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倍体胚乳性状遗传模型的上位性分析(英文)
1
作者 程君奇 吴建国 +1 位作者 石春海 朱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基于双列杂交体系提出一个遗传模型分析三倍体胚乳性状直接和母体上位性效应,直接加性、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运用混合线形模型分析该遗传模型.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MINQUE)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性状... 基于双列杂交体系提出一个遗传模型分析三倍体胚乳性状直接和母体上位性效应,直接加性、显性效应,细胞质效应,以及母体加性和显性效应.并运用混合线形模型分析该遗传模型.用最小范数二阶无偏估算法(MINQUE)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分量和性状间的协方差分量.用蒙特卡罗模拟检测遗传参数的估算和模型的稳定性.模拟分析同时应用于双列杂交的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模拟结果显示在估算单性状的方差和性状间的协方差时,平衡设计和非平衡设计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估算实际水稻种子性状数据,说明在经典数量遗传研究中,加加上位变异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位性效应 双列杂交 蒙特卡罗模拟 方差 协方差 MINQ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位性及其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张文英 程君奇 +1 位作者 朱军 吴为人 《生物信息学》 2004年第2期39-41,50,共4页
上位性引入遗传学已有一个多世纪,直到近些年才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复杂性状遗传研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位性可分为统计上位性和功能上位性两类,前者具有群体特性,后者属于基因型现象。分子标记技术是研究上位性的一个有力工具,... 上位性引入遗传学已有一个多世纪,直到近些年才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复杂性状遗传研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位性可分为统计上位性和功能上位性两类,前者具有群体特性,后者属于基因型现象。分子标记技术是研究上位性的一个有力工具,理论与实验研究证实上位性在动植物数量性状的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上位性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因作物的繁殖方式,育种方法等不同而异,上位性是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位性 遗传学 育种 数量性状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主要经济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毅 程君奇 +7 位作者 毕庆文 蔡长春 黎根 林国平 黄文昌 周永碧 张俊杰 肖宗友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1-35,共5页
选用6个白肋烟品种采用GriffingII双列杂交模型设计21个基因型处理,基于加-显模型研究分析白肋烟4个主要经济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白肋烟杂种优势在各主要经济、品质性状间及杂交组合间的表现存在差异,其... 选用6个白肋烟品种采用GriffingII双列杂交模型设计21个基因型处理,基于加-显模型研究分析白肋烟4个主要经济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白肋烟杂种优势在各主要经济、品质性状间及杂交组合间的表现存在差异,其中,上等烟率具有较强的群体平均优势表现,群体平均优势结果与纯显性效应△值的分析结果一致,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烟碱表现为正向杂种优势,总氮含量表现为较强的负向群体平均优势;上等烟率表现出明显的正向群体超亲优势,总氮含量表现较强的负向群体超亲优势,产值、均价性状表现出较小的正向群体超亲优势,产量和烟碱含量表现出较弱的负向超亲优势。6个性状的广义遗传率(HB)在0.21-0.66之间,表明白肋烟主要经济、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受环境及随机误差的影响较大;狭义遗传率(HN)大小顺序为,烟碱>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率、总氮。遗传效应方差分量估算结果表明产值、上等烟率、总氮含量的遗传变异主要表现显性效应,产量、均价和烟碱含量的遗传变异由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杂种优势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遗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地方晒晾烟物理性状与其他质量评价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弋媛 徐宜民 +8 位作者 申国明 李建平 吴元华 章启发 尚斌 元建 薄国栋 张保全 程君奇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316-320,共5页
以湖北恩施、宜昌、十堰、襄阳4个产区普查晾晒烟样本为材料,对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和评吸指标进行量化鉴定,对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烟叶物理性状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指标间的典型相... 以湖北恩施、宜昌、十堰、襄阳4个产区普查晾晒烟样本为材料,对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和评吸指标进行量化鉴定,对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烟叶物理性状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指标间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的物理性状与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评吸指标之间均存在显著典型相关关系,烟叶物理性状与外观质量关系最密切;在烟叶评价质量组间关联上起主要作用的物理性状评价指标是单叶重、叶长及平衡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晾晒烟 典型相关分析 物理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烟叶腺毛分泌物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程君奇 王菁菁 +2 位作者 周群 王毅 林国平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8-24,共7页
应用ADMP遗传模型对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Bx2003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121、8叶位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MINQUE(1)法估算遗传参数分量的方差,应用AUP法预测遗传效应值,Jackknife法估算遗传... 应用ADMP遗传模型对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Bx2003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的121、8叶位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MINQUE(1)法估算遗传参数分量的方差,应用AUP法预测遗传效应值,Jackknife法估算遗传方差和效应值的抽样方差。结果表明:(1)表皮腺毛分泌物以烟碱、茄酮、9-十八炔和西柏三烯二醇为主;(2)各参试组合12、18叶位各类型腺毛分泌物表型变异主要受遗传背景控制,广义遗传率范围为48%~80%,说明对腺毛分泌物的遗传改良能够收到明显作用;(3)品种B21、BX2003的基因型加性效应显示其作为亲本较适合;(4)Ky14与B37、Ky8959与Bx2003、B37与建选3号、建选3号与Bx2003之间的组合的显性效应在显著降低烟叶表皮烟碱含量的同时增加其它腺毛分泌物含量;(5)品种Ky14和B21较适合作为母本材料;(6)品种Ky8959、B21、Bx2003较适合作为父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ADMP遗传模型 腺毛分泌物 遗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麦冬和山麦冬花药及花粉发育的细胞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群 周健丘 +2 位作者 程君奇 王菁菁 陈家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比较湖北麦冬和山麦冬花药及花粉发育的差异,探讨湖北麦冬不育的细胞学机理。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湖北麦冬和山麦冬的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山麦冬花药绒毡层为分泌绒毡层,二分体时期开始解体,至花药完全成熟... 目的:比较湖北麦冬和山麦冬花药及花粉发育的差异,探讨湖北麦冬不育的细胞学机理。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湖北麦冬和山麦冬的花药与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山麦冬花药绒毡层为分泌绒毡层,二分体时期开始解体,至花药完全成熟时,绒毡层和中层细胞彻底消失,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湖北麦冬花药绒毡层在减数分裂早期已大部分解体退化,绒毡层细胞液泡化膨大,单核小孢子败育,花粉粒畸形。结论:绒毡层发育异常和提前退化是湖北麦冬花粉败育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麦冬 山麦冬 绒毡层 花粉发育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白肋烟腺毛分泌物GC-MS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智成 林园秀 +3 位作者 林国平 程君奇 周群 尹春萍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分析4种不同产地的白肋烟腺毛分泌物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烟叶腺毛分泌物,毛细管柱进行分折,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 5% Phenyl M... 目的: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分析4种不同产地的白肋烟腺毛分泌物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烟叶腺毛分泌物,毛细管柱进行分折,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 5% Phenyl Methyl siloxane(30 m×0.25 mm×0.25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80℃(8 min)→(10℃/min200℃)(10 min)→(3℃/min280℃)(10 min);分流进样,分流比20:1;进样温度230℃,汽化室温度300℃。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00℃,质量扫描范围30一500 AMU。结果:对比各烟叶的总离子流图,进行了组分分析。不同产地白肋烟腺毛分泌物成分的总离子流图有较大共同点,但亦存在不同之处,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不尽相同,共鉴定出52种化合物。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烟叶腺毛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分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腺毛分泌物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白肋烟品种叶面腺毛密度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群 林国平 +2 位作者 程君奇 王毅 陈家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73-375,共3页
以6个白肋烟品种为材料,对烟叶成熟过程中叶面腺毛形态和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总腺毛密度随着烟叶的成熟呈下降趋势。移栽后56~86天,长柄腺毛密度逐渐减少,短柄腺毛密度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腺毛密度差异明显,... 以6个白肋烟品种为材料,对烟叶成熟过程中叶面腺毛形态和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叶面总腺毛密度随着烟叶的成熟呈下降趋势。移栽后56~86天,长柄腺毛密度逐渐减少,短柄腺毛密度明显下降。不同品种间腺毛密度差异明显,不同部位腺毛密度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长柄腺毛是白肋烟叶片上腺毛的主要类型。随着烟叶成熟,长柄腺毛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腺毛头部的分泌物增多充盈,到过熟期,腺毛萎缩、衰老和脱落的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腺毛密度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顶时期对白肋烟烟叶腺毛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君奇 周群 +3 位作者 杨春雷 王毅 黄文昌 林国平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54,共5页
应用GC/MS分析了不同打顶时期对白肋烟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烟叶腺毛分泌物以烟碱为主,不同打顶处理的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在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中均能分离出烟碱、茄酮和邻二甲苯... 应用GC/MS分析了不同打顶时期对白肋烟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种类及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烟叶腺毛分泌物以烟碱为主,不同打顶处理的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在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中均能分离出烟碱、茄酮和邻二甲苯,在上部叶中分离鉴定出四十四烷,中部叶中分离鉴定出二十九烷,下部叶中分离鉴定出三十烷和三十六烷。盛花和初花打顶的上部叶腺毛分泌物烟碱含量分别为89.49%和61.81%、中部叶烟碱含量为85.72%和70.66%、下部叶烟碱含量68.35%和6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腺毛 分泌物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香气物质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君奇 章新军 +3 位作者 毕庆文 周群 王毅 林国平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56,共6页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和Bx2003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第12与18叶位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从白肋烟烟叶中共分离检测出香气成分31种,其中以新植二烯含量最高。遗传模型分析表明,...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和Bx2003的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第12与18叶位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从白肋烟烟叶中共分离检测出香气成分31种,其中以新植二烯含量最高。遗传模型分析表明,第12和18叶位的狭义遗传率范围分别为0.07~0.28和0.05~0.54;广义遗传率范围分别为0.46~0.87和0.66~0.82,表明白肋烟烟叶各类型香气成分含量的表型变异主要受遗传背景的控制。白肋烟烟叶各类型香气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主要由显性效应、母本效应、父本效应控制,亲本基因型加性效应对烟叶香气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来选育高香气量的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香气物质 广义遗传率 狭义遗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烟叶表皮腺毛密度品种间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君奇 周群 +2 位作者 王毅 黄文昌 林国平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2,共6页
研究了白肋烟上部叶和中部叶的上表皮、下表皮和全表皮腺毛密度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肋烟烟叶腺毛以长柄腺毛、短柄腺毛和无头腺毛为主,烟叶各类型腺毛密度在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及同一部位的上下表皮间存在一定差异... 研究了白肋烟上部叶和中部叶的上表皮、下表皮和全表皮腺毛密度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白肋烟烟叶腺毛以长柄腺毛、短柄腺毛和无头腺毛为主,烟叶各类型腺毛密度在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部位及同一部位的上下表皮间存在一定差异。烟叶总腺毛密度中部叶高于上部叶,上表皮高于下表皮。上部叶的上表皮总腺毛密度以品种JB04-05的最大,下表皮总腺毛密度以品种22081和23014的最大,上部叶总腺毛密度以22084和JB04-05的最大,鄂烟1号的密度最小。中部叶的上表皮总腺毛密度以22081和22084的最大,下表皮及全表皮总腺毛密度以22074、22081和22084的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腺毛密度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施烟区白肋烟适应性品种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亚宁 张翔 +3 位作者 杨锦鹏 徐芳森 程君奇 杨春雷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304-2309,共6页
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 L.)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之一,国产白肋烟种植品种单一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混合型卷烟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选用8个国内主栽白肋烟品种在湖北省恩施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干物... 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 L.)是混合型卷烟的重要原料之一,国产白肋烟种植品种单一以及产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混合型卷烟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选用8个国内主栽白肋烟品种在湖北省恩施市进行大田试验,比较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光合作用能力、烟叶品质及经济产量等差异,旨在评价筛选出在恩施烟区适宜栽种的白肋烟品种。综合比较后认为,鄂烟209表现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产量、产值相比对照分别高出5.14%、2.80%,可作为当地备选推广品种;鄂烟211、云白1号、云白2号、川白1号与对照的综合表现相当;达白1号与达白2号综合表现差,不适宜在当地栽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Nicotiana tabacum L.) 品种筛选 光合作用 品质 经济产量 恩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烟叶香味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君奇 周群 +1 位作者 王毅 林国平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12,共7页
通过GC/MS分析两个白肋烟主栽品种鄂烟1号和鄂烟4号的11、17叶位烟叶香味物质含量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白肋烟香气物质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在检测到的香味物质中,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西柏烷类降解产... 通过GC/MS分析两个白肋烟主栽品种鄂烟1号和鄂烟4号的11、17叶位烟叶香味物质含量在烟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白肋烟香气物质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在检测到的香味物质中,新植二烯的含量最高,其次为西柏烷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Maillard反应产物含量最少;品种鄂烟4号的11叶位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随成熟度的增加而减少,鄂烟1号的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在移栽后76d达到最高而后呈减少趋势;参试2个白肋烟品种17叶位的香味物质总量基本上与成熟度变化趋势一致,在移栽后76d含量达最高,随后呈减少趋势,晾制过程中呈增加趋势;参试2个白肋烟品种晾制后11叶位香味物质总含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鄂烟4号高于鄂烟1号,17叶位香味物质总量和新植二烯含量鄂烟4号低于鄂烟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香味物质 新植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OPSIS法在白肋烟烟叶内在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程君奇 王毅 +2 位作者 蔡长春 周永碧 林国平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64-68,共5页
应用DTOPSIS法对白肋烟25个品种15个内在品质性状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品种LAB21的综合评价最高,其次为8301,BYS最差,应用DTOPSIS法综合评价品种比单一性状的方差分析合理、可靠。
关键词 DTOPSIS 综合评价 白肋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达图的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君奇 曹景林 +1 位作者 李亚培 吴成林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3期3387-3389,3392,共4页
通过雷达图法对烤烟品种云烟87、K326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在湖北烟区各试点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雷达图法能够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进行准确评价,其中K326的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在恩施望城坡和兴山黄粮表现较好,云烟8... 通过雷达图法对烤烟品种云烟87、K326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在湖北烟区各试点的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雷达图法能够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进行准确评价,其中K326的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在恩施望城坡和兴山黄粮表现较好,云烟87的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在兴山黄粮表现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图 烤烟 化学成分 协调性 综合评价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白肋烟品种资源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君奇 王毅 +3 位作者 周永碧 黄文昌 蔡长春 林国平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41-46,共6页
为筛选优质、适产、抗性好的白肋烟品种,对22份白肋烟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主要研究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原烟外观品质、田间病虫害调查,并对产量、产值、上等烟率、中等烟率4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方差分析(ANOVA)。结果表明,各品种在... 为筛选优质、适产、抗性好的白肋烟品种,对22份白肋烟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主要研究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原烟外观品质、田间病虫害调查,并对产量、产值、上等烟率、中等烟率4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方差分析(ANOVA)。结果表明,各品种在叶面性状上存在差异,在其他形态特征方面差异并不明显;各品种农艺性状方面在株高、茎叶角度、脚叶长、腰叶长、顶叶长、主侧脉夹角等性状有较大差异;经济性状方面,品种建杂80号、日本白肋烟及Ky9的产量、产值相对较高,品种Burley Skroniowski、建杂80号、日本白肋烟及Ky9的上等烟率比较高,中等烟率比较高的品种有Burley、Burley Wloski、Ergo、Ky34、Ky56、S.K.、Stamn D23-Nikotinarn、White Burley 5、White Burley 2、白肋烟-2及选择18号多叶;田间黑胫病自然发病情况显示病情指数范围为7.64~63.19,均值28.09,极差55.55,其中13份抗病品种,3份中抗品种,5份中感品种,1份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经济性状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新品种鄂烟211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文昌 林国平 +10 位作者 王毅 程君奇 李锡宏 王瑞 高艾飞 孟贵星 吴克松 蔡长春 张俊杰 周骏 刘胜高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6期7-12,共6页
鄂烟211是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以MSBurley21为母本、Kentucky16为父本的F1杂交种,2011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大田长势强,为中熟品种,转基因检测为阴性。其主要经济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烟叶... 鄂烟211是中国烟草白肋烟试验站以MSBurley21为母本、Kentucky16为父本的F1杂交种,2011年12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大田长势强,为中熟品种,转基因检测为阴性。其主要经济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烟叶品质较好,与对照属于同一质量档次。抗TMV,中抗烟草黑胫病,中感根结线虫病,感赤星病,综合抗病能力与对照相当。该品种是一个丰产性好兼顾抗病、优质、适应性较广的白肋烟新品种,适宜在湖北、重庆等白肋烟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新品种 鄂烟211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新品种金神农1号的选育及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景林 王毅 +9 位作者 张俊杰 程君奇 李亚培 吴成林 黄文昌 郭利 霍光 柴利广 秦铁伟 何结望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2,共9页
为选育抗TMV和气候斑点病的烤烟新品种,以优质烤烟品种K326的雄性不育系为母本,高抗TMV和气候斑点病的育种中间材料K8为父本,采用杂交技术选育出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对TMV免疫,高抗气候斑点病,抗黑胫病和... 为选育抗TMV和气候斑点病的烤烟新品种,以优质烤烟品种K326的雄性不育系为母本,高抗TMV和气候斑点病的育种中间材料K8为父本,采用杂交技术选育出烤烟品种金神农1号。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对TMV免疫,高抗气候斑点病,抗黑胫病和赤星病,轻感青枯病、根结线虫病、CMV和PVY,综合抗病性优于K326;烤后原烟多金黄色,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油分较多;原烟含梗率相对较低,单叶质量相对较高;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香韵较丰富,余味较舒适,甜感较明显,各项指标均衡,上部烟可用性较强;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对照K326;是一个品质、产量、经济效益、适应性、抗性等方面较能兼顾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金神农1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H群体分析白肋烟黑胫病抗性的遗传规律 被引量:16
19
作者 蔡长春 张俊杰 +6 位作者 黄文昌 林国平 王毅 程君奇 许汝冰 徐芳森 柴利广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9,63,共7页
利用抗和感黑胫病的白肋烟品种Burley37(P1)、Burley67(P2)配制F1代经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进行了黑胫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将P1、P2和DH群体连续两年种植并人工接种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0号生理小种,同时调查... 利用抗和感黑胫病的白肋烟品种Burley37(P1)、Burley67(P2)配制F1代经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进行了黑胫病抗性的遗传分析。将P1、P2和DH群体连续两年种植并人工接种黑胫病(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0号生理小种,同时调查发病率和计算病情指数,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黑胫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估算DH群体的其他遗传参数。结果表明: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由2对具有互补作用的主基因+多基因(E-1-7)和2对具有等加性作用的主基因+多基因(E-1-3)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14%和50.68%;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6.60%和19.31%;多基因有效因子数分别为0.61个和1.31个。因此,白肋烟黑胫病抗性主要由2对主基因及多基因控制。在育种实践中,烟草品种对黑胫病抗性的遗传相对比较稳定,但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DH群体 发病率 病情指数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肋烟新品种鄂烟101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毅 黄文昌 +8 位作者 蔡长春 林国平 程君奇 周永碧 秦兴成 孟贵星 汪俊 张俊杰 许汝冰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39-44,共6页
鄂烟101是以鄂白003为母本、KY8959为父本进行杂交,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白肋烟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于中晚熟品种,生长势强,栽植株距较其他品种大,分层落黄成熟。主要经济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 鄂烟101是以鄂白003为母本、KY8959为父本进行杂交,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白肋烟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于中晚熟品种,生长势强,栽植株距较其他品种大,分层落黄成熟。主要经济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鄂烟1号,原烟外观质量、物理特性与对照品种相当,内在化学成分较适宜、协调,烟碱低于对照品种,吸食品质略优于对照品种。抗黑胫病、TMV,易感赤星病。该品种在产量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肋烟 鄂烟101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