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种布鲁氏菌MgtC蛋白在抵抗低Mg^(2+)环境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1
作者 王恒泰 吕浪 +6 位作者 蒋卉 程君生 刘铭赫 储岳峰 许健 李朋 丁家波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5-377,共13页
MgtC蛋白在多种胞内寄生菌中是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并表现出抵抗低Mg^(2+)环境的能力。布鲁氏菌是一种重要的胞内寄生菌,但是关于MgtC蛋白在布鲁氏菌中的生物学功能报道较少。为了全面阐述MgtC在布鲁氏菌中的生物学特性,本文研究了牛种... MgtC蛋白在多种胞内寄生菌中是一个重要的毒力因子并表现出抵抗低Mg^(2+)环境的能力。布鲁氏菌是一种重要的胞内寄生菌,但是关于MgtC蛋白在布鲁氏菌中的生物学功能报道较少。为了全面阐述MgtC在布鲁氏菌中的生物学特性,本文研究了牛种布鲁氏菌MgtC蛋白对低Mg^(2+)环境的适应性及其它可能的生物学功能。构建牛种布鲁氏菌(S2308株)的mgtC基因缺失突变株S2308ΔmgtC,同时采用质粒回补方式构建回补株S2308ΔmgtC(pBBR1MCS-mgtC),随后对其开展低/高Mg^(2+)环境中生长曲线测定,ATP含量测定,胞内存活,环境应激,生物被膜检测和小鼠攻毒试验等研究,全面分析MgtC在牛种布鲁氏菌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成功构建缺失株S2308ΔmgtC及其回补株S2308ΔmgtC(pBBR1MCS-mgtC)。牛种布鲁氏菌S2308在低Mg^(2+)环境中,mgtC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亲本株和回补菌株相比,缺失株S2308ΔmgtC在低Mg^(2+)环境中的生长曲线(P<0.001)、膜结构完整性(P<0.05)、生物被膜形成能力(P<0.01)均低于与亲本菌株和回补菌株,而菌体内ATP含量均高于亲本菌株和回补菌株(P<0.001)。此外,mgtC基因的缺失不影响牛种布鲁氏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以及对小鼠的致病能力。在低Mg^(2+)环境下,牛种布鲁氏菌通过MgtC保证细菌ATP正常水解,维持自身正常生理活动和膜结构的完整性,但是MgtC对牛种布鲁氏菌的毒力和致病性无明显影响,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牛种布鲁氏菌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种布鲁氏菌S2308 mgtC 低Mg^(2+)环境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实验室活动中病原外溢风险分析
2
作者 张莹辉 张晓茜 +6 位作者 张广川 朱小洁 徐磊 王楠 张爱平 赵磊 程君生 《中国兽药杂志》 2024年第11期60-65,共6页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使用、运维旨在保护研究人员、环境和社会公众免受潜在生物危害的影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在实验室活动... 微生物实验室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使用、运维旨在保护研究人员、环境和社会公众免受潜在生物危害的影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在实验室活动中,病原外溢风险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围绕微生物实验室常见实验活动,通过存在病原外溢风险的案例分析及风险警示,从实验室设计和建造、实验室安全设施、个人防护和规范操作、废弃物处理和实验器材管理、实验室风险评估、环境监测和应急预案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为有效避免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外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 废弃物处理 病原 外溢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3
作者 左海莉 张莹辉 +4 位作者 张晓茜 程君生 于建新 彭小薇 董浩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7期81-85,共5页
为建立一种有效检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EPEC的eaeA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引物和探针的最佳浓度分别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 为建立一种有效检测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根据EPEC的eaeA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对引物和探针的最佳浓度分别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其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时,应用该方法对临床兔粪样品进行了检测,并与国家标准推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EPEC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阳性质粒的最低检测限为2.97拷贝/μL,批内重复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低于3%,临床样品的阳性检出数量高于国标推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敏感性高、重复性理想,能够准确检出兔粪球样本中的EPEC核酸,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荧光定量PCR eae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布鲁氏菌病疫苗株的毒力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君生 吴梅花 +5 位作者 赵丽霞 彭小兵 丁家波 王楠 夏业才 毛开荣 《中国兽药杂志》 2012年第9期1-3,共3页
为系统比较我国现有布鲁氏菌病疫苗株A19、M5和S2的毒力,分别用上述3种疫苗株以1×105CFU/只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每隔2周采集小鼠脾脏,分离细菌,测定各疫苗株在小鼠脾脏中的存留时间。结果 A19、M5、S2在小鼠体内存活时间依次为1... 为系统比较我国现有布鲁氏菌病疫苗株A19、M5和S2的毒力,分别用上述3种疫苗株以1×105CFU/只免疫Balb/c小鼠,免疫后每隔2周采集小鼠脾脏,分离细菌,测定各疫苗株在小鼠脾脏中的存留时间。结果 A19、M5、S2在小鼠体内存活时间依次为14周、大于16周、6周。将以上3种疫苗株分别以1×109CFU/只免疫Hartley豚鼠,15日后测定豚鼠脾脏含菌量,结果 A19、M5、S2免疫后每克脾脏含菌量分别为2.8×104CFU、大于6.7×105CFU、3.8×103CFU。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使用的布鲁氏菌疫苗中,S2毒力最弱,A19其次,M5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疫苗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Bradford法测定提纯禽结核菌素蛋白含量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君生 毛开荣 +1 位作者 丁家波 蒋玉文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6期9-11,共3页
研究用96孔微量板Bradford法测定提纯禽结核菌素蛋白含量。通过不同浓度的待测禽结核菌素与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混合后,在595nm光波下测定各孔样品的OD值。微量Bradford法检测禽结核菌素的线性范围是50—10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 研究用96孔微量板Bradford法测定提纯禽结核菌素蛋白含量。通过不同浓度的待测禽结核菌素与考马斯亮蓝G-250溶液混合后,在595nm光波下测定各孔样品的OD值。微量Bradford法检测禽结核菌素的线性范围是50—10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最低定量限为50μg/mL。试验用3支禽结核菌素国际参照品,分别配制成125、250、500μg/mL三种不同浓度,每支每种浓度测定4次,计算实际测得的蛋白质浓度。结果显示,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1.6%~4.4%;批间相对标准偏差0.7%-2.2%。研究结果表明微量Bradford法可作为测定禽结核菌素蛋白含量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结核菌素 Bradford法 标准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08、M28、S1330三株不同种布鲁氏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君生 彭小兵 +3 位作者 毛开荣 蒋玉文 夏业才 丁家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12期29-31,共3页
为了测定牛、羊、猪三株不同种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的毒力,选择了牛种2308、羊种M28和猪种S1330株,分别用雌性豚鼠(Hartley)和雌性小鼠(Balb/c)对其毒力进行测定。豚鼠测毒试验中,用含不同菌数的菌液腹股沟皮下注射5只豚鼠,测定2308、M28... 为了测定牛、羊、猪三株不同种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的毒力,选择了牛种2308、羊种M28和猪种S1330株,分别用雌性豚鼠(Hartley)和雌性小鼠(Balb/c)对其毒力进行测定。豚鼠测毒试验中,用含不同菌数的菌液腹股沟皮下注射5只豚鼠,测定2308、M28、S1330菌株的豚鼠最小感染量(MID),结果显示以上3种毒株对豚鼠的最小感染量分别为9 CFU、10 CFU和30CFU。小鼠测毒实验中,将2308、M28和S1330菌液按1×105CFU/0.2 mL/只腹股沟皮下注射小鼠各5只,2周后分别剖杀小鼠,取脾脏测定含菌量,平均脾含菌量分别为1676971、314765、83811CFU/g脾脏。豚鼠和小鼠测毒均显示牛种2308株毒力最强,羊种M28株次之,猪种S1330毒力最弱。本研究首次用豚鼠和小鼠同时测定了布鲁氏菌2308、M28、S1330株的毒力,补充了布鲁氏菌参考强毒株的毒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强毒株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试验的污水处理与监测
7
作者 程君生 程水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动物试验 污水处理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使用和保养SPF隔离器
8
作者 程君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9-41,共3页
如何使用和保养SPF隔离器程君生(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随着生物制品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北京、山东、江西等地,建立了规模不等的SPF鸡的生产设施。为提高动物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中国兽药监察所1994年从澳大... 如何使用和保养SPF隔离器程君生(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随着生物制品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北京、山东、江西等地,建立了规模不等的SPF鸡的生产设施。为提高动物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中国兽药监察所1994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10台中型正、负压S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F隔离器 隔离器 甲醛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56
9
作者 丁家波 毛开荣 +2 位作者 程君生 戴志红 蒋玉文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56-859,共4页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布氏杆菌具有宿主广泛、传染性强以及感染后根治困难等特点,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迄今国内外已有多个弱毒活疫苗在使用,...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布氏杆菌具有宿主广泛、传染性强以及感染后根治困难等特点,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均构成严重威胁,疫苗免疫是预防和控制布氏杆菌病的主要措施。迄今国内外已有多个弱毒活疫苗在使用,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一直是控制布氏杆菌病的重点。目前除了常规诱变筛选新的弱毒株外,人们正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重组弱毒疫苗、DNA疫苗以及亚单位疫苗。本文简述了布氏杆菌病疫苗的应用及新型疫苗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病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分离鉴定及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的诊断 被引量:155
10
作者 郎洪武 王力 +2 位作者 张广川 程君生 宋立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共3页
剖检北京、河北某些猪场发生的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后发育不良、咳喘、消瘦、黄疸等症状的病猪 ,均显示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的病理学变化 ;电镜观察病猪的脾和淋巴结组织样品 ,见细胞核内堆积大量无囊膜的病毒粒子 ;进而从... 剖检北京、河北某些猪场发生的仔猪先天性震颤、断奶后发育不良、咳喘、消瘦、黄疸等症状的病猪 ,均显示猪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PMWS)的病理学变化 ;电镜观察病猪的脾和淋巴结组织样品 ,见细胞核内堆积大量无囊膜的病毒粒子 ;进而从病猪的病料中分离到 2株猪圆环病毒 (Porcinecircovirus,PCV)。经电镜观察细胞内增殖、浓缩、提纯的病毒 ,为直径约 17nm的无囊膜的病毒粒子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观察到PCVⅡ特异性免疫荧光 ;用 2对引物分别扩增分离毒株 ,均得到 2条与PCVⅡ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大小一致的扩增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断奶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诊断 分离 鉴定 症状 病理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S2 Wbo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免疫效果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家波 程君生 +3 位作者 牟巍 毛开荣 张尔利 蒋玉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448-2453,共6页
【目的】WboA基因编码光滑型布鲁氏菌脂多糖(LPS)O-侧链合成必须的糖基转移酶,该基因的缺失或破坏会影响布鲁氏菌光滑型表型的形成。本研究拟构建WboA基因缺失的重组粗糙型布鲁氏菌,以使布鲁氏菌弱毒疫苗与野毒株布鲁氏菌感染相区分。... 【目的】WboA基因编码光滑型布鲁氏菌脂多糖(LPS)O-侧链合成必须的糖基转移酶,该基因的缺失或破坏会影响布鲁氏菌光滑型表型的形成。本研究拟构建WboA基因缺失的重组粗糙型布鲁氏菌,以使布鲁氏菌弱毒疫苗与野毒株布鲁氏菌感染相区分。【方法】以猪源光滑型布鲁氏菌S2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同源重组将氯霉素抗性基因(Cmr)完全替代S2株的WboA基因,获得重组粗糙型布鲁氏菌rS2-WboA株。【结果】rS2-WboA株在适宜的培养基(TSA)上传50代后仍保持对氯霉素的抗性。用1×107 CFU rS2-WboA免疫Balb/c小鼠和豚鼠,1个月后均能通过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到粗糙型抗体。1×1011 CFU rS2-WboA菌攻毒Balb/c小鼠后,不会引起死亡,并且能抵抗200 CFU强毒M28的攻击。小鼠试验显示了rS2-WboA与原始株S2相似的保护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其保护性也略高于另一重组株rS2-WbkC。【结论】WboA可作为构建重组粗糙型布鲁氏菌疫苗株缺失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WboA基因 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种属鉴定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丁家波 张存帅 +5 位作者 彭小兵 蒋颖 程君生 张尔利 蒋玉文 毛开荣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用BCSP31作为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以IS711基因拷贝数差异作为布鲁菌种间特异性标志,建立了布鲁菌种属特异性的多重PCR鉴定方法。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1株(牛种A19,A544,A387;羊种M111,M28,M16;犬种RM6/66;绵羊种63/290;猪种S2,rS2,S13... 用BCSP31作为布鲁菌属特异性基因,以IS711基因拷贝数差异作为布鲁菌种间特异性标志,建立了布鲁菌种属特异性的多重PCR鉴定方法。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1株(牛种A19,A544,A387;羊种M111,M28,M16;犬种RM6/66;绵羊种63/290;猪种S2,rS2,S1330)不同种来源的布鲁菌菌体和基因组进行鉴定,结果牛种菌能扩增大小分别为494,223,178bp3条带,羊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733,223,178bp3条带,犬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23,178bp2条带,绵羊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976,223,178bp3条带,猪种菌能扩增出大小分别为285,223,178bp3条带,均与预期一致;而作为对照的大肠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流产沙门菌和都柏林沙门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区分不同种源的布鲁菌,可用于布鲁菌种属的快速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BCSP31基因 IS711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氯霉素抗性基因标记的重组布氏杆菌S2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毛开荣 丁家波 +2 位作者 程君生 蒋玉文 姚文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8-981,共4页
无法区分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是限制布氏杆菌疫苗应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用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替代布氏杆菌弱毒S2株的WbkC基因,筛选获得重组布氏杆菌rS2-WbkC株。试验发现,重组菌rS2-WbkC由原先的光滑型转变成粗... 无法区分免疫接种和自然感染是限制布氏杆菌疫苗应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用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替代布氏杆菌弱毒S2株的WbkC基因,筛选获得重组布氏杆菌rS2-WbkC株。试验发现,重组菌rS2-WbkC由原先的光滑型转变成粗糙型。rS2-WbkC在TSA培养基上传25代后仍能稳定表达氯霉素抗性蛋白。小鼠动物试验模型表明,rS2-WbkC与S2有相似的保护性,但rS2比S2具有更高的安全性。rS2-WbkC免疫小鼠后,其抗血清可通过平板凝集试验与S2免疫的血清相区分。本研究为布氏杆菌标记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氯霉素抗性基因 WbkC基因 标记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犬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何丹 韦海涛 +4 位作者 赵景义 周桂兰 毛开荣 程君生 施振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布氏杆菌病 血清学调查 北京地区 人畜共患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 流产胎儿 组织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中等毒力牛种布鲁氏菌的鉴定和毒力测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家波 王芳 +9 位作者 杨宏军 王楠 朱良全 顾进华 张广川 王海光 赵鹏 程君生 毛开荣 冯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52-2658,共7页
【目的】对初步鉴定的牛种布鲁氏菌分离株(B.abortus 343)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特性检定,为深入研究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菌株。【方法】将B.abortus 343划线培养及梯度稀释,使其形成单个菌落,观察菌落形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和柯... 【目的】对初步鉴定的牛种布鲁氏菌分离株(B.abortus 343)进行全面的生物学特性检定,为深入研究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菌株。【方法】将B.abortus 343划线培养及梯度稀释,使其形成单个菌落,观察菌落形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和柯氏染色,观察其染色特点;分别接种1.5×106 CFU到含硫瑾(1﹕25 000)或含碱性复红(1﹕25 000)的TSA平板上,观察其生长状态;将接种有B.abortus 343的TSA平板分别置于普通培养箱和CO2培养箱37℃培养72 h,观察其对CO2的依赖性;通过醋酸铅试纸条测定B.abortus 343代谢过程中是否释放H2S。通过平板凝集试验测定布鲁氏菌单相特异性血清(牛种布鲁氏菌单因子血清A、羊种布鲁氏菌单因子血清M和布鲁氏菌粗糙型血清R)与B.abortus 343抗原的反应性;利用布鲁氏菌AMOS-PCR种属分型等方法对B.abortus 343进行了PCR种属特性鉴定;将B.abortus 343免疫小鼠,分别测定其抗血清与光滑型和粗糙型抗原的反应性;通过小鼠和豚鼠感染试验,全面评价该分离株的毒力;分别以1×105 CFU感染6周龄Balb/c小鼠,测定B.abortus 343在小鼠体内存活时间;以1×109 CFU感染Hartley豚鼠,2周后测定试验豚鼠每克脾脏含菌量;分别以10 000、1 000、100、25 CFU/只4种不同剂量感染豚鼠,初步测定分离株对豚鼠的最小感染量(MID),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40、60和90 CFU/只测定MID。【结果】分离株B.abortus 343为光滑型牛种布鲁氏菌,菌落逆光观察微带蓝绿色乳光;革兰氏染色为阴性,柯氏染色为红色,H2S试验阳性。该菌能在含硫瑾和碱性复红的培养基上生长,不依赖于CO2。B.abortus 343抗原能与A因子血清呈明显凝集反应,免疫小鼠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以1×105 CFU感染6周龄Balb/c小鼠,可在小鼠体内存活29周;以1×109 CFU感染350—400 g雌性豚鼠,14 d后豚鼠每克脾脏含菌量2.4×105—1.2×106;以1×105 CFU感染豚鼠1个月后,所有试验豚鼠均能产生特异性光滑型抗体,试管凝集效价为320—1 280;B.abortus 343对豚鼠的最小感染量约为40 CFU。【结论】鉴定了一株中等毒力牛种布鲁氏菌(B.abortus 343),为深入研究布鲁氏菌病提供了参考菌株,丰富了布鲁氏菌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AMOS-PCR 最小感染量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B.suis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志然 董炳梅 +7 位作者 程君生 王蓓 何媛娜 付景丽 Nico Van Rooijen 丁家波 毛开荣 王家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75-678,共4页
目的:研究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猪布鲁氏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阴道滴注PBS;Ⅱ组为巨噬细胞(Mφ)清除组,每只小鼠阴道滴入清除剂;Ⅲ组为未清除Mφ组,每只小鼠阴道... 目的:研究迁移性树突状细胞与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在抗猪布鲁氏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阴道滴注PBS;Ⅱ组为巨噬细胞(Mφ)清除组,每只小鼠阴道滴入清除剂;Ⅲ组为未清除Mφ组,每只小鼠阴道滴注同体积的liposome-PBS;48小时后Ⅱ组、Ⅲ组均阴道接种猪布鲁氏菌,对照组阴道滴注PBS。各组小鼠分别在接种12、24、48和72小时采集血液和髂内淋巴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未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有大量DC迁移,至12小时血清IFN-γ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8小时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清除Mφ组小鼠接种布鲁氏菌后,髂内淋巴结内没有明显的DC迁移,各时间点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但明显低于未清除Mφ组(P<0.05)。各组IL-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迁移性DC和淋巴结内DC在启动抗布鲁氏菌细胞免疫应答中均发挥重要作用,并具有协同作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布鲁氏菌 巨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淋巴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周龄大耳白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19
17
作者 岳秉飞 程水生 +6 位作者 杨果杰 吴福林 刘双环 靳彦华 左琴 程君生 邢瑞昌 《中国兽药杂志》 2001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了明确大耳白兔中国兽药监察所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 ,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选 5、1 0及 1 3周龄的雄兔和雌兔 ,空腹采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等 1 6项血液生理指标和血糖、总蛋白等 1 6项生化指标。 1 0周龄的红细胞数、白... 为了明确大耳白兔中国兽药监察所封闭群的生物学特性 ,对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选 5、1 0及 1 3周龄的雄兔和雌兔 ,空腹采血测定红细胞、白细胞等 1 6项血液生理指标和血糖、总蛋白等 1 6项生化指标。 1 0周龄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高于 5周龄和 1 3周龄 ,雌雄间血液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含量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升高 ,碱性磷酸酶则随着周龄的增加而下降。与日本大耳白兔相比 ,主要血液生理指标比较接近 ,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尿素氮、直接胆红素等血液生化指标相近 ,其他指标有所不同。测定结果表明 ,该封闭群具有不同于日本大耳白兔 (Slc:JW/ C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血液生理指标 血液生化指标 大耳白兔 周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郎洪武 程君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关键词 断奶 系统衰弱综合征 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方法鉴别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 被引量:17
19
作者 彭小兵 程君生 +3 位作者 夏业才 毛开荣 蒋玉文 丁家波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2期12-14,共3页
用eri作为布鲁氏菌属特异性基因,以IS711基因拷贝数差异作为布鲁氏菌种间特异性标志,建立了鉴别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的多重PCR方法。结果:牛种布鲁氏菌2308株扩增出大小为494 bp和178 bp的两条带,羊种布鲁氏菌M28株扩增出大小为733 b... 用eri作为布鲁氏菌属特异性基因,以IS711基因拷贝数差异作为布鲁氏菌种间特异性标志,建立了鉴别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的多重PCR方法。结果:牛种布鲁氏菌2308株扩增出大小为494 bp和178 bp的两条带,羊种布鲁氏菌M28株扩增出大小为733 bp和178 bp的两条带,猪种布鲁氏菌S1330株扩增出大小为285 bp和178 bp的两条带,均与预期吻合;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流产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大肠杆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硫化氢和血清学试验结果也符合相应种布鲁氏菌的特点。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多重PCR方法可用于牛、羊、猪种布鲁氏菌株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eri基因 IS711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株布氏杆菌BCSP31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丁家波 毛开荣 +3 位作者 陈小云 程君生 戴志红 蒋玉文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3期13-16,共4页
参照GenBank中布氏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了8株来自3个布氏杆菌种的布氏杆菌表面蛋白31(BCSP31)全基因。PCR产物经克隆和序列分析后发现,该基因非常保守,8株不同菌株间的同源性高于99.3%;进化关系分... 参照GenBank中布氏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了8株来自3个布氏杆菌种的布氏杆菌表面蛋白31(BCSP31)全基因。PCR产物经克隆和序列分析后发现,该基因非常保守,8株不同菌株间的同源性高于99.3%;进化关系分析显示,5株中国来源的菌株(S2,M5,M111,M28,A387)显示了最近的同源关系,其中2个弱毒菌株S2和M5的BCSP31基因序列100%同源。3株外国来源的菌株(S19,2308,Rev.1)中,S19和2308同源性为100%。Rev.1与其他7株布氏杆菌BCSP31基因均有较大的差异。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CSP31基因序列差异与布氏杆菌的种属和毒力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杆菌 BCSP3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