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1
作者 徐洪峰 张忠琼 程志峰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6年第8期88-88,共1页
在《数据结构》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文章探讨了通过减少实验课时、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据结构》 问题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光明港安置房工程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和施工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志峰 《江西建材》 2017年第9期113-114,共2页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工程地质情况,对基坑围护结构在设计与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具体的施工工艺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关键词 深基坑 止水帷幕 SMW工法桩 基坑降水 拉森钢板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钢轨焊缝提取的轨道不平顺数据里程误差修正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振辉 朱洪涛 +2 位作者 魏晖 吴维军 程志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1-2426,共6页
为修正轨检仪历史数据里程误差以保证数据具有可对比性,基于轨道结构特征——呈规律性分布的钢轨焊缝,采用轨检仪轨面高低数据提取焊缝特征:通过动态标准差和滑动平均预处理原始高低数据以加强焊缝特征,建立3次样条插值寻峰模型以提取... 为修正轨检仪历史数据里程误差以保证数据具有可对比性,基于轨道结构特征——呈规律性分布的钢轨焊缝,采用轨检仪轨面高低数据提取焊缝特征:通过动态标准差和滑动平均预处理原始高低数据以加强焊缝特征,建立3次样条插值寻峰模型以提取焊缝特征位置,以真实焊缝里程进行轨检仪历史数据里程误差修正。试验结果表明:在不额外增加设备的情况下,经过里程修正后的历史数据之间误差绝对值积分降低50%,相关系数能够达到0.90。研究成果可为后期轨道养护和预测不平顺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检仪 里程误差修正 3次样条插值 提取焊缝 关键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份SiC/Al复合材料在无人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程志峰 张葆 +5 位作者 崔岩 王忠素 刘家燕 王平 苏东风 刘小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20-2827,共8页
采用无压浸渗复合方法并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工艺设备,用高体份(55%~57%)SiC/Al复合材料制备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内框架,并将其作为有效载荷的主承力框架。由于该材料结构承载功能优异(弹性模量为213GPa,比模量比铝合金、钛合金及钢高... 采用无压浸渗复合方法并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工艺设备,用高体份(55%~57%)SiC/Al复合材料制备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内框架,并将其作为有效载荷的主承力框架。由于该材料结构承载功能优异(弹性模量为213GPa,比模量比铝合金、钛合金及钢高出近2倍),热控功能好(其热膨胀系数低于钛合金,热导率接近纯铝,达到235W/(m·K),与常用的铝合金材料相比,整个内框架最大变形量减少了60%,基频提升了65%,轻量化效果的并减低了热控负荷。检测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精度达到20μrad。本项研究首次将SiC/Al复合材料应用于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为航空新材料的应用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复合材料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内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变焦镜头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程志峰 李明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针对某变焦光学镜头在宽工作温度(-40~+55℃)下光轴与安装基面的平行度变化容限小(≤0.2 mrad)的特点,利用UG软件的高级仿真模块设计了主镜筒及其支架的安装方式,得到了不同情况下主镜筒的变形分布图。提出了一种光轴变化量的估算方法... 针对某变焦光学镜头在宽工作温度(-40~+55℃)下光轴与安装基面的平行度变化容限小(≤0.2 mrad)的特点,利用UG软件的高级仿真模块设计了主镜筒及其支架的安装方式,得到了不同情况下主镜筒的变形分布图。提出了一种光轴变化量的估算方法,间接估算出其光轴变化量,从而优化得到了合理的镜头结构方式。实物镜头的光学传递函数检测及振动试验结果显示,调制传递函数值高于0.2,结构基频为117 Hz。结果表明:系统成像稳定清晰,变焦镜头结构优化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变焦镜头 有限元分析 光学传递函数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段共口径成像系统光机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程志峰 刘福贺 荀显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66-3372,共7页
为了克服机载光电有效载荷(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各自独立、焦距过短的缺点,着重对可见光/红外共口径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共用主次镜的光学结构,可见光和红外焦距分别为1 500 mm和750 mm。选用合... 为了克服机载光电有效载荷(可见光摄像机和红外热像仪)各自独立、焦距过短的缺点,着重对可见光/红外共口径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可见光、中波红外双波段共用主次镜的光学结构,可见光和红外焦距分别为1 500 mm和750 mm。选用合适的光学材料、合理的支撑方式,对系统反射镜支撑组件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建模,优化了结构形式。采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指导、评价和优化光机系统设计过程,提高结构固有频率,增强系统热稳定性适应范围。系统结构设计基频大于200 Hz,在±5℃均匀温变工况和重力作用下,反射镜面形PV值小于λ/10,RMS值小于λ/40,光学系统传递函数(MTF)达到0.38。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光机结构固有频率高,重力及热耦合变形、抗振性能等方面均能满足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段共口径 柔性支撑 力热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Al复合材料在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志峰 张葆 +2 位作者 王平 李明 李延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30-133,共4页
采用无压浸渗复合新方法,用高体份(55%~57%)SiC/Al复合材料制备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内有效载荷的主承力框架。并对其微观结构特征、基本的力学及热物理性能予以表征。由于该材料优异的结构承载功能及卓越的热控功能,利用有限元分析工具... 采用无压浸渗复合新方法,用高体份(55%~57%)SiC/Al复合材料制备了机载光电稳定平台内有效载荷的主承力框架。并对其微观结构特征、基本的力学及热物理性能予以表征。由于该材料优异的结构承载功能及卓越的热控功能,利用有限元分析工具并结合试验研究表明:相较于常用的铝合金材料,整个内框架最大变形量减少了65%以上,基频提升了70%,取得了显著的轻量化效果并改善了结构动态响应。检测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精度达到20 rad。经外场试飞考核,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成功地将SiC/Al复合材料应用于机载光电稳定平台,为航空新材料的应用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AL复合材料 机载光电稳定平台 内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相机反射镜支撑结构设计 被引量:9
8
作者 程志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7-90,共4页
为了降低航空相机反射镜在复杂且恶劣环境下的面形误差,通过选用合适的光学材料、合理的支撑方式,对系统反射镜支撑组件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建模,优化了结构形式。采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指导、评价和优化相机光机系统设计过程,提高... 为了降低航空相机反射镜在复杂且恶劣环境下的面形误差,通过选用合适的光学材料、合理的支撑方式,对系统反射镜支撑组件进行了静力学、动力学建模,优化了结构形式。采用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指导、评价和优化相机光机系统设计过程,提高结构固有频率,增强相机热稳定性适应范围。相机结构设计基频大于200Hz,在±5℃均匀温变工况和重力作用下,相机反射镜面形PV值小于λ/10,RMS值小于λ/40,光学系统传递函数(MTF)达到0.44。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光机结构固有频率高,重力及热耦合变形、抗振性能等方面均能满足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镜 支撑结构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光电平台升降结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程志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95-98,共4页
为了保证无人机载光电平台稳定可靠的工作,实现了一种升降机构的优化设计。针对载荷重量、行程大小、升降时间等关键指标,设计出一种满足接口要求和设计约束条件并且工作稳定可靠的升降结构。优选确定螺旋传动形式的升降方式,进而确定... 为了保证无人机载光电平台稳定可靠的工作,实现了一种升降机构的优化设计。针对载荷重量、行程大小、升降时间等关键指标,设计出一种满足接口要求和设计约束条件并且工作稳定可靠的升降结构。优选确定螺旋传动形式的升降方式,进而确定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结合实际结构形式,确定了电机、齿形带、齿形带轮和丝杠螺母副等关键单元的的选型,保证系统能够在负载为22 kg情况下,完成275 mm的总行程,所需时间为16.2 s,总质量为4.8 kg。试验验证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对同类型升降机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升降机构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遥感器反射镜柔性支撑的设计 被引量:62
10
作者 王忠素 翟岩 +2 位作者 梅贵 江帆 程志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33-1841,共9页
为降低光学遥感器反射镜在复杂且恶劣的空间环境下的面形误差,设计了一种柔性支撑结构,使反射镜在具有良好的热尺寸稳定性的同时结构刚度满足力学要求。针对某长圆形光学反射镜组件,通过设置柔性铰链的厚度、最薄处厚度和柔性铰链圆弧半... 为降低光学遥感器反射镜在复杂且恶劣的空间环境下的面形误差,设计了一种柔性支撑结构,使反射镜在具有良好的热尺寸稳定性的同时结构刚度满足力学要求。针对某长圆形光学反射镜组件,通过设置柔性铰链的厚度、最薄处厚度和柔性铰链圆弧半径3个特征参数,对柔性铰链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对反射镜组件在力热耦合状态下的面形精度和结构强度及结构的动态刚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反射镜面形PV值由350.08nm降至59.03nm,RMS值由102.67nm降至9.11nm,柔性结构保证了反射镜的热尺寸稳定性,同时满足力学要求。最后,对反射镜组件的力热模拟件进行力学试验,得到的结果显示其3个方向的基频分别达到264Hz,290Hz和320Hz。这些结果表明,该柔性支撑结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遥感器 反射镜 柔性支撑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侦察平台复合减振设计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平 王伟 +2 位作者 丁金伟 程志峰 刘家燕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9,共7页
为减小振动对机载光电侦察平台成像质量和稳定精度的影响,对光电平台进行了复合减振设计。分析了复合减振原理,针对以往单级隔振系统存在的缺点在平台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设计了二级减振系统,更加有效地隔离了外框架传递到内框架上的振... 为减小振动对机载光电侦察平台成像质量和稳定精度的影响,对光电平台进行了复合减振设计。分析了复合减振原理,针对以往单级隔振系统存在的缺点在平台内框架和外框架之间设计了二级减振系统,更加有效地隔离了外框架传递到内框架上的振动。采用二维参数优化方法计算出了复合减振系统的最优固有频率比fopt为1.43,最优阻尼比ζopt为0.243。最后,通过振动试验验证了光电平台复合减振效果。与以往单级隔振系统相比,复合减振系统的最大振动传递率降低了50%,振动传递率小于1的频率范围更宽,高频时传递率的衰减程度也大大优于单级隔振系统。得到的结果表明了光电平台复合减振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平台 复合减振 振动传递率 减震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寻优支持向量机在基于光声光谱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玉欣 程志峰 +1 位作者 徐正平 白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了解决变压器气相色谱分析法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操作繁琐、消耗待测气体和载气、检测周期长等缺点,提出了利用光声光谱技术检测变压器油中CH4,C2H2,C2H4,C2H6,H2五种特征气体的含量并计算C2H2/C2H4,CH4/H2,C2H4/C2H6三对比值数据。将五... 为了解决变压器气相色谱分析法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操作繁琐、消耗待测气体和载气、检测周期长等缺点,提出了利用光声光谱技术检测变压器油中CH4,C2H2,C2H4,C2H6,H2五种特征气体的含量并计算C2H2/C2H4,CH4/H2,C2H4/C2H6三对比值数据。将五种SVM类型和四种核函数采用交叉组合建立20种不同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采用启发式算法对于惩罚因子c和g的取值进行参数寻优,以建立变压器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最快运行速度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启发式算法主要对比研究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在寻优精度与速度上的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SVC模型、RBF核函数、遗传算法寻优构成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变压器故障的诊断准确率最高,测试集达到97.5%,训练集达到98.333 3%,并且遗传算法的寻优速度快于粒子群算法2倍左右。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非接触性测量、不消耗载气、检测周期短、稳定性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气相色谱分析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满足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实际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变压器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遥感器光学窗口光机热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延伟 杨洪波 +3 位作者 程志峰 丁亚林 张洪文 张景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02-2106,共5页
为减小光学窗口对航空光学遥感器成像质量的影响,对光学窗口的窗口玻璃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强度理论确定了窗口玻璃最小厚度。依据纵掠平壁理论计算出光学窗口外表面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以热光学为基础,仿真了航摄时光学窗口的瞬... 为减小光学窗口对航空光学遥感器成像质量的影响,对光学窗口的窗口玻璃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根据强度理论确定了窗口玻璃最小厚度。依据纵掠平壁理论计算出光学窗口外表面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以热光学为基础,仿真了航摄时光学窗口的瞬态温度场分布;计算了光学窗口在热-力耦合作用下不同窗口玻璃厚度时的波像差(PV和RMS),最终确定了矩形光学窗口(290 mm×140 mm)的玻璃厚度为17 mm。试验结果表明:特征频率为60 lp/mm时光学系统传递函数为0.304,并获得了稳定、清晰的航摄图像。成功实现了光学窗口的光机热一体化设计,可为其他航空光学窗口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窗口 对流换热 热力耦合 光机热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焦距镜头凸轮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平 张葆 +1 位作者 程志峰 赵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3-898,共6页
变焦距镜头普遍采用机械补偿法来改变焦距,变焦凸轮是其实现连续变焦的关键。为了减小变焦距镜头的质量和体积,本文研究了用机械补偿方式改变变焦距镜头焦距的原理,采用NX/Nastran软件对变焦凸轮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对变... 变焦距镜头普遍采用机械补偿法来改变焦距,变焦凸轮是其实现连续变焦的关键。为了减小变焦距镜头的质量和体积,本文研究了用机械补偿方式改变变焦距镜头焦距的原理,采用NX/Nastran软件对变焦凸轮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对变焦凸轮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使变焦凸轮质量减小了88g,壁厚减小了1.5mm,外径尺寸减小了3mm。对优化后的变焦凸轮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热分析。模态分析显示,凸轮主体一阶频率为50.3Hz;热分析显示,凸轮在90℃温差作用下变形大小为0.006mm。最后通过对光学传递函数的检测以及振动和高低温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表明对变焦凸轮的优化设计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焦距镜头 凸轮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基座光电稳定平台伺服系统中加速度反馈的实现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孔德杰 戴明 +4 位作者 程志峰 沈宏海 盖竹秋 王国华 毛大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82-1788,共7页
在动基座光电稳定平台伺服系统中引入了加速度反馈闭环以提高其动态性能。考虑准确建立动基座光电稳定平台控制对象模型难度很大,该加速度反馈闭环没有基于控制对象模型,而是通过直接测量角加速度信号来实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速... 在动基座光电稳定平台伺服系统中引入了加速度反馈闭环以提高其动态性能。考虑准确建立动基座光电稳定平台控制对象模型难度很大,该加速度反馈闭环没有基于控制对象模型,而是通过直接测量角加速度信号来实现。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速度反馈闭环的引入有效提高了伺服系统动态力矩刚度,并改善了伺服系统起动、制动性能。引入加速度反馈闭环后,动基座光电稳定平台伺服系统对摩擦力矩抑制能力明显提高;对周期性扰动抑制能力提高了9.3dB;对速度阶跃响应超调量降低了4.9%,同时过渡过程也有极大的改善。该伺服系统不仅结构简单,鲁棒性强,且有较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基座光电稳定平台 伺服系统 加速度反馈 扰动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马赫飞行器迎风面与攻角对光学窗口周围流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乃祥 徐钰蕾 +2 位作者 史磊 程志峰 姚园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7-1272,共6页
为了提高高马赫飞行下光学窗口的光学性能,对比分析了基于气动光学效应三种飞行器模型不同攻角的马赫数场、密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流场结构及对光学性能的影响。首先,根据飞行器与来流的迎风面,建立了三种飞行器典型模型;继而,给出了... 为了提高高马赫飞行下光学窗口的光学性能,对比分析了基于气动光学效应三种飞行器模型不同攻角的马赫数场、密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流场结构及对光学性能的影响。首先,根据飞行器与来流的迎风面,建立了三种飞行器典型模型;继而,给出了0°、5°和10°攻角飞行工况;然后,建立了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湍流模型的三种攻角流场分布;最后,对比分析了宽平头体飞行器中三种攻角温度场作用下的光学系统传递函数。结果表明,马赫数场与密度场、温度场与压力场分别具有相似分布形式;相同飞行速度和攻角下,大迎风面的飞行器光学窗口周围温度与压力较小迎风面大;相同飞行器,较大攻角对应较大流场强度,攻角为0°、5°和10°时传递函数分别为0.188,0.097和0.028。此分析结果可为高马赫飞行下光学窗口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分析 高马赫 光学窗口 气动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光电吊舱橡胶减振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家燕 程志峰 王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08-1312,共5页
为了保护光电吊舱的内部光学载荷,减小振动对机载光电吊舱成像质量和稳定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用于载荷内框架安装的橡胶减振器。依据橡胶减振原理,对橡胶减振器进行了形状设计和参数计算。所设计的超薄型橡胶减振器,安装后仅使吊舱内... 为了保护光电吊舱的内部光学载荷,减小振动对机载光电吊舱成像质量和稳定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用于载荷内框架安装的橡胶减振器。依据橡胶减振原理,对橡胶减振器进行了形状设计和参数计算。所设计的超薄型橡胶减振器,安装后仅使吊舱内部光学载荷相对内框架距离比安装前增大1mm。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强度测试值(加速度均方根值)明显减小,垂直方向由23.1g降至10.0g,水平方向由11.4g降至4.8g,有效地减小了振动对光学载荷的影响。光电吊舱在实际挂飞时,成像质量良好,跟踪精度满足技术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减振器 光电吊舱 光学载荷 加速度均方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纬仪角度测量系统的实时侦错 被引量:6
18
作者 盖竹秋 戴明 +2 位作者 程志峰 孔德杰 丁策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12期1200-1205,共6页
为了保证测角系统输出数据的正确性,防止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接收到错误的角度编码而发生失控事故,设计了角度测量系统的实时侦错算法。通过轴角编码器前三帧的角度数据预测当前帧的角度数据,比较预测的角度数据与实际采集到的当前帧的... 为了保证测角系统输出数据的正确性,防止经纬仪伺服控制系统接收到错误的角度编码而发生失控事故,设计了角度测量系统的实时侦错算法。通过轴角编码器前三帧的角度数据预测当前帧的角度数据,比较预测的角度数据与实际采集到的当前帧的角度数据,如果误差大于最小误差容限ε,即认为当前帧的角度数据错误。实验以24位光电轴角编码器为对象,模拟在不同转速下发生编码错误时,侦错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1°/s的低转速下,编码器"跳码"的最小误差容限可达到0.001 25°;在50°/s的高转速下,最小误差容限可达到0.062 5°。验证了侦错算法的正确性,达到了良好的侦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纬仪 光电编码器 码盘 伺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材料在高空光学遥感器热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延伟 张洪文 +1 位作者 程志峰 郑丽娜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4-47,共4页
为减少高空光学遥感器内部光机结构与高空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同时为主动热控创造有利条件,对应用于高空光学遥感器温控舱内侧的隔热材料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高空光学遥感器的热控需求,确定了隔热材料应具备的特性;其次根据传热学原理,... 为减少高空光学遥感器内部光机结构与高空外界环境的热交换,同时为主动热控创造有利条件,对应用于高空光学遥感器温控舱内侧的隔热材料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高空光学遥感器的热控需求,确定了隔热材料应具备的特性;其次根据传热学原理,分析了传热热阻与材料厚度之间的关系,结合重量要求,确定了隔热材料厚度为9.5mm;最后针对该光学遥感器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包裹隔热材料后的温控舱内侧温度下降速度比无隔热材料时明显减小,2h后温度相比提升了20.9℃;内部光机结构2h后温度提升了4.5℃,有效减少了内部光机结构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材料 光学遥感器 传热热阻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实时电子稳像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刚 程志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8-13,共6页
针对航空光电平台运动拍摄过程中视频抖动问题和电子稳像的实时性要求,实现一种基于位平面匹配算法的FPGA实时电子稳像平台。首先利用格雷码位平面匹配方法估计局部运动向量,然后利用中值法得到全局运动向量并对其低通滤波得到运动补偿... 针对航空光电平台运动拍摄过程中视频抖动问题和电子稳像的实时性要求,实现一种基于位平面匹配算法的FPGA实时电子稳像平台。首先利用格雷码位平面匹配方法估计局部运动向量,然后利用中值法得到全局运动向量并对其低通滤波得到运动补偿量,最后利用补偿量对抖动视频进行补偿,从而输出稳定视频。利用位平面进行局部运动向量估计时,提出采用多位并行匹配的方法,提高了FPGA并行性以及匹配速度。详细设计了稳像平台中视频采集控制、图像存储、运动估计、运动滤波以及运动补偿等功能单元的FPGA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稳像平台能够完成帧频为25帧/秒、分辨率为720×576模拟视频的实时电子稳像,适用于实时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像 位平面 运动估计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