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99
1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4 位作者 张大伟 陈添 徐文帅 孙峰 董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稳定的气象条件是形成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4次重污染过程大气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扩... 采用数值模拟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2014年10月北京市4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稳定的气象条件是形成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4次重污染过程大气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表现为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逆温(平均逆温强度为2.26℃/100 m)明显,风速(平均值为1.52 m/s)小,相对湿度(平均值为80.75%)大.在4次重污染过程中8—11日污染最重,ρ(Pm^2.5)日均值平均为264μg/m^3,并且区域输送对北京贡献率最大,平均值为63.75%;24—25日污染程度次之,逆温最强,逆温强度达5.94℃/100 m;18—20日重污染中北京ρ(Pm^2.5)高值(〉200μg/m^3)区主要集中在该市西北部地区;30—31日污染相对较轻,ρ(Pm^2.5)日均值最高只有154μg/m^3.数值模拟表明,在4次典型重污染过程中,来自南方(包括河北、河南和山西西部等地)的外来污染物输送对北京Pm^2.5贡献较大,外来贡献率分别在42.36%-69.12%之间,同时北京本地也存在较强的二次无机盐及有机物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成因 逆温 区域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北京市NO_2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42
2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7 位作者 张大伟 陈添 董欣 王欣 郇宁 刘保献 闫贺 孟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6,共9页
根据2013~2014年北京市NO2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全年及重污染日NO2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NO2平均浓度为56μg/m3,2014年北京市NO2年均浓度为56.7μg/m3.年均及重污染日NO2月均浓度均呈波浪型分布,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空间分布上... 根据2013~2014年北京市NO2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全年及重污染日NO2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NO2平均浓度为56μg/m3,2014年北京市NO2年均浓度为56.7μg/m3.年均及重污染日NO2月均浓度均呈波浪型分布,日变化呈双峰型分布;空间分布上北部及西部山区NO2浓度明显低于中心城区及南部地区.NO2浓度与PM2.5、CO、NO呈正相关关系,与O3、OX无明显相关性;全年NO2光解速率峰值平均在0.105/min左右,重污染日光解速率峰值平均在0.026/min左右;全年及重污染期间,氮氧化速率分别为0.142±0.061、0.190±0.036;高浓度NO2既有利于O3生成,又对重污染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重污染日特定条件下北京市NO2的两种转化机制以转化为NO3-过程为主导.经计算2000~2014年北京市机动车的保有量与NO2浓度的相关系数R为-0.84,机动车NOx排放量对北京市NO2浓度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2 时空分布 北京 NOR PM2.5 光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天气类型分析及预报方法简介 被引量:38
3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2 位作者 孙峰 张大伟 孙瑞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9-194,共6页
利用2013年北京市PM2.5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北京市重污染日逐月分布及其对应的地面天气类型、气象要素特征。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累计有58 d,占到全年天数的15.9%;北京市重污染日地面天气形势场可分为高压类、低压... 利用2013年北京市PM2.5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北京市重污染日逐月分布及其对应的地面天气类型、气象要素特征。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累计有58 d,占到全年天数的15.9%;北京市重污染日地面天气形势场可分为高压类、低压类、均压类3种类型,各占38%、41%、21%,重污染日PM2.524 h平均浓度为218μg/m3,均压类PM2.524 h平均浓度233.12μg/m3,高压类PM2.524 h平均浓度215.06μg/m3,低压类PM2.524 h平均浓度212.61μg/m3;重污染日地面气象要素主要表现为小风(1.69 m/s),湿度较大(68.6%),变压小(-2.86~0.85 h Pa),逆温(1.59~4.17℃/100 m);数值预报模式与统计模式相结合是北京市重污染日空气质量预警预报的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重污染 预警模型 天气类型 集成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部春季一次强冷锋活动空气污染输送过程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程念亮 孟凡 +1 位作者 徐峻 何友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2,共9页
利用CMAQ(4.7.1)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长岛和洪泽湖站点污染物观测数据,对2011年3月31日—4月3日影响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一次典型强冷锋天气空气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此次强冷锋过程.由结果可知,此次强冷... 利用CMAQ(4.7.1)和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长岛和洪泽湖站点污染物观测数据,对2011年3月31日—4月3日影响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一次典型强冷锋天气空气污染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表明模式能较好地模拟此次强冷锋过程.由结果可知,此次强冷锋前后污染物浓度呈先升后降又上升的现象.在冷锋移动过程中,锋前出现一条高浓度污染带,锋面将污染物抬升至800~500 hPa的高度,使污染物在对流层中层快速向西太平洋传输;冷锋对当地污染物的去除不仅有水平方向的推动作用,还会使污染物向高空输送.锋面过后污染物浓度急剧降低,冷锋对长岛站点SO2、O3、NOx、PM2.5的清除率分别为90.87%、34.10%、50.56%、72.69%,对洪泽湖站点则分别为82.53%、50.45%、65.11%、36.80%.锋面过去1~2 d后,高压控制天气形势下污染物再次开始积累、浓度回升.冷锋前后污染物形成一个"积累—锋前抬升—高空平流输送—锋后大风清除—积累"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冷锋 模式 输送 抬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向对北京市重污染日PM_(2.5)浓度分布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程念亮 张大伟 +7 位作者 李云婷 陈添 邹本东 王欣 郇宁 陈晨 孙乃迪 孟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3-149,161,共8页
对2013年北京市58 d重污染日PM_(2.5)浓度水平进行了分析,并用克里格插值法统计了重污染期间不同风向PM_(2.5)不同浓度区间的国土面积。结果显示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冬季,占到全年天数的15.9%,且重污染日PM_(2.5)平均浓度为... 对2013年北京市58 d重污染日PM_(2.5)浓度水平进行了分析,并用克里格插值法统计了重污染期间不同风向PM_(2.5)不同浓度区间的国土面积。结果显示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冬季,占到全年天数的15.9%,且重污染日PM_(2.5)平均浓度为218μg/m3;重污染日PM_(2.5)空间分布较为均匀且统计的平均浓度在150μg/m3以上的国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2%;重污染期间重度污染(>150μg/m3)以上面积占比分别为南风(87%)、东风(81%)、西风(70%)、北风(66%);重污染日不同风向下ρ(NO_3^-)、ρ(NH_4^+)、ρ(SO_4^(2-))之和约占ρ(PM^(2.5))的60%~65%,且各组分浓度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季节分布 空间分布 重污染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设计及其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9
6
作者 程念亮 李红霞 +3 位作者 孟凡 柴发合 程兵芬 王继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9,共8页
基于排放源处理(SMOKE)模型、综合空气质量(CMAQ)模型与气象预报(WRF)模型初步搭建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利用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检验预报平台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预报平台气象模块的预测效果与文献研究结果较一致;... 基于排放源处理(SMOKE)模型、综合空气质量(CMAQ)模型与气象预报(WRF)模型初步搭建山东省空气质量预报平台,利用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和气象站观测数据检验预报平台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预报平台气象模块的预测效果与文献研究结果较一致;由CMAQ模型对2014年济南、淄博、烟台、威海的SO2、NO2、PM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SO2、NO2、PM2.5预报平均值分别在17.65~48.97、18.69~45.43、34.97~79.15μg/m3;SO2、NO2、PM2.5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在0.52~0.74,标准化平均偏差、标准化平均误差、平均相对偏差、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在-34.00%^-5.73%、11%~47%、-25.00%^-10.21%、20%~42%,预报平台具有良好的预报性能。最后,对未来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平台的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空气质量预报 CMAQ模型 平台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北京市PM_(2.5)重污染日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2 位作者 邱启鸿 董欣 孙瑞雯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2,共5页
根据2013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监测的PM2.5数据,系统分析了北京市重污染日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克里格插值初步统计了全年和重污染日PM2.5不同浓度区间的国土面积。2013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89.5μg/m2,重污染日平... 根据2013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监测的PM2.5数据,系统分析了北京市重污染日PM2.5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克里格插值初步统计了全年和重污染日PM2.5不同浓度区间的国土面积。2013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89.5μg/m2,重污染日平均浓度为218μg/m2,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冬季;PM2.5年均浓度呈现明显的南高北低梯度分布特征,而重污染日空间分布较均匀,南部及城六区存在明显的高污染区,平均浓度在180μg/m2以上;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日PM25平均浓度为150~250μg/m2,其对应的国土面积约为12656km2,PM2.5平均浓度在250μg/m3以上的国土面积约为883km2,而全年无PM2,平均浓度在150μg/m3上所对应的国土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 空间分布 重污染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北京市CO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程念亮 陈添 +6 位作者 张大伟 李云婷 董欣 王欣 郇宁 陈晨 孟凡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0-155,共6页
根据2013-2014年北京市CO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CO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CO年均浓度为1.29 mg/m3,2013年年均浓度为1.47 mg/m^3;CO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日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空间分布上北部及西部山... 根据2013-2014年北京市CO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CO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CO年均浓度为1.29 mg/m3,2013年年均浓度为1.47 mg/m^3;CO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季、秋季、春季和夏季;日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布;空间分布上北部及西部山区CO浓度明显低于中心城区及南部地区;CO浓度与NO_2、NO、NO_x、PM_(2.5)、PM_(10)、SO_2浓度呈正相关,与O_3呈负相关,且在2014年10月6-12日一次重污染过程中北京CO存在明显的区域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时空分布 北京 2013-20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交通环境监测点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念亮 李珊珊 +1 位作者 王欣 陈晨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6期7-11,22,共6页
研究分析了2013—2017年北京市交通环境点位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交通监测点NO、NO 2与PM 2.5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城区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交通环境密切相关的NO 2浓度采暖季高于非采暖季,重污染日期间交通监测点峰值浓度也... 研究分析了2013—2017年北京市交通环境点位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交通监测点NO、NO 2与PM 2.5浓度时间变化特征与城区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交通环境密切相关的NO 2浓度采暖季高于非采暖季,重污染日期间交通监测点峰值浓度也明显偏高;周末交通监测点NO浓度在5:00—23:00低于工作日4.9%~32.1%,周末NO 2浓度在7:00—23:00低于工作日0.7%~7.4%,NO x浓度周末偏低与车流量降低密切相关;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减排措施实施后,北京市作为区域NO 2浓度高值区中心明显消失,PM 2.5浓度分布梯度减小,本地减排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x PM 2.5 污染特征 交通环境 空气质量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硫沉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念亮 易文杰 +6 位作者 张开太 孟凡 程刚 胡君 冯宇 陈云波 张玮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4,50,共8页
利用CAMx(5.4)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了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硫沉降的分布、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模拟的SO_24-、SO_2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SO_2浓度冬季最高,SO^(2-)_4浓度夏季最高;SO^(2-)_4、SO_2浓度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 利用CAMx(5.4)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分析了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硫沉降的分布、输送特征。结果表明:模拟的SO_24-、SO_2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SO_2浓度冬季最高,SO^(2-)_4浓度夏季最高;SO^(2-)_4、SO_2浓度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人为活动较强烈的东部沿海及四川盆地。模拟的中国大陆地区2013年硫沉降总量为7.03×10~6 t,其中湿沉降量占硫沉降总量的62%左右,SO_2的干沉降和SO^(2-)_4湿沉降是硫沉降的主要方式。源追踪技术(PAST)计算结果显示:跨区域传输对重点区域、省(市)的SO_2、SO^(2-)_4有显著贡献;2013年北京、天津、河北SO_2年均浓度受外来源贡献分别占74%、63%、38%,而外来源对北京、天津、河北SO^(2-)_4年均浓度贡献分别为47%、4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x(5.4) 硫沉降 数值模拟 传输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PM_(2.5)污染现状及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1 位作者 孟凡 程兵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5期4721-4724,共4页
利用2013年我国各城市PM2.5浓度数据及查找大量文献,对我国细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及重点城市细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PM2.5浓度水平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PM2.5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 利用2013年我国各城市PM2.5浓度数据及查找大量文献,对我国细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及重点城市细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PM2.5浓度水平较高且空间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PM2.5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长三角地区,华北地区年均浓度在80μg/m3左右,各城市PM2.5浓度季节变化基本为冬季&gt;春季&gt;秋季&gt;夏季;燃煤源、工业源、汽车尾气是对PM2.5有明显贡献的主要排放源类,机动车尾气对PM2.5贡献的大多在1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PM2.5 源解析 污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田径锦标赛和大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NO_x浓度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念亮 张大伟 +4 位作者 李云婷 陈添 孙峰 李令军 程兵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4-843,共10页
利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及气象监测数据,综合分析2015年北京市田径锦标赛和大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变化,初步评估减排措施对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8月20日至9月3日"两大活动"期间,北京市NO、NO_2... 利用北京市大气污染物及气象监测数据,综合分析2015年北京市田径锦标赛和大阅兵活动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变化,初步评估减排措施对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8月20日至9月3日"两大活动"期间,北京市NO、NO_2和PM_(2.5)平均浓度分别为2.0、22.7和17.8μg·m^(-3),同比下降58.3%、52.1%和73.2%,空气质量被誉为"阅兵蓝".保障措施实施后,交通站NO日变化的峰值浓度降低约43%;而城市环境站NO峰值浓度降低约45%;NO_2早高峰和夜间的浓度积累速度明显放缓.北京市作为区域NO_2浓度高值区中心明显消失,PM_(2.5)浓度梯度分布特征消失.受局地的弱北风影响,APEC期间早高峰NO_2峰值浓度明显消失;而大阅兵期间,早高峰NO_2峰值浓度明显高于晚高峰.测算结果显示"两大活动"期间区域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实现的污染物减排比例及环境污染物浓度改善比例略高于去年APEC空气质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 北京 减排 空气质量 AP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东部PM_(2.5)空间分布及沉降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念亮 孟凡 +3 位作者 王继康 陈云波 肖伟 韩鸿飞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05-310,共6页
结合我国目前面临的PM_(2.5)污染严重问题,采用CMAQ 4.7.1模式模拟我国东部各省PM_(2.5)浓度分布,并探索了其输送、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综合空气质量模式CMAO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可以较好地模拟PM_(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我国东... 结合我国目前面临的PM_(2.5)污染严重问题,采用CMAQ 4.7.1模式模拟我国东部各省PM_(2.5)浓度分布,并探索了其输送、沉降规律。结果表明:综合空气质量模式CMAO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较为一致,可以较好地模拟PM_(2.5)质量浓度变化特征;我国东部PM_(2.5)呈现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且PM_(2.5)质量浓度分布与污染源的位置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呈现由城市边缘向城市中心推移递增的趋势,区域性PM_(2.5)高值中心可达120μg/m^3以上;湿沉降是细颗粒物的主要去除方式,且湿沉降量至少为干沉降量5倍以上;PM_(2.5)夏季沉降通量最大,冬季最小,我国东部地区沉降通量高值中心可达30 mg/(m^2·d)以上;模拟区域湿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91%以上,模拟计算区域的总沉降量为4.67×10~6 t/a,其中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总沉降量为1.65×10~6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大气环境 CMAQ PM2.5 沉降 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部沿海春季主要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及来源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程念亮 徐峻 +2 位作者 何友江 杨小阳 孟凡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23-330,共8页
利用2011年3月22日—4月26日在青岛沿海地区及青岛—济南—西安转场航测数据和CMAQ(4.7.1)模式分析了不同航次我国东部沿海春季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监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污染物浓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 利用2011年3月22日—4月26日在青岛沿海地区及青岛—济南—西安转场航测数据和CMAQ(4.7.1)模式分析了不同航次我国东部沿海春季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模拟值与监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污染物浓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特征;垂直方向上污染物浓度随高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污染物主要集中在3000m以下;水平方向上污染物浓度分布与污染源位置相对应,呈现出由城市边缘向城市中心推移递增的趋势及区域性特征。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及情景模拟分析发现,春季我国东部近海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山东省、京津冀、江苏省和辽宁省,且随着高度增加京津冀地区污染物的分担率及背景、边界条件对各受体点污染物贡献率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Q 污染物浓度 垂直分布 航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PM_(2.5)数值预报简述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念亮 李红霞 +2 位作者 孟凡 柴发合 程兵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243-246,271,共5页
对当前国内PM2.5数值预报模式及应用作了简单的评述和介绍,重点介绍了北京、上海、南京空气质量数值模拟预报系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PM2.5大气污染预报模式的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面临的PM2.5污染问题,揭示了数值模... 对当前国内PM2.5数值预报模式及应用作了简单的评述和介绍,重点介绍了北京、上海、南京空气质量数值模拟预报系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城市PM2.5大气污染预报模式的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结合我国目前面临的PM2.5污染问题,揭示了数值模式对空气质量预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空气质量 污染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重大活动空气质量评估技术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4 位作者 孙峰 李金香 程兵芬 李红霞 邱启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44-46,50,共4页
以2015年国庆大阅兵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为例,阐述了重大活动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分析的技术体系,北京市监测中心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规范的空气质量综合观测组织体系和科学的措施效果评估方法体系,所获得的数据及其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完整... 以2015年国庆大阅兵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为例,阐述了重大活动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分析的技术体系,北京市监测中心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规范的空气质量综合观测组织体系和科学的措施效果评估方法体系,所获得的数据及其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和综合性。评估方法为基于大数据的观测评估和先进的模型评估相结合,综合各类监测数据及模拟数据,方法可信可行,不确定性更低,对减排措施的环境改善效果展开评估,目标是剔除气象条件等外在因素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相对客观准确地评估保障措施-污染物排放规模下降-污染排放量削减-空气质量改善之间的内在定性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活动 北京 减排 空气质量 APEC 大阅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大气PM_(2.5)监测·模拟和评估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念亮 李云婷 +7 位作者 孙峰 张大伟 徐文帅 王欣 邱启鸿 董欣 孟凡 李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4期85-89,共5页
针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介绍了北京市大气二次污染物PM_(2.5)监测、模拟和评估关键技术,旨在为国内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模拟评估、预报预警,以及重污染应急、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等重要环境管理工作提... 针对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介绍了北京市大气二次污染物PM_(2.5)监测、模拟和评估关键技术,旨在为国内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模拟评估、预报预警,以及重污染应急、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等重要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PM2.5 重大活动 评估体系 预报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2013年1月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程念亮 高尚银 +2 位作者 李云婷 程兵芬 苑魁魁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4年第5期36-40,共5页
采用数值模式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2013年1月9~15日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北京市空气质量从9日的二级跳至10日五级重度污染,11日一13日空气质... 采用数值模式与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市2013年1月9~15日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的大气环境背景、气象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北京市空气质量从9日的二级跳至10日五级重度污染,11日一13日空气质量维持连续3d严重污染,14日降为重度污染,15日转为轻度污染;重污染过程期间10—14日P(PM2.5)平均值为323μg/m。,平均风速为1.47m/s,平均相对湿度为73.6%,24h变温基本为一2.72~2.68℃,24h平均变压为一3.65~2.63hPa。指出,此次重污染过程与当地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为污染的持续提供了大气环流背景,风速较小、湿度较大、边界层较低、持续逆温是造成重污染的主要原因,地面风场辐合及边界层下沉运动是造成重污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可人肺颗粒物 天气预报模式 逆温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SO_2排放对日本SO_2浓度及硫沉降的影响
19
作者 程念亮 李军杰 刘生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8,共6页
利用相关文献及来自酸沉降网的中、日两国各观测站点的SO2监测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国SO2的污染现状、趋势及排放量对下风向日本各观测站点SO2浓度及硫沉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文献分析可知,2001—2009中国的SO2年均质量浓度分布... 利用相关文献及来自酸沉降网的中、日两国各观测站点的SO2监测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国SO2的污染现状、趋势及排放量对下风向日本各观测站点SO2浓度及硫沉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文献分析可知,2001—2009中国的SO2年均质量浓度分布在40∽50μg/m3,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部分城市的SO2年均浓度与中国SO2排放量的相关性总体高于日本各观测站点的SO2年均浓度与中国SO2排放量的相关性,中国的SO2排放对日本各观测站点的SO2年均浓度影响总体较小;情景模拟分析发现,中国SO2排放量对日本各观测站点SO2年均浓度的贡献率在7.5%∽44.0%,平均贡献率为22.6%;中国SO2排放量对日本各观测站点硫沉降的贡献率在8%∽41%,平均贡献率为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送 变化趋势 SO2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时空分布及来源模拟 被引量:72
20
作者 李珊珊 程念亮 +5 位作者 徐峻 聂磊 孟凡 潘涛 唐伟 张玉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08-2916,共9页
采用模式(CAMx)模拟与污染物、气象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PM2.5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呈秋冬高、春夏低的规律和双峰型分布的日变化特征;重污染日PM2.5高浓度(PM2.5... 采用模式(CAMx)模拟与污染物、气象观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2014年京津冀地区PM2.5时空分布及来源特征.结果表明:PM2.5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变化规律,呈秋冬高、春夏低的规律和双峰型分布的日变化特征;重污染日PM2.5高浓度(PM2.5〉150μg/m3)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前的华北平原区,特别是北京、保定、石家庄一线,而太行山、燕山等西部及北部山区PM2.5浓度明显低于平原区;重污染日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在150μg/m3以上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3%;重污染日北京、天津、石家庄市的PM2.5外来输送率分别为58%、54%、39%;2014年10月6~12日京津冀地区发生的一次重污染过程中污染物由南向北输送,区域输送对于各地区PM2.5浓度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空间分布 区域输送 PM2.5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