胶囊用于辅助治疗小儿癫痫强直-阵挛性发作具有满意的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今后可将其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熄风胶囊 小儿 癫痫 强直-阵挛性发作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中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程首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20期2716-271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联合测定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住院MPP患儿71例为观察对象,依病情分为重症(A)组36例,轻症(B)组35例,同时任意抽取35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C...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联合测定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0月住院MPP患儿71例为观察对象,依病情分为重症(A)组36例,轻症(B)组35例,同时任意抽取35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C)组,分别检测三组PCT和hs-CRP并比较。结果:A组PCT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1),B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T和hs-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首超 程首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5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辅助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方法择取本院10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采集时间从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将上述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辅助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对于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作用。方法择取本院100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采集时间从2016年11月-2018年11月,将上述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患者气急缓解、胸闷缓解、哮鸣音消失、咳嗽缓解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症状体症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的急性发作而言,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方案,既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又帮助儿童尽快恢复健康,药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丙酸倍氯米松 特布他林 雾化吸入 小儿哮喘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附105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程首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4期315-316,共2页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以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特点,病死率极高。为探讨HMD发病的高危因素,特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5月至2011年9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05例HMD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高危因素分析 发病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进行性呼吸困难 临床资料 HMD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例捂热综合征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程首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期96-96,109,共2页
目的:探讨捂热综合征(IMS)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I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对患儿进行分组,对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根据酸中毒的不同程度再次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患儿的病死率。结果:6... 目的:探讨捂热综合征(IMS)患儿酸碱平衡紊乱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IM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并发代谢性酸中毒对患儿进行分组,对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根据酸中毒的不同程度再次进行分组,比较组间患儿的病死率。结果:63例患儿住院期间病死率为23.8%,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与未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P<0.05),且病死率随着血pH降低而升高(χ2=9.80,P<0.05)。结论:酸碱平衡紊乱与IMS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捂热综合征 酸碱平衡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降钙素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首超 《包头医学》 2014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测定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集15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检... 目的:探讨外周血降钙素原测定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集15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水平,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PCT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CRP和WBC阳性率(P<0.01)。结论:PCT有助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性炎症与非细菌性炎症的临床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大叶性肺炎18例误诊分析
11
作者 程首超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2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要点,减少误诊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误诊的1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18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10例,好转8例,平均住院时间16 d。结论:大叶性肺炎在儿童中近年有增多趋...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要点,减少误诊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0月误诊的1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选18例患儿经治疗后痊愈10例,好转8例,平均住院时间16 d。结论:大叶性肺炎在儿童中近年有增多趋势,需尽早完善相应的实验室及仪器检查,做到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性肺炎 误诊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柑桔果胶粉对哮喘小鼠Th1/Th2平衡及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娟 刘秀芬 +4 位作者 余红蕾 王立琼 程首超 程学文 赵红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102-105,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Th1/Th2免疫失衡在哮喘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低分子柑桔果胶粉防治的机制。方法用卵清白蛋白(OVA)建立哮喘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低分子柑桔果胶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Th1/Th2免疫失衡在哮喘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低分子柑桔果胶粉防治的机制。方法用卵清白蛋白(OVA)建立哮喘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低分子柑桔果胶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0只。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FN-γ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低分子柑桔果胶粉治疗组血和BALF中IL-4的含量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低分子柑桔果胶粉治疗组哮喘小鼠肺组织中NF-κB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哮喘组(P<0.05);哮喘小鼠肺组织中NF-κB表达与BLAF中的IL-4浓度成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BLAF中的IFN-γ浓度成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低分子柑桔果胶粉能降低支气管哮喘小鼠血清及BALF中炎症因子IL-4的浓度,减轻支气管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病理损害,可能的机制是调节Th1/Th2平衡及抑制NF-κB激活,减少气道上皮的NF-κB表达,从而阻止哮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柑桔果胶粉(MCP) 哮喘 NF-ΚB IL-4 IFN-γ TH1/TH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203例临床分析
13
作者 程首超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5期416-417,共2页
病毒性脑炎(VE)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肠道病毒感染多见,3岁以内小儿发病率高。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来进行诊断,易出现漏诊误诊而延缓治疗,遗留下癫痫、肢体... 病毒性脑炎(VE)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以肠道病毒感染多见,3岁以内小儿发病率高。目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来进行诊断,易出现漏诊误诊而延缓治疗,遗留下癫痫、肢体瘫痪、智力倒退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临床分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肠道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史 实验室检查 临床比较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2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局 程首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PKD患儿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孩,年龄3岁8个月和3岁10个月;均表现为巩膜黄染,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全外... 目的探讨丙酮酸激酶缺乏症(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例PKD患儿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总结PKD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结果2例患儿均为女孩,年龄3岁8个月和3岁10个月;均表现为巩膜黄染,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 g/L)。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发现,例1的PKLR基因存在c.106 G>T以及c.817 C>T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06G>T突变遗传自父亲,而c.817C>T遗传自母亲,患儿姑姑为c.106G>T突变携带者;例2 PKLR基因存在c.1279G>T以及IVS 6-1 G>T复合杂合突变,其中c.1279 G>T突变遗传自母亲,IVS 6-1 G>T突变遗传自父亲。例1的复合杂合突变未影响患者PKLR基因表达,而例2剪接位点IVS 6-1 G>T突变可能影响PKLR基因的RNA水平。结论两个PKD家系均为PKLR基因变异,基因检测有助PKD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PKLR基因 临床特点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惊厥患儿血清UCHL-1和AGE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偲 程首超 龚育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8期41-46,共6页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泛酸羟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FC组,98例发热无惊... 目的 探讨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泛酸羟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FC组,98例发热无惊厥患儿为发热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9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UCHL-1和AGE的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UCHL-1和AGE诊断小儿FC的价值。结果 三组血清UCHL-1、AGE、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9.330、333.400、101.720、129.210、38.320,P<0.05);FC组血清UCHL-1、AGE、IL-6、TNF-α、CRP表达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发热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C组与发热组:t值分别为6.614、7.078、5.799、6.269、3.470,P<0.05;FC组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565、25.556、13.436、16.333、8.012,P<0.05),发热组血清UCHL-1、AGE、IL-6、TNF-α、CR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979、18.104、10.388、10.004、8.01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FC组患儿血清UCHL-1和AGE表达水平与IL-6、TNF-α、CRP均呈正相关(UCHL-1:r值分别为0.453、0.432、0.446,P<0.05;AGE:r值分别为0.425、0.397、0.438,P<0.05)。FC组惊厥持续时间>15min患儿的血清UCHL-1、AGE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惊厥持续时间≤15min患儿,FC组惊厥类型为复杂性患儿的血清UCHL-1、AGE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惊厥类型为单纯性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惊厥持续时间:t值分别为11.461、2.088,P<0.05;惊厥类型:t值分别为8.461、2.205,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CHL-1、AGE诊断FC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796(0.712~0.879)、0.821(0.763~0.88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35ng/mL、354.86ng/L,特异度分别为73.94%、81.38%,灵敏度分别为79.69%、79.81%;二者联合诊断的AUC 95%CI为0.889(0.709~0.967),特异度为87.26%,灵敏度为88.79%。结论 FC患儿血清UCHL-1、AGE表达水平增高,并且与FC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评价FC的实验室指标,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患儿 泛酸羟基末端水解酶L1 糖基化终末产物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布里病2家系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晓明 程首超 +2 位作者 龚育红 卢思 赵红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法布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α-半乳糖苷酶A(GAL)的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个法布里病家系的临床资料及高通量测序结果,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个家系的男性先证者均在青少年期发病,以四肢末端疼痛、少汗,听力异常起病;... 目的探讨法布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α-半乳糖苷酶A(GAL)的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个法布里病家系的临床资料及高通量测序结果,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个家系的男性先证者均在青少年期发病,以四肢末端疼痛、少汗,听力异常起病;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眼科检查示角膜基质浅层轮辐状浑浊;肾脏穿刺病理示足细胞肿胀,泡沫样改变,或者局灶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等改变;头颅MRI未见异常。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1的GLA基因存在IVS6+3A>G剪接位点突变(半合子),突变遗传自母亲,其小姨亦存在同样突变,姐姐未见异常;功能研究显示,突变影响mRNA加工成熟,导致GLA基因内含子6未被去除。先证者2的GLA基因检测到c.58G>A半合子突变,突变遗传自母亲,为已知的致病性改变。结论法布里病患者存在多器官异常,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基因检测有利于尽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病 GLA基因 临床特点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娟 程首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4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方法研究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医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腺病毒肺炎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混合感染的情况作分组,其中41例为重症腺病毒肺炎,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余47例为轻型腺病... 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混合感染及高危因素。方法研究抽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医院进行诊治的小儿腺病毒肺炎共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混合感染的情况作分组,其中41例为重症腺病毒肺炎,将其作为观察组;剩余47例为轻型腺病毒肺炎,将其作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两组患儿的感染特点以及致病高危因素。结果在41例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患儿中,单一腺病毒感染患儿有10例,占比为24.39%;混合感染的腺病毒感染患儿有31例,占比为75.61%;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患儿混合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既往手术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贫血、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混合感染中,共检出细菌78株,其中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支原体、细菌等。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患儿的高危因素包括既往手术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除此之外,混合感染在重症腺病毒肺炎中较多出现,可揭示病菌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需作进一步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症腺病毒肺炎 混合感染 高危因素 腺病毒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微量法^(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赵红玲 程首超 李洪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7-457,共1页
关键词 腹痛 儿童 螺杆菌 幽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肺组织中Galectin-3和核因子全NK-κB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黄娟 王立琼 +3 位作者 程首超 程学文 赵红玲 罗运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820-822,共3页
【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核转录因子NF-κB在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用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0只。留取支气管肺泡灌... 【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核转录因子NF-κB在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用卵清白蛋白建立哮喘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每组10只。留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FN-1浓度,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和Galectin.3和NF.KB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哮喘组肺组织中Galectin-3蛋白表达和相应的气道上皮NF.KB活化强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哮喘组肺组织中Galectin.3蛋白表达与相应的气道上皮NF-κB活化及BALF中IL-4浓度均成正相关(P〈0.01)。结论哮喘小鼠肺组织NF-κB和Galectin。3表达均增加,NF-κB可能上调Galectin-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NF-κB 半乳糖凝集素-3 IL-4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程首超 程衍杨 吴金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探讨CD40基因两个SNP位点rs4810485和rs1535045的多态性与我国中部地区儿童川崎病(KD)以及动脉损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取184例KD患儿和206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的方法测... 目的:探讨CD40基因两个SNP位点rs4810485和rs1535045的多态性与我国中部地区儿童川崎病(KD)以及动脉损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取184例KD患儿和206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的方法测定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结果KD患儿SNP位点rs4810485的基因型(GG、GC、CC)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NP位点rs1535045基因型(TT、TC、CC)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T等位基因为风险因子(OR=1.592,95%CI:1.182-2.144,P=0.004)。患者中两个SNP位点多态性均不与冠状动脉损伤相关(均P〉0.05)。结论CD40基因SNP位点rs4810485与KD无相关性,rs1535045与KD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CD40基因 多态性 冠状动脉损伤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